
科技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我國古代在青銅器、絲綢、陶瓷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將一起走進博物館,了解我國古代芳動人民的精湛技藝和勤勞智慧,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3000 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學者認為應稱之為“后母戊鼎”)重 800多千克,工藝十分復雜。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yǎng)蠶的國家,也是最早生產(chǎn)絲綢的國家。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素紗 衣,柔軟透明,薄如蟬翼,重 40 多克,距今已有 2000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國絲織技術(shù)在很早便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素有“瓷國”之稱。河南洛陽出土的東漢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 2000 年前,我國的能工巧匠已發(fā)明比較成熟的制瓷技術(shù)。而歐洲人直到18世紀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國的瓷器制作技術(shù)更加成熟。這一時期的瓷器,品種繁多,器型豐富,燒制精美。當時的瓷器還遠銷海外,名揚世界。
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岷江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設計極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處,利用地勢和河道,把成都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2000 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趙州橋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是聞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橋。全橋有一個主拱,在主拱的兩端,又各設兩個小拱。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既節(jié)省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又可以擴大泄洪量,減少洪水對石橋的沖擊,延長石橋的壽命。
今天我們學習了我國古代在青銅器、絲綢、陶瓷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了解了古代科技的獨特性和發(fā)展原因。古代科技所展現(xiàn)出的勤勞智慧和民族自豪感,也給我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你們可以自選一種古代科技成就,撰寫一篇小作文,表達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這樣可以幫助你們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古代科技的理解和認識。作業(yè)下節(jié)課交,可以手寫或者打印。
這是一份小學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9 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課堂教學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道德與法治,五年級,猜一猜,小組自主研究,研究小組,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指南針,問題探究,閱讀資料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政治思品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 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9 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教學演示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神奇的中醫(yī)藥,拔火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9 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文件包含課件pptx、教案docx、祖沖之的圓周率到底是怎么計算出來的網(wǎng)友厲害了我的沖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