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復習提升 易混易錯練 易錯點1 不能準確判斷配子的種類和來源 1.(2023河南鄭州月考)某雄性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且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關于該動物產(chǎn)生配子(不考慮染色體互換)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個精原細胞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aB∶ab=1∶1∶1∶1 B.該動物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 C.一個精原細胞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D.一個精原細胞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2.(2023遼寧沈陽月考)某生物基因型為AaBbDd,且這三對基因獨立遺傳,如圖表示該生物的精細胞。試根據(jù)細胞內(nèi)基因的類型,判斷這些精細胞至少來自幾個精原細胞(不考慮染色體互換)(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易錯點2 不能正確區(qū)分細胞分裂圖像 3.(2022江西九江期中)如圖①~⑥為細胞分裂模式圖。其中能正確表示同種生物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順序是( ) A.②⑤④① B.⑤③①⑥ C.⑤①④⑥ D.①③②⑥ 易錯點3 對細胞分裂過程中相關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理解不清 4.(2023山東威海月考)下圖為精原細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過程的示意圖,圖中標明了部分染色體與染色體上的基因。設①和③細胞都處于染色體的著絲粒向兩極移動的時期,下列關于圖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2n,核DNA數(shù)目為4a B.②有姐妹染色單體,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單體 C.②中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2n,核DNA數(shù)目為4a D.③中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n,核DNA數(shù)目為2a 5.(2023天津南開中學月考)正常二倍體亞洲飛蝗的雌性個體體細胞內(nèi)有11對常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XX;雄性個體體細胞內(nèi)有11對常染色體,一條性染色體X。下圖表示雄性亞洲飛蝗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DNA含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a~b段中心體復制并移向細胞兩極 B.b~c段有的細胞可能不含X染色體 C.c點著絲粒分裂后,細胞內(nèi)含有4條X染色體 D.c~d段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數(shù)目恢復為23條 易錯點4 不能正確分析遺傳系譜圖 6.(2023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附中期中)如圖所示四個遺傳系譜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肯定不是紅綠色盲遺傳的家系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親一定是該病的致病基因攜帶者 C.四圖都可能是白化病遺傳的家系圖 D.家系丁中這對夫婦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概率是1/4 7.(2022河北衡水中學期中)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如圖),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Ⅱ-3的致病基因均來自Ⅰ-2 C.Ⅱ-2有一種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 D.若Ⅲ-4與Ⅲ-5近親結(jié)婚,生育一個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易錯點5 不能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8.(2023湖北孝感期中)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用黑腹果蠅進行了大量雜交實驗,已知果蠅的灰體(B)對黑體(b)為顯性,長翅(D)對殘翅(d)為顯性,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現(xiàn)讓純合的灰體長翅和黑體殘翅果蠅雜交產(chǎn)生F1,并對F1的雄蠅和雌蠅分別進行測交,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果蠅體色和翅型的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原因是: 。? (2)根據(jù)F1雄蠅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將B/b、D/d這兩對等位基因定位到該雄蠅的染色體上(請畫出染色體并標出基因所在位置)。 (3)雌蠅測交后代出現(xiàn)了四種表型,原因是: 。若測交后代中雌蠅仍會出現(xiàn)與F1雌蠅相同的現(xiàn)象,讓F1雌蠅測交后代中的灰體長翅雌、雄果蠅進行雜交,其后代灰體長翅的比例為 。? (4)研究發(fā)現(xiàn),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M、m)會影響雌、雄黑體果蠅的體色深度,m會使黑體果蠅的體色加深表現(xiàn)為深黑體。欲判斷M、m基因的位置,現(xiàn)有深黑體雌蠅與黑體雄蠅雜交,F1表現(xiàn)為黑體雌蠅∶深黑體雄蠅=1∶1。由此判斷M、m基因位于 (填“?!被颉癤”)染色體上,作出此判斷的依據(jù)是 ?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 本章復習提升 易混易錯練 1.A 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基因型為AaBb的一個精原細胞只能產(chǎn)生兩種、四個配子,這四個配子兩兩相同、互為相反,則一個精原細胞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和比例有兩種情況:AB∶ab=1∶1或Ab∶aB=1∶1,A錯誤,C、D正確。該動物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B正確。 2.C 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的精細胞基因組成相同或互補,根據(jù)這一點可以判斷①④來自一個精原細胞,②⑥來自一個精原細胞,③來自一個精原細胞,⑤來自一個精原細胞,這些精細胞至少來自4個精原細胞。 易錯提醒 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的種類數(shù) 在不考慮染色體互換等情況下,應特別注意是“一個個體”還是“一個性原細胞”。 (1)若是一個個體,則可產(chǎn)生2n種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體的對數(shù)。 (2)若是一個卵原細胞,則僅產(chǎn)生1種卵細胞。 (3)若是一個精原細胞,則可產(chǎn)生2種精子。 3.B 分析題圖可知,①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前期,②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③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④處于有絲分裂中期,⑤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⑥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由此可判斷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順序是⑤③①⑥,B正確。 易錯提醒 區(qū)別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幾個不同時期染色體的主要行為 4.C?、龠M行的是有絲分裂,且處于染色體的著絲粒向兩極移動的時期,即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為4n,核DNA數(shù)目為4a,A錯誤。③是次級精母細胞,且處于染色體的著絲粒向兩極移動的時期,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為2n,核DNA數(shù)目為2a,D錯誤。②是初級精母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2n,核DNA數(shù)目為4a;①和③中著絲粒分裂,均沒有姐妹染色單體,B錯誤,C正確。 5.B a~b段進行DNA的復制,屬于分裂間期,中心體在間期復制,在前期移向細胞兩極,A錯誤;由于雄性個體體細胞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則有的次級精母細胞含有X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后,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為23條;有的次級精母細胞不含有X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后,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為22條,B正確,C、D錯誤。 6.A 分析圖甲:父母均正常,但卻有一個患病的女兒,說明甲家系中的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分析圖乙:父母均正常,但卻有一個患病的兒子,說明乙家系中的遺傳病為隱性遺傳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所以患病男孩的父親不一定是該病的致病基因攜帶者;分析圖丙:女患者的兒子均正常,說明丙家系中的遺傳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伴Y染色體遺傳病,其他遺傳病均有可能;分析圖丁:父母均患病,有一個正常的女兒,說明丁家系中的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這對夫婦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概率是1/4×1/2=1/8。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所以甲、丙、丁肯定不是紅綠色盲遺傳的家系;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丁不可能是白化病遺傳的家系。 7.B 分析甲病(設相關基因為A、a):Ⅱ-4和Ⅱ-5患病,其女兒Ⅲ-7不患病,因此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分析乙病(設相關基因為B、b):Ⅱ-4和Ⅱ-5不患病,其兒子Ⅲ-5、Ⅲ-6患病,因此乙病為隱性遺傳病,由題可知,甲、乙中的一種為伴性遺傳病,所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Ⅰ-1不患病,Ⅰ-2患甲病,Ⅱ-1不患病,Ⅱ-3患兩種病,則Ⅰ-1基因型為aaXBXb,Ⅰ-2基因型為AaXBY,Ⅱ-3的基因型為AaXbY,Ⅱ-3的甲病致病基因(A)來自Ⅰ-2,乙病致病基因(Xb)來自Ⅰ-1,B錯誤。Ⅱ-2不患病,其基因型為aaXBX-,Ⅱ-3基因型為AaXbY,Ⅲ-2只患乙病,則Ⅲ-2基因型為aaXbXb,則Ⅱ-2基因型為aaXBXb;Ⅰ-1基因型為aaXBXb,Ⅰ-2 基因型為AaXBY,Ⅱ-4只患甲病,則Ⅱ-4基因型為AaXBX-,Ⅱ-5只患甲病,其基因型為A_XBY,Ⅲ-5患乙病,則Ⅱ-4基因型為AaXBXb,Ⅲ-7不患甲病,則Ⅱ-5基因型為AaXBY,Ⅲ-8只患甲病,則Ⅲ-8的基因型可能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共4種可能,C正確。Ⅱ-2基因型為aaXBXb,Ⅱ-3基因型為AaXbY,則Ⅲ-4基因型為AaXBXb;Ⅱ-4基因型為AaXBXb,Ⅱ-5基因型為AaXBY,則Ⅲ-5基因型為1/3AAXbY、2/3AaXbY;若Ⅲ-4與Ⅲ-5結(jié)婚,只考慮甲病時,孩子患病的概率為1/3×1+2/3×3/4=5/6,只考慮乙病時,孩子患病的概率為1/2,則Ⅲ-4與Ⅲ-5生育一個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為5/6×1/2=5/12,D正確。 方法技巧 分析遺傳系譜圖的關鍵是先分別判斷各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再確定相關個體的基因型,然后進行相關計算。 8.答案 (1)不遵循 F1的雌雄蠅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不為灰體長翅∶黑體殘翅∶灰體殘翅∶黑體長翅=1∶1∶1∶1 (2) (3)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互換 71/100 (4)X F1的雌蠅表現(xiàn)為一種性狀,雄蠅表現(xiàn)為另一種性狀,符合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m的作用特點,若M、m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1的雌雄個體應均為黑體 解析 (1)(2)(3)純合的灰體長翅(BBDD)和黑體殘翅(bbdd)果蠅雜交產(chǎn)生F1(BbDd),F1(BbDd)雄果蠅與黑體殘翅(bbdd)雌果蠅測交,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灰體長翅∶黑體殘翅=1∶1,說明B、b與D、d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B與D連鎖,b與d連鎖。F1雌蠅測交后代出現(xiàn)灰體長翅、黑體殘翅、灰體殘翅、黑體長翅四種表型,說明F1雌蠅產(chǎn)生了4種雌配子,推測原因為F1雌蠅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互換;F1雌蠅測交后代中灰體長翅果蠅的基因型為BbDd,雌雄果蠅進行雜交,雌蠅產(chǎn)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BD∶bd∶Bd∶bD=21∶21∶4∶4(根據(jù)F1雌蠅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得出),雄蠅產(chǎn)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BD∶bd=1∶1,則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BBDD∶BbDd∶BBDd∶BbDD∶Bbdd∶bbDd∶bbdd=21∶42∶4∶4∶4∶4∶21,表型及比例為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黑體長翅∶黑體殘翅=71∶4∶4∶21。(4)深黑體雌蠅與黑體雄蠅雜交,F1表現(xiàn)為黑體雌蠅∶深黑體雄蠅=1∶1,F1的雌蠅表現(xiàn)為一種性狀,雄蠅表現(xiàn)為另一種性狀,符合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m的作用特點,若M、m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1的雌雄個體應均為黑體。 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F1雄蠅測交灰體長翅∶黑體殘翅=1∶1F1雌蠅測交灰體長翅∶黑體殘翅∶灰體殘翅∶黑體長翅=42∶42∶8∶81.A2.C3.B4.C5.B6.A7.B有絲分裂減數(shù)第 一次分裂減數(shù)第 二次分裂前 期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有可能發(fā)生染色體互換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細胞中中 期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成對的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cè)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 期有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