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前一課“觀察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活動,學生發(fā)現(xiàn)了物體在斜面上時會存在靜止、滑動或滾動這三種運動情況,也注意到斜面上物體的運動有快有慢。那么,用什么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這就是本課和下一課將要帶領學生探究的課題。
人們通常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3年級的學生雖然沒有接觸過“速度”的概念和方法,但是具有基本的體育運動經(jīng)驗。在體育百米跑步中,同學們知道誰用的時間短,誰跑的快。在后面的學習中,需要教師知道學生學習正確使用工具進行測量。知道學生學會比較快慢的思路,培養(yǎng)科學思維,學會嚴謹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本課研究的具體課題是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分四個部分進行探究。
聚焦板塊,從生活常見畫面引入,引導學生比較汽車、自行車、人這三者運動的快慢,梳理思路,思考自己是如何得出比較的結(jié)論。
探索板塊,第一個活動,向同學們展示六種不同的動物運動奔跑六百米耗費的具體時間是多少秒,讓學生根據(jù)這些時間數(shù)據(jù)來比較快慢。第二個活動,利用之前搭建斜面的知識,搭建兩個坡度不同的斜面,讓兩個小球同一時間,從同一起點開始運動,直接對比達到終點的時間。第三個活動,再次引伸,比較兩個小球在同一軌道的運動快慢,這個無法非常直觀的用肉眼觀察到,因此要求學生借助秒表來記錄時間。探索板塊的三個活動都指向同一個結(jié)論“運動相同距離,所用時間短的,運動快”,但邏輯思維和對工具的時間確實層層遞進的,既使用了之前學過的操作技能,又加入了新的挑戰(zhàn)。更重要的,本課向?qū)W生灌輸了控制變量法這一科學理念,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提升科學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目標
物體運動相同的距離,可以用比較運動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用時短,運動快;用時長,運動慢。
二、科學探究目標
1. 應用“相同距離比時間”的方法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
2. 學會利用秒表測量物體的運動時間。
三、科學態(tài)度目標
1. 感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樂趣。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以事實為依據(jù),開展交流研討。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感受用秒表計時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準確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應用“相同距離比時間”的方法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
難點:學會利用秒表測量物體的運動時間。
【教學準備】
直線跑道(長于兩米為宜)、小球兩個(運動速度不同)、秒表、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 出示照片,畫面上有自行車、行人、大巴汽車在一座大橋上行進。教師提問:你知道圖片中誰快誰慢嗎?你的理由呢是什么呢?
二、探索
1. 活動一:給動物排排名次
1)動物王國舉行賽跑,讓我們看看比賽的情況吧(播放視頻《動物跑步大賽》),這次比賽很多動物都參加了,老師拿到了六個動物百米跑步競賽成績的圖片,請大家根據(jù)比賽的時間數(shù)據(jù),為他們排個名次吧。
2)小組討論,根據(jù)圖表,將動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從第一名填到第六名。
3)全班交流排序小組的排序結(jié)果,分享一下你們?yōu)槭裁催@樣排序呢?
4)小結(jié):六種動物在相同距離(都奔跑了100米)內(nèi),時間短,運動快;時間長,運動慢。
2. 活動二:兩條一樣長的軌道上,怎樣比較不同小球運動的快慢?
1)教師講述實驗步驟:搭建斜面,在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小球,觀察兩個小球運動的快慢,記錄結(jié)果。
2)教師發(fā)放實驗器材:兩個平直光滑的軌道,兩個不同顏色,相同大小和質(zhì)量的小球。
3)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小組成員根據(jù)教材進行人員工作劃分,每個人熟悉自己的任務,相互配合,完成實驗。教師巡回進行指導。
4)邀請小組發(fā)言,班級交流。教師小結(jié):運動相同的距離,同時開始運動,先到終點的,運動所需的時間短,運動的快;后到終點的,運動所需的時間長,運動的慢。
3. 活動三:在同一條軌道上,怎樣比較不同小球運動的快慢?
1)教師講述實驗步驟:搭建斜面,將軌道的一端墊起,形成斜坡。分別測量兩個小球從同一起點落下,所花費的時間。利用秒表記錄時間。
2)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小組成員根據(jù)教材進行人員工作劃分,每個人熟悉自己的任務,相互配合,重復多次完成實驗。教師巡回進行指導。
3)邀請小組發(fā)言,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班級交流判斷結(jié)果。你們的依據(jù)是什么?
4)小結(jié):在相同距離內(nèi),時間短,運動快;時間長,運動慢。
三、研討
1. 怎樣在相同距離內(nèi)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嗎?帶領學生回顧探索的三個活動,總結(jié)三個實驗結(jié)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小結(jié):運動相同的距離,可以用比較運動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
3. 教師講解科學詞匯“距離”、“時間”。教師總結(jié)規(guī)律:用時短,運動快;用時長,運動慢。
四、拓展
1. 如果測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數(shù)據(jù)呢?
2. 實驗數(shù)據(jù)的選擇有取中位數(shù)(選按大小排位居中的數(shù))、取眾數(shù)(選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數(shù))、取平均數(shù)(所有數(shù)據(jù)相加后,除以個數(shù))三種方法。
3. 教師提醒,在咱們?nèi)昙夁@個階段,我們使用的的方法是取中位數(shù),即先把3個數(shù)據(jù)按大小排列,選擇排位中間的數(shù)。等大家學習到更高年級的時間,將會學習其他取值方法。
【板書設計】
1.5 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
運動相同的距離,可以用比較運動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用時短 運動快
用時長 運動慢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5.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教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5.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教案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5.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給動物排名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