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如圖是小強自己設計的用于鍛煉臂力的拉力器結構示意圖。他每次用恒為F的拉力向下拉動拉桿,使重為G的配重塊在t時間內(nèi)加速升高了h,然后放手讓其自由落下。(不計拉桿和繩的重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使用的是定滑輪,其作用是為了省力
B.配重塊所受重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強每次拉動拉力器的過程中對配重塊做的功是Gh
D.小強每次拉動拉力器的過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為2Fh/t
2.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將相同物體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方法都能省力B.兩種方法都能省功
C.兩種方法手移動的距離相同D.兩種方法做的有用功相同
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定滑輪提升水箱,目的是為了( )
A.省功B.省距離
C.省力D.改變拉力的方向
4.如圖所示,豎直固定的測力計下端掛一個滑輪組,滑輪組下端掛有物體B,滑輪組繩的末端通過定滑輪沿水平方向與物體A相連。此時物體A在繩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0N;在物體B下加掛重為60N的物體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動物體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B上升的速度大小為5cm/s。已知每個滑輪重均為50N,若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A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00N
B.水平向右的力F的大小為400N
C.物體B所受重力為400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63W
5.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由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成,繩子質(zhì)量和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計,現(xiàn)在將一質(zhì)量為5kg的重物勻速提升5m,機械效率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一個滑輪的質(zhì)量為
B.該滑輪組使我們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變小,達到省力的目的
C.合理使用滑輪組,可以節(jié)省提起重物所需要的功
D.隨著滑輪組結構優(yōu)化效率將提升,但永遠提升不到
6.如圖所示,小明利用滑輪組來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重和摩擦),則拉力F與物體的重力G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F1=GB. F2=G
C. F3=GD. F4=G
7.小楓騎變速自行車上坡時,要想省力,后軸的齒輪應該換用較大還是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對這兩個問題回答正確的是( )
A.較大的,增大動力臂B.較大的,減小阻力臂
C.較小的,增大動力臂D.較小的,減小阻力臂
8.工人把一塊長4m的木板搭在高1.2m的車尾(銜接部分忽略不計),把重500N的木箱從底端勻速推到車廂,如圖所示,所施加推力為200N。則不正確的是( )
A.木箱與木板間摩擦力是200N
B.工人做有用功為600J
C.使用斜面的目的是為了省力
D.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
9.下列事例能體現(xiàn)機械省力優(yōu)勢的是( )
A.利用塔吊上的滑輪組吊起重物B.用釣魚竿釣魚
C.利用旗桿頂部的定滑輪升國旗D.用鑷子夾取砝碼
10.下列情境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釣魚竿受到的阻力就是魚的重力
B.乙圖中手握啞憐向上運動時,前臂骨骼可以看成省力杠桿
C.丙圖中手將衣服夾子捏開時,夾子可以看成省力杠桿
D.丁圖中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時,動滑輪的支點在滑輪的軸心
二、多選題
11.如圖所示,是一款電動沖擊鉆,我們經(jīng)常用它來給墻壁打孔。它在工作過程中,電動機帶動鉆頭高速旋轉(zhuǎn),沖擊墻壁打出圓孔。下面關于該沖擊鉆說法正確的是( )
A.鉆頭前端很尖是為了增大對墻面的壓強B.鉆頭打孔時沒有對墻壁做了功
C.沖擊鉆把手處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D.它前端的鉆頭相當于簡單機械中的斜面
12.如圖甲所示,使用滑輪組拉動一個木塊(不計滑輪重及摩擦),F(xiàn)的大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木塊的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B.當在內(nèi),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C.當在內(nèi),拉力的功率為
D.當在內(nèi),木塊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13.下列有關的生活實例與其所運用的物理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行車坐墊呈馬鞍型,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力
B.三峽船閘是連通器的應用
C.修盤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時斜面越長越省力的道理
D.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車,其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14.如圖所示,對下列給出的四個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的一個,該棋子飛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慣性不隨著飛出
B.乙圖中,小小的蚊子能輕易地用口器刺穿皮膚,是因為蚊子的口器尖而細增大了壓強
C.丙圖中,小亮跑步時,腳用力蹬地,減小了鞋底與地面間的摩擦
D.丁圖中,兩個相同的鉤碼被提升相同的高度,計算兩次實驗拉力所做的功,可以知道,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是不能省功
15.關于簡單機械的使用,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此撬棒可以省力
B.使用定滑輪不能省距離
C.使用斜面可以省功
D.使用此滑輪組可以改變動力方向
三、填空題
16.如圖所示,物體A、B的重分別為20N、10N,滑輪和繩子的重忽略不計,此時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用力F向左拉物體A,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F的大小是 N。
17.滑輪的主要部分是能繞軸轉(zhuǎn)動的 ,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 ,相當于一個 杠桿,因此使用該滑輪不省力,但可以 。
18.如圖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個重600N的物體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了10s,在此過程中拉力F做了150J的功,則拉力F的大小為 N,若不計繩重、動滑輪重及摩擦,則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 N。
19.一人重600N,站在重300N的升降機平臺上,不計繩子和滑輪的質(zhì)量及摩擦,如使升降機保持靜止,如圖所示,則人對繩的拉力 N;升降機平臺最重可達 N。
20.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使足夠長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若不計滑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滑輪摩擦,則繩子拉物體A的功率為 W,物體A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 N.
四、綜合題
21.如圖所示,重為2×104 N的汽車陷入泥中,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2 m2,司機用滑輪組將汽車拖出,汽車在2s內(nèi)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2m,這個過程中司機用3×103 N的水平拉力F將繩拉出6m。求:
(1)汽車對地面的壓強;
(2)汽車移動的速度;
(3)拉力F所做總功的功率;
(4)請你畫出符合題意的滑輪組繞線示意圖。
22.圖甲是園區(qū)內(nèi)的停車裝置,存車時只需40s就可以把汽車升到2m高處,圖乙為工作原理圖,其中A為架,O為桿OB的轉(zhuǎn)動軸,桿的B端固定懸掛泊車,BC為牽引OB桿轉(zhuǎn)動的鋼絲繩,M為牽引鋼絲繩的電動機。存車時,汽車開到存架上,電動機通過鋼絲繩BC將桿OB拉到一定高度固定;取車,將OB桿放下使架落回地面:(忽略存架、OB的重力和機械各部分的摩擦力)
(1)圖乙中使用了定滑輪,它的作用是 ;
(2)在乙圖中畫出動力、阻力,以及它們的力臂;若此時汽車的質(zhì)量為1.2t,B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為3m,車的重心距離地面2m,OB長為5m,BC距離為1m。此時鋼絲繩所受到的拉力大小為 N;
(3)若使汽車離開地面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鋼絲繩的拉力會逐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汽車豎直上升的速度是 km/h,在這個過程中整個裝置的車做的功是 J。
23.不計繩重和摩擦,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250N的物體勻速提升0.3m,每個滑輪重為50N。求:
(1)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
(2)繩子自由端上升的距離 ;
(3)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 ;
(4)拉力所做的功 。
參考答案:
1.C
【詳解】A.圖中使用的是定滑輪,其作用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不是為了省力,故A錯誤;
B.配重在豎直方向上做變速運動,所受重力與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拉力大于配重的重力,配重加速上升,對配重塊做的功是,故C正確;
D.小強每次拉動拉力器的過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故D錯誤。
故選C。
2.D
【詳解】A.甲圖中的是定滑輪,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項錯誤;
B.根據(jù)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B項錯誤;
C.甲圖中的是定滑輪,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距離,手移動的距離等于物體上升的高度;乙圖中的是動滑輪,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手移動的距離等于物體上升高度的兩倍;所以兩種方法手移動的距離不相同;故C項錯誤;
D.由題意可知,提升的物體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甲圖中的有用功是:
乙圖中的有用功是:
所以兩種方法做的有用功相同;故D項正確;
3.D
【詳解】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所以,工人用定滑輪提升水箱,目的是為了改變拉力的方向。
4.D
【詳解】AC.由題意得圖像可知,滑輪組股數(shù)為,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
解得B的重力:GB=550N。由于A勻速運動,所以A物體所受摩擦力與繩子對物體的拉力時一對平衡力,則A物體所受摩擦力為
故AC錯誤;
B.在物體B下加掛物體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水平向右的拉力為
故B錯誤;
D.因為B上升的速度為0.05m/s,所以A的速度為
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
故D正確。
故選D。
5.C
【詳解】A.由圖可知,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jù)
可知,動滑輪重力為
則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
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重物的重力
將一質(zhì)量為5kg的重物勻速提升5m,不計繩重和摩擦,所需拉力為
所以該滑輪組能使我們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變小,達到省力的目的,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
C.根據(jù)功的原理可知,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故C錯誤,C符合題意;
D.隨著滑輪組結構優(yōu)化,滑輪組的效率將提升,但總會存在額外功,其機械效率不會達到,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B
【詳解】A.由圖示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為2根,不計機械重和摩擦時,拉力,故A錯誤;
B.由圖示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為3根,不計機械重和摩擦時,拉力,故B正確;
C.由圖示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為3根,不計機械重和摩擦時,拉力,故C錯誤;
D.由圖示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為4根,不計機械重和摩擦時,拉力,故D錯誤。
故選B。
7.A
【詳解】后輪的齒輪是個輪軸,車輪繞軸轉(zhuǎn)動,相當于一個杠桿.在上坡時,需要省力、費距離,所以要增大動力臂或減小阻力臂;車輪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前的力,阻力臂是車輪半徑,動力是人通過鏈條傳遞給后軸的齒輪的力,動力臂是后軸的齒輪半徑,自行車上坡時所受阻力變大,而阻力臂不變,所以,增大動力臂可以減小所施加的動力,故應換用較大的后軸齒輪,故選A.
8.A
【詳解】工人做的有用功:
,
推力做的總功:
J,
斜面的機械效率:
;
因,所以推力做的額外功:
,
由W額 =fs得摩擦力:
,
使用斜面的目的是為了省力,但要費距離。故BCD正確,不符合題意,A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A。
9.A
【詳解】A.使用塔吊上的滑輪組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所以是省力機械,故A符合題意;
B.用釣魚竿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不符合題意;
C.使用定滑輪時,不省力也不費力,能改變力的方向,故C不符合題意;
D.用鑷子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C
【詳解】A. 甲圖中釣魚竿受到的阻力是魚線向下的拉力,故A錯誤;
B. 觀察乙圖可知,以肘關節(jié)為支點,阻力臂大于動力臂,為費力杠桿,故B錯誤;
C. 丙圖中,以夾子前端為支點,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故C正確;
D. 丁圖中動滑輪的支點為左側固定繩子與動滑輪接觸點,故D錯誤。
故選C。
11.ACD
【詳解】A.鉆頭前端很尖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正確;
B.鉆頭打孔時墻壁打出圓孔,則對墻壁做了功,故B錯誤;
C.沖擊鉆把手處有花紋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正確;
D.電動沖擊鉆它前端的鉆頭相當于被擰成螺旋型的斜面,故D正確。
故選ACD。
12.BC
【詳解】不計滑輪重及摩擦,該滑輪組由段繩子作用在動滑輪上,所以;
A.由圖乙可知,繩子在時受到的拉力為,由圖丙可知此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故A錯誤;
B.由圖乙可知,物體在內(nèi)受到的拉力為,則摩擦力為
由圖丙可知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在內(nèi)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物體在加速運動,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即,故B正確;
C.由圖乙可知,物體在內(nèi)受到的拉力為,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則繩子末端移動的速度為
所以拉力的功率為
故C正確;
D.,物體先做加速運動后勻速直線運動,質(zhì)量不變,動能先增大后不變,物體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所以機械能先增大后不變,故D錯誤。
故選。
13.BC
【詳解】A.自行車坐墊呈馬鞍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強,不是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力,故A錯誤;
B.三峽船閘是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當?shù)撞块y門打開時,上游和閘室、閘室和下游都可以構成連通器,故B正確;
C.盤山公路是利用了高度一定時,斜面越長越省力的道理,使車更容易上山,省力的同時費了距離,故C正確;
D.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車對地面的壓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對它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車上,所以其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BC。
14.ABD
【詳解】A.甲圖中,受到擊打的棋子飛了出去,別的棋子由于具有慣性而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不隨著飛出,在重力作用下落下來,故A正確;
B.乙圖中,由于蚊子的口器尖而細,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強,所以能輕易地用口器刺穿皮膚,故B正確;
C.丙圖中,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當用力蹬地增大壓力,可以增大了鞋底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故C錯誤;
D.丁圖實驗過程中,拉力將兩個相同的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通過計算兩次實驗拉力做的功的大小可知,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省功,故D正確。
故選ABD。
15.ABD
【詳解】A.撬棒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所以可以省力,故A正確;
B.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離,故B正確;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費距離,不能省功,故C錯誤;
D.圖中為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D正確。
故選ABD。
16.10
【詳解】由圖知,此滑輪組由2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
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繩對A的拉力平衡,所以
f=FA=5N
方向水平向左;
若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則拉力F的大小為
17. 輪子 定滑輪 (支點在中心的)等臂杠桿 改變施力的方向
【詳解】[1]根據(jù)滑輪的知識可知,滑輪的核心部件是能繞軸轉(zhuǎn)動的輪子。
[2][3][4]定滑輪是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因為支點在中心的,所以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因此使用該滑輪,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
18. 50 150
【詳解】[1][2]由圖滑輪組結構可知承重繩的股數(shù)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可得拉力
若不計繩重、動滑輪重及摩擦,則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
19. 225 1800
【詳解】[1]把人和平臺當作一個整體,人的重力G人=600N,平臺的重力G臺=300N,則
G人+G臺=600N+300N=900N
讀圖可知,這900N都由最上面的滑輪承擔,而且左右拉力相等,設上面滑輪右側的拉力為F1,設下面滑輪右側的拉力,即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2,如圖:

F1=(G人+G臺)=×900N=450N
繩子和滑輪的質(zhì)量都不計,忽略一切摩擦,下面滑輪右側的拉力,即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2,則
F1=2F2=450N
所以,人對繩子的拉力F2=225N。
[2]上面滑輪右側的拉力
F1=(G人+G臺)
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F2=
人對繩子的拉力最大為人的重力,此時升降機平臺重力最大,所以
G臺最大=4G人-G人=3G人=3×600N=1800N
20. 1 2
【分析】(1)由圖可知,拉著動滑輪移動時,繩子的拉力為F的一半,由可求得繩子拉物體A的功率;
(2)由圖可知,B物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B受到的摩擦力與A受到B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據(jù)此求出B給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對物體A受力分析,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求出地面與A間的摩擦力;
【詳解】(1)由圖可知,滑輪為動滑輪,繩子的拉力為F的一半,即

則繩子拉物體A的功率:
;
(2)由圖和題意可知,B物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可知,B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為fB=3N;因B受到的摩擦力與A受到B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B給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因物體A勻速運動,且A受到水平向右繩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B給A的摩擦力、地面對A向左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則物體A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21.(1)1×105 N;(2)1m/s;(3)9×103W;(4)
【詳解】(1)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為
F=G=2×104 N
汽車對地面的壓強
(2)汽車移動的速度
(3)拉力F所做總功
W=Fs=3×103 N×6m=1.8×104J
拉力F所做總功的功率
(4)因為拉力移動了6m,物體水平移動了2m,所以有3段繩子承擔,故滑輪組繞線如圖:
22. 改變力的方向 9600 變小 0.18 2.4×104
【詳解】(1)[1]圖乙中使用了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2]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F1、阻力F2以及動力臂L1、阻力臂L2,如下圖所示:
已知直角三角形OEB中,OB=5m,BE=3m,則
則動力臂
阻力臂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拉力
(3)[3]小汽車從水平地面被提升到BC垂直于桿OB的過程中,動力的力臂逐漸變大、阻力臂變?。ㄈ缦聢D所示),而阻力大小不變,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在此過程中作用在B點的動力越來越小。
(4)[4]汽車豎直上升的速度

[5]在這個過程中整個裝置的車做的功
23. 100N 0.9m 75J 90J
【詳解】(1)[1]由圖知,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
(2)[2]繩子自由端上升的距離
(3)[3]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
(4)[4]拉力做的功

相關試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復習題: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復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測評,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測試題: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測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優(yōu)秀課時作業(y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優(yōu)秀課時作業(y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當堂達標檢測題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當堂達標檢測題

物理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優(yōu)秀課堂檢測

物理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優(yōu)秀課堂檢測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綜合訓練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綜合訓練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12.2 滑輪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