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篇】
1.下列有關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密碼子都可以編碼氨基酸
B.一種氨基酸可對應一種或多種密碼子
C.密碼子可以在DNA上也可以在RNA上
D.密碼子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
2.如圖①、②分別表示參與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的兩種分子,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形成①和②時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完全相同
B.②需要以①為模板,由RNA聚合酶催化形成
C.①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但其穩(wěn)定性較差
D.②的一端含密碼子,另一端可攜帶氨基酸
3.瘦素蛋白基因轉錄直接形成的 RNA 全長有 4500 個堿基,而翻譯成的瘦素蛋白僅由167 個氨基酸組成。翻譯時,一個核糖體從起始密碼子到達終止密碼子約需 4 秒鐘,實際上以1個 mRNA為模板合成100個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時間約為1分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翻譯時平均約 27個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
B.每個瘦素蛋白均由多個核糖體一起合成
C.該 mRNA上有多個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
D.翻譯時多個核糖體先后結合到同一個 mRNA上
4.已知AUG、GUG為起始密碼子,UAA、UGA、UAG為終止密碼子.某原核生物的一個信使RNA堿基排列順序如下:A-U-U-C-G-A-U-G-A-C…(中間省略46個堿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含氨基酸的個數(shù)為( )
A.20個B.15個C.16個D.18個
5.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個復制起始位點,可以大大提高DNA復制速率。某科研團隊通過研究揭示了一種精細的DNA復制起始位點的識別調控機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復制起始位點是解旋酶與DNA的初始結合位點
B.DNA的兩條鏈在復制起始位點解旋后都可以作為轉錄的模板
C.DNA復制時只能是從復制起始位點開始同時向同一個方向進行
D.將外源的尿嘧啶類似物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可鑒定復制起始位點
6.下圖是某哺乳動物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過程示意圖。其中不存在堿基A和堿基T配對的是( )
A.aB.a和bC.cD.b和c
【能力篇】
7.遺傳密碼的破譯是生物學史上一個偉大的里程碑,關于遺傳密碼破譯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伽莫夫提出了3個堿基編碼1個氨基酸的設想
B.克里克首次用實驗證明遺傳密碼中3個堿基編碼1個氨基酸
C.尼倫伯格和馬太采用蛋白質的體外合成技術破譯了第一個遺傳密碼
D.體外實驗合成多肽鏈時試管中加入的細胞提取液需要保留mRNA做模板
8.細胞內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碼子中含有稀有堿基次黃嘌呤(I)。含有1的反密碼子在與mRNA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時,存在下圖所示的配對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的tRNA和mRNA是通過轉錄產生的
B.圖中tRNA的反密碼子能識別不同的密碼子
C.密碼子發(fā)生改變都會導致所編碼的氨基酸發(fā)生改變
D.密碼子與編碼的氨基酸之間并不都是一一對應的
9.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細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短時間內快速合成大量蛋白質的機制。下列敘述中不屬于細胞內提高蛋白質合成速率機制的是( )
A.一種氨基酸可以由多種tRNA運載,保證了翻譯的速度
B.一個細胞周期中,DNA可以進行多次轉錄,從而形成大量mRNA
C.一條mRNA上可結合多個核糖體,在短時間內合成多條多肽鏈
D.幾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碼子,使各種細胞內能合成同一種蛋白質
10.細胞中某段DNA分子轉錄形成mRNA時,RNA特異性腺苷脫氨酶(ADAR)與DNA結合并催化mRNA特定部位的腺苷基團脫去氨基轉變?yōu)榧◆?,肌酐易被識別為鳥苷,最終可能導致基因表達出現(xiàn)異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注:終止密碼子為UAA,UGA,UAG)( )
A.以DNA的雙鏈為模板轉錄形成RNA時,游離的核糖核苷酸添加到RNA3'端
B.若ADAR的作用發(fā)生在終止密碼子上,則相應蛋白質的氨基酸數(shù)目可能不變
C.經ADAR作用的mRNA與正常mRNA相比,分子中G+C/A+U的比值上升
D.ADAR對mRNA發(fā)揮作用而產生的變異可以穩(wěn)定遺傳
11.真核生物基因的遺傳信息從DNA傳遞到RNA之后,需要剪接體進行遺傳信息的“剪斷”與重新“拼接”,該過程稱為RNA剪接。下圖是細胞核中S基因的表達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②過程發(fā)生在細胞核中,③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中
B.剪接體作用于②過程,其作用是催化氫鍵的斷裂與形成
C.①③過程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且均發(fā)生氫鍵的形成與斷裂
D.④過程中在RNA酶的作用下磷酸二酯鍵斷裂,異常mRNA水解成4種核苷酸
12.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中心法則適用于真核生物而不適用于原核生物
B.乳酸菌體內的遺傳信息傳遞發(fā)生在生物大分子之間
C.DNA在復制過程中若發(fā)生差錯,一定會使生物的性狀發(fā)生改變
D.勞氏肉瘤病毒在遺傳信息的傳遞中,只有A—U的配對,不存在A—T的配對
13.關于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轉錄的mRNA分子的堿基數(shù)一定是n/2個
B.細菌轉錄時兩條DNA單鏈可同時作為模板,提高轉錄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分別在DNA和RNA上
D.在細胞分裂間期,mRNA的種類和含量均不斷發(fā)生變化
14.胰島素的A、B兩條多肽鏈是由一個基因編碼的,其中A鏈中的氨基酸有m個,B鏈中的氨基酸有n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胰島素基因中至少含有的堿基數(shù)是6(m+n)
B.胰島素mRNA中至少含有(m+n)個編碼氨基酸的密碼子
C.胰島素基因的兩條DNA單鏈分別編碼A、B兩條多肽鏈
D.A、B兩條多肽鏈可能是經過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的
15.下圖甲是胰島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島素的示意圖,圖乙是圖甲中過程②的局部放大。根據(jù)圖回答:
(1)圖甲過程①稱為 ,該過程所需的原料是 。
(2)將兩條鏈都含15N的DNA放入含14N的環(huán)境中同步復制3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 。
(3)②過程中一個mRNA上可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 。
(4)圖乙中決定蘇氨酸的密碼子是 。
【拔高篇】
16.下圖為基因表達過程示意圖,I、Ⅱ表示基因表達的不同過程,X表示某種酶。據(jù)圖判斷,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X表示DNA聚合酶,能識別DNA特定序列,移動方向是由左向右
B.核糖體含有rRNA,能識別mRNA特定序列,移動方向是由左向右
C.過程Ⅱ中有多個核糖體和mRNA結合,每個核糖體上形成的肽鏈是不同的
D.過程I還未完成,過程Ⅱ即已開始,該現(xiàn)象可能發(fā)生在真核細胞中
17.科學家為研究“遺傳信息如何從DNA傳遞到蛋白質”,進行了如下實驗;用噬菌體侵染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含14C標記的尿嘧啶。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裂解細菌、離心并分離出mRNA與rRNA。實驗結果顯示:分離出的部分mRNA含有14C標記,而rRNA上沒有。把含有14C標記的mRNA分子分別與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DNA雜交,發(fā)現(xiàn)其可與噬菌體的DNA形成DNA-RNA雜交分子,但不能與細菌的DNA結合。通過實驗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添加14C標記的尿嘧啶的目的是檢測RNA的合成
B.合成RNA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由噬菌體提供的
C.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細菌新合成了含14C的rRNA
D.含14C標記的mRNA分子是由細菌的DNA轉錄而來的
18.關于圖甲、乙、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所示過程為轉錄,其產物中三個相鄰的堿基就是密碼子
B.若圖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則對應DNA片段中A占24%
C.圖乙所示過程相當于圖丙的⑨過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況下,圖丙中在動、植物細胞中都不可能發(fā)生的是⑦⑧過程
19.看下圖,回答問題:
(1)轉錄的模板是[ ] 中的 (填“A”或“B”)鏈,該鏈的堿基序列后五位是 。([ ]中填序號①、②、③或④)
(2)翻譯的場所是[ ] ,翻譯的模板是[ ] ,運載氨基酸的工具是[ ] ,翻譯過程中需要 個tRNA來運載。
(3)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 中,也有一部分分布在 中。
(4)圖中核糖體在mRNA上相對運動的方向是由 向 。
20.細胞中與呼吸作用有關的某種物質的合成如下圖,①~⑤表示生理過程,Ⅰ、Ⅱ表示結構或物質。據(jù)圖回答問題:
(1)②過程需要的原料是 ;③過程涉及的RNA具體種類有 ;③過程中少量的mRNA能在短時間內指導合成大量蛋白質的原因是 。
(2)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幾個密碼子,這一現(xiàn)象稱作密碼的 。由于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導致過程③合成的肽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密碼子有AUU、AUC、AUA)變成蘇氨酸(密碼子有ACU、ACC、ACA、ACG),則該基因的這個堿基對替換情況是 。
(3)從分離定律實質分析Ⅱ中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原因是 。
(4)若該細胞為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在分裂期時②過程很難進行,原因是 。
參考答案:
1.B
【詳解】A、密碼子共有64個,而能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只有61個,有3個終止密碼子一般情況下不決定氨基酸,A錯誤;
B、密碼子具有簡并性,一種氨基酸可對應一種或多種密碼子,B正確;
C、密碼子是指mRNA上能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密碼子不能在DNA上,C錯誤;
D、蛋白質的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密碼子是mRNA上能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D錯誤。 故選B。
2.B
【詳解】A、分析題圖可知,①為規(guī)則雙螺旋結構,且參與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因此①為DNA;②為三葉草結構,可推知其為tRNA。形成②時有A與U配對,形成①時沒有,A錯誤;
B、②為tRNA,以①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且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確;
C、DNA具有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的特點,C錯誤;
D、tRNA的一端含反密碼子,另一端可攜帶氨基酸,D錯誤。 故選B。
3.D
【詳解】A、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A錯誤;
B、每個瘦素蛋白由1個核糖體合成,B錯誤;
C、根據(jù)題意推斷出該 mRNA上有1個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C錯誤;
D、翻譯時,一個核糖體從起始密碼子到達終止密碼子約需4秒鐘,實際上合成100個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時間約為1分鐘,其原因是一條mRNA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合成效率,D正確。 故選D。
4.D
【詳解】該信使RNA堿基序列為:A﹣U﹣U﹣C﹣G﹣A﹣U﹣G﹣A﹣C…(46個堿基)…C﹣U﹣C﹣U﹣A﹣G﹣A﹣U﹣C﹣U,已知AUG、GUG為起始密碼子,UAA、UGA、UAG為終止密碼子,則該序列的第6、7、8三個堿基構成起始密碼子(AUG),倒數(shù)第5、6、7三個堿基構成終止密碼子(UAG),即編碼序列長度為5+46+3=54,則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含氨基酸的個數(shù)為54÷3=18個。故選D。
5.A
【詳解】A、DNA解旋成為單鏈之后才能開始復制,而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雙鏈中氫鍵打開,因此,DNA復制起始位點是解旋酶與DNA的初始結合位點,A正確;
B、轉錄是以DNA的模板鏈為模板進行的,B錯誤;
C、DNA復制時可能是從復制起始位點開始同時向兩個方向進行,而且表現(xiàn)為多起點復制,進而提高了DNA分子的合成效率,C錯誤;
D、尿嘧啶不是組成DNA的堿基,故不能將其類似物摻入新合成的DNA鏈中鑒定復制起始位點,D錯誤。 故選A。
6.D
【詳解】由于RNA上不含堿基T,因此在b轉錄和c翻譯過程中不存在堿基A和堿基T配對,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7.D
【詳解】A、蘇聯(lián)科學家喬治伽莫夫(Gerge Gamw)最早指出需要以三個堿基一組才能為20個氨基酸編碼 ,提出了3個堿基編碼1個氨基酸的設想,A正確;
B、克里克的實驗首次證明密碼子由三個堿基組成,即遺傳密碼中3個堿基編碼1個氨基酸,B正確;
C、1961年,美國國家衛(wèi)生院的馬太與尼倫伯格在無細胞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把一條只由尿嘧啶(U)組成的RNA轉釋成一條只有苯丙氨酸(Phe)的多肽,由此破解了首個密碼子(UUU -> Phe),C正確;
D、體外實驗合成多肽鏈時試管中加入的細胞提取液需要去除mRNA,以防原有mRNA作為翻譯的模板,D錯誤。 故選D。
8.C
【詳解】A、細胞的tRNA、rRNA和mRNA是通過轉錄產生的,A正確;
B、由圖可知,含有I的反密碼子可識別三種密碼子,B正確;
C、由圖中信息可知,三個mRNA上的密碼子不同,但它們所決定的氨基酸相同,C錯誤;
D、在原核細胞中,密碼子GUG編碼纈氨酸和甲硫氨酸,D正確。 故選C。
9.D
【詳解】A、一個氨基酸可以對應一種或多種密碼子,這樣相應地,一個氨基酸可以對應一種或多種反密碼子,即一種氨基酸可以由一種或多種tRNA運載,保證了翻譯的速度,A正確;
B、一個細胞周期中,DNA可以進行多次轉錄,從而形成大量mRNA,這樣大量的mRNA可以分別結合多個核糖體,合成較多的蛋白質,B正確;
C、一條mRNA上可結合多個核糖體,在短時間內合成多條相同的多肽鏈,從而提高了翻譯的效率,C正確;
D、幾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碼子,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各種細胞內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不一定能合成同一種蛋白質,D錯誤。 故選D。
10.C
【詳解】A、轉錄形成RNA時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進行的過程,A錯誤;
B、若ADAR的作用發(fā)生在終止密碼子上,則可能使終止密碼子變?yōu)榫幋a氨基酸的密碼子,因此可能會使相應蛋白質的氨基酸數(shù)目增加,B錯誤;
C、由于RNA特異性腺苷脫氨酶(ADAR)與DNA結合并催化mRNA特定部位的腺苷基團脫去氨基轉變?yōu)榧◆虼私汚DAR作用的mRNA中A減少,與正常mRNA相比,分子中(G+C)/(A+U)的比值上升,C正確;
D、RNA特異性腺苷脫氨酶(ADAR)是最常見的RNA修飾工具,對于遺傳物質是DNA的生物來說,ADAR對RNA修飾后引發(fā)的變異一般不會遺傳給下一代,D錯誤。 故選C。
11.B
【詳解】A、①②過程表示轉錄和RNA的剪接,發(fā)生在細胞核中,③過程表示翻譯,發(fā)生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A正確;
B、由題意可知,剪接體能夠進行遺傳信息的“剪斷”與“拼接”,故其作用是催化磷酸二酯鍵的斷裂與形成,B錯誤;
C、①③過程(轉錄和翻譯)中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堿基配對方式不完全相同),轉錄時解旋有氫鍵的斷裂、以母鏈為模板形成RNA有氫鍵的形成,RNA離開母鏈時有氫鍵的斷裂;翻譯過程有堿基互補配對形成氫鍵,tRNA離開核糖體有氫鍵斷裂,C正確;
D、RNA酶可水解RNA,④過程中在RNA酶的作用下磷酸二酯鍵斷裂,異常mRNA水解成4種核糖核苷酸,D正確。 故選B。
12.B
【詳解】A、中心法則是指遺傳信息的流動規(guī)律,適用于真核生物,也適用于原核生物,A錯誤
B、乳酸菌遺傳物質為DNA,其體內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向為DNA→RNA→蛋白質,即發(fā)生在生物大分子之間,B正確;
C、DNA在復制過程中若發(fā)生差錯,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這種差錯不一定改變生物的性狀,C錯誤;
D、勞氏肉瘤病毒在遺傳信息的傳遞中可發(fā)生逆轉錄,可存在A—T的配對,D錯誤。
故選B。
13.D
【詳解】A、轉錄時是以基因為單位進行的,一個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所以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轉錄的mRNA分子的堿基數(shù)小于n/2個,A錯誤;
B、轉錄過程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形成RNA的過程,B錯誤;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都在DNA上,分別催化DNA的復制和轉錄過程,C錯誤;
D、在細胞周期的不同時期,基因是選擇性表達的,所以mRNA的種類和含量均不斷發(fā)生變化,D正確。 故選D。
14.C
【詳解】A、胰島素基因編碼的兩條多肽鏈中氨基酸總數(shù)是m+n,每個氨基酸由mRNA上的一個密碼子(由三個堿基組成)決定,即密碼子至少為m+n,mRNA上的堿基數(shù)為3(m+n),DNA是雙鏈結構,不考慮非編碼序列,胰島素基因中對應堿基數(shù)至少為2×3(m+n)=6(m+n),A正確;
B、胰島素的兩條肽鏈中氨基酸共有m+n個,根據(jù)密碼子和氨基酸的一一對應關系(不考慮終止密碼子)可知,與之對應的胰島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碼子應該為m+n個,B正確;
C、一個基因在編碼蛋白質的過程中,只有一條鏈作為轉錄的模板鏈,進而以轉錄出的這條mRNA為模板進行蛋白質的翻譯過程,因此胰島素的A、B兩條多肽鏈都是由胰島素基因的某一條單鏈編碼的,C錯誤;
D、由題干可知,A、B兩條肽鏈是由一個基因編碼的,因此可能是該基因編碼了一條肽鏈之后,經蛋白酶作用使個別肽鍵斷裂,形成兩條肽鏈,然后再組裝成胰島素,D正確。
故選C。
15.(1) 轉錄 (4種)核糖核苷酸
(2)1/4
(3)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或“可以提高翻譯速率”)
(4)ACU
【詳解】(1)圖甲過程①表示轉錄,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將兩條鏈都含15N的DNA放入含14N的環(huán)境中同步復制3次,共有23=8個DNA分子,只有2個DNA分子的其中一條鏈含15N,故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2/8=1/4。
(3)過程②表示翻譯,一個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可以利用少量mRNA在短時間內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
(4)由圖乙可知,翻譯的方向是從左到右,密碼子位于mRNA,蘇氨酸的密碼子是ACU。
16.D
【詳解】AB、由圖可知,I過程的產物可以與核糖體結合進行翻譯,因此I過程代表轉錄,參與轉錄的酶是RNA聚合酶;根據(jù)圖中肽鏈的長短可知,轉錄的方向是由右向左;核糖體是由rRNA和蛋白質構成的,它能識別mRNA的堿基序列,AB錯誤;
C、圖中每個核糖體合成的肽鏈相同,因為都是以同一條mRNA為模板進行翻譯的,C錯誤;
D、真核生物的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含有少量DNA,在這些部位可以同時進行轉錄和翻譯,D正確。 故選D。
17.A
【詳解】A、尿嘧啶是RNA的特有堿基,添加14C標記尿嘧啶的目的是檢測有無RNA的合成,A正確;
B、噬菌體是病毒,只含有DNA和蛋白質外殼,在侵染大腸桿菌時,只有噬菌體的DNA進入了大腸桿菌,噬菌體利用大腸桿菌的營養(yǎng)物質和酶進行增殖,所以合成RNA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由大腸桿菌提供的,B錯誤;
C、根據(jù)“分離出的部分mRNA含有14C標記,而核糖體的rRNA上沒有”可知,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細菌并沒有利用14C標記的尿嘧啶組裝形成新的核糖體,C錯誤;
D、根據(jù)“把含有14C標記的mRNA分子分別與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DNA雜交,發(fā)現(xiàn)其可與噬菌體的DNA形成DNA-RNA雜交分子,但不能與細菌的DNA結合”可知:噬菌體的基因轉錄形成了mRNA,而細菌的DNA未轉錄形成mRNA,即新合成的mRNA是由噬菌體的遺傳物質DNA轉錄而來,D錯誤。 故選A。
18.A
【詳解】A、圖甲表示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轉錄過程,其中①表示RNA,包括tRNA、rRNA和mRNA,而密碼子是指mRNA上3個相鄰的決定一個氨基酸的堿基,A錯誤;
B、若圖甲的①中A占23%、U占25%,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則對應DNA片段中A+T=23%+25%=48%,可知A=T=24%,B正確;
C、圖乙所示過程為翻譯,圖丙的⑨過程也為翻譯,翻譯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正確;
D、⑦表示逆轉錄過程,⑧表示RNA的復制過程,可發(fā)生在少數(shù)生物,如一些RNA病毒,正常情況下,動、植物細胞中都不可能發(fā)生的是⑦⑧過程,D正確。 故選A。
19.(1) ④ DNA A GAAAG
(2) ② 核糖體 ③ mRNA/信使RNA ① tRNA/轉運RNA 4/四
(3) 細胞核 細胞質
(4) 左 右
【詳解】(1)根據(jù)③mRNA上的堿基序列可知轉錄的模板是[④]DNA中的A鏈,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該鏈的相應段堿基順序是TACCGAAGAAAG。
(2)翻譯的場所是[②]核糖體,翻譯的模板是[③]mRNA,運載氨基酸的工具是[①]tRNA;翻譯后的產物是多肽;圖示多肽中有5個氨基酸,但其中有2個相同,因此翻譯過程中需要4個tRNA來運載。
(3)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也有一部分分布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4)根據(jù)tRNA的移動方向可知,圖中核糖體在mRNA上相對運動的方向是由左向右。
20.(1) 核糖核苷酸 mRNA、tRNA、rRNA 一個mRNA可以與多個核糖體相繼結合,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
(2) 簡并 A∥T堿基對替換為G∥C堿基對(T∥A堿基對替換成C∥G堿基對)
(3)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而Ⅱ處的基因不位于染色體上
(4)DNA處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中,無法解旋
【詳解】(1)②過程為轉錄過程,產物是RNA,因此該過程需要的原料是(4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③過程為翻譯過程,翻譯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上,核糖體中含有rRNA,因此,翻譯過程涉及的RNA具體種類有mRNA、tRNA、rRNA;翻譯過程中一個mRNA可以與多個核糖體相繼結合,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因此,可實現(xiàn)③過程中少量的mRNA短時間內指導合成大量蛋白質。
(2)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幾個密碼子,即不同的密碼子可決定相同的氨基酸,這一現(xiàn)象稱作密碼的簡并。由于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導致過程③合成的肽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密碼子有AUU、AUC、AUA)變成蘇氨酸(密碼子有ACU、ACC、ACA、ACG),結合密碼子的差異可推測,該基因的這個堿基對替換情況是A∥T堿基對替換為G∥C堿基對,進而使得mRNA上的密碼子可能由原來的AUU變成了ACU。
(3)分離定律的實質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而線粒體Ⅱ中的基因沒有位于染色體上,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是隨機進入到配子中的,因而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4)若該細胞為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在分裂期時位于染色體上的DNA處于高度螺旋化狀態(tài),無法解旋,因而②過程,即轉錄很難進行。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節(jié)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優(yōu)秀一課一練,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節(jié)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第一課時同步達標檢測題,共11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節(jié)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復習練習題,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