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觀察,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使學生初步了解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對體積意義的探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活動,愿意與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觀點,增強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掌握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
【教學難點】
使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間觀念,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水 杯子 石頭 1m長的木條3根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烏鴉喝水》的故事嗎?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故事吧?。ㄕn件第2張播放視頻《烏鴉喝水》)
【設計意圖】
用視頻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為什么?(課件第3張)
生1:烏鴉把石子投進水罐中,水面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
生2:這說明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間,所以水面會升高,烏鴉才能喝到水。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體積和體積單位。(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小組實驗并觀察:(課件地4張)
(1)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進第二個杯子里,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
(2)匯報交流:(課件第5張)
生1:第一個杯子里的水不能全部倒入第二個杯子里。
師: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嗎?
生2:鵝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間,所以第一個杯子會剩下一部分水。
【設計意圖】
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從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進一步思考原因,從而找到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2.下面的洗衣機、影碟機和手機,哪個所占的空間大? (課件第6張)
洗衣機所占的空間最大。
3.引入體積的意義:
師: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師:上面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小?
生:洗衣機的體積最大,手機的體積最小。
4.學習體積單位(課件第7張)
(1)怎樣比較下面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呢?
生:也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來測量。
(2)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別寫成cm3、dm3和m3。
(3)認識1立方厘米。(課件第8張)
師:棱長是1c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大小接近1立方厘米?
一個手指尖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4)認識1立方分米。(課件第9張)
師:棱長是1d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大小接近1立方分米?
粉筆盒的體積接近是1立方分米。
(5)認識1立方米。(課件第10張)
師:棱長是1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用3根1m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看看1m3的體積有多大。
【設計意圖】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5.學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區(qū)別。(課件第11張)
說說1cm、1cm2、1cm3分別是用來計量什么量的單位,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1:1cm用來計量長度,測量距離的長短;
生2:1cm2用來計量面積,測量平面的大?。?br>生3:1cm3用來計量體積,測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6.做一做。(課件第13張)
下面的圖形是用棱長1cm的小正方體拼成的,說出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9cm3 8cm3 6cm3 4cm3
7.小結:(課件第14張)通過學習可以知道:
1.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別寫成cm3、dm3和m3。
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cm3。棱長是1dm的正方體,體積是1dm3。棱長是1m的正方體,體積是1m3。
【設計意圖】
對所學的知識加以總結,加深學生印象,使學生能查漏補缺,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
8.牛刀小試。(課件第15張)
1.一個水池的占地面積大約是100立方米。(×)
2.用6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長方體的體積一定是6立方厘米。 (√)
3.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4.8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任意去掉一個小正方體,體積和表面積都減少了。 (×)
(三)課堂練習
談話:同學們,你們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到智慧樂園挑戰(zhàn)一下自己吧!有沒有信心呢?
填上合適的單位。(課件第16張)
(1)一個花圃的面積約是100(平方米)。
(2)一個倉庫的體積是125(立方米)
(3)一間教室的面積約是48(平方米 )。
(4)一堆沙的體積是1.98(立方米)。
(5)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是60(千米)。
【設計意圖】
本題的設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應用,能更好地理解這些單位的含義,也能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下圖由9個棱長為1cm的小正方體組成,怎樣做能把它變成一個長方體?新組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課件第17張)
新組成的長方體的體積不變,就是這9個小正方體的體積之和,是9立方厘米。
(四)拓展提高。(課件第18、19、20張)
用10個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有幾種拼法?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表面積是多少?
小組討論交流:動手拼一拼,再求一求吧!
匯報:
(1)可以這樣拼:
體積不變,表面積是10×1×4+1×1×2=42(cm2)
(2)還可以這樣拼:
體積不變,表面積是(5×1+5×2+1×2)×2=34(cm2)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把10個小正方體拼成長方體,體積是不變的,表面積是不相同的。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1.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別寫成cm3、dm3和m3。
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cm3。棱長是1dm的正方體,體積是1dm3。棱長是1m的正方體,體積是1m3。
(六)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1.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別寫成cm3、dm3和m3。
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cm3。
棱長是1dm的正方體,體積是1dm3。
棱長是1m的正方體,體積是1m3。
【教學反思】
一、故事引入,在活躍氣氛中引發(fā)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年齡特征,從《烏鴉喝水》這一學生耳熟能詳?shù)墓适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課。引入階段正處在一堂課的起始階段,處理的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情緒,以及思維的活躍程度。本課的導入設計,不但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的內驅力,而且可使所要學習的數(shù)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活動開始就處于情意高昂的學習狀態(tài)。
二、嘗試自學,理解問題
小學生對概念的掌握與他們的知識水平、生活經驗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教學體積單位時,采取嘗試自學課本,理解體積單位,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①看書自學體積單位,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合作,②學生匯報學會的知識。③理解體積單位。
三、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驗,但體積單位比較抽象,因此,我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實例,激發(fā)學生欲望,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找出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說一說等實踐活動,學生真正是在親身經歷和體驗下認識體積單位,從而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
這是一份數(shù)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顧復習,導入新課,自主活動,探索新知,當堂訓練,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質數(shù)和合數(shù)教案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前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設計意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級下冊3 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任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