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歸納與綜合的思維方法,概括出物種形成的兩種過程的概念模型。(科學探究)
引導人們關注不正確使用抗生素帶來的危害,關注人體健康。(社會責任)
理解隔離的定義和類型,闡明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生命觀念)
問題1: 一定會出現新物種嗎?新物種是如何出現的?
情景視頻一:小鳥飛不過滄海生物版解密
問題2: 你能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小鳥為什么飛不過滄海”嗎?
情景視頻二:你知道騾子
問題3: 獅虎獸、它們的父母是同一物種嗎?什么是物種?怎樣判斷它們是否為同一物種呢?
合作探究一: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P116-117,小組合作思考討論完成問題。
什么叫隔離?什么叫生殖隔離和地理隔離?
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有何異同?
什么叫物種?怎樣判斷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
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問題4: 請小組合作討論以下生物是否是同一物種?
(1)馬跟驢是一個物種嗎?為什么?
(2)獅子和老虎是一個物種嗎?
(3)全世界的人都是一個物種嗎?
(4)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是不是一個物種?
不是,因為后代三倍體西瓜不可育,存在生殖隔離。
(5)三倍體西瓜是一個新物種嗎?
不是。因為同一物種的雌雄個體間要能夠相互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而三倍體是不可育的,因此三倍體西瓜不是一個新物種。
1.下列關于物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同種群的生物可能屬于同一個物種B.一個物種只含有一個生物C.同一物種具有相似的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D.同一物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能通過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繁殖 能力
2.如果有兩個小種群的動物,在形態(tài)結構上相近,它們必須具備下列哪一特征,才能歸為一個物種( )A.它們必須分布在同一地理區(qū)域B.它們的基因一定要相同C.它們的毛色一定要相同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產生可育后代
問題5: 新物種是如何形成的呢?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二、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不同群體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
由于地理阻隔而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的現象。
無法交配或交配后不能產生可育后代的現象。
3.鑒定牧場的本地馬和由國外贈送返回原產地放養(yǎng)的野馬是兩個物種的主要依據是( ?。〢.野馬比牧馬更善于奔跑B.野馬比牧馬更高大C.野馬和牧馬存在生殖隔離D.野馬比牧馬更適應野生環(huán)境
問題6: 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合作探究一: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P117-118,小組合作思考討論完成問題。
構建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成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的模型?
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分別什么?新物種的形成是否必須經過地理隔離?
完成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的“思考·討論”?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活著13種地雀。這些地雀的喙差別很大,不同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而在遼闊的南美洲大陸上,卻看不到這13種地雀的蹤影。不同島嶼的環(huán)境有較大差別,比如島的低洼地帶,布滿棘刺狀的灌叢;而在只有大島上才有的高地,則生長著茂密的森林。
達爾文在環(huán)球考察中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加拉帕戈斯群島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個主要島嶼組成,這些島嶼與南美洲大陸的距離為160~950km。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問題7: 設想美洲大陸的一種地雀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后,先在兩個島嶼上形成兩個初始種群。這兩個初始種群的個體數量都不多。它們的基因頻率一樣嗎?
由于這兩個種群的個體數量都不夠的多,基因頻率可能不一樣。
問題8: 不同島嶼上的地雀種群,產生突變的情況一樣嗎?
不一樣。因為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
問題9: 對不同島嶼上的地雀種群來說,環(huán)境的作用有沒有差別?這對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會產生什么影響?
不同島嶼的地形和植被條件不一樣,因此環(huán)境的作用會有差別,導致種群基因頻率朝不同的方向改變。
問題10: 如果這片海域只有一個小島,還會形成這么多種地雀嗎?
不會。因為個體間有基因的交流。
問題11: 構建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成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的模型?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雀是通過長期地理隔離形成新物種,產生生殖隔離的著名實例。
地理隔離,阻隔基因交流
自然選擇,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
生殖隔離,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②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③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問題12: 新物種的形成是否必須經過地理隔離?
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一)漸變式(絕大多數)

不需要地理隔離就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生殖隔離,從而形成新的物種。主要是通過異源多倍體的染色體變異等方式形成新物種,一出現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離。
短時間內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體的形成。
可能屬于同一物種;也可能屬于不同物種
只有不同種群的基因庫產生明顯差異,出現生殖隔離才形成新物種;進化不一定產生新物種,但新物種產生的過程中一定存在進化
三、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關系
(1)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2)物種形成一般是長期地理隔離,達到生殖隔離(3)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標志 可見,不同物種間都存在著生殖隔離,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生殖隔 離,但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
(4)生殖隔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物種間遺傳的差異(或基因庫的差異)
(5)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定向)
(6)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4.16世紀末,明代張謙德在《朱砂魚譜》中總結金魚育種的經驗時說:“蓄類貴廣,而選擇貴精,須每年夏間市取數千頭,分數缸飼養(yǎng),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兩三缸蓄之,加意培養(yǎng),自然奇品悉具?!逼渲小爸鹑杖テ洳患颜摺焙汀胺謹蹈罪曫B(yǎng)”的作用分別是(?????)?A. 自然選擇,地理隔離????B. 人工選擇,地理隔離?C. 自然選擇,生殖隔離????D. 人工選擇,生殖隔離?
5.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下列對圖示分析不正確的是
A.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C.c表示新物種形成,與原物種不能進行基因交流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離
A.b和d存在地理隔離,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離B.c和d不存在地理隔離,卻可能存在生殖隔離C.b和d均來源于a1,所以它們基因庫一定相同D.c和d的基因庫一定不同,不可能是同一物種
6.如圖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a1和a2,經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時刻,a1種群的部分群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7.下圖為某哺乳動物種群因河道改變而發(fā)生的變化。下列與之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河道的改變使同一種群的生物變成了不同的物種B.河道的改變使兩個種群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機會C.b種群和c種群基因頻率的不同僅與環(huán)境的變化有關D.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生殖隔離必然源于地理隔離
8.19世紀70年代,10對原產于美國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國,結果在英國大量繁殖、泛濫成災。對生活在兩國的灰松鼠種群,可以作出的判斷是( )A.兩者尚未形成兩個物種B.兩者的外部形態(tài)有明顯差別C.兩者之間已經出現生殖隔離D.兩者的基因庫向不同方向改變
9.下列關于物種和隔離的敘述,錯誤的是( )A.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B.二倍體西瓜與四倍體西瓜屬于同一物種C.不同的物種之間必然存在著生殖隔離D.雖然馬和驢交配能產生騾,但其屬于不同物種
10.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大熊貓是其設計原型。大熊貓最初是食肉動物,經過進化,其99%的食物都來源于竹子?,F在一個較大的熊貓種群中雌雄數量相等,且雌雄之間可以自由交配,若該種群中B的基因頻率為60%,b的基因頻率為40%,不考慮突變、遷移及自然選擇,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該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BB雌熊貓概率約為48%B.若該對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則XbXb、XbY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8%、20%C.大熊貓種群中所有個體的B和b基因構成了該種群的基因庫D.大熊貓由以肉為食進化為以竹子為食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定向改變
11.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huán)境共同進化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離
12.調查發(fā)現,某河流受到工業(yè)廢水的輕度污染后,與污染源上游河段相比,污染源下游河段中不抗抗生素的野生型枯草桿菌的數量明顯減少,抗生素的突變型枯草桿菌的數量明顯增加。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突變型的產生表明枯草桿菌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B.自然選擇方向不同使不同河段的枯草桿菌基因庫存在差異C.自然選擇改變了枯草桿菌的變異方向和基因頻率變化速度D.突變型枯草桿菌和野生型枯草桿菌仍然屬于同一個物種
13.藥物華法林有對抗維生素K的作用,常被用于滅鼠。某地區(qū)使用華法林滅鼠,發(fā)現抗藥小鼠比例明顯增加,并發(fā)現抗藥小鼠中維生素K合成能力缺失。停藥一段時間后,該地區(qū)的抗藥鼠比例下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〢.使用華法林使小鼠發(fā)生了抗藥性突變B.基因突變是否有害與環(huán)境有關C.抗藥小鼠與敏感小鼠存在生殖隔離D.抗藥小鼠的抗性基因不能遺傳
14.中國科學家發(fā)現,白細胞激肽受體基因(Lkr基因)調控了蜜蜂對蔗糖的敏感程度。Lkr基因表達越活躍,蜜蜂對蔗糖越敏感,使其傾向于采集花粉為食,反之則使其傾向于采集花蜜為食。溫帶地區(qū)的植物開花呈現明顯的季節(jié)性,而熱帶地區(qū)的植物常年開花,花粉充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與熱帶地區(qū)相比,溫帶地區(qū)的蜜蜂Lkr基因表達更活躍B.對蔗糖敏感程度不同的蜜蜂種群,其Lkr基因頻率不同C.對蔗糖敏感程度存在顯著差異的蜜蜂之間存在生殖隔離D.若對蔗糖敏感蜜蜂的Lkr基因甲基化,則其可能會傾向于采集花蜜
15.如圖表示某地松鼠被一條溪流分隔成甲、乙兩個種群后所發(fā)生的進化,a~d表示進化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B.物種1和物種2的基因庫是完全相同的C.d表示生殖隔離,物種1和物種2的個體間不能互配繁殖D.若在溪流上建造橋梁,將會延緩物種1和物種2的形成
16.馬和驢均由草原古馬進化而來,家養(yǎng)的驢和馬分別由野驢和野馬馴化而來,野驢包括亞洲野驢和非洲野驢兩種,科學家研究發(fā)現家驢是由非洲野驢馴化而來。馬和驢雜交可產生騾,但騾通常不能繁育后代。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DNA分子堿基序列的對比能為家驢由非洲野驢馴化而來提供證據B.馬和驢可以相互雜交產生后代,相互間沒有生殖隔離C.亞洲野驢和非洲野驢的差異僅僅是生活地點不同D.人們的不同馴化需求使馬和驢的祖先發(fā)生了相應的變異

相關課件

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二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優(yōu)秀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二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優(yōu)秀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實驗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設置變量,重復實驗,結果和結論,越來越小,討論與交流,促進耐藥菌的產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優(yōu)質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優(yōu)質課件ppt,共4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情景視頻二,情景視頻三,遺傳平衡群體,先打破平衡,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優(yōu)質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優(yōu)質課課件ppt,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物種的概念②生殖隔離,地理隔離實例,課后習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高中二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一等獎課件ppt

高中二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一等獎課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完美版ppt課件

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完美版ppt課件

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精品課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精品課件ppt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6章 生物的進化第3節(jié)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試講課課件ppt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6章 生物的進化第3節(jié)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試講課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電子課本

一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2《遺傳與進化》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