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選擇的證明》教學設計 【單元目標】本單元學習自然科學論著,與選擇性必修中冊的社會科學經(jīng)典著作研習,共同構成“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研讀本單元選文,抓住關鍵概念梳理論述思路,把握文章討論的基本問題和圍繞問題提出的主要觀點,嘗試在科學發(fā)展的脈絡中了解選文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掌握閱讀自然科學論著的一般方法。【重點難點】理解科學思維和邏輯過程,是本單元學習的關鍵也是難點。【文本解讀】本文節(jié)選自自然科學的經(jīng)典論著,鮮明地表現(xiàn)了這類著作的基本特點,可以作為本單元重點研習的文本。節(jié)選自《物種起源》的綜述和結論部分,對全書主要內容做了分析、概括,以大量科學事實為依據(jù),有力地論證了自然選擇學說的科學性,駁斥了特創(chuàng)論。全文邏輯嚴密,理論性強,表現(xiàn)了自然科學論著的典型特點。【教學目標】1.了解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基本觀點,認識自然選擇對自然界生物進化的重大意義。2.理解文章的基本觀點和文章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把握整體思路,體會嚴密的論辯邏輯。初步了解文中的論述方法和思辨力量。3.領略文本運用準確的詞語、復雜嚴密的句式來嚴謹周密地表達思想觀點的語言特色。【知識鏈接】1.作者簡介達爾文(18091882),出身于英國一個世代為醫(yī)的家庭。16歲時,他被送到愛丁堡大學學習醫(yī)學。但達爾文從小就愛打獵,采集礦物和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游手好閑,1828年,他被父親送到劍橋大學學習神學,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同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環(huán)球考察,達爾文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考察活動。這艘軍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經(jīng)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于183610月回到英國。185911月,《物種起源》出版。1882419日,達爾文因病去世,他的遺體被安葬在牛頓墓旁。2.作品背景1831年,達爾文參加“貝格爾號”的環(huán)球旅行。這次環(huán)球旅行可以說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學研究上更進了一步。達爾文跟隨“貝格爾”號穿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達了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達爾文沿途考察各地動植物的特性,采集了無數(shù)的標本,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做了詳細的觀察筆記。經(jīng)過了5年的時間,達爾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區(qū),終于回到了英國。在環(huán)球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地區(qū)都存在著既相似又不一樣的物種,如,南美洲與大洋洲的小島環(huán)境相似,但是物種卻不相同。這些發(fā)現(xiàn)讓達爾文更加堅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決心。1844年,達爾文完成了《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經(jīng)過了十幾年的刻苦研究,終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3. 相關常識:1)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并稱“科學三大領域”,它是以定量作為手段,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最重要的兩個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推理。由對自然的觀察和邏輯推理,自然科學可以引導出大自然中的規(guī)律。2)《物種起源》全名《論依據(jù)自然選擇即在生存斗爭中保存優(yōu)良族的物種起源》,18591124日在倫敦出版。在書中,達爾文根據(jù)20多年積累的對古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形態(tài)學、胚胎學和分類學等許多領域的大量研究資料,以自然選擇為中心,從變異性、遺傳性、人工選擇、生存競爭和適應等方面論證物種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段锓N起源》不僅開創(chuàng)了生物學發(fā)展史上的新紀元,使進化論思想滲透到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而且引起了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有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課堂設計】1. 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明確:課文共14,可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2)是總說,概述生物變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選擇”;第二部分(3-14)是分說,分別從物種變種、生物本能、雜交后代、地質記錄、地理分布等事實現(xiàn)象來闡述物種變異與自然選擇的內在關系。2.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是物種變異的主要原因”這個觀點在當時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結合本文,分析作者通過怎樣的手段來增強觀點的說服力。思路提示:作為科學論著,提出的結論要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結合本文,可以從論述思路、論證方法、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概括。本文思路清晰,論證嚴密,語言準確,語氣堅定,觀點不容辯駁。明確:①運用總分結構,層次分明,步步為營,邏輯性極強;②采用歸納和演繹的思維方式,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假設論證等;③語言準確,表達嚴謹,擅長運用結構復雜的長句表達縝密的思想;④本文以理性見長,也融入作者的情感,如第2段中連續(xù)運用三個反問句,語氣強烈,不容置疑。3.本文運用了大量結構復雜的長句,以表達出準確、嚴密的思想,請品析下列句子。1)由于每個物種都有按照幾何級數(shù)過度繁殖的趨向,而且各個物種中變異了的后代,可以通過其習性及構造的多樣化去占據(jù)自然條件下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所,以滿足數(shù)量不斷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思路提示:科學論著常常采用復雜的長句來表達縝密的思想,閱讀這樣的句子,要把握句子的修飾語、基本成分和結構層次,進而把握句子表達的意思。明確:這句話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復雜的長句,我們只要把握“所以”一詞就可抓住本句的基本觀點,即自然選擇的結果作者為了說明這種看法,非常細致地進行闡述,并且運用關聯(lián)詞“而且”來提示前后成分之間的關系。此外,表意的嚴密性還在于運用“都”“各個”“更”等副詞來修飾動詞,表現(xiàn)了作者思維的嚴謹性和對于自己所持觀點的堅定性。2)如果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wěn)定的變種,我們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其雜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質和程度上,如在連續(xù)雜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并且都如公認的變種的雜交后代一樣,遵循著同樣復雜的法則。明確:這句話也是一個表意嚴密的長句。在這里,作者通過假設,提出“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wěn)定的變種”這一基本觀點,需要注意的是“只是”一詞,起強調突出的作用,也提示讀者去關注作者的觀點。此外,作者的思維非常縝密,他連續(xù)用了兩個狀語(“在某些性質和程度上”“在連續(xù)雜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來修飾“并且”之后的語句,這兩個狀語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也使作者的觀點更為準確。4.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結論,其語言特點是準確嚴密,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舉例加以說明。明確: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關聯(lián)詞語的恰當運用。如第1段“只要在自然狀況下有變異發(fā)生,那么認為自然選擇不曾發(fā)揮作用就很難解釋了”;第11段“如果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wěn)定的變種……”。“如果……那么……”“然而……因為……”“雖然……但是……”等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使復句內部的各種層次表現(xiàn)得既準確又嚴密,體現(xiàn)了很強的邏輯性。②修飾、限制性詞語用得恰到好處。如最后一段“那么屬于同一類群的一些可疑類型和變種也同樣會在那里出現(xiàn)”一句,“屬于同一類群的”“一些可疑”等限制性修飾語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③動詞、形容詞使用準確,有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5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變異的”一句,“重大革新”“微小變異”表現(xiàn)了作者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tài)度,也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補充拓展:本文的語言嚴謹準確,體現(xiàn)了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說明文的主要任務是要把說明對象“說明白”,因而“準確”是說明文語言的基本特征,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先決條件。這是由說明文的知識性、科學性決定的。準確就是不夸大、不縮小、不走樣,修飾語恰如其分,句子表意準確嚴密。要使語言準確,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準確選用同義詞(近義詞),使語言豐富,避免重復,準確表達復雜的事物。同義詞使用得當,會使遣詞造句和表情達意更加準確、豐富和更富有表現(xiàn)力,能充分表達人們豐富的思想感情,使語言富有變化。2.準確運用專業(yè)術語。術語是定義明確的專業(yè)名詞,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獨立的術語系統(tǒng),它展現(xiàn)著本學科的特色和本學科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側重點,因此術語的使用也體現(xiàn)著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造句要特別注意句子內部、句子之間的邏輯性。恰當?shù)厥褂藐P聯(lián)詞語,可使語言表達更連貫、更嚴密。4.修飾、限制性詞語的選用。主要是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等方面的修飾、限制性副詞和數(shù)量詞,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語、狀語或補語。恰當使用這些詞語,可使語言表達更準確、嚴密、科學。5.恰當運用模糊語言。說明文中,有時使用表意精確的詞語,有時使用表意模糊的語言,要根據(jù)作者對事物的認識程度而定。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斷變化著,有些事物人們的認識暫時有限,如果太肯定,顯得武斷,運用模糊語言反而能準確地反映事物的客觀存在和人們的認識程度。【課后反思】采用的閱讀方式是“深文淺讀”,這是針對有一定難度作品的閱讀策略。這里的 “深文”是指專業(yè)性、邏輯性較強的論著,包括科學與文化類論著和學術類論著等;這里的“淺讀”,是指能把握論著的基本觀點,初步了解其論述的方法或特色。“深文淺讀”就是通過把握論著中所列舉的事實及結論,抓住核心概念和關鍵句,從而把握作品的基本內容。

相關教案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學指導,緊扣教材,課后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3.1* 讀書:目的和前提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3.1* 讀書:目的和前提教案,共6頁。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教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教案

語文13.1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設計及反思

語文13.1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案設計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案設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學設計及反思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教學設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電子課本

13.1 自然選擇的證明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