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7呼風喚雨的世紀課件pptx、7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7.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學習目標 1.能在不同分類規(guī)則的游戲中正確認讀“喚、技”等12個生字,能通過分一分,說一說、板書示范等方法做到正確讀寫“喚、紀”等15個字和“呼風喚雨”等17個詞語,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呼風喚雨”“千里眼”“順風耳”等詞義。2.通過表格梳理的方法梳理20世紀以前和20世紀有什么不 同,把握 文章的主要內容。3.能參照課文提供的提出問題的示例,一邊讀課文一邊提出自己的問題,并以旁批的形式寫下來和同學交流,學習批注的方法。4.分小組整理問題清單,參照課后提供的討論示例,學會篩選問題,了解提出問題 的價值所在。5.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發(fā)展科學技術還創(chuàng)造了哪些神話?再展開聯(lián)想談談對句子“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xù)創(chuàng)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的理解,感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二、課時分配2課時。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難點:理解 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三、學習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談話。同學們,大家一定聽過《葫蘆娃》吧,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他是誰,他有什么特殊本領呢?(出示二娃“千里眼”“順風耳”圖片,學生交流,板書:騰云駕霧、呼風喚雨)2.讀詞語,想人物。3.揭示課題。(齊讀)(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檢查字詞。(出示詞語,生字加點,齊讀詞語,重點正音:“潛入”的“潛”, “船舶”的“舶”)3.書寫生字。(1)觀察生字“核”“任”“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注意每個字當中“橫”的長短變化。(2)重點教學“善”。(教師范寫“善”字,學生書寫)點撥:寫“善”字時,既要關注每一橫的長短變化,也要注意每一橫上下間距勻稱。(三)提出問題,篩選整理1復習回顧前兩課學到的提問策略。(學生交流,隨機出示)《一個豆英里的五粒豆》:針對部分內容提問針對全文提問《夜間飛行的秘密》:針對內容提問針對寫法提問針對啟示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問2默讀課文,運用習得的提問方法提出問題。(1)學生可將自己提出的問題記錄在便箋貼上,(一張標簽紙寫一個問題)貼在課文相應內容的旁邊。(2)交流討論感興趣的問題,嘗試解決。解決的問題打上鉤;挑選一個小組成員都感興趣或都想解決的問題,寫在學習單上。完成后貼在黑板上。3匯總問題,嘗試分類。(1)指名讀問題,評價是否問清楚,寫規(guī)范。(出示預設問題)①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②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指什么?③“改善”和“改變”有什么區(qū)別?④20世紀的成就到底是哪些成就呢?⑤為什么說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不敢想的?⑥“日益”是什么意思?⑦這篇課文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⑧“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在現(xiàn)代指什么?⑨課文為什么要引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話,好在哪兒呢?⑩為什么“地球村”要打上引號?“誰也沒有料到”的前面要加個“大概”呢?①文中的“呼風喚雨”“千里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詞句這樣寫好嗎?3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分類。(1)讀一讀清單中的問題,和學習伙伴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哪些問題對理解課文內容有幫助?(出示課后第二題) (2)分析問題價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類問題不影響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第二類問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章內容,第三類問題可以引發(fā)我們深人思考。(板貼:不影響我對文章內容理解的問題;可以幫助我理解文章內容的問題:可以引發(fā)我深入思考的問題)(3)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撥。學生閱讀,思考:哪個問題對理解課文的幫助更大?并說出理由。探究一:為什么問題一不影響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預設:只是作者列舉的一種新發(fā)明,暫時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繼續(xù)閱讀,不影響理解文章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小結:剛才,也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像問題一這樣的,問是什么的,是概念性的問題。暫時不知道是什么,也可以繼續(xù)閱讀,不影響理解文章主要的意思,課下查資料就可以解決。像這樣對理解課文影響不大的問題,我們可以先放一放。探究二:問題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嗎?①出示古詩——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提問:結合古詩,誰能說說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預設: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點撥:從字面上看,冬天掛在樹枝上的雪就像詩人眼中一夜綻放的梨花,仿佛美麗的春天突然來臨。這句詩不是寫梨花,而是用梨花形象地比喻雪來得快、下得大。后來它經(jīng)常被引用來形容蓬勃向上的形勢。②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20世紀的成就?找到此問題所在的第三自然段,自讀尋找答案。(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句子)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的那么多幻想在現(xiàn)代紛紛變成了現(xiàn)實。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兩個關鍵處:“100年”,在上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極短;“那么多幻想變成現(xiàn)實”,指科學技術成就大。所以,這句詩寫出了20世紀的科學成就大,發(fā)展快。自讀其他段落,尋找同樣表達這一意思的句子。預設: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快速的、美好的,正如“千樹萬樹梨花盛開般美麗。”所以用這句詩來形容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小結: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探究三:問題三可以引發(fā)我們的思考嗎? 打開提問的思路,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全是好處嗎”這個問題的體會。預設1:我認為現(xiàn)代科學技術再給我?guī)肀憬莸耐瑫r,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麻煩,如機車尾氣污染、上班時間堵車、兒童沉迷游戲…… 預設2:現(xiàn)在我們乘坐高鐵出行比乘坐普通列車舒服多了,而且還節(jié)省了時間…… 小結:這個問題可以引發(fā)我們深入思考。 (4)小結:第一類問題只是作者列舉的一種新發(fā)明,暫時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繼續(xù)閱讀,不影響理解文章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可以暫不解決;第二、三類問題需要我們思考解決。 我們在閱讀中可能會提出很多問題。像問題一這樣的對我們理解課文影響不大,可以先放一放。像問題二、問題三這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或者引發(fā)我們思考的問題,就是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我們在閱讀中提問要注意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4.小組合作,篩選問題。小組合作要求:(1)梳理小組問題,去除重復的;(2)對問題進行歸類,并將標簽紙張貼在《小組問題清單》表格中;(3)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小組問題清單不影響我對文章內容理解的問題可以幫助我理解文章內容的問題可以引發(fā)我深入思考的問題5. 整理問題清單,篩選問題 (1)小組合作,把“小組問題清單”進行篩選,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板書:篩選問題)預設:那些不影響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或者在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不必聯(lián)系上下文就能解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剔除,比如,什么是“程控電話”“遠洋船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哪里等等。(2)全班交流,對小組問題進行再次篩選,小組間的相似問題進行歸并,師生共同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形成一份“全班問題清單”。“全班問題清單”示例:(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鞏固了前兩課學過的提問方法,同時掌握了新的提問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將借助問題清單,深入理解課文。第二課時一、借助問題,理解課文1.游戲鞏固2.教師回顧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整理了全班問題清單,這節(jié)課我們借助這些問題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多媒體出示上節(jié)課篩選出的問題:3.集體研討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1)課件出示: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獲得了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引導學生辯一辯:“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有什么區(qū)別?“發(fā)現(xiàn)”是看到或者找到不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規(guī)律。(原先存在的)“發(fā)明”是人們創(chuàng)造出以往沒有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原先不存在)
(2)習題練習,區(qū)分二者 (3)結合“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的區(qū)別,細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人類有哪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畫出相關的句子。①學生交流自己畫線的句子。哪些是“發(fā)明”,用“ ”畫出;哪些是“發(fā)現(xiàn)”,用“O”畫出。預設:“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這些屬于人類利用科學技術進行的“發(fā)現(xiàn)”;“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這些屬于人類用科學技術進行的發(fā)明。②默讀文段,引導學生說一說:你從這些動詞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科學技術的強大力量)③引導學生想一想:什么是“地球村”?為什么說人類居住的星球是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請舉例說明。點撥:不少學生會誤以為是第一類問題,不需要思考解決。(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再來確定問題的類別)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地球被叫作“地球村”,正是因為科技的發(fā)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小結。對不理解的“新名詞”提出問題,要根據(jù)課文內容來確定這個問題有沒有思考、解決的價值。“地球村”就是我們現(xiàn)代人的快捷交通,使得各國之間的往來,就像是在一個村里面的各家之間往來一樣便利快捷。(4)引導學生借助下面的句式,回答問題2。 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獲得了( ),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 20世紀,人類( ),( ),( ),( )。所以,20世紀是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世紀,是人類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的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4.集體研討問題“‘千里眼 ’‘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在現(xiàn)代指什么? 5.作者為什么要寫“在科學技術沒有改變人類生活之前”的樣子?古今對比①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現(xiàn)代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了哪些奇跡。②引導思考:未來科學技術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呢?③引導思考:這些奇跡怎樣改善著我們的生活?預設1:電視給生活增加了趣味;因特網(wǎng)、手機讓我們跟遠方親人的溝通變得更加方便;高鐵讓出行變得更加便捷;掃地機器人做家務不再辛苦;科技館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5G技術使生活更加智能化……教師總結為什么要寫兩種不同的社會?預設:通過古今兩種社會的對比,突出兩種社會的不同特點,讓我們強烈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科學技術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二、拓展延伸,課堂演練拓展延伸:同學們,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20世紀還有哪些奇跡般、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呢?(出示課件)結束語:這節(jié)課我們借助問題進一步理解了課文,認識到在享受20世紀科技成果的同時,也應該立志為21世紀做點兒什么。板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7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ppt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我能記住,我會讀,自問自答,選詞填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7 呼風喚雨的世紀課前預習課件ppt,共5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習目標,知識鏈接,呼風喚雨,伯特蘭,字詞樂園,主要內容,品讀課文,鉆木取火,煤油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7 呼風喚雨的世紀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1課時,激趣導入,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呼風喚雨的世紀,整體感知,形聲字,同音字,形近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