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著名科學家對學習自然科學的經(jīng)驗之談的議論文
格:推究。致:獲得?!抖Y記·大學》:“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謂推究事物,方能獲得事物的知識。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 有想象力、有計劃、客觀地探索事物的精神
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國。三個月后隨父母回到中國。1956年到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學習,1960年獲得科學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內(nèi)瓦歐州核研究中心從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國,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第二年提升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為物理學教授。1976年因在電磁力探索上發(fā)現(xiàn)J/4 粒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職。他曾多次回國探親,對祖國的科學事業(yè)極為關心。是中國科技大學客做教授。
解釋下列詞語 格物: 致知: 正心 :修身:齊家: 抽象:袖手旁觀:一帆風順: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
不能具體經(jīng)驗到的,籠統(tǒng)的;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xié)調(diào)別人。
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什么問題?作者的結論是什么?
主要探討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
作者的結論是: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2、從全文出發(fā),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1、本文的標題是論點嗎?
3、“為什么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為什么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shù)的人關鍵性的發(fā)現(xiàn)”? 答:原因是
大多數(shù)人缺少完成一個成功的實驗所需要的眼光、勇氣和毅力。
從探察物體(實驗)而得到知識。
傳統(tǒng)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徑或態(tài)度是什么?這樣做的依據(jù)是什么?這種做法對中國一些讀書人繼續(xù)支配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1)傳統(tǒng)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徑是(2)這樣做的依據(jù)是:(3)繼續(xù)支配中國一些學生的表現(xiàn)是
真理是由圣人領悟并傳給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經(jīng)書即可得到真理。
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
①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②偏向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
實驗精神在科學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課文原話回答。)
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么?(用課文原話回答。)
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
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
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
強調(diào)我們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的意義并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
2、提問:“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討論并歸納:
“格物致知”出自《四書·大學》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齊家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也就是通過實驗得到知識。
3、討論: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卻的原因是什么?
歸納:可能是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4、討論:〈大學〉里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這個目的與丁教授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樣不一樣?
歸納:目的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一樣。丁教授講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得到新知識。
5、討論第4段舉王陽明“格物”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什么?
歸納:王陽明的“格物”實是“格已”,而不是研究萬物的道理,這是無用的,不能適用于現(xiàn)在的世界的。證明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確。
6、討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過實地實驗才能得到新的知識。
7、討論:第8段舉研究竹子的例子證明了什么?
歸納:舉研究竹子證明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
8、中國學生的現(xiàn)狀是什么樣的?
歸納。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 思維而不愿動手,功課成績很好不會做研究。
9、討論:第12段舉我個人的經(jīng)驗證明了什么?這是什么論證?
歸納:舉我個人的經(jīng)驗證明光“用功”埋頭讀書,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屬于舉例論證。
提問:第九段講的是什么道理?
歸納:實踐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適當?shù)哪繕?br/>10、討論:為什么說當今社會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認為〈四書〉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么?
歸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歸納:第一,尋求真理的堆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本文就中國學生的現(xiàn)狀,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義,希望我們這一代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文章用舉事例講道理論證了中心論點。
 為論證觀點,作者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之間有什么關系?
王陽明的事例一種竹子的實驗作者本人的經(jīng)歷彼此聯(lián)系,互相對比
討論:我們?yōu)槭裁磻撚懈裎镏轮?作者是怎樣論述的?
(1)這是由傳統(tǒng)中國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了的。(2)這是被科學進展的歷史和實驗的過程證明了的。(3)這也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所不可少的。
7、試驗的過程應該是怎樣的
歸納:試驗的過程應該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1.作者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的?
從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實驗的過程、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踐,偏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的弱點這幾個方面來論述說明的。
閱讀第六段至結尾回答下列問題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國的經(jīng)歷為例,主要是為了證明什么觀點?
舉自己的例子是為了證明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踐,偏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這一觀點。
3.文中倒數(shù)第三段中加粗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
不能,這幾個詞都表明作者所說的是一般情況,不是所有情況,也不包括特殊情況,使語言表達嚴密。
4.劃分最后一段的結構層次,并概括層意。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層是第①句,第二層是②③句,第三層是④—⑦句,第四層是第⑧句 第一層承上啟下,點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義;第二層從研究學術和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兩方面來具體論述其意義;第三層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義;第四層得出結論,提出希望。
5.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6.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培養(yǎng)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應克服只空想只動腦而不動手的學習習慣;克服想當然的毛病,培養(yǎng)“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7.你認為我們當代中學生最主要的弱點是什么?這一弱點是如何形成的?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們中學生目前最主要的弱點是缺乏責任心。這主要是因為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造成意志薄弱;在學校及社會教育中對于公民意識、責任意識的教育力度較為薄弱。

相關課件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壺口瀑布課前預習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壺口瀑布課前預習課件ppt,共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初識壺口,再訪壺口,感受壺口,感悟主旨,拓展延伸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評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評課課件ppt,共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重要詞語釋義,推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袖手旁觀,不知所措,一帆風順,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道理論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ppt,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使至塞上,朗讀全詩,讀懂詩意,賞析全詩,名句賞析,泊秦淮,讀懂原文,《無題》,李商隱,朗讀課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授課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授課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核舟記課堂教學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核舟記課堂教學課件ppt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圖片ppt課件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圖片ppt課件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馬說圖文課件ppt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馬說圖文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