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由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抖Y記》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1.故曰:教學相長也。??
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br/>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后就能夠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有困惑的地方,之后就能夠自我勉勵。
4.《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兌命》中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5.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雖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小組合作,為5個句子排出恰當?shù)捻樞颍⒖偨Y排序的理由。
①故曰:教學相長也。②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④《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⑤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故曰”—表示因果關系
“然后”——表示承接關系
2. 抓住有指代意義的詞語:
“此”:代詞,譯為“這個道理”。指代“教學相長”。
后:時間較晚,與先相對,可譯為“之后”
其 此 之 謂 乎?
表示假設或讓步關系的連詞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類比的作用是借助類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畫突出本體事物特征,更淺顯形象地加深本體事物理解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
——引用《尚書 ?兌命》的話來支撐結論,使結論更加有說服力。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一、理解句意:準確理解每個句子的意思,這是完成句子排序的基礎。?
二、抓住關鍵詞:如關聯(lián)詞、有指代意義的詞等,確定句子之間的關系。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禮記·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秲睹吩唬骸澳罱K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注釋】 君:這里是動詞,意思是統(tǒng)治。 念終始:始終想著。
【譯文】 玉石不經(jīng)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渡袝ふf命》中說:“自始自終想著學習?!贝蟾啪褪钦f的這個意思吧。
《禮記·學記》① 善學者,師逸②而功③倍,又從而庸④之。 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⑤之。 【注釋】 ①選自《禮記·學記》。②閑適安樂。③效果。④感激。⑤埋怨。
【譯文】 會學習的人,能使教師費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師;不會學習的人,即使老師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還要埋怨教師。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 《禮記》二則雖有嘉肴精品ppt課件,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學習目標,《禮記》簡介,作品簡介,寫作背景,朗讀課文,疏通文意,最好的道理,自我反思,誦讀品味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雖有嘉肴課文配套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禮記》二則,雖有嘉肴,思考探究,語言特點,拓展延伸,字詞歸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雖有嘉肴課文配套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雖有嘉肴,作品簡介,整體感知,字詞積累,通假字,例句學學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學學半,向別人學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