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分)下列各組圖形中,是位似圖形的有( )A.2對 B.3對 C.4對 D.5對
3.(4分)如圖,點O是等邊△PQR的中心,P′,Q′,R′分別是OP,OQ,OR的中點,則△P′Q′R′與________是位似圖形,它們的相似比是____,位似中心是點____.
4.(4分)(邵陽中考)如圖,以點O為位似中心,把△ABC放大為原圖形的2倍得到△A′B′C′,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ABC∽△A′B′C′B.點C,點O,點C′三點在同一直線上C.AO∶AA′=1∶2D.AB∥A′B′
5.(4分)(重慶中考)如圖,△ABC與△DEF位似,點O為位似中心.已知OA∶OD=1∶2,則△ABC與△DEF的面積比為( )A.1∶2 B.1∶3 C.1∶4 D.1∶5
7.(8分)如圖,已知△DEO與△ABO是位似圖形,△OEF與△OBC是位似圖形,試說明OD·OC=OF·OA.
8.(8分)如圖,以O(shè)為位似中心,將四邊形ABCD縮小為原來的一半.
9.(易錯題)“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如圖是視力表的一部分,其中最上面較大“E”與下面四個較小“E”中的哪一個是位似圖形(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
10.(河北中考)在如圖所示的網(wǎng)格中,以點O為位似中心,四邊形ABCD的位似圖形是( )A.四邊形NPMQ B.四邊形NPMRC.四邊形NHMQ D.四邊形NHMR
11.如圖,△OAB與△OCD是以點O為位似中心的位似圖形,點B在OD上,AE,CB分別是△OAB,△OCD的中線,則S△OAE∶S四邊形AEBC的值為_________.
12.(12分)如圖,矩形ABCD與矩形A′B′C′D′是位似圖形,A是位似中心,已知矩形ABCD的周長為24,BB′=4,DD′=2,求AB和AD的長.
13.(14分)(教材P51習題T1變式)如圖,在6×8網(wǎng)格圖中,每個小正方形邊長均為1,點O和△ABC的頂點均在小正方形的頂點上.(1)以O(shè)為位似中心, 在網(wǎng)格圖中作△A′B′C′和△ABC位似,且相似比為1∶2;(2)連接(1)中的AA′,求四邊形AA′C′C的周長.(結(jié)果保留根號)
【素養(yǎng)提升】14.(16分)(動手操作)小明想用一塊三角形廢料截取一個正方形,如圖所示,操作如下:過AB上點D作DE⊥BC,以DE為邊作正方形DEFG,隨后他又改變了主意,想盡可能的利用廢料,在△ABC內(nèi)部截一個正方形,使一邊在BC上,另外兩點位于AB,AC上,利用你所學知識,幫他畫出來.(1)在小明作圖的基礎(chǔ)上作出正方形,簡述作法;(2)證明你所作的四邊形是正方形;(3)若BC=120 cm,BC邊上的高為80 cm,求所作正方形的邊長.
解:(1)連接BG并延長到△ABC的邊AC上一點N,過點N作MN∥BC,交邊AB于一點M,過點M作MT⊥BC于點T,過點N作NK⊥BC于一點K,所得圖形就是所要正方形(2)證明:∵DM,ET,GN,F(xiàn)K相交于一點,而且MN∥DG,NK∥GF,DE∥MT,F(xiàn)E與TK在一條直線上,∴正方形DEFG與四邊形MTKN是位似圖形,∴四邊形MTKN是正方形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教學課件ppt,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圖片引入,觀察與思考,練一練,合作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人教版27.3 位似教學課件ppt,共1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shè)計,相似比,同一條直線上,活動4例題與練習,∴A′C′=10,活動5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7.3 位似教學ppt課件,共1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