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植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植物”單元作為學生科學學習的起點,將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學習的大門。《我們知道的植物》作為本單元的第1課,擔負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領略科學的魅力,引發(fā)對植物、對大自然的喜愛的使命。本課的學習立足于學生對植物的原有認識,學習活動主要包括四個:1.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啟發(fā)學生回憶并交流對植物的原有認識。2.找找大圖中哪些是植物。學生在辨認的過程中認識到植物分布廣泛、具有多樣性。辨識“蝴蝶是植物嗎?”,學生說判斷理由,初步認識植物和動物的不同。3.討論塑料花是不是植物意在引導學生使用證據(jù),提升對植物的認識。4.種一棵植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植物是有生命的,進一步觀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長和變化過程。通過這四個活動,幫助學生意識到植物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它們都是有生命的。種一棵植物,讓學生充滿成就感的同時,也感受到生命的頑強和脆弱,引發(fā)對植物、對大自然的喜愛。【學情分析】我校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科學課,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習慣還沒有形成。但是學生們都很勇于表現(xiàn)自己,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們對植物的認識主要是在幼兒園學習、閱讀課外書、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獲得的。學生知道植物會開花、結果、長根和葉,但他們很可能不能準確地認識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長變化的等本質特征一年級學生的學習還是以觀察、描述和記錄為主,因此如何引導一年級學生進行觀察,并能將自己觀察到的結果科學地描述出來,并簡單的記錄下來,都是科學老師要解決的問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識別植物,能簡單描述植物的特征。科學探究目標1.將植物和塑料花進行對比觀察,學習用證據(jù)支持自己的看法。2.能嘗試種植一棵植物,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科學態(tài)度目標意識到植物具有生命體的特征,產(chǎn)生認識植物的濃厚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環(huán)境,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教學重難點】重點:能識別植物,并能說出一些常見植物的名稱及簡單描述其特征。難點:通過植物和塑料花的對比觀察,學習用證據(jù)支持自己的看法;種植一棵植物并持續(xù)觀察記錄。【教學準備】教師:視頻資源、塑料花、大蒜、綠豆、向日葵、綠蘿枝條、水稻種子、油菜籽學生:學習活動手冊【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大家好,歡迎進入科學課堂,開啟奇妙探索之旅。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一年級科學第一課《我們知道的植物》。植物遍布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渭粲?,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播放一段與植物有關的視頻)二、探索1.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提問:植物裝飾著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讓環(huán)境更美麗。同學們,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呢?它長什么樣?你能介紹一下它嗎?學生A:我在家樓下看到過桂花樹,桂花很香學生B:我在學校菜地見過向日葵,它的花是黃色的,它還能結瓜子學生C:公園地草地上長滿了草,葉子綠綠的,冬天的時候它們會枯萎學生D:我知道蔬菜和水果都是在土里種出來的,他們也是植物(教師匯總學生提到的植物名稱或圖畫,包括樹、花、草、蔬菜和水果。)2.找找大圖中哪些是植物提問:老師前段時間去公園拍到這樣一張照片,你能找到這張圖中哪些是植物嗎?請你用鉛筆把植物圈出來。比比誰觀察得更仔細找得更多。(暫停視頻)讓我們一起看看同學們的結果。學生B:我覺得有綠色葉子、會開花的是植物,所以我把它們圈出來了師:非常棒,圈出來了很多,你再看看水里和石頭縫里漏了什么?學生B:石頭縫里和水里也有綠色的植物師:是的,植物的種類很多,有的長的矮小,有的長的高大,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有的在開花,有的還沒開花。提問:想一想,這些植物之間有什么(特征)共同點呢?學生D:都有葉子,都會慢慢長大學生A:都能開花結果,都會死亡學生C: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才能健康的長大師:同學們都觀察的很仔細噢,植物會慢慢長大,說明它也是有生命的呢提問:那照片中的蝴蝶和石頭,它們是植物嗎?為什么?學生A:蝴蝶會飛,而植物不會動,所以蝴蝶不是植物學生C:石頭不會長大,沒有生命,所以石頭不是植物師:回答正確,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判斷的技巧,接下來,我們接受一個小挑戰(zhàn)!以下分別是胡蘿卜、蜜蜂、銀杏、大米、紫甘藍,請將圖中的植物用○圈出來,提示一下:紫甘藍是一種菜,大米是水稻脫去外殼后的產(chǎn)物學生D:老師我知道,胡蘿卜、銀杏、大米和紫甘藍都有葉子,而且會長大,所以是植物,蜜蜂會動是動物師:我這里還有一盆裝飾用的塑料花,大家想想,塑料花是植物嗎?三、研討:塑料花是植物嗎學生C:不是植物,因為它是塑料做的,不會枯萎學生A:塑料花不需要澆水,也不會長大,它不是活的師:同學們真厲害,能活學活用,能找到這么多證據(jù),塑料花不會長大,沒有生命,不是植物。四、拓展:種一棵植物那植物的生長變化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種一顆植物觀察和記錄它們的生長變化吧!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可以種植的植物:大蒜、綠豆、向日葵、綠蘿枝條、水稻、油菜,想想有什么方法種植呢?學生A:可以把種子種在土里。介紹:種植一般有兩種方式:種在土里的叫土培;還有一種是種在水里,叫水培。有的植物比如大蒜兩種方法都可以種植。我們來看看大蒜的土培和水培怎么操作吧。(播放土培和水培種植大蒜微課,提醒注意事項)請同學們回去以后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將這些植物種起來,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并及時通過畫圖或拍照的形式記錄在活動手冊P2中,每周記錄一次,記錄六周。第一周是植物最開始的樣子,注意實事求是,看到什么畫什么。一棵植物的生長要經(jīng)歷漫長的過程,要照顧好噢!當然,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植物,我們也可以觀察、嘗試種植其他的植物。這是老師水培的菠蘿,土培的多肉植物,相信你們也會很成功!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板書設計】植物的共同點:都有葉子、都會慢慢長大、都能開花結果、都會死亡、都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生長...

相關教案

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1.我們知道的植物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1.我們知道的植物教學設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導入,揭示課題,認識周圍常見植物及其特征,總結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教科版 (2017)1.了解我們的住房公開課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1.了解我們的住房公開課教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活動手冊使用說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2.起點和終點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2.起點和終點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科學一年級上冊5.植物是“活”的嗎教學設計及反思

科學一年級上冊5.植物是“活”的嗎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4.這是誰的葉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4.這是誰的葉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3.觀察葉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3.觀察葉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1.放大鏡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1.放大鏡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1. 我們知道的植物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一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