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 段
教學內(nèi)容
上海市九年義務(wù)教育課本小學數(shù)學新教材一年級(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初步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征。
2、會量線段、會畫線段,會比較線段的長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sh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小組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利用活動、實踐以及操作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shù)學的幾何美。
教學重難點
1、探究線段的特征。
2、認識線段,會量,會畫線段。
課前準備
選擇題
1、( )比4米長
A、204cm B、510cm C.204cm D.4m1cm
2、在( )里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號
20厘米( )20米 6厘米( )6米 100厘米( )1米
1米( )1000厘米 204厘米( )2米 600米( )600厘米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二、線段的認識
三、量線段
四、畫線段
五、全課總結(jié)
六、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猜謎引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嗎?請猜一猜這是什么?
一根根,一條條,
編織衣物少不了。
有時直來有時彎,
縫縫補補要用它。
2、揭題:(板書課題:線段)
師:今天我們來研究學習數(shù)學里的一種線:線段。
1、引出線段的概念
(1)觀察桌上的毛線形狀是怎樣的?
(2)拉緊毛線,和原來比,它的形狀有了什么變化?
(3)你們是怎樣拉緊的?做給老師看看,用一只手行嗎?
(4)學生演示,教師說明:
把線拉直,捏住得的兩端和兩手之間的這一段直的線就是線段。我們手捏住的線的兩端就是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
2、體驗感知,認識線段
(1)兩人合作,一人拉緊毛線,另一人用手摸一摸這條線段是從哪兒到哪兒?指一指它的兩個端點在哪里?(交換操作)
(2)閉眼回憶:用自己的話說說線段是什么樣的?
(3)板書:直的,兩個端點
3、尋找身邊的線段
師: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成是線段?
(1)引導觀察:直尺、黑板、課本的每條邊,動手摸一摸每條邊和端點。
(2)學生動手摸一摸
(3)交流
4、線段的特征概括
師:熊貓樂樂也畫了好多線段,它們有什么不同?
媒體演示:出示線段(有橫、豎、斜、長、短)
師:但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5、辨別:下面樂樂就來考考你(線段判斷)
(1) (2) (3) (4)
1、情景:小丁丁請你來幫忙?
(1)哪種顏色的線段更長?
(2)有什么辦法知道誰長?
師:我們有時會受到視覺的欺騙,產(chǎn)生錯覺,有沒有辦法知道它們到底誰長呢?量一量
(媒體演示)
2、量一量 (完成書本P50/2)
(1)量線段(基礎(chǔ)型)
( )cm( )mm
(2)量線段(提高型)
( )cm ( )cm
( )cm
師:量了幾次?
(3)量圖形
A、長方形: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猜一猜左邊的邊長是多少?這里藏著什么小秘密?
B、三角形
師:誰能告訴老師三條邊一共長多少厘米?
畫隨意長的線段
(1)自己試一試
(2)師生演示
2、畫指定長度線段
師: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1)獨立畫 (2)和同桌交流畫法
(媒體演示)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想知道什么?
畫一條長3厘米6毫米的線段。
板書設(shè)計
線段
直的
有兩個端點
教學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滬教版 (五四制)四年級上冊線段、射線、直線教案設(shè)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探索,課內(nèi)練習,本課小結(jié),課后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滬教版 (五四制)左與右公開課教案設(shè)計,共2頁。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左與右優(yōu)秀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新課探索,課內(nèi)練習,本課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