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課時 重力、彈力的理解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理解重力及重心的概念,會用二力平衡知識確定重心.2.會用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表示力.3.知道形變的概念及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4.知道壓力、支持力和繩的拉力都是彈力,會分析彈力的方向.
一、力
1.定義: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
二、重力
1.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方向:豎直向下.
3.大?。篏=mg,g是自由落體加速度.
4.作用點——重心
(1)重心: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rèn)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
(2)決定因素:①物體的形狀;②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
三、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圖示:力可以用有向線段表示,有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
2.力的示意圖:只用帶箭頭的有向線段來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不需要準(zhǔn)確標(biāo)度力的大?。?br>四、彈力
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fā)生的變化.
2.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fù)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
3.常見的彈力:壓力和支持力都是彈力,方向跟接觸面垂直;繩子的拉力也是彈力,方向沿著繩子而指向繩子收縮的方向.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地面.( × )
(2)重心是物體重力的作用點,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 )
(3)力的圖示能準(zhǔn)確地表示力的大小、作用點和方向.( √ )
(4)發(fā)生形變后的物體撤去外力后都能恢復(fù)原狀.( × )
(5)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fā)生了形變.( √ )
一、重力
導(dǎo)學(xué)探究 如圖1所示,樹上的蘋果會落向地面;建筑工地上工人常用重錘來檢測墻壁是否豎直.為什么樹上的蘋果總要落向地面?為什么使用重錘能檢測墻壁是否豎直呢?
圖1
答案 蘋果落向地面是因為受到了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錘能檢測墻壁是否豎直的原理,也是因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錘靜止時,懸掛重錘的細(xì)線方向一定是沿豎直方向的,如果墻壁與細(xì)線平行,就說明墻壁是豎直的,沒有傾斜.
知識深化
1.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G=mg,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m和重力加速度g有關(guān),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2)重力加速度g與物體所處的緯度和高度有關(guān),在赤道處,g最小,在兩極處,g最大(同一高度);海拔越高,g越小,海拔越低,g越大.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豎直向下是指與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1)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并不是只有物體的重心才受到重力作用.
(2)重心的位置除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外,還跟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如圖2甲所示.質(zhì)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如圖乙所示.
圖2
(3)懸掛法確定薄板狀物體的重心.
①原理: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等大反向.
圖3
②方法:薄板狀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如圖3所示,先在A點把薄板狀物體懸掛起來,物體靜止時,物體所受的重力與懸繩的拉力在同一豎直線上,所以物體的重心一定在通過A點的豎直線AB上.然后在C點把物體懸掛起來,同理知,物體的重心一定在通過C點的豎直線CD上,AB和CD的交點O就是薄板狀物體的重心位置.
[深度思考] 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體上嗎?請舉例說明.
答案 不一定.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在物體外,比如木匠用的曲尺、足球等.
關(guān)于重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的
B.把處在空氣中的物體浸入水中,物體所受重力變小
C.掛在繩上靜止的物體,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繩對它的拉力
D.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答案 D
解析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但不一定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的,比如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方向并不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A錯誤;重力G=mg,其大小只與物體質(zh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g有關(guān),與其他因素?zé)o關(guān),B錯誤;繩子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兩者的施力物體不同,不是同一個力,C錯誤;由于自由落體加速度隨著緯度、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D正確.
關(guān)于重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心就是物體內(nèi)最重的一點
B.物體發(fā)生形變時,其重心位置一定不變
C.重心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運動員在越過橫桿時,重心可能在橫桿之下
答案 D
解析 重心在效果上可以看作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而不是最重的點,A項錯誤;物體發(fā)生形變時,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所以其重心位置可能改變,B項錯誤;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物體內(nèi)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重心不一定在物體的中心,C項錯誤;采用背越式跳高的運動員在越過橫桿時,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橫桿之下,D項正確.
二、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
導(dǎo)學(xué)探究
如圖4所示,用10 N的力托著一本書,用500 N的力推汽車,如何簡潔明了地表示出這兩個力呢?
圖4
答案 可以用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者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
知識深化
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如圖5所示,一人通過細(xì)繩用大小為50 N的力F沿與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物塊A,試畫出拉力F的圖示,并指出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
圖5
答案 見解析
解析 由題意知,細(xì)繩拉物塊A,受力物體是物塊A,施力物體是細(xì)繩.畫力的圖示時,先選好標(biāo)度,以4 mm長的線段表示10 N的力,則拉力F共長20 mm,用點A代表物塊A,即力的作用點,最后標(biāo)上箭頭指明拉力的方向,即得力F的圖示,如圖所示.為了準(zhǔn)確無誤地表示拉力的方向,圖中的虛線是必要的補充.
針對訓(xùn)練1 在圖6甲中木箱P點,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150 N的力拉木箱;在圖乙中木塊的Q點,用與豎直方向成60°角斜向左上方的20 N的力使木塊靜止在墻壁上;圖丙中電燈靜止懸掛.作出甲、乙兩圖中所施加的力的圖示;作出圖丙中電燈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圖.
圖6
答案 如圖所示
三、彈力
導(dǎo)學(xué)探究
1.如圖7所示,取一個扁玻璃瓶,里面盛滿水,用穿有透明細(xì)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細(xì)管中,用手捏玻璃瓶,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
圖7
答案 用手捏玻璃瓶,細(xì)管中水面會上升(或下降).說明受到壓力時玻璃瓶發(fā)生形變,體積變小(或變大)了.
2.用手壓橡皮泥,橡皮泥發(fā)生形變;腳踩在松軟的泥土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形變),這兩種形變與玻璃瓶的形變有什么不同?
答案 橡皮泥、泥土受力后發(fā)生的形變,在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復(fù)原狀(非彈性形變),玻璃瓶的形變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復(fù)原狀(彈性形變).
知識深化
1.彈力的產(chǎn)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兩物體直接接觸;
(2)兩物體接觸處發(fā)生彈性形變.
2.幾種常見彈力的方向
注意:每個接觸面最多只能產(chǎn)生一個彈力.
[深度思考] 桿對物體的彈力方向一定沿桿的方向嗎?分析圖8中桿對物體的彈力方向.
圖8
答案 桿的彈力可能沿桿方向,也可能不沿桿方向.桿對物體的彈力如圖
在如圖9所示的各圖中畫出桿或球P所受彈力的示意圖,已知桿或球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圖9
答案 見解析
解析 題圖甲中P受到的彈力有球面與球面之間的彈力,彈力應(yīng)垂直于兩球接觸點沿球面的切線;繩的拉力沿繩斜向上,如圖(a)所示.
題圖乙中桿對C、D兩處有擠壓作用,因C處為曲面,D處為支撐點,所以C處彈力垂直于其切面指向圓弧所對應(yīng)的圓心,D處彈力垂直于桿斜向上,如圖(b)所示.
題圖丙中球擠壓墻壁且拉緊繩子,所以墻對球的彈力與墻面垂直;繩子對球的彈力沿繩子斜向上,如圖(c)所示.
題圖丁中球受到的彈力與棱和球面接觸處的切面垂直,即沿著球半徑的方向指向球心,如圖(d)所示.
針對訓(xùn)練2 按下列要求在圖10中畫出物體所受的彈力的示意圖.
圖10
(1)圖甲中斜面B對物塊A的支持力;
(2)圖乙中大半球球面對小球的支持力;
(3)圖丙中光滑但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小球的球心在O處,重心在P處,靜止在豎直墻和桌邊之間,試畫出小球所受的彈力;
(4)圖丁中均勻細(xì)桿被細(xì)繩拉住而靜止,畫出桿所受的彈力.
答案 各物體所受彈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考點一 重力和重心
1.關(guān)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力,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B.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總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答案 D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并不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物體重力的計算式是G=mg,重力的大小只與物體質(zh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有關(guān),選項A錯誤,D正確;不受其他外力而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選項B錯誤;重心是物體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只有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均勻分布時,重心的位置才在物體的幾何中心,故選項C錯誤.
2.(多選)關(guān)于物體的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形狀不變、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不會隨物體升降而改變
B.用線豎直懸掛的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一定通過該物體的重心
C.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其幾何中心不一定與其重心重合
D.因物體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所以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答案 ABC
解析 物體升高或降低時,重心在物體中的位置不變,故A正確;用線豎直懸掛的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一定通過該物體的重心,故B正確;重心與物體的形狀和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質(zhì)量分布不一定均勻,所以其幾何中心不一定與其重心重合,故C正確;重心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在物體外,故D錯誤.
3.把一個薄板狀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如圖1所示.則對于此薄板狀物體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重力就是地球?qū)ξ矬w的引力
B.重力大小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
C.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的
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線AB上
答案 D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不是地球?qū)ξ矬w的引力,故A錯誤;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故B錯誤;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故C錯誤;因為細(xì)線對薄板的拉力與薄板受到的重力為一對平衡力,必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細(xì)線的延長線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線AB上,故D正確.
4.宇航員在月球表面測得的g值為地球表面的eq \f(1,6),一個質(zhì)量為600 kg的飛行器在月球表面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質(zhì)量是100 kg,重力是5 880 N
B.質(zhì)量是100 kg,重力是980 N
C.質(zhì)量是600 kg,重力是980 N
D.質(zhì)量是600 kg,重力是5 880 N
答案 C
解析 飛行器的質(zhì)量是不變的,在月球表面仍為600 kg,而在月球上的重力為G月=mg月=eq \f(1,6)mg=980 N,故選C.
5.如圖2所示,“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shù)家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的結(jié)晶,是我國古代青銅藝術(shù)的稀世珍寶,駿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穩(wěn)穩(wěn)地踏在飛燕上,是因為( )
圖2
A.馬是空心的
B.馬蹄大
C.馬的重心在飛燕上
D.馬的重心位置和飛燕在一條豎直線上
答案 D
解析 駿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穩(wěn)穩(wěn)地踏在飛燕上,是因為飛燕對馬的支持力和馬的重力在一條豎直線上,選項A、B、C錯誤,D正確.
6.(多選)一個重20 N的物體沿斜面下滑,關(guān)于該物體重力的圖示,以下四幅圖中正確的是( )
答案 AD
考點二 彈力的產(chǎn)生及彈力的方向
7.(多選)玩具汽車停在模型橋面上,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橋面受向下的彈力,是因為汽車發(fā)生了形變
B.汽車沒有發(fā)生形變,所以汽車不受彈力
C.汽車受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橋面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D.汽車受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汽車發(fā)生了形變
答案 AC
解析 汽車與橋面相互擠壓,都發(fā)生了彈性形變,B錯;由于橋面發(fā)生了彈性形變,所以對汽車有向上的彈力,C對,D錯;由于汽車發(fā)生了彈性形變,所以對橋面產(chǎn)生向下的彈力,A對.
8.體育課上一學(xué)生將足球踢向斜臺,如圖4所示,則斜臺給足球的彈力方向為( )
圖4
A.沿v1方向
B.垂直于斜臺斜向左上方
C.沿v2的方向
D.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答案 B
9.關(guān)于圖5四幅圖中的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甲圖中,由于書的形變,對桌面產(chǎn)生向下的彈力F1
B.乙圖中,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方向與彈簧收縮方向相反
C.丙圖中,碗對筷子的彈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圖中箭頭所示
D.丁圖中,繩的拉力沿著繩而指向繩拉伸的方向
答案 A
10.如圖6甲所示,建筑工地上有三根木頭堆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工人將另一根木頭P放在上面,便于將木頭P鋸斷,如圖乙,關(guān)于木頭P在支撐點M、N處受到的彈力的方向,下列哪個圖是正確的( )
圖6
答案 C
11.如圖7所示,一個空心均勻球殼里面注滿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個小孔,在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過程中,空心球殼和殼中余有水的共同重心將會( )
圖7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 D
解析 在注滿水時,球殼和水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隨著水的流出,球殼的重心不變,但是水的重心下降,二者共同的重心在下降,當(dāng)水流完時,重心又回到球心,故選項D正確.
12.(多選)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研究對象P所受彈力的方向正確的是( )
答案 AC
13.如圖8所示,是我國的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zhí)枴保疄闈M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體結(jié)構(gòu)經(jīng)過特殊設(shè)計,船體下部與豎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則船體對冰塊的彈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圖8
答案 C
解析 彈力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故C正確.作圖步驟
力的圖示
力的示意圖
選標(biāo)度
選定標(biāo)度(用某一長度的線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畫線段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根據(jù)選定的標(biāo)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確定線段長度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適當(dāng)長度的線段
標(biāo)方向
在線段的末端標(biāo)出箭頭,表示方向
在線段的末端標(biāo)出箭頭,表示方向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1 重力與彈力第一課時學(xué)案,共4頁。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1 重力與彈力第1課時導(dǎo)學(xué)案,共18頁。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1 重力與彈力學(xué)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