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密★啟用前
1.1.1探究實踐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同步練習人教版( 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注意:本試卷包含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中相應的位置。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答案寫在試卷上均無效,不予記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0分)
1. 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建立血糖調(diào)節(jié)的模型”實驗中,學生根據(jù)實驗活動的體會構(gòu)建出的是物理模型
②調(diào)査人群中的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應隨機選取一個足夠大的人群加以調(diào)査
③在“模擬性狀分離比”的實驗中,每個小桶內(nèi)兩種彩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
④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時,可以選取同一個器官進行觀察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 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定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甲同學的實驗模擬的是發(fā)現(xiàn)分離規(guī)律的“假說”環(huán)節(jié)
B. 乙同學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的組合類型有4種
C. 乙同學的實驗模擬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jié)合的過程
D. 甲、乙各重復1000次實驗后,統(tǒng)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不相等
3. 某同學為模擬基因的自由組合,進行了如下實驗:取兩個小桶。分別標記為甲、乙,在甲桶中放入一定數(shù)目的分別標有A和a的小球,乙桶中放入一定數(shù)目的分別標有B和b的小球,從甲、乙兩桶中取出小球進行組合、記錄、重復100 次并統(tǒng)計實驗結(jié)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若甲桶代表雌性生殖器官,則乙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B. 甲桶中兩種小球的數(shù)目相等,甲、乙兩桶中小球的數(shù)目可不相等
C. 從甲、乙兩桶中各取兩個小球放在一起,模擬基因的自由組合
D. 甲、乙兩桶中取出小球的組合有4種,出現(xiàn)AB的概率為1/4
4. 兩對基因A和a、B和b在同源染色體上的位置情況有如圖三種情況。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在產(chǎn)生配子時,不考慮交叉互換)
類型1
類型2
類型3
A. 類型1和類型2個體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類型相同
B. 類型3的個體在產(chǎn)生配子時會出現(xiàn)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 三種類型的個體自交,后代可能出現(xiàn)9︰3︰3︰1性狀分離比的是類型3
D. 如果類型1、2在產(chǎn)生配子時出現(xiàn)了交叉互換,則三種類型的個體都能產(chǎn)生四種類型的配子
5. 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某同學連續(xù)抓取三次小球的組合都是DD,則他第4次抓取小球的組合是DD的概率是
A. 0 B. 1/4 C. 1/2 D. 1
6. 如圖是利用Ⅰ、Ⅱ模擬性狀分離比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
a.從兩個桶內(nèi)各抓取一個小球,組合在一起的過程發(fā)生在圖示的③時期
b.每次要保證隨機抓取,讀取組合后必須放回
c.要求每個桶中小球總數(shù)量必須相同,并且每個桶中不同的小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
d.需要統(tǒng)計全班的結(jié)果并計算平均值,是為了減少統(tǒng)計的誤差
A. 1 B. 2 C. 3 D. 4
7. 一對相對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分別從兩個桶內(nèi)隨機抓取一個小球進行組合模擬的是()
A. 雌雄生殖器官
B. 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jié)合
C. 雌雄親本產(chǎn)生配子
D. 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的自由組合
8.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甲乙兩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個小桶內(nèi)兩種不同色球各放20個(數(shù)量不夠時各放10個也可),但須保證兩種色球比例為1∶1。
B. 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分別從兩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組合在一起,代表受精過程中雌、雄配子結(jié)合的過程,重復抓取的次數(shù)以20次為宜。
C. 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假設,并設計了測交實驗成功驗證,這是運用“假說—演繹法”進行科學研究的典型案例。
D. 孟德爾提出分離規(guī)律時,同時也假設了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配子中單個出現(xiàn),這是超越自己時代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設想。
9. 在“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的活動中,老師準備了①~⑤五種類型的小桶若干個,在每個小桶中放入12個小球,如圖所示。甲同學模擬“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F1雌雄的受精作用,乙同學模擬“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F1雌性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則甲、乙同學應選擇的小桶組合分別為(? ? )
A. 甲:⑤③;乙:④⑤ B. 甲:①②;乙:③⑤
C. 甲:⑤⑤;乙:④⑤ D. 甲:②⑤;乙:③④
10. 實驗室里,老師組織同學們自己動手完成《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小明在操作過程中不慎將甲桶內(nèi)的1個D小球丟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 丟失一個小球?qū)Ρ緦嶒灈]有任何影響,繼續(xù)實驗
B. 可以去掉乙桶內(nèi)的一個D小球,確保甲、乙兩桶內(nèi)的小球數(shù)量比為1:1,繼續(xù)實驗
C. 將甲桶內(nèi)的一個d小球改為D小球,繼續(xù)實驗
D. 將甲桶內(nèi)的一個d小球去掉,確保甲桶內(nèi)D:d之比為1:1,繼續(xù)實驗
11. 在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中,甲同學分別從下圖①②所示燒杯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分別從下圖①③所示燒杯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往回原燒杯后,重復100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同學的實驗模擬F2產(chǎn)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 乙同學的實驗模擬基因的自由組合
C. 乙同學抓取小球的組合類型中DR約占1/2
D. 從①~④中隨機各抓取1個小球的組合類型有16種
12. 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 甲、乙兩個小桶內(nèi)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
C. 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進行下一次抓取
D. 兩個小桶中小球的數(shù)量一定要相等
13. 在一對相對性狀“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某同學第一次抓出DD組合,第二次第三次抓出的是Dd組合,則他第四次能抓取DD的概率是(? ?)
A. 1/4 B. 1/2 C. 0 D. 1
14. 下列關于“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活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可以把“雌l”和“雄1”的卡片組合并記錄
B. 可以把“雌1”和“雌2”的卡片組合并記錄
C. 可以模擬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
D. 可以模擬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15. 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的探究需要在科學實驗下進行,下列關于各個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未加碳酸鈣,層析后的濾紙條上黃綠色和藍綠色的色素帶會受到影響
B.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先用噬菌體侵染被P或S標記的大腸桿菌,之后再去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
C. “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模擬雌雄生殖器官,兩個小桶內(nèi)小球的總數(shù)可以不相同,但每個小桶內(nèi)的兩種小球數(shù)量必須相同
D. “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可以用碘液或者斐林試劑作為檢測試劑
16.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實驗可以直接感知事物本身,增強直接經(jīng)驗,獲得生動表象,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原理,掌握規(guī)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 用紙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4條色素帶中離濾液細線最近的色素帶呈藍綠色
B. 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實驗中,通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和調(diào)查
C. 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不需要另外設置對照實驗
D. 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17. 在孟德爾雜交實驗的模擬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在①②燒杯、①③燒杯、①~④燒杯中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下字母組合,重復操作100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同學抽取到小球組合為DD的概率為1/4
B. 乙同學抽取到小球組合為dr的概率為1/4
C. 丙同學抽取到小球組合為DdRr的概率為1/4
D. 甲同學的操作過程中模擬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18. 如圖所示,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學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他們每次都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的小桶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同學的實驗模擬的是基因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jié)合的過程
B. 實驗中每只小桶內(nèi)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但Ⅰ、Ⅱ小桶小球總數(shù)可以不等
C. 乙同學的實驗可模擬兩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D. 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tǒng)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均約為50%
19.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實驗可以直接感知事物本身,增強直接經(jīng)驗,獲得生動表象,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原理,掌握規(guī)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用紙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4條色素帶中離濾液細線最近的色素帶呈藍綠色
B. 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實驗中,通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和調(diào)查
C. 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不需要另外設置對照實驗
D. 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20. 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的探究離不開科學實驗。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中未加CaCO3,濾紙條上僅距濾液細線近的兩條色素帶受到較大影響
B.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噬菌體第一次侵染用32P和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第二次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
C. “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的小球總數(shù)可以不相同,每個小桶內(nèi)的兩種小球數(shù)量必須相同
D. “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實驗中,先放蓋玻片再加培養(yǎng)液,是為了保證酵母菌細胞能全部沉降到計數(shù)室底部
二、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0.0分)
21. 果蠅的紅眼與朱砂眼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對等位基因(A、a)影響某種色素的合成使果蠅眼色呈白色?,F(xiàn)有一只白眼雌蠅與一只野生型紅眼雄蠅雜交得F1,F(xiàn)1隨機交配得F2,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表。
請回答:
(1)A、a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紅眼對朱砂眼為_______性。
?(2)親本紅眼雄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雜合雌蠅共有_______種基因型。這些雜合雌蠅中紅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
(3)讓F2中全部的紅眼果蠅隨機交配,理論上F3雄蠅的表現(xiàn)型為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
22. 果蠅的紅眼與朱砂眼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對等位基因(A、a)影響某種色素的合成使果蠅眼色呈白色。現(xiàn)有一只白眼雌蠅與一只野生型紅眼雄蠅雜交得F1,F(xiàn)1隨機交配得F2,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a基因位于______染色體上,它們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______,紅眼對朱砂眼為______性。
(2)親本紅眼雄蠅的基因型為_____,F(xiàn)2雜合雌蠅共有______種基因型。這些雜合雌蠅中紅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______。
(3)讓F2中全部的紅眼果蠅隨機交配,理論上,F(xiàn)3雄蠅的表現(xiàn)型為______,其比例是______。
23. 現(xiàn)有一批基因型都相同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黃色、綠色分別由Y和y基因控制,圓粒、皺粒分別由R和r基因控制,子粒的顏色和形狀均是子葉表現(xiàn)的性狀).某實驗中學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以這些豌豆種子和另一些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的豌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來探究這些黃色圓粒豌豆種子具體的基因組成。第一組計劃用單倍體育種方法進行實驗,第二組計劃用測交法進行實驗,第三組的同學認為前兩組的實驗方案較為繁瑣,于是設計了一個更加簡便易行的實驗方案。如果你是第三組的成員,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實驗方案:
(1)課題名稱:______.
(2)探究方法:______.
(3)實驗步驟:
①取所需種子播種并進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開花時,______.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結(jié)種子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預期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______.
24. 回答下列關于動物的克隆問題:
(1)基因型不同的細胞間的細胞融合就是______,人-鼠細胞融合通常會丟失______的染色體,可以進行人類基因的定位。
(2)科學家將______生成細胞和瘤細胞進行雜交,形成雜交瘤細胞,對一種克隆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傳代培養(yǎng),形成單抗______,就能長久地得到單一的單抗,單抗比一般抗血清的優(yōu)越得多的原因是______。
(3)科學家從一個流產(chǎn)的雌性獼猴的胚胎中,取兩個體細胞的核,并分別進行核移植,發(fā)育成雙胞胎克隆猴,該雙胞胎克隆猴相當于是______(同卵/異卵)雙生??寺游锏某晒φf明了在胚胎發(fā)育和個體發(fā)育中,細胞質(zhì)具有調(diào)控______發(fā)育的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生物探究實驗的相關知識,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選擇的材料、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總結(jié)和積累。
【解答】
①“建立血糖調(diào)節(jié)的模型”實驗中,學生根據(jù)實驗活動的體會構(gòu)建出的是概念模型,①錯誤;
②調(diào)査人群中的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應選取有這種遺傳病的家系加以調(diào)査,②錯誤;
③在“模擬性狀分離比”的實驗中,每個小桶內(nèi)兩種彩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但甲乙兩桶內(nèi)彩球總數(shù)可不相等,③正確;
④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時,可以選取同一個器官(如精巢或者睪丸)進行觀察,④正確。
綜上所述,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遺傳定律模擬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對等位基因D和d,說明甲同學模擬的是基因分離規(guī)律實驗;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說明乙同學模擬的是基因自由組合規(guī)律實驗。
A.甲同學實驗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即D與d分離,以及配子隨機結(jié)合的過程,即D與D、D與d、d與d隨機結(jié)合,屬于假說內(nèi)容,A正確;
B.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兩對等位基因,如果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乙同學的實驗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字母組合的組合類型有4種,即AB,Ab,aB,ab,B正確;
C.乙同學的實驗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C錯誤;
D.甲同學實驗結(jié)果:DD占14,Dd占12,dd占14,乙同學實驗結(jié)果AB、Ab、aB、ab都占14,所以Dd和AB組合的概率不相等,D正確。??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的變式——模擬基因的自由組合,意在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解答】
A.本實驗模擬的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指在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該過程發(fā)生在同一個細胞,并不是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因此甲桶和乙桶不能代表兩性生殖器官,A錯誤;
B.每個桶中標有不同標記的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一定要相等,這樣才能保證每種配子在抓取的過程中概率相等,在正常情況下,互為等位基因的兩個基因數(shù)目應該是相等的,非等位基因的數(shù)量也是相等的,因此甲、乙兩桶中的小球的數(shù)目應該相等,B錯誤;
C.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因此應是A、a基因中一個和B、b基因中的一個組合,所以應該是從甲、乙兩桶中各自取一個小球而不是兩個,C錯誤;
D.甲、乙兩桶中取出小球的組合有Ab、AB、aB、ab共有4種,從甲桶中取到A的概率為1/2,從乙桶中取到B的概率為1/2,因此AB出現(xiàn)的概率為1/4,D正確。??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解答】
A.類型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類型2個體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錯誤;?
B.類型3的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類型3的個體在產(chǎn)生配子時會出現(xiàn)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B正確;?
C.由選項B分析可知,三種類型的個體自交,后代可能出現(xiàn)9︰3︰3︰1性狀分離比的是類型3,C正確;?
D.如果類型1、2在產(chǎn)生配子時A和a或B和d發(fā)生交叉互換,則三種類型的個體都能產(chǎn)生四種類型的配子,D正確。
故選A。??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明確實驗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隨機結(jié)合所代表的含義;其次要求考生掌握該實驗的操作過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明確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數(shù)量基本相等所表示的含義,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答】
由于兩小桶內(nèi)的D:d都是1:1,所以從兩小桶內(nèi)各取出一個小球,組合后DD:Dd:dd=1:2:1;因此,組合后表示DD組合的幾率是1/4;故該同學第4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1/4。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模擬性狀分離比的實驗的相關內(nèi)容,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基因分離定律的本質(zhì)。
【解答】
a.分別從兩個桶內(nèi)抓取一個小球,組合在一起的過程發(fā)生在圖示的③時期,因為③時期表示的受精過程,故a正確;
b.每次要保證隨機抓取,讀取組合后必須放回,保證D、d配子比例不變,b正確;
c.要求每個桶中小球總數(shù)量不一定要相同,但每個桶中不同的小球必須相等,c錯誤;
d.需要統(tǒng)計全班的結(jié)果并計算平均值,是為了減少統(tǒng)計的誤差,d正確。
綜上,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解答】
用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兩小桶內(nèi)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結(jié)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據(jù)此答題:?
A.兩個小桶分別模擬雌雄生殖器官,A不符合題意;
B.小球模擬雌雄配子,隨機抓取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jié)合,B符合題意;
C.小球模擬雌雄親本產(chǎn)生的配子,C不符合題意;
D.由于是一對相對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所以不存在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的能力。
【解答】
A.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甲乙兩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個小桶內(nèi)兩種不同色球各放20個(數(shù)量不夠時各放10個也可),但須保證兩種色球比例為1∶1,A正確;
B.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分別從兩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組合在一起,代表受精過程中雌、雄配子結(jié)合的過程,重復50-100次,B錯誤;
C.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假設,并設計了測交實驗成功驗證,這是運用“假說—演繹法”進行科學研究的典型案例,C正確;
D.孟德爾提出分離規(guī)律時,同時也假設了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配子中單個出現(xiàn),這是超越自己時代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設想,D正確。
故選B。
??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解答】
甲同學模擬“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F1雌雄的受精作用,?F1為雜合子,故基因型為Aa或Bb,用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兩小桶內(nèi)不同顏色的彩球比值為1:1,分別代表雌雄配子中的A(B)、a(b)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結(jié)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故甲同學應選擇的小桶組合為⑤⑤(6個A,6個a)或④④(6個B,6個b)。乙同學模擬“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F1雌性(基因型為AaBb)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兩小桶內(nèi)的彩球分別代表兩對等位基因(Aa、Bb),兩小桶內(nèi)不同顏色的彩球比值為1:1(A:a=1:1,B:b=1:1),用兩個桶之間彩球的隨機結(jié)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等位基因的隨機結(jié)合,乙同學應選擇的小桶組合為④⑤。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明確實驗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隨機結(jié)合所代表的含義;其次要求考生掌握該實驗的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明確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數(shù)量基本相等所表示的含義,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答】
A、丟失一個小球后改變了不同小球的比例,所以對本實驗有影響,不宜繼續(xù)實驗,A錯誤;
B、由于小明在操作過程中不慎將甲桶內(nèi)的1個D小球丟失,使甲桶內(nèi)D、d的比例改變,如果去掉乙桶內(nèi)的一個D小球,則乙桶內(nèi)D、d的比例也會改變,不宜繼續(xù)實驗,B錯誤;
C、將甲桶內(nèi)的一個d小球改為D小球,則D小球數(shù)目不變,但d小球數(shù)目減少了,不宜繼續(xù)實驗,C錯誤;
D、將甲桶內(nèi)的一個d小球去掉,確保甲桶內(nèi)D:d之比為1:1,繼續(xù)實驗,D正確。
故選:D。??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明確實驗中所用的燒杯、小球和小球的隨機結(jié)合所代表的含義;其次要求考生明確甲、乙兩同學操作的區(qū)別及得出的結(jié)果,再對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答】
A.①、②中小球一樣,甲同學分別從①、②燒杯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模擬F1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分別從①、②燒杯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記錄字母組合模擬的是受精作用,A錯誤;
B.乙同學分別從如圖①③所示燒杯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涉及兩對等位基因,模擬了基因的自由組合,B正確;
C.乙同學抓取小球的組合類型中DR約占1/2×1/2=1/4,C錯誤;
D.從①~④中隨機各抓取1個小球的組合類型有9種,D錯誤。
故選B。
??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nèi)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能力。
【解答】
A.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正確;
B.兩個小桶內(nèi)不同顏色的小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B正確;
C.每次抓取的小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進行下一次抓取,保證配子結(jié)合幾率相等,C正確;
D.甲、乙兩個小桶中小球代表的雌雄配子的數(shù)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是每個小桶中不同顏色(種類)小球數(shù)量要相等,保證配子的種類比例,D錯誤。??
故選D。
??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在一對相對性狀“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用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兩小桶內(nèi)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結(jié)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
【解答】
由于每次抓取前都要搖動甲、乙小捅,使捅內(nèi)小球充分混勻,且每次抓取小球統(tǒng)計后,應將彩球放回原來的小桶內(nèi),以保證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所以每次抓取DD的概率都是1/2×1/2=1/4。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高中生物相關實驗操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知識內(nèi)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解答】
A.“雌l”和“雄1”的卡片組合并記錄,可以模擬分離定律,A正確;
B.“雌1”和“雌2”的卡片組合并記錄,可以模擬自由組合定律中親代產(chǎn)生配子情況,B正確;
C.本實驗可以模擬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即分離定律,C正確;
D.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不能模擬,D錯誤。
???????故選D。??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各種所學實驗的相關知識,如“色素的提取分離、噬菌體侵染細菌、性狀分離比的模擬、溫度對唾液淀粉酶的影響”等,屬于識記理解水平,解題關鍵在于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中各個步驟以及試劑的目的和用處。
【解答】
A.“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加入碳酸鈣目的是為了防止葉綠素被破壞,對類胡蘿卜影響不大,葉綠素a和葉綠素b分別呈藍綠色和黃綠色,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呈橙黃色和黃色,未加碳酸鈣,則會使藍綠色和黃綠色的色素帶變窄,橙黃色和黃色的色素帶基本沒變化,A正確;
B.噬菌體是病毒,沒有細胞結(jié)構(gòu),不能在培養(yǎng)基上獨立生存,所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需先用噬菌體侵染被32P或35S標記的大腸桿菌,之后再用被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B正確;
C.“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模擬雌雄生殖器官,兩小桶內(nèi)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兩個小桶內(nèi)小球的總數(shù)可以不相同,但每個小桶內(nèi)的兩種小球數(shù)量必須相同,C正確;
D.在“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自變量為溫度,而斐林試劑鑒定還原性糖需水浴加熱,因此在“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影響”實驗中,檢測試劑不可用斐林試劑,可以用碘液進行檢測,D錯誤。
故選D。??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生物實驗相關的知識點,熟知實驗原理、方法和過程是解題的關鍵,題目較簡單。
【解答】
A.用紙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4條色素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離濾液細線最近的色素帶呈黃綠色,A錯誤;
B.土壤中小動物活動能力強,個體小,所以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實驗中,通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和調(diào)查,B正確;
C.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不需要另外設置對照實驗,C正確;
D.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D正確。??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模擬實驗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
AD.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在①②燒杯、①③燒杯、①~④燒杯中抓取一個小球,甲同學從①中抓到D的概率是1/2,從②中抓到D的概率是1/2,因此抓到DD的概率是1/4,該過程模擬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受精作用過程,A正確,D錯誤;
B.乙同學的操作過程模擬了自由組合定律,DdRr產(chǎn)生dr的概率是1/4,B正確;
C.丙同學的操作相當于DdRr自交過程,產(chǎn)生DdRr的概率為1/4,C正確。
???????故選D。??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模擬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對兩大遺傳規(guī)律的理解及實驗分析能力。
【解答】
A.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模擬的是基因的分離,抓取一個小球后記錄字母組合,模擬的是配子隨機結(jié)合的過程,A正確;
B.由于自然界中精子和卵細胞的數(shù)目不等,所以I、Ⅱ桶小球總數(shù)可不等,但不管是父本還是母本產(chǎn)生的配子的數(shù)目是相等的,所以實驗中每只小桶內(nèi)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B正確;
C.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兩對等位基因,如果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乙同學的實驗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C正確;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中Db、AB的組合隨機出現(xiàn)的概率分別為1/2×1/2+1/2×1/2=1/2和1/2×1/2=1/4,D錯誤。??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教材中四個學生實驗,意在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
【解答】
A.用紙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4條色素帶中離濾液細線最近的色素帶為葉綠素b,呈黃綠色,A錯誤;
B.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實驗中,通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和調(diào)查,B正確;
C.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為自身對照,不需要另外設置對照實驗,C正確;
D.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D正確。??
2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綜合考查教材中基礎實驗相關知識,理解基礎實驗的原理、步驟和結(jié)論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A.“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中細胞被破壞,胞內(nèi)的酸性物質(zhì)釋放出來會破壞葉綠素a和葉綠素b,對類胡蘿卜素影響小,加CaCO3能與酸反應,使兩種葉綠素不受破壞;兩種葉綠素在濾紙條上距濾液細線近,A正確;
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第一次用未被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用32P和35S標記的大腸桿菌,得到標記的噬菌體,第二次用已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證明進入大腸桿菌的是噬菌體的DNA,B正確;
C.“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個小桶模擬的是雌雄生殖器官,因為精子數(shù)遠遠大于卵細胞數(shù),兩個小桶的小球總數(shù)可以不相同;每個小桶內(nèi)的兩種小球代表兩種配子,配子比例是1:1,兩種小球數(shù)量必須相同,C正確;
D.“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實驗中,先放蓋玻片再加培養(yǎng)液,是為了保證加完培養(yǎng)液后,計數(shù)室的高度能保持0.1mm,不會因為液體的表面張力使高度發(fā)生變化,D錯誤。
???????故選D。??
21.【答案】(1)常;顯
(2)AAXBY;4;2/3????
(3)紅眼、朱砂眼和白眼;4:3:1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孟德爾的兩大遺傳定律和伴性遺傳的相關內(nèi)容,要求學生記憶并理解孟德爾定律和一些基本的遺傳題解題方法。
【解析】
(1)白眼的性狀與性別無關,故填常染色體。F1中新出現(xiàn)的性狀為朱砂眼,所以紅眼對朱砂眼為顯性性狀。
(2)綜合第一題的判斷和F1的表現(xiàn)型,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F(xiàn)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 AaXbY,則F2雜合雌蠅有以下4種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雜合雌蠅中紅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2/3。
(3)F2中紅眼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其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與F1相同,所以讓F2中全部的紅眼果蠅隨機交配,理論上F3雄蠅的表現(xiàn)型為紅眼、朱砂眼和白眼,其比例仍是4:3:1。
故答案為:
(1)常;顯
(2)AAXBY;4;2/3????
(3)紅眼、朱砂眼和白眼;4:3:1??
22.【答案】(1)常;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顯;
(2)AAXBY ;4 ;2/3;
(3)紅眼、朱砂眼和白眼;4:3:1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孟德爾的兩大遺傳定律和伴性遺傳的相關內(nèi)容,要求學生記憶并理解孟德爾定律和一些基本的遺傳題解題方法。
【解析】
(1)白眼的性狀與性別無關,故填常染色體。F1中新出現(xiàn)的性狀為朱砂眼,所以紅眼對朱砂眼為顯性性狀,基因的本質(zhì)是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
(2)綜合第一題的判斷和F1的表現(xiàn)型,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F(xiàn)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 AaXbY,則F2的雌蠅有以下4種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雜合雌蠅中紅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2/3。
(3)F2中全部的紅眼果蠅的隨機交配,則其基因頻率不變,所以理論上和F2的一樣,故填紅眼、朱砂眼和白眼,比例是?4:3:1。
故答案為:
(1)常;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顯;
(2)AAXBY ;4 ;2/3;
(3)紅眼、朱砂眼和白眼;4:3:1??
23.【答案】探究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 ? 自交法 ? 讓其在自然狀態(tài)下自花受粉 ? ①若收獲的種子全為黃色圓粒,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②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和黃色皺粒兩種,比例接近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③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兩種,比例接近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④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四種,比例接近9:3: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解析】解:(1)課題名稱:探究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
(2)探究方法:自交法。即根據(jù)黃色圓粒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來推測親本基因型。
(3)實驗步驟:
①取所需種子播種并進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開花時,讓其在自然狀態(tài)下自花受粉。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結(jié)種子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預期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①若收獲的種子全為黃色圓粒,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②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和黃色皺粒兩種,比例接近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③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兩種,比例接近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④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四種,比例接近9:3: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故答案為:
(1)探究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
(2)自交法
(3)②讓其在自然狀態(tài)下自花受粉
(4)①若收獲的種子全為黃色圓粒,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②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和黃色皺粒兩種,比例接近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③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兩種,比例接近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④若收獲的種子有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四種,比例接近9:3:3:1,說明所播種的黃色圓粒豌豆種子的基因組成為YyRr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黃色圓粒豌豆(AABB)和綠色皺粒豌豆(aabb)的雜交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2中取一粒黃色圓粒豌豆(甲)其基因型為Y-R-.測交是指雜種子一代個體與隱性類型之間的交配,所以選擇表現(xiàn)型為綠色皺粒的隱性個體aabb與甲一起播種,根據(jù)后代表現(xiàn)型測知親本基因型。而自交更加簡便易行,即讓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自花受粉,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測知親本基因型。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判斷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答案】細胞雜交 ? 人 ? 抗體 ? 細胞株 ? 單抗識別抗原部位專一,而一般抗血清的抗體是一群識別不同抗原部位的抗體混合物 ? 同卵 ? 細胞核
【解析】解:(1)基因型不同的細胞間的細胞融合稱為細胞雜交技術,人-鼠細胞融合通常會丟失人的染色體,因此可利用這個特點,進行人類基因的定位。
(2)科學家將抗體生成細胞和瘤細胞進行雜交,形成雜交瘤細胞,對一種克隆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傳代培養(yǎng),形成分泌單抗的無限增殖的細胞株,就能長久地得到單一的單抗,單抗比一般抗血清的優(yōu)越得多的原因是單抗識別抗原部位專一,抗血清的抗體是混合物。
(3)科學家從一個流產(chǎn)的雌性獼猴的胚胎中,取兩個體細胞的核,并分別進行核移植,發(fā)育成雙胞胎克隆猴,該雙胞胎克隆猴相當于是同卵雙生??寺游锏某晒φf明高度分化細胞經(jīng)過一定的技術處理,也可回到類似受精卵時期的功能。
故答案為:
(1)細胞雜交???? 人
(2)抗體??? 細胞株???? 單抗識別抗原部位專一,而一般抗血清的抗體是一群識別不同抗原部位的抗體混合物
(3)同卵??? 細胞核
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原理:B淋巴細胞能產(chǎn)生抗體,但在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不能無限增殖;骨髓瘤細胞能無限增殖,但不能產(chǎn)生抗體。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的雜交瘤細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chǎn)生足夠數(shù)量的特定抗體。但細胞融合時,除了產(chǎn)生雜交瘤細胞,還會產(chǎn)生B淋巴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骨髓瘤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等,因此需要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來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并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
本題考查細胞融合、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核移植、胚胎移植,要求學生識記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和原理,識記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過程等。
這是一份生物第1節(jié) 盂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第2課時鞏固練習,共8頁。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第1節(jié) 盂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第2課時課時作業(yè),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純合子、雜合子的判斷,雞的毛腿對光腿為顯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第2節(jié) 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測試題,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