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堂傳后世,詩圣著千秋?!薄斓?br/>“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郭沫若
PPT模板下載: 行業(yè)PPT模板: 節(jié)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載:背景圖片: PPT圖表下載: 優(yōu)秀PPT下載: PPT教程: Wrd教程: Excel教程: 資料下載: PPT課件下載: 范文下載: 試卷下載: 教案下載:
杜甫,字子美,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懷抱“致君堯舜上,在使風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經離亂,看到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轉折,就用詩歌抒寫情懷,反映時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正義感和鮮明傾向性,風格沉郁頓挫,形式多樣。。由于他的詩真實的反映了所處的時代,后世稱為“詩史”;又由于他能憂國憂民,被譽為“詩圣”。代表作品:《前出塞》 《詠懷五百字》《北征》《兵車行》“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
杜甫經歷
(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于河南鞏縣。他出身于一個世代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立功立言是這個家族的傳統(tǒng)。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官修文館學士。他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讀書、壯游(35歲以前);長安求職(35-44歲):天寶十四載(755)十月,44歲的杜甫才被任命為河西尉,后改右衛(wèi)率府曹參軍;陷賊與為官(44-48歲):公元755年11月發(fā)生安史之亂,次年六月長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軍俘獲,次年四月,逃歸鳳翔肅宗行在,被任命為左拾遺,不久就因上疏營救房琯而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次年(759)七月,杜甫棄官,先往秦州(甘肅天水),十二月又往成都。漂泊西南(48-59歲逝世):48歲-50歲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歲又回草堂,友人嚴武保舉他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人因稱杜工部),次年嚴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兩年,寫了很多詩。57歲乘船出峽,想回家鄉(xiāng)。59歲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陽的一條船上。
1.有感情地朗誦并熟練地背誦這 首詩,了解詩歌特點。 2.反復誦讀,分析景物意象。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 山的感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整體把握:這首詩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袞州(今屬山東?。┤ナ∮H—其父杜閑當時任袞州司馬。此后大約三四年內,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游,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詩中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
泰山,古稱東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齊魯丘陵之上,長達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緲變幻的云霧則使它憑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相對格律詩而言不講究平仄押韻寬松可隨意轉韻句數(shù)不限分五言 七言 樂府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岱(dài) 了(liǎ) 曾(通“層”) 眥(zì)
1.把握節(jié)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岱宗]對泰山的尊稱[未了]不盡[凌絕頂]登上最高山峰[一覽眾山小]一眼望去四周的山都顯得渺小了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寫遠望泰山的整體形象)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樣子的嗎?從齊到魯都望不盡它青青的山色。
(寫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靈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寫細望泰山的景物、詩人感受 )
層層云升騰,滌蕩心胸;飛鳥歸山,映入眼簾;
(寫極望詩人心底的愿望 )
終要登山泰山頂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巒都顯得渺小了。
《望岳》第一層(首聯(lián)、頷聯(lián)):著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第二層(頸聯(lián)、尾聯(lián)):也寫了泰山景物,但著力表現(xiàn)的是 詩人的感受。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遠大抱負。
《望岳》中每一聯(lián)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試對此做具體解釋。
首聯(lián)遠望,頷聯(lián)近望,頸聯(lián)細望,尾聯(lián)極望。
知識延伸:
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岳,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后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愿。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詩歌語言精煉,包含哲理,你能賞析嗎?
請你再說出幾句富有哲理的詩句。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望岳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讀注釋說詩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望岳課文內容ppt課件,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望岳”,寫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悟詩境,知人論世感悟詩情,拓展延伸知識積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望岳教課ppt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整體感知,合作探究,課堂小結,收獲園地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