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選擇題 1.對這首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A.前兩句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舒嘯之狀,體現(xiàn)詩人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 B.詩人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 C.“明月來相照”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詩人把傾灑著銀輝的明月當(dāng)成知己。 D.全詩寫景寫人平淡自然,寫出了清幽的氛圍,達到“詩中有畫”的境界。 2.閱讀王維的《竹里館》,選出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蔼殹弊挚坍嫵隽艘粋€高潔脫俗的隱者形象。 B.“明月來相照”運用擬人的手法,把一輪明月當(dāng)成知己,表現(xiàn)了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 C.全詩用字造語平淡自然,俯仰間寫景敘事清幽雅致,筆墨簡淡,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 D.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長嘯之狀,表達了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nèi)心落寞、惆悵之情。 3.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下列對本詩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的“誰家”“暗”說明笛聲隱隱約約、不知來處。 B.“散入”句寫笛聲仿佛乘著春風(fēng)吹遍全城的浪漫想象。 C.“此夜”句用“折柳”意象暗喻詩人內(nèi)心的離愁別緒。 D.全詩借春夜的笛聲,寄托詩人對故鄉(xiāng)洛城的濃濃思念。 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 注釋:①天外:塞外離家鄉(xiāng)遠得像在天外一樣。②爭飛:爭著和鳥兒飛,比喻急切。③交河:指河的名字。 對兩首詩歌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甲乙兩首詩詩人都寫了在邊塞遇到朋友返回京城,并送別朋友的情景。 B.“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行者匆匆,詩人請朋友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 C.“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寫揚鞭騎馬,動作飄逸而心急。 D.“雙袖龍鐘淚不干”“雪里題詩淚滿衣”,都寫“淚”,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舍。 5.閱讀古詩,完成小題。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下列對《晚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該詩前兩句描寫了暮春時節(jié),百花仿佛知道春天將要消失,而盡情綻放、萬紫千紅的景象。 B.該詩的后兩句寫“無才思”的楊花和榆莢,不能像百花那樣爭艷,它們只能像飛雪那樣紛紛飄落,來發(fā)泄心中的嫉妒。 C.全詩使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從花草樹木的角度,表達了對春天的珍惜與留念。 D.該詩盡管描寫晚春景象,卻沒有半點傷春感懷之情,全詩洋溢著積極樂觀、昂揚進取的情感。 第二部分 默寫能力 二、名句名篇默寫 6.《竹里館》(王維)默寫。 (1)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 , 。 (2)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 , 。 (3)寫人物活動,體現(xiàn)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是 , 。 (4)用擬人化的手法,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表達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的心情的是 , 。 7.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默寫。 (1)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和思鄉(xiāng)之情的兩句是: , 。 (2)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詩人聽到《折楊柳》曲調(diào),不覺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的詩句: , 。 (3)《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 , 。 (4)《春夜洛城聞笛》中與“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 (5)在《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由聽到“折柳”去而引發(fā)濃濃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語是: , 。 (6)寫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的是: , 。 (7)表達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xiāng)思之切的是: , 。 8.《逢入京使》默寫。 (1)寫詩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兩句是: , 。 (2)《逢入京使》中運用夸張手法傳達惜別深情的詩句是: , 。 (3)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 , 。 (4)《逢入京使》一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想懷親之情的句子是: , 。 9.《晚春》(韓愈)默寫。 (1)詩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jié)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的句子是: , 。 (2)通過擬人的修辭寫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fēng)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 。 (3)寫暮春時節(jié),花木仿佛知曉春將逝去,所以特別珍惜春光爭芳斗艷,盡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 。 (4)詩中表面揶揄“楊花榆莢”無才思,實則是對他們更深層次的贊許的句子是: , 。 (5)(詩中蘊含哲理的句子是)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fù)“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第三部分 鑒賞能力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書事????唐·王維 輕陰閣①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注】①閣:同“擱”,阻止,延滯,停下來。 10.對上面兩首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從體裁上看,兩首詩都是五言絕句,從題材上看,兩首詩都是寫幽居之情趣。 B.《竹里館》前兩句寫詩人一邊彈著琴,一邊又發(fā)出長長的嘯聲。這些都體現(xiàn)出詩人嘆惋惆悵的心境。 C.《書事》中的“閣”字別有趣味,仿佛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淡淡兩句,把讀者帶到一片寧靜的小天地中。 D.《書事》中青苔本是靜景,詩人化靜為動,表現(xiàn)出色彩奇妙的運動,寫出仿佛流動于整個空間的蒼苔翠色,讓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靜。 11.兩首詩歌表達的情感有何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12.請賞析“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句中“滿”字的妙處。 13.歷代評論家都說“折柳”是全詩的關(guān)鍵,“折柳”的寓意是什么?詩人借此表達什么感情?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4.寫出與下圖畫面相匹配的兩句詩: , ,并描述這兩句詩的畫面。 15.“傳語報平安”傳遞詩人復(fù)雜的情感,請結(jié)合“鏈接材料”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 ——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節(jié)選) 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完成小題。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16.請說出“百般紅紫斗芳菲”中“斗”運用的修辭方法,并簡析其妙處。 17.請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漫天作雪飛”的情景。 第四部分 寫作素養(yǎng) 四、作文 18.請將下面這首詩改寫為一篇寫景短文。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今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要求:(1)不改變主要內(nèi)容及詩人表達的情感。(2)不逐句翻譯,盡量發(fā)揮想象,適當(dāng)增添必要細(xì)節(jié)。(3)字?jǐn)?shù)200字左右。 【甲】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乙】 《送崔子還京》??岑參 匹馬西從天外①歸,揚鞭只共鳥爭飛②。 送君九月交河③北,雪里題詩淚滿衣。《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參考答案 1.C 【詳解】本題考查詞句的理解和分析。 C.有誤,選項“明月來相照”并非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喻句有兩個特點,一是有本體和喻體,且本體和喻體有兩似點;二是本體和喻體不能是同類事物,此句并不符合比喻的特點。此句用的是擬人的修辭,當(dāng)時作者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 故選C。 2.D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 D.有誤,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長嘯的情景,表現(xiàn)的是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喜愛,而非“因仕途坎坷而內(nèi)心落寞、惆悵之情”; 故選D。 3.D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 D.有誤,洛城并不是詩人的故鄉(xiāng),詩人是在洛城思鄉(xiāng); 故選D。 4.D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D.有誤,甲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意思是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xiāng)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干。在趕赴邊疆時因思念家鄉(xiāng)而流下眼淚,這里的眼淚是因為遠涉邊塞,不禁思鄉(xiāng)懷親而流淚;乙詩“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意思是:九月里我在交河以北送您上路,雪里題詩淚灑滿衣。聯(lián)系注釋“天外:塞外離家鄉(xiāng)遠得像在天外一樣”可知,朋友該回歸了而自己卻還在戍守此地,一方面表現(xiàn)了詩人對好友還京離去的不舍,另一方面詩人因滯留異域、久戍邊塞而苦悶、思鄉(xiāng)流淚; 故選D。 5.B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 B.該詩三四句運用擬人、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zé)o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fēng)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tài)度;題干中“來發(fā)泄心中的嫉妒”說法錯誤; 故選B。 6.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fù)長嘯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nèi)容;二要認(rèn)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zhǔn)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本題中注意“篁、琴、嘯”等字的正確書寫。 7. 此夜曲中聞?wù)哿? 何人不起故園情 此夜曲中聞?wù)哿? 何人不起故園情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 何人不起故園情 此夜曲中聞?wù)哿? 何人不起故園情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 何人不起故園情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nèi)容;二要認(rèn)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zhǔn)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本題中注意“折、園、洛”等字的正確書寫。 8.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nèi)容;二要認(rèn)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zhǔn)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本題中注意“逢、憑、園、漫、袖”等字的正確書寫。 9.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nèi)容;二要認(rèn)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zhǔn)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本題中注意“芳菲、莢、惟、漫、作”等字的正確書寫。 10.B 11.相同之處:表現(xiàn)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對幽居生活的熱愛與陶醉,以及高雅絕俗的追求?!吨窭镳^》詩中詩人身處竹林,彈琴、放歌自娛自樂,與月相伴,悠然自得?!稌隆吩娭性娙嗽谠褐凶辞嗵Γ硎軡M院翠綠,閑靜疏懶。 【導(dǎo)語】王維的《竹里館》與《書事》皆為佳作。《竹里館》中,詩人獨坐竹林,彈琴長嘯,明月相伴,盡顯清幽孤寂與自得其樂。《書事》描繪深院輕陰,詩人靜賞蒼苔,將靜景寫活。兩首詩均營造寧靜氛圍,傳遞出詩人對幽居生活的熱愛,盡顯其高雅淡泊心境。 10.本題考查賞析詩句。 B.分析不正確。《竹里館》前兩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詩人在竹林中獨自彈琴、長嘯,展現(xiàn)的是一種悠然自得、安閑自在的心境,而不是嘆惋惆悵的心境。故選B。 11.本題考查對比賞析。 寧靜淡泊:《竹里館》中“獨坐幽篁里”,詩人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中,遠離塵囂,享受著這份寧靜,體現(xiàn)出寧靜淡泊的心境?!稌隆防铩拜p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描繪了深院在輕陰小雨后的靜謐,詩人慵懶地不愿開門,也是一種寧靜淡泊生活的寫照。 熱愛幽居:《竹里館》中詩人在竹林中“彈琴復(fù)長嘯”,以彈琴、長嘯為樂,自得其樂,可見其對在竹林中幽居生活的熱愛?!稌隆分小白瓷n苔色,欲上人衣來”,詩人專注地看著蒼苔,仿佛蒼苔要染上衣襟,沉浸于這樣的景色中,表現(xiàn)出對深院幽居生活的喜愛。 高雅絕俗:《竹里館》中“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這幽深的竹林里,無人知曉,只有明月相伴,詩人與自然為友,體現(xiàn)出高雅絕俗的情趣。《書事》中詩人坐看蒼苔,能從蒼苔的色彩中領(lǐng)略到獨特的美感,以一種細(xì)膩的審美眼光看待身邊的景物,展現(xiàn)出高雅絕俗的追求。 12.“滿”字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寫悠揚的笛聲傳遍洛陽城,勾起了無數(shù)旅人的情思,反襯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 13.“柳”諧音“留”,古人離別常折柳枝相贈,表依依不舍之情。詩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楊柳》曲,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導(dǎo)語】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以笛聲為引,描繪了春夜洛城的靜謐與悠遠。詩中“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一句,通過“滿”字巧妙地將笛聲與春風(fēng)融為一體,展現(xiàn)了笛聲的悠揚與春風(fēng)的輕拂,營造出一種空靈而深遠的意境。而“折柳”則寓意著離別與思念,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故園的深深眷戀與無盡鄉(xiāng)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獨特魅力。 12.本題考查詩歌煉字。 結(jié)合“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可知,詩中說不知誰家的玉笛暗暗地吹奏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fēng)飄揚,“滿”洛城。在現(xiàn)實中,笛聲不可能真正充滿整個洛陽城。 由此可知,“滿”字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極力渲染了夜的寧靜氛圍,讓讀者仿佛能感受到在這靜謐的夜里,那笛聲格外悠揚。同時,“滿洛城”強調(diào)悠揚的笛聲傳遍了洛陽城的各個角落,這樣的笛聲很容易勾起無數(shù)旅人的情思。而詩人自己作為旅人,此時在這樣的氛圍下,更顯孤單,這里以笛聲傳遍全城引發(fā)眾人情思,反襯出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突出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13.本題考查詩歌寓意及情感主旨。 “此夜曲中聞?wù)哿币鉃椋嚎途又孤牭健墩蹢盍返那?。詩人在這個夜晚聽到了笛曲《折楊柳》。在傳統(tǒng)文化中,“柳”諧音“留”,古人在離別之時,常常會折下柳枝相互贈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彼此之間依依不舍的情感,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習(xí)俗。由此可知,詩人聽到笛曲《折楊柳》,自然而然地就會聯(lián)想到離別。而詩人身處異鄉(xiāng)洛陽,在這樣的情境下,這種與離別相關(guān)的曲子就勾起了他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所以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14.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筆寫書信,只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15.抒寫詩人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親人掛念的復(fù)雜情感。(意近即可) 【導(dǎo)語】岑參的《逢入京使》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和無法歸去的無奈。詩中“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描繪了詩人遙望故鄉(xiāng)、淚流滿面的情景,情感真摯動人。后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則展現(xiàn)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倉促與無奈,只能通過他人傳達平安的信息。結(jié)合鏈接材料《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的“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可以看出詩人在邊塞的艱苦生活中,仍然心系家國,體現(xiàn)了其忠誠與奉獻精神。全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xiàn)了岑參詩歌的典型風(fēng)格。 14.本題考查圖文轉(zhuǎn)換。 從圖中可以看到兩個人騎著馬相對而談的場景,這與詩句中詩人在馬上與入京使者相逢,因無紙筆只能托其傳語報平安的情境相符?!榜R上相逢無紙筆”點明了相遇的地點和當(dāng)時沒有書寫工具的情況;“憑君傳語報平安”則體現(xiàn)了詩人讓使者傳口信報平安這一行為。 示例:詩人在奔赴邊疆的途中,與一位前往京城的使者在馬上匆匆相逢。然而,倉促之間沒有紙和筆來寫封家書。于是,詩人只好拜托使者,替自己給家人捎個口信,報一聲平安。 15.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理解。 “憑君傳語報平安”,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于沒有紙筆的情形。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一個繼續(xù)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皞髡Z報平安”寄寓著詩人對親人的一片深情;然而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心情是復(fù)雜的。聯(lián)系鏈接材料“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可知,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思念親人又不愿親人掛念的復(fù)雜情感盡在其中,感人至深。 綜上所述,概括作答即可。 16.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jié)百花競相盛開、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 17.示例: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樣,又輕又白,漫天飛舞,隨風(fēng)飄蕩。 【導(dǎo)語】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xì)致觀察,以擬人的手法描繪了春天即將離去時,花草樹木競相爭艷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留戀和對生命力的贊美。啟示人們應(yīng)該積極主動地把握時機有所作為。 16.本題考查詩句修辭分析。 “百般紅紫斗芳菲”,這句話的意思是:百花想方設(shè)法竟相爭妍斗艷?!鞍侔慵t紫”點明了花朵顏色的豐富多樣;“斗芳菲”則將百花擬人化,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賦予它們像人一樣的競爭意識,生動地展現(xiàn)出花朵們競相開放,盡顯美麗芬芳;勾勒出勾勒出一幅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的晚春美景圖,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7.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根據(jù)“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意思是可憐楊花和榆錢,沒有艷麗姿色,缺乏草木的才華和能力,只知道像雪花一樣隨風(fēng)飄灑。描述時,發(fā)揮想象,使畫面更加生動。 示例:柳絮朵朵,榆錢片片,在暮春時節(jié)紛紛飄落,如雪花般盡情飛舞。 18.示例:靜夜中的洛陽,寂靜得如同一絲游云。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遠,夜色也越來越深沉了。整個洛城充滿著清冷和靜謐。朦朧的黑暗里,不知從哪里飛來了一曲笛音,乘著春風(fēng)飄進屋里。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像是給笛音伴舞,讓我不禁想起家鄉(xiāng)那飛舞的螢火蟲。優(yōu)美的笛聲,激起人們的絲絲傷感。笛聲來得快,去得也快。只留那一彎清月,在寂靜的黑夜中,不如疲憊地傾聽游子的訴說。笛聲悠悠,濃茶醉酒,低吟淺唱著濃濃的鄉(xiāng)愁。 【詳解】本題考查寫景短文的創(chuàng)作。本題實質(zhì)上是對詩文畫面的描繪。詩文畫面是對詩文內(nèi)容深刻理解,應(yīng)在理解詩文情感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詩文描繪的意象意境用詩化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來,可多用形容詞來描繪。這首詩的意思是: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fā)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fēng)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示例:洛陽城中已聽不到雞鳴狗吠之聲,在黑夜中靜默著,靜默著。繁星點點,夜色漸沉。忽然一絲若有若無的笛聲傳來,乘著春風(fēng)散入千戶萬家,又是誰深夜未眠呢?那絲絲縷縷的笛聲,不禁讓我想起村口的柳樹,似錦的繁花,婉轉(zhuǎn)的蟬鳴,那么迷人有那么朦朧。笛聲漸漸消失,思緒也隨之抽回,只看到那一彎清朗的月獨掛枝頭,似乎知道游子的心聲,它不語,只是靜靜地陪伴著那孤獨的游子,傾聽他那關(guān)于故園的心聲。 題號12345 答案CDDDB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