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3章《旋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人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第23章《旋轉》,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軸對稱、平移兩種圖形變換,加上旋轉的學習,對圖形變換已具有一定的認識,在原有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滲透,隱含著重要的變換思想,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樹立運動變化觀點的好素材。另外旋轉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習圓的知識內容的鋪墊,是構建學生數(shù)學知識體系并形成相應的數(shù)學技能的重要內容。通過本章節(jié)的復習,學生對圖形的變換的認識會更完整,同時,圖形變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利用圖形變換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而且近年龍巖中考題常以選擇、作圖、操作題、壓軸(綜合)題的形式出現(xiàn),圖形變換是近年學生中考失分較多的知識板塊。 2.學情分析 通過新課的學習,學生對旋轉變換有了一些接觸和認識,又因為生活中的旋轉無處不在,學生對旋轉的有些知識并不陌生,但從作業(yè)及檢測來看,一部分學生容易將旋轉和軸對稱混淆,一些定義似是而非,如軸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不清,特別是學生在應用旋轉的性質解決問題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針對初三學生畢業(yè)班,為了讓學生知道中考如何考,盡早適應中考考題,因而在選題時將近幾年的中考題作為練習題目。本班學生平均分大都在70分左右,學生基礎較好,小組合作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特別是實施的“討論競賽法”對學生觸動較大,效果好。因而在“課堂三導教學”的框架上使用“討論競賽法”,會使課堂效率更高。讓不同認知傾向的學生組合在一起,讓他們在小組學習中,依據(jù)各自不同的特點去研究分析問題,相互取長補短。“復習課最難上”。復習課不象新授課那樣使學生覺得有“新鮮感”,因而很多時候是一邊復習概念,一邊練習,復習概念時學生又不愛聽,導致教師上復習課常常是以練代課,“穿新鞋走老路”,課堂效率不高?;谶@種情況,本著“課堂三導教學”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討論競賽中得到知識的構建。另外根據(jù)中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上要對學生多加肯定,表揚。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教學方法 (1)通過“導學、導疑、導練”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教改模式,既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目標、途徑、方法,又能對學生自主學習效果進行檢測,通過檢測暴露學生存在的問題,經(jīng)過學生合作,教師的點撥解惑,落實學生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學會主動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并對所學知識進行當堂有效訓練與評價。 (2)利用中學生爭強好勝、不服輸?shù)男睦恚ㄟ^“討論競賽法”,將學生的心扭成一股繩,從而將討論引向更深的層次。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的,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思想。 學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競賽、動手操作等活動來構建與此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使學生掌握知識,從而達到知識的運用。讓學生自己或合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 教學任務分析 ?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 ? ? ? ? ? ? ? ? ? ? 教 ? 學 ? 目 ? 標知識與技能? 1.回顧軸對稱圖形及成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及性質 2.了解圖形旋轉概念,能找出旋轉圖形的旋轉中心、旋轉角和對應關系; 3.了解中心對稱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質,了解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掌握關于原點對稱的兩點的坐標的關系并應用; 4.理解旋轉的性質: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于旋轉角;理解旋轉前、后的圖形全等. 5.理解成中心對稱的性質:對稱點所連線段都經(jīng)過對稱中心,而且被對稱中心所平分;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 過程與方法1.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時,學會觀察、操作、遷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數(shù)學知識。 2.初步掌握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 3.讓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認識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增強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情感態(tài)度1.通過回憶歸納,進一步認識利用旋轉知識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2.體驗數(shù)學的具體、生動、靈活,調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教學重點1.圖形旋轉的基本性質,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2.靈活運用旋轉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1.導學中感悟,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了解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 3.兩個性質的運用。教學方法1.“課堂三導教學”; 2.討論競賽教學法。教具準備量角器、直尺、圓規(guī)、白板等課型復習課課時1、第一課時共2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學(一)概念回顧1.課前先設計好復習目標。 2.上課時組織學生交流。 3.要求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4.提出階段目標及要求。1.在課前先回顧,不懂得的知識可先查找書本。 2.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復習要點 3.上課時通過小組交流、討論解決不懂的知識點。1.改變以往一邊復習概念一邊講練習的授課方法。讓學生于課前先對概念進行回顧,通過填寫關鍵字眼的形式讓學生對復習的目標有個整體把握,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又不會厭煩。 2.讓學生對本章節(jié)的主要概念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并加以運用。 (二)簡單運用1.組織學生討論。 2.巡視 ? ?1.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問題。 (分組討論) 2.(學生活動)分組討論(每四人一組): 3.理解旋轉前后的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是旋轉角的性質1.通過2個練習讓學生對概念進一步復習理解。(1)理解旋轉前后的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是旋轉角的性質.(2)理解中心對稱前后的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 2.改變以往由教師的復習變?yōu)橛蓪W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與人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與人交流,集思廣益。(三)導學診斷 ?1.關注文杉、夢思、智康、詩瑩、曹霞、詩穎、凱琳等同學; 2.引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3.收集自學中暴露或自學中生成的問題。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 5.記錄好小組完成情況。 6.記錄好小組競賽得分情況。 ? ?1.學生分組討論復習導學診斷。 2.遇到問題及時做上記號,小組交流。 3.每個小組已達到“討論競賽”要求的組長舉手。1.發(fā)揮學生“小老師”的作用, 2.教師在巡視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掌握哪些問題是學生自學討論后還不懂的問題。 3.導學診斷的設計是讓學生在導學過程中對概念有初步的運用。 4.通過學生充分的討論及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二:導疑 ?1.對學生自學中暴露或自學中生成的問題由小組合作完成。 2.對于共性問題,組織部分學生到講臺去講解。 3.若學生在復習診斷過程中完成較好,時間允許,則講評預設案例。 4.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脑u價及激勵。 5.可能生成案例:2、7、8第3小題;另:預設案例(見導學案)1.大膽表達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積極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 2.讓學生到講臺上去講解。下面同學進行評價。 ?1.案例分可能生成案例及預設案例,根據(jù)課堂情況靈活處理。 2.讓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讓生教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升華。三.導練 (一)達標訓練 ?1.指導學生先獨立完成導練達標。 2.教師巡視,關注學困生的完成情況,并了解、收集答題情況。 3.組織小組討論。 4.對共性問題或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解疑。 ?1.學生按要求先獨立完成。 2.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及時解決。 3.對于不懂的問題要大膽提出討論,對于已掌握的同學要幫助還沒掌握的同學。1.通過導練達標,讓一部分學生對導學診斷還沒掌握的知識進行消化。 2.通過導練達標,讓學生進一步提升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的運用。在不斷的質疑、解疑過程中完善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3.通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對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將學習進一步延伸。(二)歸納提升??1.問題: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新的收獲和體會? 2.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梳理、概括。 3.教師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整理能力。 4.教師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橫向聯(lián)結能力,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5.教師點撥和補充。1.積極參與知識梳理和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 2.學生對本節(jié)課進行反思,做到知已知彼,課后補漏。1、構建知識網(wǎng)絡,梳理、概括所學知識。 2.及時反饋有助于記憶,讓學生在練習中加深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構建知識網(wǎng)絡。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綜合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布置作業(yè): ?1.(一)必做:(1)復習本節(jié)課內容;(2)《旋轉》復習課導學案(第二課時)做到導學診斷;(二)選做:導疑案例. 2.指導沒達標的學生進行課后復習,鞏固本節(jié)課未掌握的內容。 3.指導復習、完成下節(jié)課的導學內容。1.復習、鞏固本節(jié)課未掌握的內容。 2.復習并完成下節(jié)課的導學內容1.對課堂反饋的信息進行復習鞏固。 2.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進行復習、自學。 3.分層作業(yè)的設置是為了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九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