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 機械運動 學情評估測試卷 一、單選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 B.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 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2.為了測量學校教室的課桌有多高,應選用下列哪種尺最準確( ) A.量程0~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0~30cm,分度值1mm C.量程0~3m,分度值1dm D.量程0~2m,分度值1mm 3.詩人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眱?yōu)美的笛聲讓人心曠神怡,如圖為某成年人學習吹奏笛子時的情景,請你估測圖中笛子的長度約為( ) A.10cm B.20dm C.60cm D.60mm 4.小明利用一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35 cm、2.36 cm、2.63 cm、2.35 cm,由此可判斷( ) A.小明的四次測量數據都是有效的 B.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 C.該物體長度最接近2.42 cm D.經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避免了誤差 5.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其中5顆靜止軌道衛(wèi)星是一種地球同步衛(wèi)星,地球上的人覺得它在空中是靜止的,人們這時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太陽 B.地球 C.月球 D.流星 6.如圖是一輛汽車做直線運動的圖象,對線段、,,所表示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段汽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②段汽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③前3小時內,汽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④段汽車運動的速度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圖為濱河大道上某處區(qū)間測速的警示牌。根據這塊警示牌汽車通過這個區(qū)間的時間( ) A.應不少于12min B.應不超過12min C.應不少于20min D.應不超過20min 8.在下列有關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均速度可以描述變速運動物體在每一時刻的速度大小 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C.物體運動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9.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10.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西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a、b所示,由圖像可知,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甲車和丙車的速度是相等的 B.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 C.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大 D.經過2 min,乙車和丙車相距240 m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 11.為響應低碳生活的號召,小華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上學途中看到路邊的樹木向后倒退,她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小華的家到學校路程是,如果她用時到達學校,她騎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12.甲、乙兩人各走一段路,路程比為3∶5,所用時間比為2∶3,那么兩人速度比為_______。若他們同時從A地出發(fā)前往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時間內乘車,后一半時間內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內乘車,后一半路程內走路。假設甲、乙兩人所乘車輛的速度均為,走路的速度均為,其中,則_______先到終點(選填“甲”“乙”“同時”)。 13.如圖甲是某空軍基地進行跳傘訓練,一名士兵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跳下、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前10s下落240m, 再下落50s到達地面。士兵在整個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14.如圖所示記錄了兩輛小汽車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甲圖中小汽車在做______運動;前30s內乙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km/h。 15.小龍同學完成了如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圓錐體的高h為______cm,合______m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為______s。 (2)小龍用另一把刻度尺對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記錄數據為17.58 cm、17.57 cm、17.58 cm和17.97 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錄為______cm,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共15分) 16.(7分)如圖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A點由靜止滑下。 (1)以擋板為參照物,小車是_________; (2)圖中AB段的距離_________cm;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 (3)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4)實驗時,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 17.(8分)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他們將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A點靜止釋放,并同時按下電子停表開始計時,圖中方框內顯示了小車位于A、B、C三點的時刻(數字分別表示)。 (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 (2)由圖中的實驗數據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_________運動(選填“減速”“勻速”或“加速”); (3)根據圖中信息,段的距離為________cm:小車在下滑過程中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cm/s; (4)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B、C兩點都準確計時,則會使所測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5)實驗中,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小車通過段路程的時間過短,不便于測量時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驗中應使斜面保持___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以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當興趣小組的同學再次改變木板的角度,發(fā)現(xiàn)小車不能沿木板下滑,小車不能下滑的可能原因是斜面的順斜程度太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21分) 18.(6分)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在前5min內運動的路程,停車10min后又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10min。求: (1)汽車在后10min內運動的路程; (2)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19.(6分)曉豫坐在火車上欣賞窗外的風景,觀察到路邊的電線桿規(guī)律性閃過。同樣看到這個現(xiàn)象的物理老師提示說,利用手機秒表和兩電線桿間距為50 m的信息可以算出一段時間火車的平均速度。鄰座的原原立馬用手機做起了簡單的測量,測出20 s內有15根電線桿從他眼前閃過,請你幫她算一算,在這20 s內該列火車的平均速度大小。 20.(9分)跑步是一項全身運動,全身心都會被激發(fā)參與鍛煉的過程,堅持鍛煉,能防止身體老化,提升體力,故此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這項運動。如圖是小強和小華兩位同學在同一條直道上,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向同一方向跑步鍛煉,運動路程和時間的圖象。請解答下列問題: (1)小強跑步時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他們相遇時,小華比小強晚出發(fā)多長時間? (3)當時,他們相距多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誤差不是錯誤,錯誤可以避免,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都可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或消除誤差。 故選D。 2.答案:D 解析:教室的課桌高度約為80cm,測量結果精確到1mm較合適,刻度尺的量程大于被測長度便于測量,所以,選擇量程0~2m,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測量最準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答案:C 解析:A.笛子作為一種常見的樂器,其長度通常不會太短也不會太長。10cm(即1dm)顯然太短,不適合作為樂器的長度。故A不符合題意; B.,對于笛子來說太長,也不符合笛子的常規(guī)尺寸。故B不符合題意; C.對于笛子來說,60cm是一個相對合理的長度,符合我們對笛子長度的常規(guī)認知,故C符合題意; D.,對于笛子來說同樣太短,不足以作為樂器的有效長度。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答案:B 解析:A.觀察4個測量值數據發(fā)現(xiàn),數據2.63 cm與其余3次記錄的數值偏差太大,準確值不同,此測量數據是錯誤,其他三個都是有效的,故A錯誤; B.三個正確數據的倒數第二位數字對應的單位是1 mm即0.1 cm,所以分度值是0.1 cm,故B正確; C.物體的長度 故C錯誤; D.經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能減小誤差,不能避免誤差,故D錯誤。 故選B。 5.答案:B 解析:定位衛(wèi)星是一種地球同步衛(wèi)星,它相對于地球的位置是不變的,地球上的人以地球為參照物觀察,衛(wèi)星是靜止的,以太陽、月球、流星為參照物時,是運動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答案:D 解析:如圖所示,在OA段,汽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汽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①正確:如圖所示,在AB段,汽車通過的路程不隨時間而變化,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②錯誤;如圖所示,前3小時內,汽車通過的路程為,則汽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故③錯誤;如圖所示,CD段,汽車通過的路程為,時間為,則該時間段汽車的平均速度為,故④正確。故選D。 7.答案:A 解析:由警示牌可知,汽車的最大速度,通過的路程,由得,汽車在區(qū)間測速段運動的最短時間為 故選A。 8.答案:D 解析:A.平均速度可以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內運動速度的平均值,變速運動物體在每一時刻的速度大小不同,不能用平均速度來描述,故A錯誤; B.在通過的路程不確定的情況下,物體運動時間的長短不能說明速度的大小,故B錯誤; C.在運動的時間不確定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路程長短不能說明速度的大小,故C錯誤; 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用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來表示,故D正確。 故選D。 9.答案:A 解析:勻速直線運動,即速度不變,沿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A.圖示圖像中隨時間的延長,速度不變,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正確; B.圖示圖像中速度與時間成正比,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不正確。 C.圖示圖像中路程與時間的變化不成正比,不正確; D.圖示圖像中路程與時間成反比,不正確; 10.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甲車、乙車、丙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為,故A正確,C錯誤;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西運動,甲車的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則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故B正確;經過2 min,乙車和丙車相距,故D正確。 11.答案:自行車(或自己);4 解析:路旁的樹木相對于自行車位置不斷變化,不斷向后移動,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路旁的樹木向后退;時間 平均速度 12.答案:9∶10;甲 解析:甲、乙兩人所走的路程比,所用時間比,則兩人的速度之比為 從A地到B地的路程為2s,甲同學到達B地用的時間是,由題意得 整理后得 設乙同學到達B地用的時間是,則有 故 則,即甲比乙先到達。 13.答案:9 解析:由士兵的圖象可知,在0~10s內空降兵的下降速度是先是變大后變小,10s后士兵以6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士兵在10~60s通過的路程為 前10s下落240m,故總路程為 故士兵在整個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14.答案:勻速直線;90 解析:由圖示可知,甲車在每個10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在0~30s這段時間內,乙車通過的路程 15.答案:(1)3.20;32.0;338.5 (2)17.58;1 mm 解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圓錐體的高。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 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 min,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所以小表盤的讀數為5 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 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 s,由于小表盤指針偏向“6”,所以大表盤的讀數為38.5 s,即秒表的讀數為。 (2)17.97 cm與其他數據相差較大,準確值與其他數據不同,所以17.97 cm是錯誤的,應該去掉;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因為使用刻度尺讀數時,讀到分度值還要估計一位,故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16.答案:(1)運動的;(2)40.0;0.16;(3)小于;(4)大 解析:(1)小車下滑時,與擋板的距離越來越小,因此以擋板為參照物,小車與擋板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因此小車是運動的。 (2)刻度值的分度值為1cm,由圖可知,AB段運動的路程為 AC段的距離為,由圖可知,小車在AC段的運動時間為 所以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3)BC段的距離為,由圖可知,小車在BC段的運動時間為 所以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故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4)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測量的時間會偏小一些,根據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時,時間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17.答案:(1);(2)加速;(3)40.0;50.0;(4)偏大;(5)較小;小 解析:(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測量路程和秒表測量時間,通過速度公式計算出平均速度,即。 (2)根據題意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快,所以,做加速運動。 (3)根據圖中信息,AB段的距離為 BC段的路程 小車通過BC段的時間 小車在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50cm,所以小車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 (4)根據速度公式可知,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則路程不變,時間偏小,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5)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實驗中,應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 因為斜面的順斜程度太小了,所以小車不能沿木板下滑。 18.答案:(1)12000m (2)10m/s 解析:(1)汽車在后10min內運動的路程為 (2)汽車在全程中的總路程為 全程中的總時間為 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19.答案:35 m/s 解析:在20 s的時間里,火車行駛的路程,故該列火車在20 s內的平均速度. 20.答案:(1)2m/s;(2)50s;(3)160m 解析:(1)由圖象可知,小強在100s內運動200m,小強的平均速度: ; (2)由圖象可以看出,他們相遇時,小強出發(fā)100s,小華出發(fā),則小華比小強晚出發(fā): ; (3)由圖象可知,小華的平均速度 , 當時,小強通過的路程:, 小華通過的路程, 他們之間的距離:。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本章復習與測試

版本: 北師大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