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單元測試 (時間:80分鐘 總分:80分)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24分)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24分) 1.(2023·陜西渭南校考)以下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最接近1 m/s的是(  )。 A.空間站繞地飛行 B.高鐵飛速行駛 C.老虎追捕獵物 D.普通成年人正常行走 2.(2024·陜西西安期末)青少年堅持規(guī)范做眼保健操可預防近視。中學生規(guī)范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可能為(  )。 A.5 s B.50 s C.5 min D.0.5 h 3.如圖C-2-1所示,在測物體長度時,有以下幾種方式,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 圖C-2-1 4.做實驗時我們經(jīng)常會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以下測量中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不能減小誤差的是(  )。 A.用刻度尺多次測量同一本書的長度 B.用天平多次測量同一塊橡皮的質(zhì)量 C.用量筒多次測量同一塊鵝卵石的體積 D.用體溫計一天早中晚測量同一個人的體溫 5.(2023·陜西咸陽期末)關(guān)于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大則運動的時間短 B.速度大則運動的路程長 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以上說法都對 6.(2023·陜西渭南期末)圖C-2-2是貨車師傅駕車送貨時所經(jīng)過的公路交通標志牌,按交通規(guī)則要求,從該交通標志牌處到重慶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為(  )。 圖C-2-2 A.15 min B.75 min C.120 min D.90 min 7.(2023·陜西咸陽期末)甲騎自行車去看望乙,乙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關(guān)系圖像如圖C-2-3所示,可知(  )。 圖C-2-3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 B.兩人在t=15 min時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2倍 D.整個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3倍 8.(2024·陜西西安期末)將女子單人10 m跳臺比賽中運動員下落時的一段運動簡化為直線運動,其中A、B、C、D四點是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四個位置,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5 s,距離如圖C-2-4所示。運動員在此段運動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C-2-4 A.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5 m/s B.在BD段的平均速度為5 m/s C.在AC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D.在B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6分)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9.圖C-2-5是人們在實驗室常用的幾種測量儀器,請完成下列填空。 圖C-2-5 (1)圖C-2-5甲中,用刻度尺測量一物塊的長度,物塊的長度為    cm。? (2)圖C-2-5乙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 (3)圖C-2-5丙中,停表的示數(shù)為    s。? 10.如圖C-2-6所示,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飛機的運動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機械運動。? 圖C-2-6 11.(2024·陜西渭南期末)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均在操場上沿直線跑道跑步訓練。在某次訓練中,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C-2-7所示,小明做    直線運動,速度為    m/s。全程中,小華的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圖C-2-7 12.(2023·陜西商洛期中)暑假期間,小紅和父母外出旅游,他們乘坐的高速列車正以300 km/h的速度向南行駛,旁邊平行鐵軌上一列普通列車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駛,小紅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經(jīng)過普通列車用的時間為10 s。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    (選填“南”或“北”)運動。普通列車的長度為    m。普通列車完全通過長為400 m的隧道,需要的時間是    s。? 13.(2023·陜西渭南期末)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時間為10 s,兩車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一部分關(guān)系圖像如圖C-2-8所示。由圖像可知,甲車的速度為    m/s;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v甲∶v乙=    ;當t=    s時,兩車相距12 m。? 圖C-2-8 三、實驗與探究題(每題10分,共20分) 14.某實驗小組利用帶有刻度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如圖C-2-9所示,讓小車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滑下,數(shù)字鐘顯示的是小車在A、B、C三個位置對應的時間(顯示時間的格式是“h:min:s”)。 圖C-2-9 (1)組裝器材時,將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合適的傾斜角度,這是為了準確測量    (填物理量名稱)。? (2)由圖C-2-9可知,小車在 AC段運動的時間是   s,平均速度為   m/s(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3)由實驗可知,小車從斜面A點下滑到斜面C點的運動是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15.(2024·陜西渭南期末)學校科技社團的同學們進行“測量紙錐從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實驗。  圖C-2-10 (1)需要用到的測量器材:刻度尺和    。? (2)實驗前,同學們提出了兩種測量平均速度的方案: 方案一:先選定一段距離,測量紙錐通過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方案二:先選定一段時間,測量紙錐在這段時間內(nèi)下落的距離。 為了方便測量,你認為選用方案    比較合理。? (3)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制作了一個紙錐進行實驗,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到如圖C-2-10所示的照片,測得A、B的距離為24 cm,已知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曝光一次。根據(jù)照片可以判斷出紙錐在OA段下落的速度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先變大后不變”)的,紙錐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    m/s。? 四、綜合題(16分) 16.(2023·陜西渭南期末)如圖C-2-11所示,一輛汽車8:30從甲地出發(fā),沿某高速公路去丙地(全程最高限速120 km/h),途經(jīng)乙地的時刻為9:00,上述行駛路線可當作直線處理。該汽車在下高速后以54 km/h的速度勻速行駛,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障礙物,經(jīng)過0.6 s的反應時間采取制動,汽車又行駛了80 m后,恰好停在障礙物前方。(汽車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所需要的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反應距離) 圖C-2-11 (1)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 (2)在不超速的情況下,該車從乙地行駛到丙地最少需要多少小時? (3)駕駛員發(fā)現(xiàn)障礙物時汽車所處位置到障礙物的距離為多少米? 參考答案 1.D 2.C 3.C 解析:對于A,刻度尺較厚,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貼近被測物體,A錯誤;對于B,除和選項A中的錯誤一樣外,刻度尺還沒有沿著所測物體方向放置,B錯誤;對于C,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沿著被測物體方向放置,刻度線貼近被測物體,且讀數(shù)時視線和尺面垂直,C正確;對于D,讀數(shù)時視線未與尺面垂直,D錯誤。 4.D 5.C 解析:只有速度,不確定通過的路程,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時間不一定短,A、D錯誤;只有速度,不確定時間的長短,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路程不一定長,B錯誤;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C正確。 6.D 解析:如題圖所示,最高限速為80 km/h,路程為120 km,故從該交通標志牌處到重慶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為t=sv=120km80km/h=1.5 h=90 min,D符合題意。 7.C 解析:甲騎自行車的速度大于乙步行的速度,由題圖可得,甲、乙在t=10 min時相遇,此前,甲的速度為v甲=s甲t甲=4×103 m-1×103 m10×60s=5 m/s,乙的速度為v乙=s乙t乙=1×103 m10×60s=53 m/s ,則v甲v乙=5m/s53 m/s=3,A、B錯誤;相遇后,乙的速度為v乙'=s乙't乙'=1×103 m(15-10)×60s=103 m/s,則 v乙'v乙=103 m/s53 m/s=2,C正確;整個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為v甲'=s甲't甲'=4×103 m15×60s=409 m/s,乙的平均速度為v乙″=s乙″t乙″=2×103 m15×60s=209 m/s,則v甲'v乙″=409 m/s209 m/s=2,D錯誤。 8.A 解析:運動員在AC段的路程為s=1.25 m+3.75 m=5 m,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v=st=5m1s=5 m/s,A正確;運動員在BD段的路程為s'=3.75 m+6.25 m=10 m,在BD段的平均速度為v'=s't=10m1s=10 m/s,B錯誤;運動員通過AB段、BC段用時均為0.5 s,但通過的路程分別為1.25 m、3.75 m,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因此運動員在AC段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C錯誤;運動員通過AB段、BC段用時均為0.5 s,但通過的路程分別為1.25 m、3.75 m,根據(jù)v=st可知,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D錯誤。 9.答案:(1)1.85(1.84~1.86均可) (2)-21 (3)337.5 10.答案:靜止 運動 屬于 解析:相對于受油機而言,加油機的位置沒有改變,所以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相對于地面而言,加油機的位置有改變,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飛機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11.答案:勻速 5 等于 解析:小明的運動圖像為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即小明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勻速直線運動。小明的速度為v1=s1t1=40m8s=5 m/s。運動時間為8 s時,二人通過的路程均為40 m,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則二人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12.答案:南 500 27 解析:高速列車和普通列車都向南運動,且高速列車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車的速度,所以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南運動。高速列車相對于普通列車的速度為v=300 km/h-120 km/h=180 km/h=50 m/s,普通列車的長度為L車=vt=50 m/s×10 s=500 m。已知普通列車的速度v普=120 km/h=1003 m/s,普通列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為s=L車+L隧=500 m+400 m=900 m,普通列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為t普=sv普=900m1003 m/s=27 s。 13.答案:6 3∶2 6 解析: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題圖可知,當s=24 m時,t甲=4 s,t乙=6 s,則甲的速度為v甲=st甲=24m4s=6 m/s,乙的速度為v乙=st乙=24m6 s=4 m/s,則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為v甲∶v乙=6 m/s∶4 m/s=3∶2。設(shè)當時間為t時兩車相距12 m,根據(jù)v=st可得v甲t-v乙t=12 m,即6 m/s×t-4 m/s×t=12 m,解得t=6 s。 14.答案:(1)時間 (2)3 0.27 (3)變速 解析:(1)斜面的傾斜角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大,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越短,不利于時間的測量,因此組裝器材時,將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合適的傾斜角度,這是為了準確測量時間。 (2)由題圖可知,AC段的路程為sAC=80.0 cm,小車通過AC段所用的時間為tAC=3 s,則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vAC=sACtAC=80.0cm3s=0.800m3s≈0.27 m/s。 (3)由題圖可知,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為sAB=80.0 cm-40.0 cm=40.0 cm, 小車在AB段運動的時間為tAB=2 s, 小車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AB=sABtAB=40.0cm2s=20.0 cm/s, 小車在BC段運動的路程為sBC=40.0 cm, 小車在BC段運動的時間為tBC=1 s, 小車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BC=sBCtBC=40.0cm1s=40.0 cm/s, 由以上分析可知,vBC>vAB,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車從斜面A點下滑到斜面C點的運動是變速直線運動。 15.答案:(1)停表 (2)一 (3)變大 0.6 解析:(1)測量紙錐下落的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距離和時間,所以需要的測量器材還有停表。 (2)選定一段距離,則距離的起點及終點都確定,測量通過這段距離的時間,較易操作;選定一段時間,紙錐下落到某個點開始計時,則在計時的同時,又得測量距離,不易操作。所以選用方案一比較合理。 (3)由題圖可知,紙錐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在OA段下落的速度是變大的。紙錐在AB段所用時間為t=0.2 s+0.2 s=0.4 s,對應的平均速度v=st=0.24 m0.4 s=0.6 m/s。 16.答案:(1)100 km/h (2)0.75 h (3)89 m 解析:(1)甲、乙兩地的距離為s甲乙=140 km-90 km=50 km,從甲地到乙地行駛的時間為30 min,即0.5 h,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行駛的平均速度為v甲乙=s甲乙t甲乙=50km0.5h=100 km/h。 (2)全程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20 km/h,該汽車從乙地行駛到丙地最少需要的時間為t乙丙=90km120km/h=0.75 h。 (3)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行駛的速度還是54 km/h,即15 m/s,故反應距離為s'=v't'=15 m/s×0.6 m=9 m,駕駛員發(fā)現(xiàn)障礙物時汽車所處位置到障礙物的距離為s″=s'+80 m=9 m+80 m=89 m。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本章復習與測試

版本: 北師大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