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葉綠體B.細胞膜C.細胞壁D.液泡
2.在同一塊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環(huán)境中,長出的葉片是綠色的,而在遮光條件栽培,長出的葉片是黃色的.該探究實驗說明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環(huán)境是( )
A.光B.水分C.溫度D.空氣
3.若某植株的一葉片的主葉脈被切斷(如甲葉),另一葉片上貼上錫箔(如乙葉);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經脫色并用碘液處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藍色,錫箔C的位置不呈藍色,以上實驗能夠證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光 B.葉綠體和光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葉綠體
4.將銀邊天竺葵(銀邊部分的細胞中無葉綠體)的一片葉用黑色圓紙片兩面遮蓋(如圖),置于暗處一晝夜后再移至光下數小時,取下此葉經脫色后滴加碘液。對此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A.在暗處放置一晝夜目的是抑制葉片的呼吸作用
B.滴加碘液后①處變藍,說明該處產生了淀粉
C.此裝置包含兩組對照實驗,分別是①與②、①與③
D.此裝置可驗證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葉綠體
5.如圖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生理活動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白天光照下,若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則a為氧氣,b為二氧化碳,c為有機物
B.保衛(wèi)細胞對氣孔開閉的控制,既影響著植物體的光合作用,又影響著植物體的蒸騰作用
C.綠色植物是生產者,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儲存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土壤
D.根吸收的水分向上運輸到葉的主要動力來自葉片的光合作用,此過程中b為水
6.如圖是某同學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的部分步驟。下列有關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步驟甲是為了消耗葉內原有淀粉 B.步驟乙是為了形成對照
C.步驟丙中小燒杯內是酒精,可以溶解葉綠素 D.步驟丁的現象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水
7.如圖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動強度變化曲線,根據如圖所示分析合理的是( )
A.ad之間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點時刻是一天中該植物有機物含量最多的時刻
C.曲線Ⅱ為植物的光合作用變化曲線
D.bc段活動強度減弱是溫度太高,氣孔關閉造成的
8.為探究溫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興趣小組以溫度為變量進行實驗。分別測出在光照與黑暗下植物體吸收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速率,并繪成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從 5℃到 35℃,溫度越高該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強
B.光照時間相同,植物在 25℃條件下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C.圖中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與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D.光照時間相同,在 35℃條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 25℃
9.如圖是測定一密閉蔬菜大棚內24小時氧氣含量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天中d點光合作用最強 B.e點光合作用比c點強
C.這一天大棚蔬菜中有機物得到積累
D.一天中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等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10.如圖表示綠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釋放氧氣與吸收氧氣的情況。圖中哪一段光合作用強度不斷增加且大于呼吸作用( )
A.abB.bcC.cdD.ad
11.圖中表示一段時間內某植物葉片吸收二氧化碳與光照強度關系示意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ab段表示該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增強
C.b點表示該植物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進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進行
12.如圖是“檢驗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前應將兩支長勢相同的枝條進行暗處理
B.甲乙兩裝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氫氧化鈉溶液應等量
C.甲乙裝置均需要同樣光照 D.葉片經過處理后滴加碘液,甲中葉片不變藍
13.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裝置(瓶中植株未經暗處理)。下列描述中,正確的組合是( )
①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②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
③丙內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內石灰水變渾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4.如圖1至圖4為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動的坐標曲線,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1可以表示某溫室蔬菜大棚內一天中氧氣含量的變化曲線
B.圖2中b曲線可以表示某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內的呼吸作用變化曲線
C.圖3中b點表示該植物此時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進行呼吸作用
D.圖4可以表示裝有萌發(fā)種子的密閉保溫裝置中溫度和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15.圖中甲是在有光照條件下驗證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裝置;乙和丙是另2個裝置,通??勺鳛榧椎膶φ諏嶒灥难b置是(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16.圖甲中A、B、C表示綠色植物體內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是安裝在溫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儀器,圖丙表示一段時間內植物葉片氧氣釋放的相對量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據圖回答問題:
(1)溫室大棚中安裝圖乙所示儀器,可使綠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圖甲中的字母和生理活動名稱,下同)增強,其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丙所示,當光照強度處于D點時,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 ___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17.選取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ㄟM行如圖所示的光合作用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此裝置暗處理一晝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圖1中乙葉片和 _____________葉片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3)圖2中小燒杯內的液體是 _____________。
(4)清洗后,分別向四片葉子滴加碘液,變成藍色的 _____________(選填以下字母代號)。
A.甲葉未覆蓋鋁箔的部分 B.甲葉覆蓋鋁箔的部分 C.乙葉
D.丙葉的綠色部分 E.丙葉的白斑部分 F.丁葉
18.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天竺葵進行探“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⑥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檢驗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不是 _____________。
(4)實驗現象:步驟⑦中見光部分遇碘液變成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藍。
實驗結論:由此可以看出,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同學們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實驗原理,開展了“葉片作畫”實踐活動。操作如下:
a.如圖所示,選擇彩色照片,制作為黑白照片,再處理為反相照片,打印在透明貼紙上,貼到大野芋葉面上;
b.自然光照3天后,除去貼紙,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
c.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盤中,向葉片滴加碘液(淡棕色);
d.5分鐘后用清水漂洗,觀察顏色變化。
請回答問題:
(1)實驗中,把黑色深淺不一的反相照片貼到葉片上,目的是控制葉片上特定部位的 __________(填“光照強弱”或“溫度高低”)。
(2)光照前,應對葉片進行暗處理,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沒有貼圖片部分的葉片顏色變?yōu)?_____________色;貼圖部分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形成圖象,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以驗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小金老師認為此方案設計不嚴謹,還應增設對照組。小金老師認為只要將玻璃鐘罩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應換成 _____________,其他保持不變就可以了。
(2)“暗處理一晝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步驟③的裝置中,小燒杯內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
(4)實驗過程中,步驟④中葉片的顏色為什么沒有變藍。請解釋緣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測定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時,能檢驗的物質有很多種,通常只要檢驗其中之一就可以了。在提供二氧化碳釋放劑(假設能保持裝置內二氧化碳濃度恒定)的前提下,下列質量或體積最容易測量的是_____________。
A.增加淀粉的質量 B.生成氧氣的體積
C.消耗氧氣的質量 D.消耗二氧化碳的體積
(2)往盛有水草的錐形瓶里加入二氧化碳釋放劑,關閉活塞,將裝置置于光照下一段時間,水草表面不斷有氣泡產生,實驗過程中U形管左側的液柱會 _____________(選填“下降”“不變”或“上升”)。
(3)用這種裝置實際測得的淀粉增加量要小于該過程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量,理由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蓮霧原產國外,營養(yǎng)豐富,深受喜愛。如何在國內培育高產蓮霧成為果農考慮的問題。
材料一:蓮霧喜光喜溫喜水,缺乏礦物質會導致葉片發(fā)黃。一年結果2次,果期5﹣6月、11﹣12月,果皮薄易破損。
材料二:海南土壤以沙質土為主,土壤顆??障遁^大,蓄水力弱,保肥力差。海南氣溫及地理、季風情況如圖乙、丙所示。
材料三:某海南果農為提高蓮霧產量,實踐研究出多種高招。
①蓮霧栽植行距5米,株距4米。
②甘蔗渣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將甘蔗渣打碎混入土壤中,改良土質,變廢為寶。
③果實長到豆粒大小時,給果子套上白色袋子。
結合海南地理、土質及氣溫特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海南果農的實踐高招是如何提高蓮霧產量的。
23.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棉花植株的某些生理活動,選取了生長旺盛的棉花植株,該植株上有白斑葉片(葉片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綠色的),現將該植株進行如下處理①將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②選取一片較大的帶白斑的葉片(如圖甲),A區(qū)是白斑區(qū),其余部分是綠色的,B區(qū)用鋁箔上下蓋起來,主葉脈的O點處用小刀切斷;將它移至陽光下數小時。
(1)將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該葉片取下,進行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若證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分、光,則依據的實驗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乙為某晴天一晝夜棉花植株對CO2吸收、釋放量圖,有同學認為CD段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在減少,這種說法對嗎?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月份是楊梅采摘的季節(jié),《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我區(qū)種植的東魁楊梅遠近聞名,楊梅好吃,但樹難種。在種植過程中有經驗的果農會選擇根系豐富的優(yōu)質楊梅苗,種在土質肥沃的緩坡上;不宜種在太陽光照強烈的南坡;當樹冠形成后,定時修剪樹冠使其通風透光;結果后,根據樹體掛果量,進行合理疏果。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以上能促進楊梅優(yōu)質豐產措施進行合理解釋。
25.為研究外界因素對某種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某科學興趣小組測定了:在一定光照條件下,溫度對該植物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的影響,如圖甲:溫度為15℃時,光照強度對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的影響,如圖乙。
(溫馨提醒:本題CO2釋放量是指植物呼吸作用1小時釋放的CO2質量:CO2吸收量是指植物進行光合作用1小時所需原料的CO2的質量與CO2釋放量的差值。)
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綜合分析上述兩圖,圖甲中CO2的吸收量 曲線是在光照強度為_____________點時繪制。
(2)提高作物產量可采取增大晝夜溫差的措施,據甲圖分析得知:白天最理想的溫度應控制在 _____________左右。
(3)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CO2總質量用m,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CO2質量用m2表示,那么關于圖甲中兩條曲線交點P的意義,可用m1、m2,表示的關系式是 _____________。
26.小柯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因素。實驗中,用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的若干新鮮葉片,測量液滴在毛細刻度管內移動的速度(mL/h),實驗結果如下表。(CO2緩沖液可使密閉小室內CO2的含量保持不變)
(1)根據小柯的實驗方案,可知他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組別2中樹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速度約為 _____________mL/h。
(3)在河道生態(tài)治理中,往往通過種植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生長在水底的泥中,莖葉挺出水面)來減少浮游藻類的數量。結合上述實驗現象,分析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以“探究藻類植物如何進行生命活動”項目化學習實踐中,小科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兩個小燒杯,一個盛有土壤浸出液與適量的黑藻,另一個裝有適量的CO2緩沖液(CO2緩沖液能使裝置內CO2濃度不變),再往水槽內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個大燒杯罩住兩個小燒杯(如圖)。在光照下實驗持續(xù)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大燒杯內的水面下降,水槽的水面上升,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請分析實驗過程,并結合所學知識作出解釋。
28.溴麝香草酚藍是一種酸堿指示劑,在弱酸性環(huán)境中呈黃色,弱堿性環(huán)境中呈藍色,中性環(huán)境中呈淺綠色。某科學興趣小組為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時,將少量溴麝香草酚藍滴入裝有一定量水的燒瓶中,并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液體呈黃色,后加入金魚藻,封閉燒瓶。某位小組成員將該瓶放在明亮的窗臺上,發(fā)現瓶中液體在不同的時間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傍晚時呈淺綠色,而早上卻呈黃色。
請你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瓶中液體變色的原因。
29.某研究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氣釋放速率表示)的變化情況,設計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構成的小室(如圖甲所示,CO2緩沖液能使裝置內CO2濃度保持不變)。
(1)將該裝置放在自然環(huán)境下,測定夏季一晝夜小室內植物氧氣釋放速率的變化,得到如圖乙所示曲線。那么影響小室內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兩個因素)
(2)裝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點是在1天中的 _____________點。(填乙圖中的字母)
(3)與B相比,A點呼吸作用是減弱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組別
含量(%)
光照強度(lx)
液滴移動速度(mL/h)
1
0.03
0
左移2.24
2
0.03
800
右移6.00
3
0.03
1000
右移9.00
4
0.03
1500
右移11.20
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6節(jié) 光合作用當堂檢測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6節(jié) 光合作用同步練習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6光合作用答案解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八年級下冊第6節(jié) 光合作用課時訓練,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原料與產物的實驗探究,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