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10講 光合作用
一、單選題
1.葉綠素是一類含鎂的有機物,是葉綠體中的重要色素,與光合作用密切相關(guān)。葉綠素(??? )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綠光??????????????????????????B.?存在于植物體的每個細(xì)胞中
C.?能溶在酒精中????????????????????????????????????D.?含有的鎂用于調(diào)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
2.植物光合作用在葉中合成有機物時,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物質(zhì)進出葉片的是(??? )
A.??????????????????????????????B.?
C.????????????????????????????D.?
3.為驗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將某植株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后,用鋁箱將一張葉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時(如圖)。去掉鋁箱,經(jīng)脫色、漂洗并用碘液處理后,將觀察到(?? )

選項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變藍
不變藍
B
不變藍
變藍
C
變藍
不變藍
D
變藍
變藍
A.?A??????????????????????????????????B.?B??????????????????????????????????C.?C??????????????????????????????????D.?D
4.某同學(xué)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段時間后,用鋁箔把一張葉片的一部分遮光,經(jīng)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發(fā)現(xiàn)整張葉片呈棕黃色。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褪色時間過短?????B.?光照時間過短?????C.?植株在暗處時間過短?????D.?鋁箔遮光不嚴(yán)
5.某植物葉片邊緣呈黃白色,不含葉綠體.將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時后,切斷部分葉脈,將葉片的部分區(qū)域的兩面用錫箔紙遮蔽,如圖所示,光照一段時間后去除錫箔紙,用碘染色法處理葉片,觀察葉片a、b、c、d4個部位的顏色,發(fā)現(xiàn)只有d顯藍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該實驗證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B.?對比da,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C.?對比dc,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對比db,說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6.下列關(guān)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實驗”的相關(guān)描述不正確的是( ?。?br /> A.?把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運走、耗盡葉片內(nèi)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
C.?將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溫度過高引起燃燒
D.?葉片經(jīng)脫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顯藍色
7.下列措施是為了改變植物體光合作用強度的是( ?。?br /> A.?低溫、干燥條件下貯存種子???????????????????B.?春季播種時用地膜覆蓋
C.?溫室栽培作物時白天適當(dāng)升高溫度????????D.?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
8.如圖所示的“人工樹葉”是一種模擬植物光合作用的裝置,利用光能將水和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氧氣和燃料丙醇(C3H8O)。下列不屬于“人工樹葉”作用的是(??? )

A.?為人類提供食物????????????????????????????????????B.?為人類提供能源
C.?將光能轉(zhuǎn)化為化學(xué)能?????????????????????????????D.?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yīng)
9.如圖表示德國科學(xué)家薩克斯所做的實驗:在葉片照光2至4h后,經(jīng)脫色、漂洗并用碘液處理,結(jié)果錫箔覆蓋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分呈藍色。實驗說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0.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圖。據(jù)此,對該植物生理特性理錯誤的是(? ??)

A.?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凈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約為25℃
C.?在0~25℃范圍內(nèi),溫度變化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比對呼吸速率的大
D.?適合該植物生長的溫度范圍是10~50℃
11.如圖是“探究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有機物”實驗的部分步驟,對各步驟的釋不正確的是(?? )

A.?步驟①是為了消耗掉葉片原有的淀粉?????B.?步驟②的處理是設(shè)置對照實驗
C.?步驟③為了脫去葉片的色素???????????????????D.?步驟④葉片不見光部分變成了藍色
12.下面是對“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的相關(guān)描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原理:淀粉遇碘變藍色
B.?該實驗的步驟:遮光→照光→脫色→漂洗→染色→漂洗→觀察
C.?該實驗的現(xiàn)象:遮光部分不變藍,照光部分變藍色
D.?該實驗的結(jié)論: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
13.光合作用過程是一個(??? )
A.?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的過程 ??????????????B.?分有機物,貯存能量的過程
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的過程???????????????D.?分有機物,釋放能量的過程
14.樂樂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下列有關(guān)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a組中產(chǎn)生的氣泡主要是二氧化碳?xì)怏w
B.?上述實驗表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C.?a組和b組對照,可以證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D.?b組和c組對照,可以證明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
15.如果把綠葉比喻成“綠色工廠”,那么它的“車間”和“機器”分別是(??? )
A.?葉肉細(xì)胞和葉綠體?????????????????????????????????B.?葉綠體和葉肉細(xì)胞
C.?葉肉細(xì)胞和葉綠素?????????????????????????????????D.?保衛(wèi)細(xì)胞和葉綠體
二、填空題
16.圖甲中A、B、C表示綠色植物體內(nèi)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是安裝在溫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儀器,圖丙表示一段時間內(nèi)植物葉片氧氣釋放的相對量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據(jù)圖回答問題:

(1)溫室大棚中安裝圖乙所示儀器,可使綠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填寫圖甲中的字母和生理活動名稱,下同)增強;綠色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2)如圖丙所示,當(dāng)光照強度處于D點時,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17.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

(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2)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
(3)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入前要經(jīng)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
(4)②試管中金魚藻在光照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
18.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某研究小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還應(yīng)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14C的“14CO2。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fā)現(xiàn)該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繼出現(xiàn)了同位素C(如圖甲,黑色部分表示檢測到同位素C的部位),據(jù)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過圖乙中________結(jié)構(gòu),進入到葉片中.
(2)寫出“14CO2在葉肉細(xì)胞中被合成有機物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
(3)葉片中的14C主要是通過莖中的哪一部分結(jié)構(gòu)送到該植物的根部________(選填“外樹皮”“木質(zhì)部”“韌皮部”或”髓”)
(4)一段時間后,研究小組在容器A外的空氣中發(fā)現(xiàn)了14CO2,請運用所學(xué)的知識釋這一現(xiàn)象________
19.如圖表示春季晴天某蔬菜大棚內(nèi)一晝夜CO2濃度的變化曲線,假設(shè)6時日出、19時日落.請回答下列問題:


(1)大棚內(nèi)CO2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棚內(nèi)蔬菜的光合作用和________.
(2)空氣中的氧氣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請你推測,一晝夜空氣中氧氣濃度最低的時刻位于圖中的________點.
20.小明將裝有植物的密閉裝置連通二氧化碳濃度測定儀,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測定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曲線圖:

(1)圖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點是________(填字母)。
(2)從氧濃度的角度考慮,一天中________時左右是適宜到林間鍛煉的最佳時間。
三、實驗探究題
21.如圖表示大棚內(nèi)A、B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曲線。請分析回答:

(1)B植物的光合作用開始于________;(選填“c點前”、“c點”或“c點后”)
(2)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dāng)光照強度為 f 時,一段時間內(nèi),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________(選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3)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要使A植物正常生長,光照強度至少應(yīng)大于點________。
22.下圖甲為某校科學(xué)探究小組探究光照強度對茉莉花光合作用強度影響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為每小時所測得的結(jié)果。據(jù)圖分析:

(1)請寫出控制本實驗自變量的一種方法:________。
(2)為防止無關(guān)變量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本實驗還應(yīng)設(shè)置對照,對照裝置如何設(shè)置?答:________。
(3)實驗測得,當(dāng)用40W燈泡照射時,紅色液滴沒有發(fā)生移動,原因是________。
(4)B點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有________。
四、答題
23.如圖表示在25℃時,某種植物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

(1)P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
(2)在光照強度達到n3之前,限制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________?;
(3)當(dāng)光照強度為n3時,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質(zhì)量為________mg/ (m2·h);
(4)當(dāng)平均光照強度在n1-n2之間(不包括n1、n2),假設(shè)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各為12h,則該植物一晝夜內(nèi)體內(nèi)有機物總質(zhì)量將________(填“減少”或“增加");
(5)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是25℃和30℃,若將溫度提高到30℃(其他條件不變),理論上圖中P、M點位置如何變化?________。
24.如圖甲,小明將一盆綠色植物放在 密閉玻璃罩內(nèi),并置于室外進行培養(yǎng)。用CO2濃度傳感器測定一天中該玻璃罩內(nèi)CO2濃度的變化情況,并繪制成如圖乙曲線。

(1)該植物經(jīng)過一天的培養(yǎng)后,其體內(nèi)有機物含量將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2)BC段CO2濃度增加的較AB段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空氣中含氧較高時會令人心曠神怡。據(jù)圖分析,你建議人們外出到公園等綠色植物較多的地方進行散步、放松的時間為________時左右。
25.圖甲是某同學(xué)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

(1)利用圖甲裝置來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利用這套裝置可以探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guān)系。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___移動快慢來判斷光合作用速率。
(2)圖乙中若縱坐標(biāo)代表人體內(nèi)酶的催化效率,橫坐標(biāo)代表溫度,那么B點所對應(yīng)的橫坐標(biāo)值為________。

(3)圖乙中若縱坐標(biāo)代表人體內(nèi)的血糖濃度,橫坐標(biāo)代表正常人飯后的時間,曲線BC段的最主要成因________。
五、綜合說理題
26.材料一:一天中早晚的光照強度較小,中午的光照強度較大,當(dāng)光照強度增強到一定限度,即達到光飽和后,即使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也不再增強。
材料二:夏季晴朗的中午,部分植物會因為蒸騰作用過于劇烈而出現(xiàn)氣孔關(guān)閉的現(xiàn)象,來減少水分的過度散失。
下圖為夏季晴天某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圖。請從光照強度、二氧化碳含量的角度釋各時段光合作用強度變化的原因。

27.在一個大型平底燒瓶濕潤的泥沙中插上幾枝新鮮的枝條和一支盛有適量NaOH溶液的試管,燒瓶口緊包一個氣球,使燒瓶懸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下圖)。黑暗環(huán)境下隔天觀察,最終可以發(fā)現(xiàn)燒瓶的浮沉情況怎么樣?請釋其中原因。

28.取A、B兩個密閉的玻璃鐘罩,在A、B鐘罩內(nèi)分別放入完全相同的蠟燭,且在B鐘罩內(nèi)再放入一盆植物,將兩個鐘罩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同時點燃鐘罩內(nèi)的蠟燭(如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B鐘罩內(nèi)的蠟燭比A鐘罩內(nèi)的蠟燭燃燒時間長得多,請用所學(xué)知識加以釋。


答案析部分
一、單選題
1.答案: C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1、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
2、植物體中只有部分植物細(xì)胞含有葉綠體結(jié)構(gòu),根、莖、葉的表皮等都沒有葉綠體結(jié)構(gòu)。綠色的嫩莖和葉中的保衛(wèi)細(xì)胞,葉肉細(xì)胞具有葉綠體結(jié)構(gòu);
3、葉綠素易溶在酒精中;
4、 鎂是形成葉綠素結(jié)構(gòu)的重要元素,沒有鎂的存在不能形成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答:A、葉綠素呈綠色,是因為反射了綠光而顯示出的顏色,A錯誤;
B、植物體中的很多細(xì)胞其實也是沒有葉綠素的,B錯誤;
C、葉綠素能溶在酒精中說法正確,C正確;
D、鎂是合成葉綠素的重要金屬元素,主要不是來調(diào)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的,D錯誤。
故選C
2.答案: B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陽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zhì)制造有機物,并放出氧氣的過程。二氧化碳主要由葉從空氣中獲得,水主要由根吸收運輸?shù)饺~。
答:A、圖中葉片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這應(yīng)該是植物的呼吸作用,A錯誤;
B、二氧化碳和水進入葉片,氧氣離開葉片,符合光合作用過程,B正確;
C、光合作用時氧氣應(yīng)該是離開葉片,水應(yīng)該進入葉片,C錯誤
D、氧氣和二氧化碳符合光合作用,但水應(yīng)該是進入葉片的,圖中是離開了,D錯誤。
故選B
3.答案: B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
答:該實驗是為了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即沒有光的情況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遮光部位不能產(chǎn)生淀粉,而不遮光的部分則會產(chǎn)生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不變藍色,不遮光部分會變藍色;
故答案為:B。
4.答案: B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本實驗正常操作的結(jié)果是: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葉片見光部分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變藍色。
答:某同學(xué)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段時間后,用鋁箔把一張葉片的部分遮光,經(jīng)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發(fā)現(xiàn)整張葉片呈棕黃色,說明生成的淀粉較少,表明在選葉遮光后光照過程中,光照時間過短,使植物體內(nèi)積累的有機物偏少導(dǎo)致的,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5.答案: B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變藍色,酒精溶葉片中的葉綠素.關(guān)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shè)置對照實驗.
答: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c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chǎn)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d顯藍色.對比da,有兩個變量水分和葉綠體,不能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故選:B.
6.答案: D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該實驗的方法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葉片去掉黑紙片→酒精脫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檢驗→沖掉碘液觀察葉色.據(jù)此答.

答::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使葉片內(nèi)的淀粉會運走耗盡,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的干擾,保證實驗結(jié)果所檢測到的淀粉是實驗過程中形成的.A正確;
B、光合作用必須需要光才能進行,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所以白天有光,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B正確;
C、將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揮發(fā),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目的是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到酒精中至葉片變成黃白色.葉綠素為綠色,脫色后便于觀察,C正確;
D、將葉片部分遮光,陽光下照射2﹣3小時,取葉片脫色,特定化學(xué)試劑檢測發(fā)現(xiàn)遮光部分不變藍,原因是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沒有產(chǎn)生淀粉;不遮光部分被染成藍色,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能夠制造淀粉,D錯誤.
故選:D.
7.答案: C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強度除受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外,還受溫度、光照強度等因素的影響.
答::A、低溫、干燥條件下貯存種子是為了降低種子的呼吸作用,減少種子內(nèi)有機物的消耗;故不符合題意.
B、種子的萌發(fā)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空氣和充足的水分;春季播種時用地膜覆蓋是為了提高地溫,滿足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另外種子萌發(fā)初期是不進行光合作用的;故不符合題意.
C、在一定范圍內(nèi),溫度升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會加強,因此溫室栽培作物時白天適當(dāng)升高溫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故符合題意.
D、剛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弱,為降低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可以將移栽的植物去掉部分枝葉,以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答案: A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該裝置由二氧化碳與水在下生產(chǎn)了丙醇 ,與光合作用相似,模擬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人工樹葉是一種模擬植物光合作用的裝置,利用光能將水和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氧氣和燃料丙醇,不能為人類提供食物,能給人類提供能源,同時將光能轉(zhuǎn)化為化字能儲存在丙醇中;降低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yīng),A不屬于人工樹葉的作用,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9.答案: C
考點:科學(xué)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
(2)當(dāng)設(shè)計多個因素影響的研究方案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這種研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答:由題目設(shè)計可知,該樹葉的部分被錫箔遮住,無法接受到光照;部分未被遮住,可以接受到光照,其它條件相同,所以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照;該實驗結(jié)果是滴加碘液后錫箔覆蓋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分呈藍色,因為碘液能使淀粉變藍,所以可得出錫箔覆蓋的部分不含淀粉,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分含有淀粉,所以該實驗可以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且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②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0.答案: D
考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分析上圖:植物體在25℃時,凈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高,說明該溫度為凈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
分析下圖:由圖可知,植物體總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0℃,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50℃。
答:A、由圖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50℃,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0℃,故A說法正確。
B、 由圖可知:溫度約為25℃ 時,凈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最大,故此溫度是 凈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 ,故B說法正確。
C、 在0~25℃范圍內(nèi),總光合速率的增加量要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的增加量,故可得此范圍內(nèi)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比對呼吸速率的大?,故C說法正確。
D、?適合該植物生長意味著要有有機物的積累,凈光合速率為正值。即由圖可知,當(dāng)溫度超過45℃時,凈光合速率為負(fù)值,沒有有機物積累,不適合生長,故D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11.答案: D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
答:A、暗處理是因為植物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光合作用會積累一定量的有機物,會影響后續(xù)實驗,所以暗處理一晝夜,消耗完原有的淀粉;故A正確;
B、實驗主要是為了探究綠葉在光照下能夠產(chǎn)生有機物,光照是變量,黑紙片遮住,是為了對照;故B正確;
C、葉綠素不能溶在水中,但能溶在酒精中,步驟3是為了去掉葉片的葉綠素,防止影響后續(xù)的顏色觀察;故C正確;
D、葉片見光的部分能夠產(chǎn)生淀粉,淀粉遇碘變藍色,而遮住的部分葉片不能產(chǎn)生淀粉,不會變色;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12.答案: B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掌握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1)《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染色→漂洗→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葉片中的葉綠素;(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答:A、該實驗的原理:淀粉遇碘變藍色,正確;
B、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jīng)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淀粉),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jié)果造成影響.所以實驗前對實驗材料先進行暗處理,因此該實驗的步驟:暗處理→遮光→照光→脫色→漂洗→染色→漂洗→觀察,而不是遮光→照光→脫色→漂洗→染色→漂洗→觀察,不正確;
C、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照光部分有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所以,該實驗的現(xiàn)象:遮光部分不變藍,照光部分變藍色,正確;
D、該實驗的結(jié)論: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正確。
故選:B
13.答案: A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guān)知識,分析作答。
答: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化學(xué)能)+氧氣
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是一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zhuǎn)變成化學(xué)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過程,故A的敘述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A
14.答案: C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是陽光、水、葉綠體、二氧化碳。
答:A、a組中產(chǎn)生的氣泡是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光合作用釋放的氣體是氧氣,A不符合題意;
B、上述實驗表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B不符合題意;
C、a組和b組對照,b組遮光,a組光照,光照組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b組遮光無氣泡,說明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因此可以證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條件,C符合題意;
D、b組和c組不能作對照,有兩個變量,光照和葉綠體,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5.答案: A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分析:植物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組成。葉肉是葉片的主要部分,其細(xì)胞內(nèi)含大量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植物就是通過葉綠體獲得光能,并將其轉(zhuǎn)化為化學(xué)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
答:如果把綠葉比喻成“綠色工廠”,那么它的的“車間”是葉肉細(xì)胞,“機器”是葉綠體。
故答案為:A
二、填空題
16.答案: (1)C;光合作用;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
(2)等于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圖一中C-光合作用,B-蒸騰作用,A-呼吸作用,當(dāng)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D點為光補償點,此時光合作用的強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強度。
答:(1)圖乙安裝在溫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儀器,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濃度增加能使光合作用增強,因此溫室大棚內(nèi)安裝這種儀器目的是為使圖一中C光合作用增強。綠色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A]呼吸作用和[B]蒸騰作用?。植物晚上也能進行蒸騰作用,植物雖然可以控制蒸騰作用的大小,但是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只要植物還存活著就會有蒸騰作用,因為蒸騰作用不僅可以使植物葉面不致被灼傷,進行良好的光合作用,還可以引起上升液流加快礦物質(zhì)和無機鹽的運輸。
(2)D點表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植物表現(xiàn)為不吸收CO2也不釋放CO2。
故答案為:(1)C;光合作用;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2)等于
17.答案: (1)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不能
(4)氧氣(或O2)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
分析:1、根據(jù)實驗中對實驗組中變量的控制可確定實驗的目的;
2、在煮沸的過程中溶在水中的氣體會跑出,立即加蓋就是為了防止氣體再次進入影響實驗;
3、暗處理的目的是將植物中的有機物耗盡,所以經(jīng)暗處理的植物葉片中是不含有機物的;
4、綠色植物的光照條件下能進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
答:(1)在圖片中一組實驗不通入二氧化碳,一組通入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實驗是在研究二氧化碳對光合用的影響,所以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這個實驗的因素是有無二氧化碳,首先要除去水中溶的二氧化碳。所以煮沸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的氣體,立即加塞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所以可填: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暗處理后的葉片中是不含有機物的,所以滴入碘液后不能變藍色;
(4)②試管中金魚藻在光照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應(yīng)該是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
故答案為:(1)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不能? (4)氧氣(或O2)
18.答案: (1)氣孔
(2)二氧化碳+水 →葉綠體光 有機物+氧氣
(3)韌皮部
(4)該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被氧化分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過氣孔被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
考點:莖的運輸作用,葉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光合作用的原理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生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在細(xì)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尿酸或其他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答:(1)二氧化碳?xì)怏w主要是通過氣孔進入到葉片中的;
(2)二氧化碳被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和葉綠體的作用下生成有機物和氧氣,其表達式為: 二氧化碳+水 →葉綠體光 有機物+氧氣;
(3) 14C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機物,而有機物是通過韌皮部的篩管運輸?shù)街参锔康模?br /> (4) 14C先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而在植物體外的空氣中發(fā)現(xiàn)了含有 14C 的二氧化碳,則說明有機物被分了,植物體內(nèi)分有機物的作用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為:(1)氣孔;(2)二氧化碳+水 →葉綠體光 有機物+氧氣;(3)韌皮部;(4) 該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被氧化分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過氣孔被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
19.答案: (1)呼吸作用
(2)B
考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為呼吸作用分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運輸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釋放的.
答::(1)圖示表示一晝夜內(nèi)大棚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曲線,是因為大棚內(nèi)的蔬菜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要大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曲線在6:00﹣﹣﹣18:00時間段內(nèi)逐漸下降;而在黑暗的情況下,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照樣進行,因此在0:00﹣﹣﹣6:00和18:00﹣﹣﹣24:00時間段內(nèi),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逐漸上升;又因為大棚內(nèi)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在體內(nèi),所以大棚內(nèi)二氧化碳的總含量呈下降趨勢.(2)自下午18:00至早晨6:00,大棚內(nèi)的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而不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因此至6:00日出時、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的那一刻,大棚內(nèi)氧氣濃度最低.
故答案為:(1)呼吸作用(2)B
20.答案: (1)b、d
(2)18
考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不是完全相反或?qū)α⒌年P(guān)系。
答: (1)、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就是二氧化碳不下降也不上升,b、d兩點達到平衡;
?(2)、18點氧氣濃度最高,因為植物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空氣中有一天的氧氣累積,最適合鍛煉。
故答案為: (1) b、d ; ?(2)18
三、實驗探究題
21.答案: (1)c點前
(2)多于
(3)d
考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圖中,a、b光照強度是0,二氧化碳吸收量是負(fù)值,表明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cd二氧化碳吸收量是0,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e點植物A、植物B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二者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差相等。
??答:(1)B植物光照強度為0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為b,b是負(fù)值,說明此時B只進行呼吸作用,光照強度為c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為0,說明此時B 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因此,c碘之前植物B已經(jīng)開始了光合作用。
(2)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大于植物A的.而光照強度為f時,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植物A的,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等于f點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減去D點時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因此,植物A合成的有機物多于植物B。
(3)植物在d點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為0說明植物A此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這時植物消耗的有機物與合成的有機物相等,不積累有機物,若要使植物A正常生長。應(yīng)使它不斷積累有機物,因此,光照強度應(yīng)至少大于d點。
故答案為:(1)c點前(2)多于(3)d

22.答案: (1)用不同功率的燈泡或改變燈與廣口瓶的距離
(2)將裝置中的茉莉花換成死花,其他設(shè)置與裝置甲一樣
(3)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4)溫度、CO2濃度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產(chǎn)生氧氣,可以用氧氣的產(chǎn)生量表示光合作用的強度,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隨光照強度增加, 光合作用增強,釋放的氧氣量增加,光照強度可以用不同功率的電燈泡或相同燈泡與實驗裝置之間的距離來控制。有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裝置中氣壓的降低是由于氧氣的吸收引起的,因此液滴移動的距離表示有氧呼吸強度。
答:(1)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強度對茉莉花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可以通過用不同功率(瓦數(shù))的電燈泡或相同燈泡與實驗裝置之間的距離來控制光照強度的變化。
(2)該實驗通過液滴移動的距離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由于氣壓變it薄物理因表也可以導(dǎo)致液滴移動,因此為了消除物理因索對 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可以設(shè)置對照實驗將裝置中的茉莉花換成死花,其他設(shè)置與裝置甲一樣,排除無關(guān)變量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3)用40W燈泡照射時,紅色液滴沒有發(fā)生移動,說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與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氣相等,即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4)B點以后,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則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索是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
故答案為:(1) 用不同功率的燈泡或改變燈與廣口瓶的距離 (2) 將裝置中的茉莉花換成死花,其他設(shè)置與裝置甲一樣 (3)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4) 溫度、CO2濃度
四、答題
23.答案: (1)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2)光照強度
(3)10
(4)減少
(5)P點右移,M點下移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
分析:綠色植物在有光條件下既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答:(1)P點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為0,因此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2)在P點后,二氧化碳吸收量大于0,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
(3)由圖可知,當(dāng)光照強度為n3時,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質(zhì)量為8+2=10mg/ (m2·h)。
(4)橫軸以上部分代表凈光合作用量,只有凈光合作用量大于呼吸作用量時,植物才積累有機物。曲線與縱軸交點表示該植物呼吸作用量為2。據(jù)此,當(dāng)平均光照強度在n1-n2之間(不包括n1、n2),該植物凈光合作用小于2,由于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各為12h,因此白天積累的有機物不夠夜間呼吸作用消耗,該植物一晝夜內(nèi)體內(nèi)有機物總質(zhì)量將減少。
(5)曲線圖是在25℃條件下測定的,此時是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將溫度提高到30℃,光合速率將下降,呼吸速率上升,光照強度增加才會使得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因此P點將右移,光合速率下降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因此M點向下移。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2)光照強度;(3)10;(4)減少;(5)P點右移,M點下移
24.答案: (1)增加
(2)日出前后溫度低,酶的活性降低,使呼吸作用減弱
(3)18
考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酶及其催化作用
分析:1、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最強,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當(dāng)溫度低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加強,當(dāng)溫度高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弱。
2、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nèi),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強,當(dāng)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
答:(1)經(jīng)過一晝夜,24點時二氧化碳含量低于A點,說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故植物有機物的含量會增加。
(2)BC段CO2濃度增加的較AB段慢的主要原因是日出前后溫度低,酶的活性降低,使呼吸作用減弱
(3)人們外出到公園等綠色植物較多的地方進行散步、放松的時間為18時左右,因此此時二氧化碳濃度最低。
故答案為:(1)增加(2)日出前后溫度低,酶的活性降低,使呼吸作用減弱(3)18時
25.答案: (1)有色液滴
(2)37℃
(3)胰島素的分泌增加,降低了血糖的含量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理,酶及其催化作用,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影響,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會逐漸增大;
活細(xì)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
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總是維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水平上,這是因為胰島分泌的胰島素能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糖的代謝.胰島素的作用: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降低血糖的濃度,據(jù)此答
答:(1)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光照強度的不斷加強,光合作用的速率會逐漸增大.利用這套裝置可以探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guān)系,可以通過改變燈管距離或調(diào)節(jié)燈管的功率來改變這一自變量,通過觀察有色液滴的移動來判斷光合作用速率;
(2)消化酶的活性受受溫度、pH等因素的影響;各種酶在最適溫度范圍內(nèi),酶活性最強,消化酶的最適溫度在37℃左右,當(dāng)溫度過低或過高時,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當(dāng)溫度達到60~80℃時,大部分酶被破壞,發(fā)生不可逆變性;當(dāng)溫度接近100℃時,酶的催化作用完全喪失.曲線圖中的最高點是消化酶發(fā)揮作用的最適溫度,因此應(yīng)在37℃左右;
(3)在血糖濃度升高后胰島素分泌將增加,正常人胰島素濃度會隨著血糖的升高而上升,當(dāng)血糖濃度恢復(fù)正常時,其分泌量下降,因此,BC段出現(xiàn)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量的增加,加速了血糖的分,促進了血糖合成糖原,從而使血糖濃度下降。糖類在人體的小腸內(nèi)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并進入血液,血糖明顯升高;胰島分泌胰島素,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降低血糖的濃度。
故答案為:(1)有色液滴的移動來(2)37℃(3)由于胰島素分泌量的增加,加速了血糖的分,促進了血糖合成糖原,從而使血糖濃度下降
五、綜合說理題
26.答案: 7 點到 10 點左右:二氧化碳供應(yīng)充足,光合作用隨光照增強而增強;10 點:達到光飽和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強;10 點到 13 時左右:環(huán)境溫度過高,氣孔關(guān)閉;二氧化碳供應(yīng)減少,光合作用減弱;13 時到 16 時左右:環(huán)境溫度下降,氣孔張開,二氧化碳供應(yīng)上升,且光照強度雖減弱但仍處于光飽和,光合作用增強;16時到 18 時左右,光照減弱,光合作用減弱。
考點:蒸騰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分析: 在一定范圍內(nèi),植物光合作用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大而增強,當(dāng)光照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光合作用達到最大值,即達到光飽和后,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也不再增強。圖示曲線中AB段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強度增強;?BC段光照強度過強,蒸騰作用散失水分過多,葉片部分氣孔關(guān)閉,二氧化碳進入葉片的量減少,光合作用強度減弱;?CD段光照強度減弱,葉片中部分關(guān)閉的氣孔開放,二氧化碳進入葉片的量增加,光合作用強度增強;?DE段隨著光照強度的減弱,光合作用強度隨之減弱。
27.答案: 燒瓶最終會下沉到缸底由于燒瓶內(nèi)的新鮮枝條在黑暗環(huán)境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瓶內(nèi)的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而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會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dǎo)致瓶內(nèi)氣壓減小,氣球收縮;整個燒瓶排開水體積減小,浮力減小,重力不變,浮力小于重力,燒瓶下沉
考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guān)系,浮力的變化,大氣壓的綜合應(yīng)用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生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在細(xì)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尿酸或其他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答:由裝置可知,當(dāng)裝置處于黑暗狀態(tài)時,綠色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但能夠進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而裝置內(nèi)的NaOH溶液則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從而導(dǎo)致瓶內(nèi)的壓強減小,小于外界的水壓,最終導(dǎo)致可伸縮的氣球縮小,而裝置受到的浮力則與排開液體體積有關(guā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當(dāng)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小時,則會導(dǎo)致浮力減小,而重力不變,所以燒瓶會下沉;
故答案為: 燒瓶最終會下沉到缸底由于燒瓶內(nèi)的新鮮枝條在黑暗環(huán)境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瓶內(nèi)的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而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會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dǎo)致瓶內(nèi)氣壓減小,氣球收縮;整個燒瓶排開水體積減小,浮力減小,重力不變,浮力小于重力,燒瓶下沉。
28.答案: :可燃物的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鐘罩內(nèi)氧氣濃度的變化是蠟燭能否繼續(xù)燃燒的原因,氧氣充足時蠟燭繼續(xù)燃燒,氧氣不足蠟燭熄滅。在A鐘罩內(nèi)隨著氧氣濃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蠟燭很快熄滅;在B鐘罩內(nèi)蠟燭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成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時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所以能為蠟燭燃燒補充氧氣,所以鐘罩內(nèi)的蠟燭燃燒時間比A長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chǎn)物,燃燒與滅火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2)呼吸作用是細(xì)胞內(nèi)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答:A容器中蠟燭很快熄滅的,原因是蠟燭燃燒將容器內(nèi)的氧氣很快消耗干凈,放出二氧化碳,因此缺少氧而無法燃燒;而B容器中蠟燭比A容器中蠟燭燃燒時間長,原因是此裝置置于陽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而蠟燭呼吸需要氧氣,所以蠟燭在一段較長時間內(nèi)繼續(xù)燃燒,植物不會死亡。

相關(guān)試卷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6講 電阻: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6講 電阻,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4講 電流: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4講 電流,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解答題,實驗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5講 電壓: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5講 電壓,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綜合說理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第1講 科學(xué)探究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1講 科學(xué)探究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2講 浮力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32講 浮力

第20講 質(zhì)量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20講 質(zhì)量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47講 杠桿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第47講 杠桿 備戰(zhàn)2022 浙教版科學(xué) 中考高頻考點 加強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