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單元
一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年級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4課。本課是在前面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身邊微小物體的基礎上,嘗試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認識洋蔥表皮細胞的結構。這是對生物細胞的初次探索,以此促使學生去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當然,課堂上還要繼續(xù)鞏固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加強技能訓練。
本課主要有兩個活動和一個研討組成: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這兩個活動之間屬于遞進關系。第一個活動是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學生根據(jù)教科書呈現(xiàn)的步驟動手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這是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基礎;第二個活動是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旨在使學生通過觀察,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第三部分研討我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細胞與羅伯特?胡克觀察到的細胞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五年多的《科學》學習中,通過大量的觀察活動已經(jīng)認識了許多生物的共同特征:都有生命,都有各自獨特的結構,都要適應環(huán)境……對于細胞,學生通過科普書籍、科學視頻等有一定的了解,他們認為細胞能治療疾病,克隆羊與細胞有關,細胞很小……但是親眼觀察細胞,絕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對于細胞結構的認識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說親手制作玻片標本,觀察細胞了。親手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親眼觀察自己制作的標本,學生興趣異常濃厚。
學習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會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用圖畫和文字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能夠對比洋蔥表皮細胞與死亡的軟木細胞,認識植物細胞的特點。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過程。
2.發(fā)展觀察生物細胞、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懂得工具的發(fā)明和進步,使人類的視野不斷擴大和深入,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自然奧秘。
重點
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難點
難點: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洋蔥、小刀、鑷子、載玻片、蓋玻片、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紙、培養(yǎng)皿、顯微鏡。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
聚焦
1.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借助肉眼和不同的放大工具,對身邊的微小物體進行了深入的對比觀察,體驗到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顯微鏡的發(fā)明使人們能觀察到更細微的物體——細胞。你們聽說過細胞嗎?關于細胞你們知道些什么?(預設:動植物是由細胞組成的;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并不相同;……)
2.提問:(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10資料。)從資料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預設:第一個發(fā)現(xiàn)細胞的人是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他是用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細胞的;羅伯特·胡克觀察到的細胞是長方形的,像一個小房間;……)
3.揭題: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長方形的細胞,讓我們跟隨科學家的腳步也來親眼看看細胞是什么樣子的!(板書: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學生說說自己對細胞的了解
設計意圖:通過上節(jié)課對身邊微小物體的觀察引入到細胞。運用資料卡在幫助學生認識細胞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科學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過渡:為了便于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我們需要先制作一個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播放:出示實驗器材圖片,簡單介紹載玻片、蓋玻片等,并播放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制作的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看。
3.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制作玻片標本,并完成實驗幫助卡。
探索二:觀察、記錄洋蔥表皮細胞
1.提問:同學們還記得使用顯微鏡的五個操作步驟嗎?(預設:安放、對光、上片、調(diào)焦、觀察。)
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實驗幫助卡。
3.交流:指導學生組內(nèi)討論。
組內(nèi)研討幫助卡
主持人:你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是怎樣的?
學生1:我看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是由很多細細長長的細胞緊密排列而成,細胞內(nèi)有黑色的小點,有大泡泡。
主持人:你們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2:我們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結構共同的特點是組成細胞的形狀是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一個個像小房間似的,里面都有黑色的點點、大泡泡。
主持人:你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細胞跟羅伯特·胡克觀察到的細胞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學生3:不同處是我們觀察到的細胞大很多,我們能看到細節(jié);相同處是細胞長得都像長方形的小房間。
主持人匯總大家的發(fā)言。
4.研討匯報。
集體匯報幫助卡
主持人:請各小組代表依次匯報你們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是怎樣的。
小組1:我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是由很多細細長長的細胞緊密排列而成,細胞內(nèi)有黑色的小點,有大泡泡。
主持人:其他小組對小組1的描述有什么疑問或補充嗎?
其他小組:沒有。
主持人:請小組1繼續(xù)對思考題作答。
小組1:我們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結構的共同特點是組成細胞都是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里面都有黑色的點點、大泡泡。與羅伯特·胡克觀察到的細胞相比,不同處是我們觀察到的細胞大很多,能看清細節(jié);相同處是細胞長得都像長方形的小房間。
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fā)言,匯報活動結束。
觀看制作視頻,學習制作方法,并完成實驗幫助卡。
利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并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設計意圖: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是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基礎。在制作環(huán)節(jié),通過先觀看視頻,再分步驟學習講解,最后動手制作,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的技能,體驗學習的成功感。
設計意圖:親眼觀察自己制作的洋蔥表皮細胞,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拓展
拓展:課后可上網(wǎng)查詢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細胞。
課堂
小結
小結:洋蔥表皮是由一個個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組成的。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就是洋蔥的細胞。其中的小黑點,我們把它叫作細胞核,大泡泡叫作液泡。
板書
1.4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玻片制作:滴清水→撕取表皮→放表皮、展平→蓋蓋玻片→染色
洋蔥表皮細胞: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小房間似的結構,有小黑點——細胞核,有大泡泡——液泡
教學
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就是“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和“觀察、記錄洋蔥表皮細胞”兩個活動。學生在上節(jié)課使用顯微鏡的操作不夠熟練,甚至還出現(xiàn)過錯誤的操作,因此,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需要留足時間,盡可能地讓每位學生都能正確使用顯微鏡。也可以讓學生整理、歸納常見的顯微鏡的錯誤操作并分析其原因。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不難,但由于步驟較多,注意點較多,學生容易遺漏而導致玻片標本制作不成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做相應的重點標記。這兩個活動耗時較長,學生的協(xié)調(diào)合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優(yōu)化合作步驟,縮短時間。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5.電磁鐵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5.電磁鐵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

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3.電和磁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3.電和磁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2.斜面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2.斜面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科學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教學設計及反思

科學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教科版 (2017)2.斜面教學設計

小學教科版 (2017)2.斜面教學設計

2020-2021學年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0-2021學年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下冊4.莖和葉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下冊4.莖和葉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4.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六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