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單元
一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年級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6課。在學生已經(jīng)能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了解這些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進一步認識生物體是由細胞組成的,同時了解人類用顯微鏡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本課聚焦部分在明確了“顯微鏡使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微小生物”之后,提出了“在水中,就有許多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前認知。探索部分由三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是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制作。第二個活動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態(tài)和運動情況,并進行繪制記錄。第三個活動是借助資料,了解水中微小生物的名稱及它們是怎樣生活和繁殖的。請注意本環(huán)節(jié)明確出現(xiàn)的科學詞匯“微生物”。我們所觀察到的水中的具有生命特征的微小個體都是微生物。在研討環(huán)節(jié),“我們觀察到了幾種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的?”“我們根據(jù)什么辨認出它們是生物的?”這兩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對觀察對象的思考,激發(fā)學生對探究水中微小生物的興趣,同時也為微小生物與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架起了認知的通道。最后的資料告訴我們,從荷蘭的安東尼·范·列文虎克開始,科學家不斷地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的微生物。還有蘑菇、木耳等眼睛能直接看到的生物,也是微生物的一類。微生物的種類、數(shù)量以及分布范圍,正是隨著我們的探究在不斷地被發(fā)現(xiàn)和認知。
當然,認識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必須借助顯微鏡,學生需要進一步熟練顯微鏡的使用技巧,明確先進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認識新的科學世界。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水中存在微小的生物都是認可的,這種認可主要來自學生對眼睛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認知,以及平時的文字、視頻資料。課堂上為學生提供顯微鏡下直接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的機會,親眼觀察微生物的生活習性,對學生了解“生命”的含義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課之前,學生在顯微鏡下主要是對生物體細胞的觀察,本課要讓學生的認知水平從細胞上升到微小生物的完整個體,這對學生來說又是一次提升。雖然通過顯微鏡看到了活生生的、直觀的微小生物,但是要在短時間內對微小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特征有較為完整的認識,形成微生物的概念,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需要他們在不斷地觀察學習中完善對微生物的認識。
學習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
2.知道在水中生活著形態(tài)各異的微小的生物,它們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會運動,能繁殖等。
科學探究目標
1.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小的生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特征。
2.對照資料識別水中常見的微小生物名稱。
科學態(tài)度目標
發(fā)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認識到觀察工具的進步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重點
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通過觀察到的特點來判斷微生物是否有生命。
難點
難點: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建立“微生物是生物”的科學概念。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顯微鏡、觀察用的草履蟲的培養(yǎng)液、燒杯、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滴管、托盤、吸水紙、脫脂棉球。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或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
聚焦
1.導入:(教學提示:出示學生春天踏春游玩的圖片。)狀狀同學在踏春游玩途中,感覺非??诳实泿?,此時,他看到旁邊小溪里的水清澈見底,于是想蹲下去喝個痛快!你們贊同他的做法嗎?說說你們的理由。(預設:同意,沒有帶水,而且看上去很干凈;不同意,溪水里面有灰塵、小動物、細菌等。)
2.追問:有的同學說溪水很干凈,看著什么都沒有;同時也有同學說溪水里有灰塵、小動物和細菌。到底誰的說法正確?我們用科學的方法來驗證。大家知道應該怎么做嗎?(預設:取一些溪水,制成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察并記錄下來。)
3.揭題:大家說得非常對,而且敘述的過程非常完整!第一步制作玻片標本,第二步觀察,第三步記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觀察水中究竟有什么秘密。(板書: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思考討論小溪里的水是否可以直接喝,并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在生活中或電視劇中,學生會看到人們直接喝野外的水解渴。有的學生可能不會認為這樣存在什么問題,而關注社會新聞的學生可能會通過電視新聞了解到野外水源不干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學生對自然水的前認知。
科學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制作微小生物的裝片
1.過渡:(教學提示:出示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的制作實驗幫助卡。)我們學習過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的制作,大家思考一下,制作微小生物裝片的步驟是一樣的嗎?是否需要調整呢?
2.交流:如何根據(jù)所學的內容制作微小生物的裝片呢?指導學生組內討論。
組內研討幫助卡
主持人:制作微小生物的裝片需要哪些材料?
學生1:我認為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紗布、載玻片、溪水、滴管、鑷子、蓋玻片、吸水紙。
主持人:應該如何制作玻片?
學生2:我認為實驗步驟為:①在一塊干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溪水;②用鑷子夾取蓋玻片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③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主持人:實驗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學生3:我認為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①四人一組,合理分配任務;②制作完玻片標本后,將實驗器材歸位。
主持人匯總大家的發(fā)言。
布置任務:指導學生按照研討出來的方案,制作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
探索二: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過渡:相信通過合作,大家都完成了玻片標本的制作!現(xiàn)在請大家開始利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秘密吧!
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
3.交流:指導學生組內討論。
組內研討幫助卡
主持人:你們觀察到了哪些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的?
學生1:我觀察到了變形蟲和草履蟲。變形蟲的形狀不規(guī)則,有細胞核;草履蟲像草鞋底、體表有纖毛。
學生2:我觀察到了衣藻,它有葉綠體和長長的觸須,呈橢圓形。
主持人:你們根據(jù)什么辨認出它們是生物的?
學生3:它們都由細胞組成,需要吃食物或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主持人匯總大家的發(fā)言。
4.研討匯報。
集體匯報幫助卡
主持人: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觀察到了幾種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的?并說明你們是根據(jù)什么辨認出它們是生物的。
小組1:我們觀察到了3種微小的生物,它們是變形蟲:形狀不規(guī)則、有細胞核;草履蟲:像草鞋底、體表有纖毛;衣藻:有葉綠體、長長的觸須(鞭毛)、呈橢圓形。我們認為草履蟲、變形蟲、衣藻是生物,因為它們由細胞組成,需要吃食物或自己通過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主持人:其他小組有補充或疑問嗎?
小組2:我們有補充。_我們還觀察到了線蟲,是細長的,會扭曲運動。我們認為草履蟲、變形蟲、衣藻、線蟲都是生物,因為它們能對剌激產(chǎn)生反應,還能進行排泄。_
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fā)言,匯報活動結束。
5.小結:我們觀察到了在水中形態(tài)各異的微小的生物,也根據(jù)自己的理由將它們劃分為了生物或者非生物。生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除病毒外,一般都由細胞組成;②需要一定的生活環(huán)境;③需要吃食物或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④需要呼吸;⑤排泄廢物;⑥對外界的刺激有應激表現(xiàn);⑦有生殖現(xiàn)象等。
6.提問:你們觀察到的水中的微生物分別符合哪些特征?(預設:衣藻由細胞組成,生活在水中,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chǎn)生反應。)
制作微小的生物的裝片
學生把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小的生物畫下來,要有初步的輪廓,要有比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文字說明或符號。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旨在對觀察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確定屬于微小生物的部分,并能進一步確認微小生物的種類或者名稱。
設計意圖:研討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呈現(xiàn)更多信息。在不斷積累的信息中,逐漸完善對水中微小生物的界定和認識。
拓展
談話:這小小一滴水中就有這么多的微生物,那這杯水、一條小溪、大自然中的微生物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⒉拓展:出示教材16頁資料卡,引導學生閱讀。
課堂
小結
小結:人們通常將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其實,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如屬于真菌的蘑菇、木耳等。從水中到空氣中,土壤中,從肉眼看不到的到可以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無處不在。它們大多數(shù)雖然個體微小,卻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板書
教學
反思
本課分為“制作微小生物的裝片”和“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兩個部分。雖然本課涉及的操作步驟和方法在前幾課中都反復練習過,但是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還是難以合理地控制時間,因此可以設置倒計時秒表,不斷提醒學生加強合作,提高效率。在畫圖方面,要求神似而不要求完全一致,否則會浪費時間。其次,在小組討論的時候,要求學生提前組織好語言,在發(fā)言時表述清晰、準確,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使交流環(huán)節(jié)更加順暢。

相關教案

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3.電和磁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3.電和磁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2.斜面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2.斜面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

科學六年級上冊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科學六年級上冊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6.不同的季節(jié)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6.不同的季節(jié)教案

小學教科版 (2017)2.斜面教學設計

小學教科版 (2017)2.斜面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6.測試塔臺模型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6.測試塔臺模型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6. 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六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