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關于合力與其兩個分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兩個分力的作用效果與它們合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C.兩個分力的大小之和就是合力的大小
D.一個力可以分解為任意大小的兩個分力
解析:選A 兩個分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合力的作用效果一定是相同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兩個分力,A正確,B錯誤;分力與合力的關系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不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分解都是不正確的,C、D錯誤。
2.若將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力F1、F2,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F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
B.F1、F2不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
C.物體同時受到F、F1、F2三個力的作用
D.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與F相同
解析:選C F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故A正確;分力不是物體所受到的力,F(xiàn)1、F2是兩個分力,故B正確;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分力F1和F2,實際上分力并不存在,故C錯誤;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與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D正確。
3.如圖所示,被輕繩系住靜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實際作用效果來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則G的兩個分力的方向分別是圖中的( )
A.1和4 B.3和4
C.2和4 D.3和2
解析:選B 小球重力產生兩個效果,一是使繩子拉伸,二是使斜面受壓,故應按此兩個方向分解,分別是3和4,故B正確,A、C、D錯誤。
4.如圖所示,將光滑斜面上物體的重力mg分解為F1、F2兩個力,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下滑的力,F(xiàn)2是物體對斜面的正壓力
B.物體受mg、N、F1、F2四個力作用
C.物體只受重力mg和支持力N的作用
D.力N、F1、F2三個力的作用效果跟mg的作用效果相同
解析:選C 物體受到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斜面,F(xiàn)1、F2是將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所得的兩個分力,實際不存在,綜上可知,C正確,A、B、D錯誤。
5.將物體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進行分解,選項圖中錯誤的是( )
解析:選C A項中物體所受的重力分解為垂直于斜面使物體壓緊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體向下滑的分力G2,A項正確;B項中物體所受的重力分解為沿兩條細繩使細繩張緊的分力G1和G2,B項正確;C項中物體所受的重力應分解為垂直于兩接觸面使物體壓緊兩接觸面的分力G1和G2,C項錯誤;D項中物體所受的重力分解為水平向左使物體壓緊墻的分力G1和沿繩向下使繩張緊的分力G2,D項正確。
6.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物體質量相同,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受到三個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當它們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系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解析:選C 題圖中三個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N甲=mg-Fsin θ,N乙=mg+Fsin θ,N=mg,因它們均相對地面滑動,由摩擦力f=μN知,f乙>f丙>f甲,C正確。
7.如圖所示,將一個已知力F分解為F1、F2,已知F=10 N,F(xiàn)1與F的夾角為37°,則F2的大小不可能是(sin 37°=0.6,cs 37°=0.8)( )
A.4 N B.6 N
C.10 N D.100 N
解析:選A 根據(jù)力的分解三角形定則可知當F2的方向與F1垂直時F2的值最小,由幾何關系可得F2的最小值為F2=Fsin 37°=10×0.6 N=6 N,由此可知A項中F2的大小不可能出現(xiàn),故選A。
8.小明想推動家里的衣櫥,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氣也推不動,他便想了個妙招,如圖所示,用A、B兩塊木板,搭成一個底角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櫥居然被推動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小明根本沒有用力去推衣櫥
B.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如何小明的力氣也沒那么大
C.這有可能,A板對衣櫥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所受的重力
D.這有可能,但A板對衣櫥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所受的重力
解析:選C 由題意知,小明所受的重力可分解為沿兩塊木板方向的分力,由于兩塊木板夾角接近180°,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分力(即木板的推力)可遠大于小明所受的重力,選項C正確。
9.兩個大人和一個小孩拉一條船沿河岸前進。兩個大人對船的拉力分別是F1和F2,其大小和方向如圖所示。今欲使船沿河中心線行駛,求小孩對船施加的最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根據(jù)題意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
F1y=F1·sin 60°=200eq \r(3) N
F2y=F2·sin 30°=160 N
所以小孩最小拉力的大小為
F=F1y-F2y=(200eq \r(3)-160)N=186.4 N
方向為垂直于河中心線指向F2。
答案:186.4 N,垂直于河中心線指向F2
B組—重應用·體現(xiàn)創(chuàng)新
10.[多選]兩個共點力F1、F2互相垂直,其合力大小為F,F(xiàn)1與F間的夾角為α,F(xiàn)2與F間的夾角為β,如圖所示。若保持力F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而改變F1,對于F2的變化情況,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若保持α不變而減小F1,則β變小,F(xiàn)2變大
B.若保持α不變而減小F1,則β變大,F(xiàn)2變小
C.若保持F1的大小不變而減小α,則β變大,F(xiàn)2變大
D.若保持F1的大小不變而減小α,則β變小,F(xiàn)2變小
解析:選AD 合力F保持不變,若保持α不變而減小F1,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β變小,F(xiàn)2變大,如圖甲所示,故A正確,B錯誤;若保持F1的大小不變而減小α,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β變小,F(xiàn)2變小,如圖乙所示,故C錯誤,D正確。
11.如圖所示,作用在滑塊B上的推力F=100 N,若α=30°,裝置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計,則工件上受到的壓力為( )
A.100 N
B.100 eq \r(3) N
C.50 N
D.200 N
解析:選B 裝置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計,對滑塊B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則:水平方向:F=F1sin α,
對A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豎直方向:F1cs α=F2,
所以:F2=eq \f(cs α,sin α)F,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工件受到的向上的彈力與工件對裝置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N=F2=eq \f(cs α,sin α)F=eq \r(3)×100 N=100 eq \r(3) N;故B正確。
12.在水平路面上用繩子拉一個重為G=183 N的木箱,繩子與水平路面的夾角為30°,如圖所示。木箱與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0,要使木箱能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運動,則繩上所加拉力F應為多大?
解析: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木箱受到四個力的作用,將拉力F沿兩個坐標軸方向分解為分力F1和F2,得F1=Fcs θ,F(xiàn)2=Fsin θ
在x軸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可得
F1=f
在y軸方向上有F2+N=G
又f=μN
將G=183 N及μ=0.10、θ=30°代入以上三式解得
F=20 N。
答案:20 N
13.一質量mB=4 kg的物塊B放置于粗糙水平桌面上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另有一質量mA=2 kg的物塊A連著繩子靜止在空中,如圖所示。繩子的結點為O,BO之間的繩水平,OC繩子的一端C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并且與墻壁的夾角為θ=37°,已知sin 37°=0.6,cs 37°=0.8,g取10 m/s2。求:
(1)OB之間繩子上的拉力F1的大小和OC之間繩子上的拉力 F2的大??;
(2)此時物塊B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f的大??;
(3)當物塊A的質量增加到mA=4 kg時,物塊B剛好要滑動時,物塊B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解析:(1)對結點O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正交分解可得
F2cs θ=mAg
F2sin θ=F1
解得:F2=25 N F1=15 N。
(2)由B受力平衡可得
水平方向:f=F1
解得:f=15 N。
(3)當mA=4 kg時,由(1)的分析可知OB之間的繩子的拉力變?yōu)?0 N,此時物塊B剛好要滑動,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所以此時fm=30 N
又因為fm=μmBg
解得:μ=0.75。
答案:(1)15 N 25 N (2)15 N (3)0.75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七節(jié) 力學單位一課一練,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屬于力的單位是,[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六節(jié) 失重和超重課時練習,共7頁。
這是一份粵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彈力練習,共5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