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若某一物體受共點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該物體( )
A.一定是靜止的
B.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C.所受各共點力的合力可能不為零
D.所受各共點力的合力為零
解析:選D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物體可能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選項A、B錯誤;此時所受各共點力的合力一定為零,選項C錯誤,D正確。
2.如圖所示,滑索借助高度差從高處向下滑行,它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刺激性和娛樂性的游樂項目。若忽略空氣阻力,在人坐上吊具(包括滑車和吊帶)后,剛剛開始的緩慢下滑階段,下列關(guān)于以人和吊具作為整體的受力圖正確的是( )
解析:選D 由題意可知,人緩慢下滑的過程中,是勻速運動,合力為零,由受力分析可得:拉力FT、摩擦力Ff的合力與重力mg平衡,故只有選項D正確。
3.如圖所示,某個物體在F1、F2、F3和F4四個共點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F4的方向沿逆時針轉(zhuǎn)過120°而保持其大小不變,其余三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變,則此時物體所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
A. eq \f(F4,2) B.0 C.F4 D. eq \r(3)F4
解析:選D 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可知,F(xiàn)1、F2、F3的合力與F4等大反向,當F4的方向沿逆時針轉(zhuǎn)過120°而保持其大小不變時,F(xiàn)1、F2、F3的合力的大小仍等于F4,但方向與F4成60°角,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得,此時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為 eq \r(3)F4,故選D。
4.如圖所示在傾角為53°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5 N的力拉著重4 N的木塊向上做勻速運動,則斜面對木塊的總作用力的方向是( )
A.垂直斜面向上 B.水平向左
C.沿斜面向下 D.豎直向上
解析:選B 由于木塊做勻速運動,合力為0,可知斜面對木塊的作用力與拉力、重力二者的合力等值反向。因拉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為F sin 53°=4 N,恰好與木塊重力平衡,可知斜面對木塊的作用力一定與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平衡,由于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向右,故斜面對木塊的作用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B正確。
5.重力為G的體操運動員在進行自由體操比賽時,有如圖所示的比賽動作,當運動員豎直倒立保持靜止狀態(tài)時,兩手臂對稱支撐,夾角為θ,則( )
A.當θ=60°時,運動員單手對地面的正壓力大小為 eq \f(G,2)
B.當θ=120°時,運動員單手對地面的正壓力大小為G
C.當θ不同時,運動員受到的合力不同
D.當θ不同時,運動員與地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解析:選A 對運動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1=F2= eq \f(G,2),即運動員單手對地面的正壓力大小為 eq \f(G,2),與夾角θ無關(guān),選項A正確,B錯誤;不管θ如何,運動員受到的合力為零,與地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總相等,選項C、D錯誤。
6.(2022·重慶高考)如圖所示,吸附在豎直玻璃上質(zhì)量為m的擦窗工具,在豎直平面內(nèi)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圖中未畫出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拉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為g,則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 )
A.大小等于mg B.大小等于 eq \r(2)mg
C.方向豎直向上 D.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選B 擦窗工具在豎直玻璃平面上受到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即F摩= eq \r(2)mg,方向斜向左上方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故B正確,A、C、D錯誤。
7.如圖所示,建筑裝修中,工人用質(zhì)量為m的磨石對斜壁進行打磨,當對磨石加豎直向上大小為F的推力時,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勻速運動。已知磨石與斜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
A.(F-mg)sin θ B.μ(F-mg)sin θ
C.μ(F-mg)cs θ D.μ(F-mg)
解析:選B對磨石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沿斜壁方向:(F-mg)·cs θ=f;垂直于斜壁方向:壓力FN=(F-mg)sin θ,故摩擦力f=μFN=μ(F-mg)sin θ,選項B正確。
8.[多選]如圖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側(cè)是光滑的,左側(cè)是粗糙的,O點為球心,A、B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小物塊A靜止在球面的左側(c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1,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N1;小物塊B在水平力F2作用下靜止在球面的右側(cè),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N2,已知兩小物塊與球心連線和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θ,則( )
A.F1∶F2=cs θ∶1 B.F1∶F2=sin θ∶1
C.N1∶N2=cs2θ∶1 D.N1∶N2=sin2θ∶1
解析:選AC 如圖所示,分析受力作出力的合成圖,由圖中幾何關(guān)系有:F1=mg sinθ、N1′=mg cs θ;F2=mg tan θ、N2′= eq \f(mg,cs θ),又N1=N1′,N2=N2′,故F1∶F2=cs θ、N1∶N2=cs2θ,A、C正確。
9.如圖所示,用一繩子a把物體懸掛起來,再用另一根水平的繩子b把物體拉向一旁固定起來。物體的重力是60 N,繩子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繩子a與b對物體的拉力分別是多大?(sin 37°=0.6,cs 37°=0.8)
解析: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物體受重力、繩a和b的拉力,將重力分解到沿a、b繩的方向上,則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
Ta=Ga= eq \f(G,cs 37°)= eq \f(60,0.8) N=75 N
Tb=Gb=G tan 37°=60× eq \f(3,4) N=45 N。
答案:75 N 45 N
eq \a\vs4\al(B)組—重應(yīng)用·體現(xiàn)創(chuàng)新
10.體育器材室里,籃球擺放在如圖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寬度為d,每個籃球的質(zhì)量為m、直徑為D,不計球與球架之間摩擦,則每個籃球?qū)σ粋?cè)球架的壓力大小為( )
A. eq \f(1,2)mg B. eq \f(mgD,d)
C. eq \f(mgD,2\r(D2-d2)) D. eq \f(2mg\r(D2-d2),D)
解析:選C 以任意一只籃球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設(shè)球架對籃球的支持力F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由幾何知識得:cs α= eq \f(\r(\b\lc\(\rc\)(\a\vs4\al\c1(\f(D,2)))\s\up12(2)-\b\lc\(\rc\)(\a\vs4\al\c1(\f(d,2)))\s\up12(2)),\f(D,2))= eq \f(\r(D2-d2),D),根據(jù)平衡條件得:2F cs α=mg,解得:F= eq \f(mgD,2\r(D2-d2)),由牛頓第三定律得,籃球?qū)η蚣艿膲毫Υ笮椋篎′=F= eq \f(mgD,2\r(D2-d2)),故C正確。
11.如圖所示,重力為G的圓柱體A被平板B夾在板與墻壁之間,平板B與底座C右端用鉸鏈相連,左端由液壓器D調(diào)節(jié)高度,以改變平板B與水平底座C間的夾角θ;B、C及D的總重力也為G,底座C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粵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五節(jié)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yīng)用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m/s2,8 m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彈力練習,共5頁。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粵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六節(jié)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其應(yīng)用課時訓練,文件包含粵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課時分層作業(yè)14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其應(yīng)用含答案docx、粵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課時分層作業(yè)14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