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碟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擅長寫景和表現(xiàn)士大夫的閑情雅致,文筆清新活潑,趣味盎然。主要作品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本文選自《陶庵夢憶》卷三。張岱出身仕宦世家。明亡之后,他曾經(jīng)參加過抗清斗爭,后來避居深山,專心從事著述。他的著作多緬懷往昔風(fēng)月繁華,追憶前塵往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 日,湖中人鳥聲俱 絕。是 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下了三天,西湖中人鳥聲全都斷絕。這一天打更聲停下了,我劃著一只小船,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冰花一片彌漫,(只見)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像一個墨點的湖心亭和我那像 一片芥葉的小船,船中像米粒一般大小的兩三個人罷了。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到了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著氈子面對面的坐著,一個書童正在燒酒,酒爐里的酒燒的滾沸。(他們)見到我,十分高興,說道:“湖中怎么可能還有(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拽著我一起喝酒。我痛飲了三大碗就(和他們)告辭。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問他們的姓氏,(他們回答)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下船,船夫不停的小聲念叨著:“別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一樣癡的人呢!”
1.這是一篇游記,請你說說本文的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2.請從文中找出一個最恰當(dāng)?shù)淖謥碓u價張岱。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
2.請從文中找出一個最恰當(dāng)?shù)淖謥碓u價張岱。
1、作者記敘看雪的背景、時間等有何作用?
開頭三句話交代了作者看雪的時間和背景。交代事件以示不忘故國之意。同時,從時間、地點兩個方面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派蕭殺的冷寂景象。
2、作者“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這種做法充分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3、“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边@句話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作者如一位高明的畫師,別出心裁,在白雪迷蒙的底色上勾勒,一幅湖山夜景圖就展示在眼前,充滿了詩情畫意。對長提、湖心亭、舟和舟中人之小的渲染,寄托了作者對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嘆。
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為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線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zhì)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
4、找出寫西湖雪景的句子并賞析。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
5、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用意?
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獲頗大,印象極深。
6、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 場面,多余嗎?為什么?
不多余。因為湖心亭上兩個金陵人對坐飲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為文章開出另一境界,給人一種新逢知己的驚喜,同時也是“看雪”行動的延伸。
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
抒發(fā)了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同時天涯遇知音的喜悅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緒。
本課描繪了雪后西湖寧靜清絕的景象,表現(xiàn)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時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之情。
這篇文章可謂是癡人賞奇景,你認(rèn)為奇景“奇”在哪?癡人“癡”在何處?請分別概括。
萬籟俱寂;天地一色;萬物渺小。
不顧天寒地凍,醉心于寫景,閑情雅趣異于常人。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與哪句話相互映襯?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文中的“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性情?
3. 如何理解“上下一白”?4.“癡”與課文第一段那句話相呼應(yīng)?寫出了作者什么心情?
此時湖上冰花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一片混沌。
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13* 湖心亭看雪評課ppt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湖心亭,中國四大名亭,走進作者,寫作背景,疏通文意,亭中會客經(jīng)過,借舟子之口抒發(fā)感慨,情感和中心,文章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 湖心亭看雪課堂教學(xué)ppt課件,文件包含13湖心亭看雪pptx、13湖心亭看雪docx、13《湖心亭看雪》課后習(xí)題參考答案docx、第13課湖心亭看雪mp3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 湖心亭看雪備課ppt課件,共4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小瀛洲,阮公墩,花港觀魚,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柳浪聞鶯,南屏晚鐘,平湖秋月,曲院風(fēng)荷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