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進一步掌握平行線的性質,運用兩條直線是平行判斷角相等或互補.2.能夠根據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進行簡單的推理與計算.
位于中國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zhèn)北的三星堆遺址,屬于古蜀國文明。遺址分布范圍達12平方公里,距今4800年至2800年,延續(xù)時間近2000年。出土各種文物: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青銅器...等數千件。其中有享譽中外的金杖、金面罩、青銅人像、頭像、人立像、畫具等精品文物1000多件。
如下圖,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考古中發(fā)掘出的一個梯形殘缺玉片,工作人員從玉片上已經量得∠A=115°,∠D=110°。已知梯形的兩底AD//BC,你能求出另外兩個角的度數嗎?
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綜合運用
例1: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1=∠2,則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根據是什么?(2)若∠2=∠M,則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 根據是什么?(3)若∠2+∠3=180°,則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 根據是什么?
解:(1)∠1與∠2是內錯角,若∠1=∠2, 則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可得 BF∥CE; (2)∠2與∠M是同位角,若∠2=∠M, 則根據“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可得AM∥BF; (3)∠2與∠3是同旁內角,若∠2+∠3=180°, 則根據“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可得AC∥MD.
例2:如圖,AB∥CD,如果∠1=∠2,那么EF、AB平行嗎?請說明理由.
解: 平行. 理由: ∵ ∠1=∠2 (已知) ∴ EF∥CD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 又∵AB∥CD(已知) ∴ EF∥AB (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例3: 如圖,已知直線a∥b,直線c∥d,∠1=107°,求∠2,∠3的度數.
解:∵a∥b,∴∠2=∠1=107°(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c∥d,∴∠1+∠3=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3=180°-∠1=180°-107°=73°.
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有什么不同
已知角之間的關系(相等或互補),得到兩直線平行的結論是平行線的判定。 已知兩直線平行,得到角之間的關系(相等或互補)的結論是平行線的性質。
解: ∵AD//BC ,∠A=115° ∴∠A+∠B=180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B=65° ∠C=70°
做一做:如圖,若AB//CD,你能確定∠B、∠D與∠BED 的大小關系嗎?說說你的看法.
解:過點E作EF//AB.所以∠B=∠BEF.因為AB//CD, 所以∠D =∠DEF.所以∠B+∠D=∠BEF+∠DEF=∠DEB.即∠B+∠D=∠DEB.
如圖,AB//CD,探索∠B,∠D與∠DEB的大小關系.
解:過點E作EF//AB. 所以∠B+∠BEF=180°. 因為AB//CD, 所以EF//CD. 所以∠D +∠DEF=180°. 所以∠B+∠D+∠DEB =∠B+∠D+∠BEF+∠DEF =360°. 即∠B+∠D+∠DEB=360°.
討論1:如圖,AB∥CD,則 :
當有一個拐點時: ∠A+∠E+∠C= 360°,
當有兩個拐點時: ∠A+∠ E1 + ∠ E2 +∠C = 540°,
當有三個拐點時: ∠A+∠ E1 + ∠ E2 +∠ E3 +∠C = 720°.
若有n個拐點,你能找到規(guī)律嗎?
討論2:如圖,若AB∥CD, 則:
當左邊有兩個角,右邊有一個角時: ∠A+∠C= ∠E.
當左邊有兩個角,右邊有兩個角時: ∠A+∠F= ∠E +∠D.
當左邊有三個角,右邊有兩個角時: ∠A+∠ F1 +∠C= ∠ E1 +∠ E2.
若左邊有n個角,右邊有m個角,你能找到規(guī)律嗎?
1.如圖,直線a,b被直線c,d所截,若∠1=80°,∠2=100°,∠3=85°,則∠4的度數是( )A.80°B. 85°C. 95°D. 100°
2.如圖,若∠A+∠ABC=180°,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1=∠2B. ∠2=∠3C. ∠1=∠3D. ∠2=∠4
3. 一小區(qū)大門的欄桿如圖,當欄桿抬起時,BA垂直于地面AE,CD平行于地面AE,則∠ABC+∠BCD的度數為( ?。〢. 180° B. 270° C. 300° D. 360°
4. 如圖4,AB∥CD,直線BC分別交AB,CD于點B,C. 若∠1=50°,則∠2的度數為( )A. 40° B. 50° C. 120° D. 130°
5. 如圖,直線MA∥NB,∠A=70°,∠B=40°,則∠P=____________.
6. 如圖,已知∠A=∠1,∠C=∠F.求證:BC∥EF.
證明:∵∠A=∠1(已知)∴AC∥DF(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C=∠BGD(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F(已知)∴∠BGD=∠F(等量代換)∴BC∥EF(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7. 如圖,已知AD∥BC,∠1=∠2,試說明:∠3+∠4=180°.
解:因為AD∥BC(已知),所以∠1=∠3(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因為∠1=∠2(已知),所以∠2=∠3(等量代換). 所以BE∥DF(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所以∠3+∠4=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8.如圖,點B在AC上,點E在DF上,AF分別與BD、CE相交于點G、H,且∠1=∠2,∠C=∠D,試說明∠A=∠F.
證明:∵AF與CE相交于點H∴∠2=∠3(對頂角相等)∵∠1=∠2(已知)∴∠1=∠3(等量代換)∴DB∥EC(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4+∠C=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又∠C=∠D(已知)∴∠4+∠D=180°(等量代換)∴DF∥A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A=∠F(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9.林灣鄉(xiāng)要修建一條灌溉水渠,如圖,水渠從A村沿北偏東65°方向到B村,從B村沿北偏西25°方向到C村,水渠從C村沿什么方向修建,可以保持與AB的方向一致?
解:由題可得∠1=65°當EC保持與AB的方向一致,則EC∥BD可得:∠NCE=∠CBD=25°+65°=90°故∠2=65°即從C村沿北偏東65°方向建設,可保持與AB的方向一致.
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綜合運用的兩種形式:
1.角與角的數量關系→線與線的位置關系→角與角的數量關系;2.線與線的位置關系→角與角的數量關系→線與線的位置關系.
這是一份初中數學滬教版 (五四制)七年級下冊13.5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課件ppt,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復習回顧,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請注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數學13.5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復習引入,平行線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條件和結論互換,角的關系,兩直線平行,∵∠1∠2,平行線判定,平行線性質,補充例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滬教版 (五四制)13.5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回顧,操作3,提升訓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