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微信公眾號“古典詩詞”專欄要推薦閱讀《聲聲慢》,請你寫一段推薦文字”。
詩圣杜甫,光照千古。生活在安史之亂前后的杜甫,恰好見證了中國歷史由盛而衰的全過程;他同時也見證了家道由盛而衰的過程?!皣也恍以娂倚?,賦到滄桑句便工”,杜甫正是在歷史烘爐的陶冶中橫空出世,成為一代宗師。在杜甫的詩歌中,我們能看到盛衰的變遷、人民的生態(tài)、大地的顏色,還有一個高尚靈魂最純粹的嘆息。崇高的理想和沉重而破碎的現(xiàn)實糾結一體,拳拳的親情和濃郁得化不開的家國情懷融為一體,豐富的閱歷與精湛的藝術境界相得益彰……在杜甫這里,我們能體驗到詩歌內容的無限在藝術上,成熟的格律、傳神的煉字、博采眾長的詩體、沉郁頓挫的詩風、現(xiàn)實主義的精神都代表了本領域的最高成就。中晚唐的韓愈、元稹、白居易、李商隱、韋莊、杜荀鶴、皮日休等詩人開始極力推崇杜甫,宋代以后,文人作詩,十有八九以杜詩為藍本。文天祥在獄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詩,自序里說:“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笨梢姸旁姷挠绊懼?。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善用白描,語言清麗。有《漱玉詞》輯本。
“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jié)流蕩無歸。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tài)百出?!?br/>宋代·王灼——《碧雞漫志》卷二
新婚燕爾幸福日,金石書畫共傾心。
孑然一身無子嗣,悲苦離世人不知。
卜居會稽逢盜賊,重病纏身欲喪命。
金人入侵滅北宋,金石書畫化灰塵。
丈夫赴任染病去,時值中年有遺孀。
不幸再嫁張汝舟,倉促離婚被判刑。
靖康之亂,金滅北宋。夫婦所存的十余屋金石書畫在戰(zhàn)火中焚為灰燼。
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再嫁張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訴訟,與張汝舟離婚。被判刑。
李清照沒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無人知道死于何時,葬于何處。
她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李格非父親李格非中過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郞,是蘇門弟子。丈夫趙明誠(丞相第二子)是金石考據家。
根據李清照人生經歷理解其創(chuàng)作風格變化
南渡前:內容--閨閣生活和傷春怨別詞風--清麗柔美代表作:《醉花陰》
南渡后:內容--懷舊悼亡,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 詞風--凄婉哀怨代表作:《聲聲慢》
《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作品。
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輾轉南方逃亡避難中又丟失大量珍愛的文物、古籍。國破家亡,丈夫去世,境況凄涼,詞人嘗盡顛沛流離的苦痛,寫下這首《聲聲慢》。
聲聲慢,詞牌名,最早見于北宋晁補之筆下。慢:就是慢詞,其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長拍緩的詞。此調風格緩慢哽咽,如泣如訴,多寫愁苦憂思題材。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辛棄疾《聲聲慢·開元盛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 )暖還( )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 )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 )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用低沉舒緩的語調和語氣吟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中的“冷冷”、“慘慘”;“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中的“最難”;“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中的正時”中的“正”、“卻是”、“舊時”;“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中的“獨自“怎生”等,要重讀。
讀出慘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圍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朗讀作品,你認為詞中哪一個字最能表現(xiàn)詞人情感?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開篇七組疊字的運用,被歷代評論家稱為妙句。妙在何處?
連用7組疊詞,強化感情
1.形式上,具有節(jié)奏感、音樂美,增強語氣。2.(本文)內容上,奠定哀婉、凄涼、愁苦的感情基調。
形式大致分為六種:AA式:(單字重疊)“青青”“悠悠”“呦呦”“明明”“曖曖”“依依”ABAB式:(兩字重疊) “火紅火紅”ABB式:(三字后重疊) “亮晶晶”AAB式:(三字前重疊) “咕咕叫”AABB式 : “干干凈凈”A里(頭)AB式 :“糊里糊涂”“呆頭呆腦”
疊詞,一般指的是含有重疊字的詞。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抓住小草情態(tài),仿佛感受到了草調皮可愛的情態(tài)。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豐富地抒發(fā)了詞人內心復雜的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讓語言更加富有韻律。
凄凄慘慘戚戚(平平仄仄平平)
音調經歷了升、降、升、降、升的起伏變化,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仿佛女主人公一邊尋覓,一邊低聲細雨,自泣自訴,具有一種徘徊低迷、婉轉凄楚的音樂美,契合詩歌的情感基調。
圍繞“愁”,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請同學們試著給詩中每幅畫面擬個名字,在品讀意象中感受意境。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涼慘淡。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百鳥飛回?!鸥Α兜歉摺饭诺牢黠L瘦馬,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一個“急”字給人以迅猛、寒冷之感,風之急可見身之冷、心之凄,渲染愁情。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钋逭铡兑患裘贰?br/>如何理解“卻是舊時相識”?
雁從北方飛到南方,作者從北方避難南方,便有似曾相識之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蹦菚r的大雁帶來的是甜蜜的回憶,相逢的希望,同是大雁飛過,這次想起的卻是逝去的丈夫,以及陷入敵手難以再回的故國,大雁來年可飛回北方,詩人卻只能漂泊南方。
過雁象征離愁。音信之盼、離愁別恨、思鄉(xiāng)念親。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钋逭铡蹲砘帯繁淘铺?,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鯇嵏Α段鲙洝?br/>“黃花”既是憔悴無人憐惜的菊花,也是作者自喻,比喻自己憔悴的容顏,孤苦飄零的晚境。
“有誰堪摘”:反問,強調無人可摘,懷人傷己,表達作者孤寂之情。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铎稀断嘁姎g》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拙右住堕L恨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悲涼、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一葉知秋,梧桐是哀愁的象征;秋雨綿綿,落在葉上,打在心上,雨也是哀傷、愁思的象征。綿綿的細雨就像詞人細細密密的愁思,無窮無盡。
這幾句渲染了滿目凄涼、滿耳苦雨聲的凄苦的氣氛。恰好和詞人孤苦凄涼的心情融為一體。
營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傳遞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寄托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想象: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一個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著一個永遠回不來的人。一個“守”字和“獨自”一詞,活畫出一個發(fā)愣悶坐失意人的形象,突出詞人度日如年的凄戚心情。“獨自怎生得黑”,不知道怎樣捱過一天(凄涼,空虛,悲愁,痛苦)
連下疊字無跡,能手?!昂凇弊置罱^?!?陸云龍《詞菁》卷二
失魂落魄、孤寂落寞的孀居濃愁
此句妙在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喪夫之痛、亡國之恨孀居之悲、流離之苦
詞人通過描寫在殘秋的所見所聞所感營造出冷清悲涼的意境,抒發(fā)其飽經國破家亡夫死后的內心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全詞圍繞一個“愁”字,采用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方式,反復描寫、渲染,把詞人復雜而深沉的愁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斷腸一曲愁千縷,字字含淚句句愁。小詞大境界,凄美見真情。一片落葉,一聲雁叫,一滴秋雨,李清照都能點石成金,賦予它濃郁的感染力。她的《聲聲慢》以深沉婉約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她化不開、驅不散的孤獨落寞。讀著它,仿佛我們也切切實實經受了這樣的家國之痛,無怪乎著名散文家梁衡評價李清照為“亂世中的美神"。全詞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感染力,正如楊慎的評價,“最為婉妙”。
作為一個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為一個詩人,她又何其偉大。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苦難不停地擦試著李清照的藝術靈魂;這些經歷像重物一樣壓在她生命的彈簧上,但它們不能壓垮李清照,相反,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
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古是著書。
輕拂中華歷史的塵煙紗縵,咀嚼古往今來的悲懷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學史長河中,特立獨行,登峰造極的滄海愁人恐怕當數(shù)女詞人李清照。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也要學會在困厄中超越,帶著自信與樂觀,微笑著面對生活。
這是一份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二 燭之武退秦師完美版ppt課件,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他是誰,燭之武退秦師,《左傳》及左丘明,知識拓展,疏通字詞,疏通課文,一波三折,作業(yè)布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一 祝福課文ppt課件,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小說常識,整體感知,環(huán)境描寫分析,環(huán)境描寫,“死了”,人物形象分析探討,人物形象塑造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部編高教版(2023)*無衣一等獎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文學常識,詩經六義,整體感知,詩歌鑒賞,詩歌主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