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傳統(tǒng)美德 源遠流長
政治認同:懂得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所形成的代代傳承的美德,深深熔鑄在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中。道德修養(yǎng):明白不懈追求人格修養(yǎng)的提高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突出特點,求新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中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品質。法治觀念: 知道人格修養(yǎng)離不開學習和實踐,好學善學,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在這種精神的浸潤之下,中華民族產(chǎn)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潔的人士。健全人格:體會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的意蘊,愿意用它們來指引自己的生活。責任意識:通過憶一憶、想一想、對照格言反思自己、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明志、氣節(jié)、誠信、求新,知行合一是自強不息的人格修養(yǎng)表現(xiàn)。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的人格修養(yǎng)。
“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主要講陶淵明任縣令時有一天有個官要來,別人就勸他穿戴整齊,迎接那個官,他本來就是個向往自由隨性的人,就說出了這么一句話,后來辭官,隱居山林,這個詞主要是說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成語故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
背誦:飲酒 ——【東晉】陶淵明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所形成的代代傳承的美德,深深熔鑄在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養(yǎng)的提高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突出特點,如注重明志、崇尚氣節(jié)、講究誠信等。
明志就是確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遠航中,只有不畏艱險、不斷進取的人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明志是為激流勇進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動力。
乘長風破萬里浪
宗愨(què)是南北朝時著名將領,他少年時就有著遠大的志向。一次,他的叔叔問他長大后做什么,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宗愨的回答表現(xiàn)出一種豪邁氣概,令他的叔叔驚嘆不已。
素材: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乘長風破萬里浪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作家,每天寫文章給大家看。為了實現(xiàn)當作家的夢想,我每天堅持讀課外書,用來開闊自己的視野,學習優(yōu)秀作者的寫作特點。媽媽說,我現(xiàn)在還不用太著急,先從讀書開始就可以。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中醫(yī),將傳統(tǒng)中醫(yī)發(fā)揚光大,還能夠救死扶傷,幫助生病的人。
現(xiàn)在我知道了,我們的理想要遠大一點,不要只看眼前利益,于是我重新確立了自己的理想,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習,為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氣節(jié)指志氣和節(jié)操,往往表現(xiàn)為堅持正義,在民族危急關頭或強大壓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氣節(jié)是以廉恥之心為基礎的,沒有廉恥,就不能堅持道德原則。
蘇武牧羊 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當他即將完成任務時,發(fā)生了變故,匈奴首領逼迫他投降。蘇武對下屬說:“我是漢朝使者,如果喪失氣節(jié)、違背使命,還有什么臉面回國呢?”后來,匈奴將蘇武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北海邊去放羊。沒有糧食的時候,他就吃草根等充饑,但他一直沒有屈服。等到匈奴準許蘇武回國時,他已經(jīng)在匈奴受了 19 年的磨難,胡須、頭發(fā)都變白了。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是:富貴不能擾亂他的心志,貧賤不能使其改移節(jié)操,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的意思是:每當國家民族出現(xiàn)危難的時候,這些忠臣義士就顯現(xiàn)出崇高的氣節(jié)。他們一一被記錄在史冊上,名垂后世。
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笆挪涣ⅰ笔莵児挪蛔兊娜松芾?。
范式赴約
東漢時,范式與張劭同在京城洛陽讀書,結下深厚的友誼。學業(yè)結束了,二人分別時,范式對張劭說:“兩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比缓笏麄兗s定好了日期。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張劭請母親準備接待范式。母親說:“這是兩年前的約定了,況且我們兩家相隔千里,你怎么可以當真呢?”張劭說:“范式是個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失約的?!钡搅思s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趕到了。
閱讀《范式赴約》后,你覺得范式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覺得范式是一個非常守信的人。分別兩年后,他還記得之前的約定,并且不遠千里,用自己的行動兌現(xiàn)了諾言,這種守信的精神真值得贊美??!
人的言論應該以誠信為本,符合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要求。名實一致,是說言論要與事實相符;言行一致,是說言論要與行動相符;表里一致,是說嘴里說的要與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心非。
回顧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這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沒做到。如果沒做到,分析一下原因。
輕易許下的諾言必然缺乏信用。
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么。
求新是人格修養(yǎn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與時俱進。沒有求新,個人就不能發(fā)展,社會就不會進步。求新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中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品質。
胡服騎射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和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之間戰(zhàn)事頻繁。由于傳統(tǒng)的戰(zhàn)車、戰(zhàn)袍很笨重,趙國常常打敗仗。趙武靈王從少數(shù)民族軍隊穿著簡便合體的衣服騎馬作戰(zhàn)中受到啟發(fā),下令軍人改穿像少數(shù)民族那樣的服裝,并學習騎馬射箭。一些守舊人士以“古道”“古法”的名義反對,趙武靈王說:“古今的習俗不同,我們要效仿古代哪個時期的習俗呢?”他堅決貫徹新法,終于使趙國強大起來。
“胡服騎射”的意義: “胡服騎射”是一次革新,這次變革使趙國變得強大起來。啟示我們要勇于求新,這樣個人才能發(fā)展,社會才會進步。
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轉,永不停止。
每天推陳出新,不斷改變創(chuàng)新才稱得上深厚的品德。
人格修養(yǎng)離不開學習和實踐。好學善學、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意思是: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謙虛好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這句話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的意思是:士人雖然有學問,但親身實踐才是根本。這句話告訴我們要重視實踐。
對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說說自己獲得的啟示。
現(xiàn)在我知道了,學習的時候要虛心,不能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自己總是對的。當自己有問題的時候要虛心求教,不能看不起別人。
理解了格言,我學到了一種學習方法,就是要一邊學習一邊思考,這樣學習的效果才會好。以前我只知道學,不會舉一反三,應該就是沒有思考的結果吧。
在崇尚人格修養(yǎng)的文化精神浸潤下,中華民族產(chǎn)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潔的人士。他們的偉大人格始終是后人前進的路標。
請將下列格言與它們的大意連線,并說說這些格言對你的啟示。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所形成的代代傳承的美德,深深熔鑄在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中;懂得了注重明志、崇尚氣節(jié)、講究誠信、追求創(chuàng)新能夠提高人格的修養(yǎng)。同時,人格修養(yǎng)離不開學習和實踐。只有好學善學,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達到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10 傳統(tǒng)美德 源遠流長
這是一份小學政治思品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10 傳統(tǒng)美德 源遠流長示范課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人生自強少年始,猜猜他她是誰,貝多芬,你知道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10 傳統(tǒng)美德 源遠流長圖文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魯女愛國,英勇戰(zhàn)斗,平凡人不平凡的愛國心,小小分享會,活動二愛國在行動,延伸閱讀,天下為公的理想,點滴小事愛國之心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10 傳統(tǒng)美德 源遠流長獲獎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上410《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第2課時課件pptx、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上410《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第2課時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