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
第4.2課 《揚州慢》
揚州自古以來就是旅游勝地,早在六朝時,就有“腰纏萬貫,騎鶴下?lián)P州”之說。到了唐朝,揚州更是美麗繁華,讓人醉生夢死。李白就有“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詩句,而杜牧更是兩度在揚州生活。翻開杜牧的詩集,最亮麗、最受人喜歡的是描寫揚州的;可以說,杜牧傳播了揚州的美名,揚州成就了杜牧的詩名。三百年后,又一文人路過此地,揚州還一如從前嗎?他眼中的揚州又是怎樣的?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姜夔的《揚州慢》。
1.了解姜夔的生平及其作品,把握本詞的寫作背景。2.通過誦讀、想象等方法來鑒賞名句從而體會黍離之悲。3.理解本詞對比、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達(dá)技巧。4.體會作者蘊涵在作品中的憂國傷時、撫今追昔的哀思。5.背誦全詞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后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早年隨父宦游,居漢陽。后過著游士式的生活,屢試不第,布衣終身。姜夔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頓;以詩詞、音樂及書法與人交往,借此謀取生計。其書法精湛,詩負(fù)盛名,尤以詞著稱。詞作或感慨時世、抒寫戀情,或?qū)懢霸佄?、記述交游。琢句精工,韻律諧婉,格調(diào)高曠,寄意幽邃,藝術(shù)造詣較高。有“詞中之圣”之稱,與辛棄疾、吳文英分鼎南宋詞壇。開創(chuàng)了風(fēng)雅詞派,即格律派,對于南宋后期詞壇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響。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詩說》《絳帖平》《續(xù)書譜》《白石道人歌曲》等書傳世。
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當(dāng)時作者21歲。這時距完顏亮南侵(1161)已有15年,距符離之?dāng)?1163)亦有13年,但揚州城依然是四顧蕭條,一片殘破景象。作為一個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個關(guān)心國家前途的詞人,當(dāng)他征途小駐,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極盛的名城,卻以殘破凄涼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他目擊心傷,就在沉重的嘆息聲中抒發(fā)對戰(zhàn)后荒城的傷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無限哀時傷亂之感。
《揚州慢》“揚州慢”,詞牌名。寫的是揚州戰(zhàn)后的景象,因是慢詞故稱揚州慢。慢,即慢詞,是依照曲調(diào)舒緩的慢曲填寫的詞般篇幅都比較長。
了解慢詞 慢詞。慢詞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diào)長拍緩的詞。慢,古書上寫作“曼”,就是延長引申的意思,歌聲延長,就唱得遲緩了。詞分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種,“長調(diào)”就屬于慢詞,“揚州慢”中的“慢”就是慢詞之意。
1.明確字音薺(jì) 戍(shù) 窺(kuī) 蔻(kòu)
2.解釋下列詞語①彌望:②戍角:③駐:④春風(fēng)十里:⑤胡馬窺江:⑥漸:⑦杜郎:⑧豆蔻:
滿眼。 軍營中發(fā)出的號角聲。稍作停留 指昔日繁華的揚州道上。 指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qū),洗劫揚州。 向,到。 即杜牧。 形容少女美艷。
(二)誦讀感悟1.誦讀課文,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并用“ ”標(biāo)出這首詩的韻腳?;醋?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爬?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思考1】理解內(nèi)容1.分析小序有何作用。明確 主要交代了寫作這首詞的時間、地點——丙申、維揚,當(dāng)時的情景——四顧蕭條,詩人的心境——愴然、感慨,詞的主題——黍離之悲。2.揚州這座繁華之城在詞人眼中是怎樣的?(用一個詞概括)體現(xiàn)在哪?(找出相關(guān)詞句)明確 空城。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橋、無聲冷月、橋邊紅藥)等。
【思考2】鑒賞語言1.“清角吹寒”中“寒”字有何妙處? 明確 “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來是天氣給人的觸覺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說“吹寒”,把角聲的凄清與天氣聯(lián)系在一起,把產(chǎn)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聲把寒意散布在這座空城里。聽覺所聞是清角悲吟,觸覺所感是寒氣逼人。
【思考3】分析意象,體會意境1.“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幾句營造出一個怎樣的境界? 明確 這幾句營造了一個凄冷寂寞的境界。二十四橋經(jīng)歷戰(zhàn)火,雖仍然幸存,但物是人非,加上冷月無聲,令人感到分外凄冷。紅芍盛放而無人欣賞,就顯得更寂寞。
【思考4】分析手法,鑒賞效果1.“廢池喬木,猶厭言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明確 運用了擬人手法,連“廢池喬木”都厭惡說到戰(zhàn)爭,可見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zāi)難,表達(dá)了作者對殘酷戰(zhàn)爭的痛恨(或:對人民的同情)。
【思考4】分析手法,鑒賞效果2.賞析尾句“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明確 以景結(jié)情 故意虛寫(想象)寫那橋邊的紅芍藥花,不知人們的悲苦,依然笑迎春風(fēng),不禁質(zhì)問:(你)一年年為誰開得那樣艷麗?芍藥花年年開放卻無人欣賞,表現(xiàn)荒涼蕭條,含蓄地抒發(fā)詞人的今昔之慨。
【思考4】分析手法,鑒賞效果3.本詞情感真切,貫穿黍離之悲(對國家衰亡的哀痛),請結(jié)合全詞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dá)這種情感的。明確 上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以沉郁的筆觸勾畫了一幅荒涼凄婉的畫面,野麥萋萋,廢池寒水,枯木西風(fēng),暗淡斜暉,清角空城,具體表現(xiàn)了戰(zhàn)后揚州的荒蕪蕭條,情景交融地抒發(fā)了亡國之悲。下片先直抒胸臆說杜牧如果現(xiàn)在故地重游,也一定會大為震驚。戰(zhàn)后揚州如此慘狀,即使杜牧有杰出的才能也難以表達(dá)我此刻悲愴的心情后借景點染,二十四橋水波蕩漾,冷月悄然,以冷清荒寂之景表達(dá)黍離之悲。
【思考4】分析手法,鑒賞效果4.請從藝術(shù)手法上賞析“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明確 ①用典:“過春風(fēng)十里”化用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表現(xiàn)昔日的繁華。②虛實結(jié)合:“過春風(fēng)十里”象征昔日的繁華,此處為虛寫。“薺麥青青”,為實寫今日的蕭條冷落。③對比:上下兩句今昔對照鮮明,突出了今日揚州的荒涼不堪的景象。
【思考4】分析手法,鑒賞效果5.請簡要賞析“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三句的藝術(shù)手法。明確 ①反襯(或?qū)Ρ龋枚拍凉P下昔日揚州的繁華反襯今日的蕭條殘破;②用典,化用杜牧“豆蔻”“青樓”等詩句,強調(diào)此時的揚州已面目全非,即使有杜牧的才華也難以描??;③這三句表達(dá)了對揚州遭金兵洗劫后繁華不再的悲愴及哀慟之情。
【思考4】分析手法,鑒賞效果6.請賞析本詞的對比反襯手法。明確 對比反襯手法貫通全詞。上片用昔日“名都”反襯今日的空城,以昔日“春風(fēng)十里”的繁華反襯今日“盡薺麥青青”的荒涼。下片以昔日“杜郎俊賞”“青樓夢好”的風(fēng)流繁華,反襯今日的風(fēng)流云散;以昔日“二十四橋明月夜”的樂章,反襯今日“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哀景。下片化實為虛,借“杜郎”史實,反襯“難賦”之苦。“波心蕩,冷月無聲”既有俯視,也有仰視。以“波心蕩”之動,映襯“冷月無聲”之靜。“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作者用懸念之疑問結(jié)尾,移情入景,今昔對比,更催人淚下。
【思考5】對比《揚州慢》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異同明確 同:①這兩首詞都涉及到作者的見聞經(jīng)歷,都涉及宋金軍事對峙這一重要歷史背景。如《揚州慢》:“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薄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骸八氖?,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雹谶@兩首詞都大量用典,借歷史人物抒發(fā)現(xiàn)實情懷,如《揚州慢》中提到杜牧。《永遇樂·京異:由于兩人的經(jīng)歷不同,精神境界不同,因此作品的格調(diào)也就不同。例如,對敵人的侵?jǐn)_破壞;姜詞說“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只是抒發(fā)悲痛之感;而辛詞則說“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充滿了戰(zhàn)斗之豪情。姜詞感慨昔盛今衰,再三提到杜牧;辛詞則壯心不已,連舉孫權(quán)、劉裕、廉頗。綜觀全詞進(jìn)行比較,姜詞的基調(diào)是“悲”,而辛詞的基調(diào)是“憤”。
【思考6】閱讀與思考淡黃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幢M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①宋光宗趙淳紹熙二年(1191年),姜寄居江淮一帶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帶在當(dāng)時已戍邊區(qū)。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橋:后漢喬玄次女為小橋(小喬),此或借之謂姜夔在合肥的情人。問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談到詞有“有我之境”,又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結(jié)合全詞分析姜夔此詞的“有我之境”。明確 ①詩人看盡柳色的風(fēng)光,覺得此乃江南舊識,這鵝黃嫩綠的垂柳就帶有了詩人客居異鄉(xiāng)的萬般愁緒:②異鄉(xiāng)又逢寒食,詩人唯怕花落春去,可見詩人惜春傷春的遲暮之悲;③全詞寫生機勃勃的柳色春景,反襯空城巷陌的荒涼凄清,這些景象則暗含了詩人傷時感世的家國之痛。
這首詞寫詞人自己路過揚州,目睹了遭戰(zhàn)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寄托了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殘破的哀思,表達(dá)了詞人因祖國山河的殘破、人民的不幸而極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內(nèi)心的郁憤,也有愛國的深情。
詞是按照樂譜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譜然后才能填作歌詞。作譜與填詞的人都應(yīng)該深諳樂理。在宋代,不少詞人同時又是音樂家,他們能夠創(chuàng)調(diào)制譜,往往自已作譜,自己填詞。如姜夔的自度曲十七首,歌譜與歌詞皆出自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個詞人都能作曲,一人獨自作譜作詞的究屬少數(shù)。大多數(shù)詞人只是根據(jù)前代或當(dāng)代現(xiàn)成流行的樂譜填詞,或者是一人作譜,一人填詞,進(jìn)行合作。如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說:“柳永字耆卿,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庇秩纭侗屉u漫志·卷二》說:“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時時度曲。周美成與有瓜葛,每得一解(曲),即為制詞,故周集中多新聲?!绷篮椭馨顝┒际嵌靡袈傻拇笤~人,他們都同教坊樂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詞以填新腔。像這樣歌譜與歌詞分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詞中不在少數(shù)。如《玉梅令》,姜夔《玉梅令》詞序說:“石湖(范成大的號)家自制此聲,未有語實之,命予作?!庇秩纭睹髟轮鹑藖怼罚螀窃赌芨凝S漫錄·卷十六》說:“樂府有《明月逐人來》詞,李太師撰譜,李持正制詞?!?br/>但是也有先作了詞然后再配以樂譜的。如姜夔《長亭怨慢》詞序說:“予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xié)以律,故前后闋多不同?!彼淖远惹赡芎眯┦窍茸髟~后譜曲的。又如《魚游春水》一詞,《能改齋漫錄》說:“政和中,一中貴人使越州回,得詞于古碑陰,無名無譜,不知何人作也。錄以進(jìn)御,命大晟府撰腔,因詞中語,賜名《魚游春水》?!辈贿^這種先作詞后作譜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按譜填詞,往往會為了遷就曲譜,在文字語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聲調(diào)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圓滿地表達(dá)出來。所以《碧雞漫志·卷一》說:“今先定音節(jié),乃制詞從之,倒置甚矣?!毕茸髟~后配譜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表達(dá)。但這必須是作詞者同時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詞適宜于配上諧美的歌譜。
楊守齋《作詞五要》說:“第三要填詞按譜。自古作詞,能依句者已少,依譜用字者,百無一二。詞若歌韻不協(xié),奚取焉?”張炎在《詞源》中也感嘆道:“今詞人才說音律,便以為難,正合前說,所以望望然而去之?!币驗樗未~人并不都是通曉音律的,能夠完全依照音譜拍眼作詞的并不多。一般詞人作詞,本來并不要求合樂歌唱,所以往往不協(xié)律腔。他們大都只是選取前人的作品為范例,依其字句聲韻填之。他們把詞詩律化了,只按照詞的詩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來填詞,這已不是原來按譜填詞的意義了。(摘自夏承燾、吳熊和《讀詞常識》,有刪改)
素材積累--姜夔名句 1.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點絳唇》2.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 ----《凄涼犯·綠楊巷陌秋風(fēng)起》3.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 ----《揚州慢》4.萬里青山無處隱,可憐投老客長安。 ----《臨安旅邸答蘇虞叟》5.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緩緩歸。6.人間別久不成悲,兩處沉吟各自知。 ----《鷓鴣天》7.今何許,憑闌懷古,殘留參差舞。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8.二十四橋仍在,蕩心波,冷月無聲 ----《揚州慢》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4.2 *揚州慢(淮左名都)評優(yōu)課課件ppt,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相關(guān)鏈接慢詞,一明確字音字詞,二吟詠詞韻,三梳理脈絡(luò),理解內(nèi)容,比較閱讀,背誦并默寫本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4.2 *揚州慢(淮左名都)優(yōu)質(zhì)課件ppt,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杭州VS揚州,自由探討鑒賞新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4.2 *揚州慢(淮左名都)多媒體教學(xué)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新課導(dǎo)入,姜夔其人,成詩背景,整體感知,揚州慢,深入探究,主旨提升,課堂小結(jié),內(nèi)容總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