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記》、《三戒》、《捕蛇者說》等?!缎∈队洝肥恰队乐莅擞洝分坏牡谒钠?。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 《石渠記》《石間記》 《小石城山記》
huáng liè chí yǔ
kān màn cēn cī
yǐ chù xī liá
qiǎ chuàng gōng xuán
聽讀課文,感知文中生 動、形象的景物描寫, 品味文情之美。
誦讀指南: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語速、停頓)、讀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就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的心情感到很高興。就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往下走去看見一個小石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在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青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寫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及小石潭周圍的景物。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 樂。
用在數(shù)詞后表約數(shù),“來”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呆呆的一動也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非常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相互嬉戲。
描寫小石潭的潭水和游魚。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 犬牙 參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小溪兩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無法知道它的源頭。
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 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 之 而 去。
(我)坐在小石潭上,四周圍被密密的竹子和樹木環(huán)繞著,寂靜得見不到一個人影,令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過凄清了,不適宜人長久的呆下去,就題字后離去了。
寫作者對小石潭的總的印象和感受。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來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1、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 不可久居2、從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隸而從者
3、以 以其境過清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為底
1、西: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下:日光下澈3、斗、蛇 :斗折蛇行4、犬牙:犬牙差互5、樂:心樂之6、凄、寒: 凄神寒骨
斗、蛇:名詞作狀語,斗,像北斗星一樣。 蛇,像蛇一樣
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凄、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凄:使……清涼。寒:使……寒冷
細讀第一段,思考下列問題。1、指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2、寫小石潭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句子是:3、寫小石潭周圍環(huán)境景色的句子是:4、作者記述自己“心樂之”,作者“樂”的是什么?水聲潺潺,好像玉佩玉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聲音,悅耳動聽。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品讀第二段,思考下列問題:
1、運用靜態(tài)描寫游魚的句子是:
2、運用動態(tài)描寫游魚的句子是:
3、本段通過寫水中的清晰可見的魚寫出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是什么寫法?有什么好處?清澈。側(cè)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更好的襯托水清澈的特點。4、如何理解“似與游者相樂”的含義?實際上是人魚并寫,寫出了作者的歡悅心情。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品讀第三段,思考下列問題: 描寫小潭源流時,作者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什么修辭方法?
溪身:蜿蜒曲折岸勢:參差不齊
品讀第四段,思考下列問題:
1、小石潭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除此之外,作者還感受到什么?
最突出的特點:幽靜,作者還感受到一種幽深冷寂、孤凄悲涼的氣氛。2、作者先“聞水聲”,“心樂之”,看到潭中游魚感到輕松、快慰,后來又覺得“悄愴幽邃”,如何理解?
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調(diào)。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抒發(fā)在寂寞的處境中的孤凄悲涼的情感。
這篇散文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官失意后的凄苦之情.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zhuǎn)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1、通觀全詩,是什么原因是作者產(chǎn)生“春半如秋”的感覺?
一、1、仲春時節(jié),柳州百花盛開,春意滿園,可是一場春雨洗劫百花,落紅滿地,使人產(chǎn)生落葉滿地錯覺。2、自己仕途失意,遠離故土,心中本以惆悵凄迷,又逢此凄涼之景,剎那間產(chǎn)生春半已秋的錯覺。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0 小石潭記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10 小石潭記集體備課ppt課件,文件包含10小石潭記ppt、10小石潭記doc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0 小石潭記獲獎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柳宗元,移步換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