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會認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描述想象雨過天晴的畫面。能說出自己看過雨后天晴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邊讀邊想象,能說出詩中描繪的場景和畫面。
2.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唐代詩人李商隱曾經(jīng)有一首詩描寫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傳誦的美好詩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爆F(xiàn)代著名詩人戴望舒也寫了一首這樣的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在天晴了的時候》。(板書課題,談感受,介紹作者)
2.今天,我們一起來跟隨詩人戴望舒的腳步,欣賞雨后的世界。
二、梳理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重點掌握多音字“曝”。
(1)指導識字正音。強調(diào)多音字“曝”在文中讀pù,是陽光照曬的意思。
(2)理解詞語。(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指導朗讀,了解詩歌大致內(nèi)容。
(1)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jié)讀詩歌,學生評價。
(2)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詩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徑上看到了什么?
例:含苞欲放
三、深入研讀,欣賞美景
1.自由朗讀詩歌的第一小節(jié),想一想文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用橫線把景物名稱畫出來。指名反饋。(板書:泥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
2.找出相關的詩句,讀一讀。
3.指名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畫面,然后再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4.通過詩人的描述,雨后的泥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5.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麗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時候,我們真應該到小徑中去走一走。因為——(學生讀描寫泥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的句子)
6.讀了詩人描寫天晴后的句子后,你們發(fā)現(xiàn)詩歌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擬人)
五、總結(jié)全文,拓展練習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新的雨過天晴的自然風光圖,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們只是缺少了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老師希望大家能夠和戴望舒一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留心觀察,擁有一雙能夠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2.說說你還見過哪些雨后的自然景象,模仿這首詩的寫法,把你觀察到的雨過天晴的景象寫出來。
[教學板書]
12*.在天晴了的時候
走走泥路:溫柔
小草:新綠
小白菊:綻透
鳳蝶兒:閑游
看看新陽、溪水、云
[教學反思]
《在天晴了的時候》是一首生動、富有情趣的小詩。教學時我主要是以讀為主,在讀中感受詩的意境,大自然的美麗。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品味詩的語言,想象畫面,體會詩的意境。通過最大限度地讀,在個性化的朗讀中感悟詩的語言。
當然,在教學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對于文本挖掘的不夠深,這首詩語言優(yōu)美、意境幽遠,有很多詩句都蘊含著很深的意境;有很多詞語挖掘的不夠深刻,例如“潤”“暗綠”“暈皺”等詞,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詩人用詞的絕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磨、多練,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走向完美。
這是一份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2* 在天晴了的時候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課文小結(jié),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2* 在天晴了的時候教案設計,共3頁。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10 綠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出示學習要求,整體感知課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