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5-58頁例1、例2、例3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教學。課堂練習及練習十三的相關練習。
教材提示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所以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
知識點一: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知識點二:理解求商的近似值,商的小數(shù)位數(shù)要比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多一位。
知識點三:根據(jù)實際情況保留商的小數(shù)位數(shù)。
因為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所以學生很容易理解求商的近似值也是用|“四舍五入”法。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在教學時,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把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學生會就除到百分位,就在百分位上直接取,而不是看千位上的數(shù),用“四舍法”或“五入法”來取。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分步驟地講清操作要求,保留兩位小數(shù)要除到第三位,看第三位比四大舍去后前一位加1,比五小,直接舍去。?有一些現(xiàn)實的實際問題,要學會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理解根據(jù)實際問題取相應的小數(shù)位數(sh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義,學會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通過練習,讓學生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進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掌握保留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理解求近似值的必要性,在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中學習。小組合作中學習,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理解求近似值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能根據(jù)實際問題實際考慮的思想意識,培養(yǎng)積極的數(shù)學生活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保留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難點
根據(jù)實際需要取近似值。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草稿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活動引入。
問:我想知道教室的長是多少米,但我手中只有一個40厘米長的尺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快速的測出長度?
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方法,最后引導學生用步測法后,師生共同完成活動。
在活動中,讓學生明確:先要測出一步的長度,再用步長來測量教室一共是多少步,算出長度。
提出疑問,揭示課題。
同學們同樣的方法測教室的長度,但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什么呢?
回答:因為每個人的步長不一樣,并且個人在行走時每一步的長度也可能不同。這就造成了不公平性。
追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結(jié)論:可以通過多走幾步求出一步的平均步長的方法。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板書課題:商的近似值。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出示例1主題圖。
(1)讓學生根據(jù)情境圖,找出條件和問題。8步共2.97m。算平均每步走多少米?
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們試著在草稿本上完成這個問題的解答。
學生在草稿本上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讓兩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2.97÷8=0.37125(m)
(2)讓學生說說0.37125m中的“3”,“7”,“1”分別在哪一位上,各表示多少? 接著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直尺上看看7cm,1mm有多長呢?并用手指比劃一下。
學生看直尺并比劃其長度。感知1mm的大小,明確1毫米微小性。
(3)因為我們是用步測,也就是要一個大約的結(jié)果,所以每步的長度也不需要非常精確,所以保留到厘米就行了。那怎樣保留呢?
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得出: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shù)。
問:這道題的商保留兩位小數(shù)應是多少?為什么?
學生討論并匯報:商應該是0.37,因為第3位小數(shù)是1,比5小,所以要舍去后面的小數(shù)。
追問:0.37這個商是一個近似值,我們寫商時要注意什么?
指導學生說出:寫得數(shù)時要寫約等于符號。
(4)因為我們只要保留兩位小數(shù),所以你對例1的豎式如何改進?
匯報:這道題不需要除盡,只計算到商是0.371就行了。
讓學生再獨立計算一次,體驗豎式除法與保留商的近似值方法,并抽2個學生的作業(yè)在黑板上展示,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保留商的近似值。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留近似的必要性,同時也引導學生結(jié)合保留近似的過程來簡化豎式計算,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例2:出示例2主題圖。
(1)問: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能解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呢?
要求學生列式:53÷7≈
(2)再把題中括號里有一行文字,要求得數(shù)保留1位小數(shù),我們在求商時應除到哪一位呢?
學生匯報:保留一位小數(shù),除到小數(shù)點后第2位就行了。
(3)學生列豎式計算,然后讓學生匯報,教師在黑板上板演,邊板演邊提醒學生要除到小數(shù)點的第二位。
追問:現(xiàn)在我們該怎樣做?
匯報: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先看第二位是比4大還是比5小,比4大,舍去后前一位加1,比5小,直接舍去。最后把結(jié)果寫在約等于號后面。
(4)總結(jié):商保留一位小數(shù),我們只要除到小數(shù)點后第二位,即百分位,然后看第二位比4大,還是比5小。運用四舍五入,比4大舍去后前一位加1;比5小,直接舍去。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通過讀題并理解“保留一位小數(shù)”的意義,使學生明白在豎式計算時,只要除到百分位的道理,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教學例3:出示例3情景圖。
(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問:求誰是節(jié)油標兵?該如何計算?
讓學生在草稿本上完成這道題的解答。然后組織匯報:
匯報:要求誰是節(jié)油標兵,就要先算出王師傅和張師傅每天各節(jié)油多少升。
(2)你們在計算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沒有?
學生匯報:34÷11和22.3÷7這兩個算式的得數(shù)除不盡。
追問:既然除不盡,我們應該保留幾位小數(shù)呢?你們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們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并要求學生說一說你認為應該保留幾位小數(shù)。
學生匯報:
第一種:保留兩位小數(shù),因為李師傅節(jié)油的數(shù)量是兩位小數(shù)。
第二種:張師傅的只要保留一位小數(shù)就可以了。而王師傅的要除到第二位。因為小數(shù)部分第二位是8比李師傅的3.16的6大。
追問:你們認為應該選擇哪種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
匯報小結(jié):比較這幾個小數(shù)的大小,在取商的近似值時,只要把小數(shù)保留到可以比較的數(shù)位就行了。
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個問題,并比較出3位師傅誰節(jié)油最多。
學生匯報:應該保留兩位小數(shù),因為保留到兩位小數(shù)就可以比較出3位師傅誰節(jié)油最多,就可以評選出節(jié)油標兵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補充板書:王師傅:22.3÷7≈3.19(kg)
張師傅:34÷11≈3.09(kg)
李師傅:15.8÷5=3.16(kg)
因為:3.19>3.16>3.09,所以王師傅節(jié)油最多,王師傅是節(jié)油標兵。
(3)現(xiàn)在誰能說一說,在遇到既要求我們?nèi)∩痰慕浦涤忠笪覀儽容^大小時,應該怎樣來取商的近似值?
總結(jié):在遇到既要求我們?nèi)∩痰慕浦涤忠笪覀儽容^大小時,我們只要把小數(shù)保留到可以比較的數(shù)位就行了。
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在對實際問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取近似值的方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實際問題實際解決的思維。
(三)鞏固新知:
1.出示第57頁課堂活動。
(1)讓學生們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商的近似值。應該保留幾位小數(shù)?
結(jié)論:計算錢時,最后結(jié)果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因為中國人民幣到分。汽車速度一般保留一位小數(shù)等。
2.出示第57頁練習十三第1題。
(1)保留一位小數(shù),我們一般除到哪一位。
(2)學生在草稿本上練習,最后集體交流訂正。
出示練習十三第4題。
(1)怎樣快速地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做題,最后集體訂正。
(四)達標反饋
習題:
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324.57÷7≈ (保留兩位小數(shù)) 7.525÷0.38≈ (保留兩位小數(shù))
9÷11≈ (保留三位小數(shù)) 32÷6≈ (保留整數(shù))
2.列式計算。
(1)兩個因數(shù)的積是0.226,其中一個因數(shù)是1.5,另一個因數(shù)是多少(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把15.36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
3.把一根60.3米長的鋼管,截成同樣長的12段,平均每段長多少米?(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答案:1. 46.37 19.80 0.82 5.33
2. 0.226÷1.5≈0.15 15.36÷12=1.28
3. 60.3÷12≈5米
(五)課堂小結(jié)
問: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是什么?
總結(jié):取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商保留幾位小數(shù),我們在除的時候要比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到近似值。
設計意圖:直接讓學生匯報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加深學生對主干知識的記憶。
(六)布置作業(yè)
1.練習十三第3,5,6題。
2. 判斷。
(1)5.095精確到0.01是5.1。( )
(2)求商的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
(3)求商的近似值的時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多一位。( )
答案:1.第3題:33÷2.2=15套
第5題:0.56 3.68 0.22 0.45 0.03 0.36
第6題:2300÷3.8≈605千米
2. × √ √
板書設計
教學資源:
1.有一批貨,計劃每小時運22.5噸,7小時可以遠完。實際只用5.5小時就完成任務,實際每小時能運多少噸?(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地球上重1千克的物體到月球上重0.167千克.
(1)地球上62.5千克的人,到月球上重多少千克?(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月球上稱得12.5千克的人,在地球上重多少千克?(得數(shù)保留整千克)
答案:
1. 22.5×7=157.5噸 157.5÷5.5≈28.64噸
2. 10.44千克 75千克
資料鏈接:
準確度與精確度的區(qū)別?
準確度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誤差來表示。它用來表示系統(tǒng)誤差的大小。
精確度是指被測量的測得值之間的一致程度以及與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即是精密度和正確度的綜合概念。從測量誤差的角度來說,精確度(準確度)是測得值的隨機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的綜合反映。
3、商的近似值
王師傅:22.3÷7≈3.19(kg)
張師傅:34÷11≈3.09(kg)
李師傅:15.8÷5=3.16(kg)
3.19>3.16>3.09
答:王師傅是節(jié)油標兵。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20、積與商的近似值一等獎教案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級上冊商的近似值精品教案設計,共7頁。
這是一份小學西師大版商的近似值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