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第二課時】 面積計算練習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幫助學生掌握面積與周長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深化對面積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和分析,理解面積和周長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四、教學具準備:
正方形紙片 ;長10厘米、寬8厘米得長方形紙片;練習作業(yè)紙一張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
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如何計算,還學習了面積如何計算。誰愿意分別和大家說一說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公式?
(二)分層練習
1.填空
(1)長方形的面積=( )×( ),正方形的面積=( )×( )。
(2)一個長方形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 ),周長是( )。 (3)正方形的邊長是( )分米,面積是4平方分米,周長是( )分米。
(4)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40平方分米,長是8分米,寬是( )分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 )。
(5)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25平方厘米,它的邊長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2.判斷
(1)一個角的面積是10平方分米。( )
(2)黑板的長是4平方米。( )
(3)把兩個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面積不變。( )
(4)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24平方厘米。( )
(5)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也一定相等。( )
(6)周長相等的兩個正方形,面積也一定相等。( )
3.選擇題
(1)兩個長方形的周長相等,它們的面積(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 )計算的結果。
A 長度 B 面積 C 重量
(3)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米,它的周長是( ),面積是( )。 A 16米 B 8米 C 16平方米
(4)鐵絲的長度是( )。
A 1千克 B 1米 C 1平方米
(5)至少用( )個同樣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
A 4個 B 8個 C 9個
(6)長方形的長是2分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 )。
A 6平方厘米 B 6平方分米 C 60平方厘米
4.我會解決問題。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15厘米,寬是4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2)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20分米,長是36分米,求長方形的面積?
(3)有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長都是20厘米,寬都是10厘米,
①拼成一個正方形,它的面積和周長各是多少?
②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周長各是多少?
(4)李奶奶分別用36米長的籬笆圍了3個正方形的養(yǎng)雞棚,第一個圍在場地中間;第二個一面靠墻;第三個圍在墻角,兩面靠墻。分別求出三個養(yǎng)雞棚的占地面積。
(三)自主檢測
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2、7、9、10題
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四)歸納小結 :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練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五課時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5 混合運算整理和復習第四課時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第四課時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第六課時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