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單元學情評估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1.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我們在行動。下列做法不屬于防治大氣污染措施的是( ) A.就地焚燒秸稈 B.關閉炭爐燒烤小吃 C.用灑水車灑水 D.多植樹造林 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順利發(fā)射。下列能供給航天員呼吸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硫 D.水蒸氣 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海水 4.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 B.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C.空氣中的氮氣、氧氣經(jīng)混合,它們的化學性質都已改變 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5.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更劇烈,產(chǎn)生大量白霧 C.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鐵絲在空氣中點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6.某同學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及性質實驗,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 7.某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炸裂了,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沒有給試管均勻加熱;②試管外壁潮濕;③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④忘了加催化劑;⑤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⑥收集完氧氣,先撤酒精燈,后將導管移出水面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不能正確反映兩概念間關系的選項的是( ) 9.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錯誤的是( ) 10.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xiàn)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11.用“W”形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將注射器中的過氧化氫溶液推入管中與二氧化錳接觸,a是可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二氧化錳可以增加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的質量 B.若a處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光產(chǎn)生 C.若a處粉末是硫粉,b處應接有尾氣處理裝置 D.用“W”形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可以節(jié)約試劑、減少污染 (第11題) (第12題) 12.小組同學想探究用不同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測定氧氣含量方法的優(yōu)劣。他們用足量的蠟燭、紅磷和白磷分別在相同體積與相同狀態(tài)的空氣中燃燒,用氧氣探測器測定容器中氧氣剩余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三個實驗效果最好的是白磷,因為它反應消耗的氧氣更加徹底 B.該實驗證明氧氣的濃度較低時,紅磷與白磷還能與之發(fā)生反應 C.根據(jù)圖像對比可知,三種物質中,白磷能在更低濃度的氧氣中燃燒 D.若用這三種物質做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含量偏高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13.(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潛水用的鋼瓶中裝的是什么氣體嗎?其實,這種氣體既不是氧氣,也不是普通的空氣,而是一種特殊的空氣——“人造空氣”?!叭嗽炜諝狻笔菍⑵胀諝庵械牡獨獬ズ螅蜒鯕夂秃獍凑?∶4的比例混合起來制成的。這種“人造空氣”中的氦氣,極難溶于水,可以防止?jié)撍畣T從深海處上升體內恢復常壓時產(chǎn)生氮氣泡造成的“氣塞癥”。“人造空氣”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氣的1/3,呼吸起來也比普通空氣輕松得多,可以減輕人呼吸的困難,因此“人造空氣”還常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1)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獲取大量氧氣和氮氣是根據(jù)二者______________不同。請寫出氮氣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 (2)下列關于“人造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 A.在“人造空氣”中,燃著的蠟燭不會迅速熄滅 B.在“人造空氣”中帶火星的小木條會復燃 C.氦氣是一種稀有氣體,可以用來制造電光源 D.氮氣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氣體,氮氣比氦氣更難溶于水 (3)潛水員利用“人造空氣”在水下工作時,其身體內的有機物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寫出呼吸作用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填“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或“氧化反應”)。 14.(5分)新型發(fā)光陶瓷是將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傳統(tǒng)陶瓷釉料中,經(jīng)高溫燒制而成的。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陰暗環(huán)境中自行發(fā)光,其部分生產(chǎn)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坯料研磨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坯機將坯泥制成坯體的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屬于____________。 (3)生產(chǎn)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氣體或氮氣環(huán)境中進行,利用了它們化學性質________。 (4)若坯料中的鐵粉未被除去,則燒制的陶瓷中會出現(xiàn)黑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達式解釋)。 (第14題) (第15題) 15.(6分)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根據(jù)如圖裝置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 (2)選用裝置B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需做出的改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裝置C收集氧氣,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表示氧氣已收集滿。 (3)用裝置F收集氧氣,氣體應該從導管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16.(6分)為探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小英認為僅由實驗一(如圖1所示)不能得出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她補充設計了甲、乙兩個實驗,最終得出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第16題) (1)甲實驗的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實驗是利用實驗一反應后試管內剩余的物質繼續(xù)實驗。操作方法是在實驗一結束后,倒掉反應后的液體,在剩余固體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若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實驗一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 (1)從上表可以看出,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對以下小題獎勵3分,化學總得分不超過40分】 【實驗三】氧化銅也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為比較兩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圖2所示裝置進行了兩次實驗。在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分別將注射器內盛有的3 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注入試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氣,收集到氧氣的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 (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圖像得出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較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圖像還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鐵絲燃燒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當系在下端的火柴即將燒盡時插入集氣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鐵絲燃燒所需要氧氣的最低濃度是60%,若用容積為100 mL的集氣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則集氣瓶內至少需要加水的體積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按20%計) (第17題) 答案 一、1.A 2.A 3.C 4.B 5.A 6.B 7.B 8.D 9.B 10.A 11.A 12.D 思路點睛:若用這三種物質做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含量偏低,因為氧氣不能完全反應,故D選項說法錯誤。 二、13.(1)液態(tài)時沸點;作食品保護氣(合理即可) (2)BD (3)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氧化反應 14.(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 (2)物理變化 (3)穩(wěn)定 (4)鐵+氧氣eq \o(――→,\s\up7(點燃))四氧化三鐵 15.(1)試管 (2)高錳酸鉀eq \o(――→,\s\up7(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導管口有大氣泡冒出 (3)b 16.【實驗一】(1)比較二氧化錳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 (2)二氧化錳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3)二氧化錳加快了過氧化氫分解(合理即可) 【實驗二】(1)探究二氧化錳質量大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合理即可) (2)過氧化氫eq \o(――→,\s\up7(二氧化錳))水+氧氣 【實驗三】(1)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恢復至原位置 (2)相同時間內,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產(chǎn)生氧氣體積比氧化銅和過氧化氫溶液產(chǎn)生氧氣體積大;催化劑不能改變產(chǎn)生氧氣總體積 17.(1)插入過早,火柴燃燒消耗氧氣,剩余氧氣濃度達不到鐵絲燃燒要求 (2)解:設集氣瓶內至少需要加水的體積為x。 (100 mL-x)×20%+x=100 mL×60% x=50 mL 答:集氣瓶內至少需要加水50 mL。 題序123456789101112答案選項物質用途性質A氮氣食品防腐劑穩(wěn)定性B氧氣燃料助燃性C稀有氣體霓虹燈通電會發(fā)出有顏色的光D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受熱分解會產(chǎn)生氧氣ABCD實驗裝置 硫在氧氣中燃燒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排水法收集氧氣解釋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熱量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O2體積集氣瓶中的水: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集氣瓶中的水:水先排凈集氣瓶內的空氣,便于觀察O2的收集1%的過氧化氫溶液/mL303030303030加入二氧化錳的質量/g0.10.20.30.40.50.6測量60 s末收集氧氣的體積/mL688295999999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