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專題21. 功
1.物理觀念:理解功的基本概念、單位。知道對物體做功的過程是能量的轉換。掌握功的定義、計算功的公式,并能夠應用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2.科學思維:利用乘積定義法對功進行定義的。
3.科學探究:通過親身體驗,感悟做功的過程,對做功有正確的認識。
4.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介紹物理學家焦耳事跡,激發(fā)同學學習熱情。培養(yǎng)實驗和觀察能力,能夠通過實驗來驗證功的相關理論和公式。對物體是否做功提出合理化建議。
知識點1. 力學中的功
1.概念: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3.不做功有三種情況:
(1)有力無距離,如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
(2)有距離無力,如用腳踢開的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這一過程人對足球不做功;
(3)力和距離垂直,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球,重力對球不做功。
知識點2. 功的計算
1.定義:力學里規(guī)定,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 W = F S 。
2.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1J=1N·m
3. 注意:①F是一個定值,即常力,不能是變力.
②同體性:F和s必須是同一個物體受到的力及移動的距離.
③同向性:s是物體在力F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④同時性:s是物體在受到力F作用的同時移動的距離.
⑤統(tǒng)一性:在使用公式時,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必須使用國際單位,這樣功的單位才是焦耳.
溫馨提醒:利用功的公式求解計算題策略
利用W=Fs進行計算時,一定要注意力F和距離S的一 一對應的關系,即距離S是在力F作用下且沿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其次,一定要注意F和S的同時性,即在計算做功多少時,一定要搞清S是否是F始終作用下運動的距離。比如用60N的力將一重為8N的物體踢出20m遠,這20m不是在腳的力的始終作用下運動的,在求腳對物體做功時,不能表示為W=Fs=60N×20m=1200J。
不做功模型混淆分析判斷類問題
描述物理模型中的做功問題需明確受力物體,確定物體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體在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考生容易出現混淆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對應關系的問題。
1.確定受力物體;
2.明確作用力的大小與方向;
3.判定在做用力的方向上是否存在有效距離。
考查角度1. 力學中的機械功問題
1.力作用的成效
(1)現象:甲同學豎直向上提沙桶,沙桶豎直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乙同學水平向前推動小車,小車向前移動一段距離。
(2)分析:在甲乙兩種情景中,物體都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
(3)歸納: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4)注意:有時為了敘述的方便,某個力做功往往也說成施力的物體做了功。如馬拉犁,拉力做了功,也常說馬做了功。
2.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S。
兩因素必需同時具備,力才對物體做功。
3.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1)有距離無力
如足球離腳后由于慣性在地面上滾動了10m。球滾動10m的過程中,腳對球沒有力(F=0),因此該過程腳沒有做功。
(2)有力無距離
如人用力搬石頭,但石頭一動不動。石頭在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s=0),因此該過程人沒有做功。
(3)力與距離垂直
如人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移動一段距離。拉力豎直向上,移動的距離在水平方向上,二者垂直,水桶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由做功的必要條件可知,該過程人沒有做功。
4.拓展:克服某力做功
當物體運動方向與受力方向相反時,我們常說克服該力做功。例如當物體豎直向上運動時,重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此時我們稱“克服重力做功”。
【例題1】機器人送餐以往只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面,現在已成為現實。如圖所示,一個機器人用手托著盤子,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并使盤子一直保持同一高度不變。甲同學說機器人對盤子做了功,而乙同學卻說它對盤子沒有做功。請問你支持誰的觀點?為什么?
【答案】 乙同學;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距離垂直,垂直無功
【解析】乙同學,因為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直線運動,而機器人對盤子的力是向上的,力與距離垂直,垂直無功。
當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時,外力才做功,結合物體的受力情況的移動方向判斷即可。
考查角度2. 力學中的機械功計算問題
1.功及其計算公式。力學中,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力做的功也就越多。
2.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N),距離的單位是米(m),則功的單位是牛米(N·m),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作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即1J=1N·m.
3.功的計算式及變形公式。
W=Fs的變形公式為和。
如果已知F、s和W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就可以利用功的計算公式及其變形公式求解第三個量。
4.應用公式W=Fs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是哪個力對哪個物體做功。
(2)移動的距離必須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這個距離可能與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例如,人提重物上樓時,人對物體做功,此時s應是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所以,W=Fs=Gh。
(3)F與s的同時性:物體受力的同時移動了距離;在移動距離的同時受了力。
(4)F與s的同體性:F與s對應同一個研究對象。
(5)F與s的同向性:當F作用在物體上時,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例題2】防疫期間,小慧的爸爸駕駛一輛東風牌的廂式貨車,為社區(qū)運送物資,如圖所示,小慧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當該車滿載貨物時,總質量為4×103kg,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3×103N.若該車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3600m。在此過程中,求:
(1)貨車行駛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2)該車滿載貨物時,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牽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答案】(1)貨車行駛所用的時間是180s;
(2)該車滿載貨物時,所受到的重力是4×104N;
(3)牽引力所做的功是1.08×107J。
【解析】(1)由v=可得,貨車行駛所用的時間為:
t===180s;
(2)當該車滿載貨物時,總質量為4×103kg,受到的重力為:
G=mg=4×103kg×10N/kg=4×104N;
(3)牽引力所做的功為:
W=Fs=3×103N×3600m=1.08×107J。
1. 下列有關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力推車沒有推動,人對車也做了功
B.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滾動時重力對足球沒有做功
C. 運動員舉起杠鈴在空中靜止不動時對杠鈴做了功
D. 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勻速前進時對書包做了功
【答案】B
【解析】A.用力推車沒有推動,只有力沒有移動距離,人對車沒有做了功,故A錯誤;
B.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滾動時,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足球沒有重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重力沒有對足球做功,故B正確;
C.運動員舉起杠鈴在空中靜止不動,運動員對杠鈴有力的作用,但杠鈴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運動員沒有對杠鈴做功,故C錯誤;
D.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背書包的力的方向是向上,書包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所以學生對書包沒有做功,故D錯誤。故選B。
2.如圖為一名舉重運動員做挺舉連續(xù)動作時的幾個狀態(tài)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發(fā)力到上拉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做功
B.從上拉到翻站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
C.從上挺到站立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
D.舉著杠鈴穩(wěn)定站立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
【答案】AD
【解析】A.從發(fā)力到上拉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杠鈴做了功,故A正確;
B.從上拉到翻站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杠鈴做了功,故B錯誤;
C.從上挺到站立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杠鈴做了功,故C錯誤;
D.舉著杠鈴穩(wěn)定站立的過程中,運動員施加了力,但杠鈴沒移動距離,所以人對杠鈴不做功,故D正確。
故選:AD。
3.同學扔實心球的情景如下圖所示(包含四個過程)。其中,手對實心球做功的過程是( )
A.①和③B.②和④ C.①和④D.②和③
【答案】A
【解析】①小明將地上的球撿起來,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定的距離,故有力做功,故①符合題意;
②小明將球舉起停在空中不動,有力,但球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沒有做功,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小明揮動球,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與手接觸的一段時間內通過了一定的距離,故有力做功,故③符合題意,④球飛出去,球由于慣性向前運動,小明沒有對球施加力,小明沒有對球做功,故④不符合題意,可見,手對球做功的過程有①③;故選A。
4. 我們知道,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FN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的。物理學中用動摩擦因數μ表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則有關系式f=μFN成立。如圖,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一個重為40N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A,使其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在10s內運動了15m,這時彈簧測力計讀數為10N。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A運動的速度為1.5m/s;
B.運動過程中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10N;
C.圖中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
D.彈簧拉力對物體A做功為100J
【答案】D
【解析】(1)v=s/t=15m/10s=1.5m/s,;
(2)因為物體做勻速運動,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f=F=10N,;
(3)當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時FN=G=40N,
由f=μFN可得μ=f/FN=10N/40N=0.25,;
(4)W=Fs=10N×15m=150J。
5. 如圖所示,工人往車上裝重物時,用長木板搭個斜面,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把重物沿斜面從底端勻速推到頂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 勻速推動重物的速度越大,推力越大
C. 勻速推動重物的速度越大,推力做功越多
D. 勻速推動重物的速度越大,推力的功率越大
【答案】D
【解析】A.根據斜面的工作特點和功的原理可知,用斜面提高物體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故A錯誤;
B.沿斜面勻速推動物體時,物體在豎直向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著斜向下的摩擦力和沿著斜面向上的推力作用下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推力大小只與物體的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有關,與物體速度無關,故B錯誤;
C.由W=Fs可知,推力做的功與物體在推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有關,與物體的速度關,故C錯誤;
D.由P=Fv可知,推力功率與物體的移動速度有關,在推力一定時速度越大,推力的功率越大,故D正確。故選D。
6.物理學的發(fā)展離不開物理學家們做出的貢獻。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 ,后人以他的名字作為功和能的國際單位;德國人奧托?馮?格里克于1654年進行了著名的 實驗,向世人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答案】焦耳;馬德堡半球
【解答】解: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后人以他的名字作為功和能的國際單位;德國人奧托?馮?格里克于1654年進行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向世人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7. 如圖所示,質量為50kg的同學在做仰臥起坐運動?若該同學上半身的質量約為全身質量的3/5,則她上半身的重力約為___N。她在一段時間內做了40個仰臥起華,每次時起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離均為0.3m,則她在這段時間克服重力做的功約為_____J。
【答案】 300 3600
【解析】她上半身的重力G上=G=mg=×50kg×10N/kg=300N
上半身的重力為300N。
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離均為0.3m,則她每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
W=G上h=300N×0.3 m =90J
她在這段時間克服重力做的功W總=90J×40=3600J
她在這段時間克服重力做的功3600J。
8.如圖所示,冬奧會冰壺比賽上,冰壺從出發(fā)點A被運動員推著運動6m后,在B點被推出,沿冰道運動30m到O點停下來。若運動員對冰壺的推力是10N,冰壺滑行時受到的平均摩擦力為1.5N,從A點到O點的運動過程中,運動員對冰壺做功 J,冰壺克服摩擦做功 J。
【答案】 60 54
【解析】由圖可知,從出發(fā)點A被運動員推著運動6m,到達投擲線,冰壺受到推力的作用,并且在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推力對冰壺做了功;而在BO階段冰壺雖然通過了一定距離,但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運動員對冰壺不做功,所以,運動員對冰壺做功
W=Fs=10N×6m=60J
[2]冰壺克服摩擦力運動的距離為
s′=6m+30m=36m
冰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W′=fs′=1.5N×36m=54J
9. 發(fā)生意外的民航客機緊急著陸后,打開緊急出口,狹長的氣裝會自動充氣,生成一條連接出口與地面的斜面,如圖,人員可沿著斜面滑行到地上。機艙口下沿距地面高度為3m,氣囊長為6m。一個質量為50kg的人沿氣囊從出口處下滑到地面的平均速度為4m/s,g=10N/kg則:他從出口滑到地面,需要的時______s;
他從出口滑到地面,重力做功是_____J。
【答案】1.5s;1500J。
【解析】(1)由v=可得,他從出口滑到地面需要的時間:
t===1.5s;
(2)人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他從出口滑到地面,重力做功:
W=Gh=500N×3m=1500J。
10.為解決鄉(xiāng)村快遞派送的交通不便問題,某快遞公司采用無人機(如圖所示)將包裹送達每個村子的派送員,自動卸貨后隨即返航,繼續(xù)其他配送?某次派送包裹質量12kg,飛行高度120m,10min內水平飛行里程6.5km?
(1)該次派送無人機水平飛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無人機提著包裹從地面勻速上升到120m高度的過程中,拉力對包裹做的功是多少?(g=10N/kg)
【答案】(1) 39km/h;(2) 14400J
【解析】(1) 無人機水平飛行的平均速度
v===39km/h
無人機水平飛行的平均速度是39km/h。
(2)勻速上升二力平衡,拉力F=G,拉力對包裹做功
W=Fh=Gh=mgh=12kg10N/kg120m=14400J
拉力對包裹做功144400J。
1.下列實例中,能反映出力對物體沒有做功的是( )
A.起重機吊起大象 B.用力推車但沒推動 C.杠鈴紋絲不動 D.馬拉車前進
【答案】BC
【解析】力對物體做功有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有力和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起重機吊起大象,起重機對大象的拉力做功, A不符合題意;
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力不做功,B符合題意;
杠鈴紋絲不動,人對杠鈴有向上的舉力,但這個力沒有移動距離,不做功,C符合題意;
馬拉車前進,馬對車有拉力作用,這個拉力通過了距離,所以做功,D不符合題意。
2.一個人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F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分別在光滑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后,如圖所示,關于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功多B.在粗糙水平地面做功多
C.在粗糙斜面做功多D.一樣大
【答案】D
【解析】用同樣大小的力F將不同質量的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由W=Fs可知,在光滑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和粗糙斜面上力F所做的功一樣大。
故選D。
3.(2023湖北隨州)在上周的自主復習中物理課代表建議大家“回歸課本”,如圖是課本上的原圖,針對圖中情境增加條件拓展科學思維:小強用100N的力斜向上拉著總重為500N的小車使小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了10m用了10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一過程中地面對小車的摩擦力一定是100N
B.這一過程中100N的拉力對小車做的功一定是1000J
C.這一過程中小車的速度為1m/s
D.這一過程中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一定等于500N
【答案】C
【解析】AD.小車在拉力的作用下,勻速直線運動,小車受到的斜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及沿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這幾個力是平衡力。因為拉力是斜向上的,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等于拉力,不等于100N,支持力與重力也不等,不等于500N,故AD錯誤;
B.拉力的方向斜向上,在拉力的方向移動10m的距離時,拉力所做的功為W=Fs=1000J,但移動的距離10m不是在力的方向上,所以拉力所做的功不等于1000J,故B錯誤;
C.小車的速度v=s/t=1m/s,故C正確。故選C。
4. 如圖所示,用100N的力將50N重的物體A壓在豎直墻壁B上,物體沿墻壁向下勻速滑行了0.5m,則重力做的功是 J,壓力做的功是 J。
【答案】 25 0
【解析】重力做的功
W=Gh=50N×0.5m=25J
物體豎直向下運動,壓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物體在壓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壓力做功為0J。
5. (2022浙江紹興)長度均為20厘米的相同均質木塊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從圖示位置開始推木塊,當F為3牛時,木塊靜止;當F為6牛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2秒后木塊A掉落;繼續(xù)推木塊B使其仍做勾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
(1)推力為3牛時,AB整體受到摩擦力為___________牛。
(2)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米/秒。
(3)從開始推動到木塊B掉落的過程中,推力共做功___________焦。
【答案】 (1)3 (2)0.05 (3) 1.2
【解析】(1)當F為3牛時,木塊靜止,即AB整體處于平衡態(tài),此時整體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靜摩擦力,此二力平衡,故整體受到摩擦力大小是3N。
(2)由圖知道,當A的重心到達桌面邊緣上時,就會掉落,此時木塊A向前移動的距離是
故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
(3)根據題意知道,木塊A掉落前,推力大小是6N,AB整體向前運動的距離是0.1m,此過程推力做功
由于當F為6牛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平衡條件知道,AB整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6N;根據題意知道,木塊A掉落后,B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此過程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故B受到的摩擦力也減小一半,所以,由平衡條件知道,此時推力大小為3N。繼續(xù)推木塊B直至木塊B的重心到達桌面邊緣上掉落,此時木塊B向前移動的距離是
此過程推力做功
所以,從開始推動到木塊B掉落的過程中,推力共做功
6. (2023山西)圖是小偉同學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時的情景,每次引體向上身體上升的高度為0.6m,求解下列問題。(小偉的質量為50kg,g取10N/kg)
(1)引體向上前小偉先進行了熱身訓練,他繞操場跑了600m用時5分鐘,他熱身運動的平均速度;
(2)小偉完成1次引體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3)小偉做完引體向上運動后,雙腳穩(wěn)穩(wěn)地站在水平地面上,請你估算他此時對地面的壓強。
【答案】(1)2m/s;(2)300J;(3)1×104Pa
【解析】(1)小偉熱身運動所用的時間t=300s;
小偉熱身運動的平均速度v=s/t=2m/s;
(2)小偉所受的重力G=mg=500N;
小偉完成1次引體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W=Gh=500N×0.6m=300J;
(3)小偉雙腳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約S=5×10-2m2;
小偉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500N;
小偉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F/S=1×104Pa。
7. (2022廣東)圖中某智能機器人的質量為80kg,其輪子與水平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5×10-4m2。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時,該機器人勻速直線移動的速度為1m/s,所受阻力是機器人重力的0.05倍。求:(取g=10N/kg)
(1)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時的牽引力;
(3)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30s,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
【答案】(1);(2)40N;(3)1200J
【解析】(1)機器人的重力
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時,受平衡力,牽引力等于阻力,則牽引力
(3)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30s移動的距離
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
答:(1)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
(2)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時的牽引力是40N;
(3)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30s,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是1200J。
8.(2023無錫) 2023年5月13日,“恩平20—4鉆采平臺”的安裝,創(chuàng)造了我國海上油氣平臺浮托安裝重量的新紀錄,浮托安裝類似于運動員挺舉過程,巧妙地利用海上潮汐的自然力進行安裝。如圖所示,漲潮時,工程船托運平臺組塊駛入已經固定在海中的導管架的槽口,落潮時把平臺組塊插尖順勢從高位下降安裝到導管架接口上。工程船滿載時的排水量為,所安裝的平臺組塊質量為。(g?。?br>(1)工程船滿載航行在海面上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2)平臺組塊所受重力大小為多少?
(3)若漲潮前,插尖低于接口,漲潮時,工程船和平臺組塊緩慢向上浮起,使得插尖比接口高。則在此過程中,工程船對平臺組塊豎直向上做功為多少?
【答案】(1)5.35×108N;(2)1.55×108N;(3)3.1×108J
【解析】(1)工程船滿載時的排水量為,航行在海面上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沉浮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平臺組塊質量為,則平臺組塊所受重力
(3)若漲潮前,插尖低于接口,漲潮時,插尖比接口高,則工程船對平臺組塊豎直向上做功為克服平臺組塊重力做功
答:(1)工程船滿載航行在海面上時,受到的浮力為5.35×108N;
(2)平臺組塊所受重力大小為1.55×108N;
(3)工程船對平臺組塊豎直向上做功為3.1×108J。
9. (2024遼寧)質量為50kg的甲同學站在水平冰面上,與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甲同學用40N的水平推力推坐在冰車上的乙同學,沿直線前進10m。g取10N/kg。求:
(1)甲受到重力大??;
(2)甲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強;
(3)甲推乙過程中,推力做的功。
【答案】(1)500N;(2);(3)
【解析】(1)甲受到的重力大小為
(2)甲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強為
(3)甲推乙過程中,推力做的功為
答:(1)甲受到的重力大小為500N;
(2)甲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強為;
(3)甲推乙過程中,推力做的功為。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2024)第3節(jié) 滑輪課后練習題,文件包含專題28滑輪原卷版docx、專題28滑輪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1節(jié) 杠桿復習練習題,文件包含專題26杠桿原卷版docx、專題26杠桿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1節(jié) 浮力練習,文件包含專題16浮力原卷版docx、專題16浮力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