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從圖象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速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距離(路程)與時間之間的關系.2.能從圖象中獲取變量之間關系的信息.
問題每輛汽車上都有一個時速表用來指示汽車當時的速度,你會看這個表嗎?
思考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速度往往是變化的.下圖表示一輛汽車某次行程中24min內的速度情況.(1)你能描述這輛汽車在這次行程中24min內速度的變化情況嗎?
知識點1 用圖象表示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1)速度在出發(fā)后的2 min內增加至30 km/h,然后在出發(fā)后的第2到6 min內保持不變,在出發(fā)后的第6到8 min內減小至0 km/h,在出發(fā)后的第8到10 min內保持不變,在出發(fā)后的第10到18 min內增加至90 km/h,在出發(fā)后的第18到22 min內保持不變,最后在出發(fā)后的第22到24 min內減小至0 km/h.
(2)這輛汽車在哪些時間段保持勻速行駛?速度分別是多少?(2)在出發(fā)后的第2 min到6 min、18 min到22 min這些時間段汽車保持勻速行駛,速度分別是30 km/h和90 km/h.
(3)這輛汽車出發(fā)后8min到10min之間可能發(fā)生了什么情況?(3)答案不唯一,如司機停車休息.
嘗試 在上面的情境中,假設這輛汽車出發(fā)后8min到12min靜止不動,然后用6min加速到90km/h,再用6min減速到靜止.你能在圖中畫圖大致反映這輛汽車的速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嗎?
識圖關鍵:弄清圖象上點的意義.找準關鍵點:注意圖象的起點、終點、最高點、最低點、拐點等特殊位置,并弄清這些點所表示的意義.
例1 柿子熟了,從樹上落下來.下面的哪一幅圖可以大致刻畫出柿子下落過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變化情況?
(1) (2) (3) (4)
解析:因為柿子在下落過程中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只有(3)可以大致刻畫出柿子下落過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變化情況.
根據(jù)速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圖象解決問題時,關鍵是要正確理解圖象中各段的意義.(1)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2)線段OA從左到右是上升的,表示速度在增加,即物體從0(點O處)開始做加速運動;(3)線段AB是水平的,表示物體做勻速運動;(4)線段BC從左到右是下降的,表示速度在減小,即物體做減速運動,直到速度為0(點C處).
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中,線段的傾斜程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越平緩表示速度變化越慢,越陡表示速度變化越快.
根據(jù)如圖所示的離起點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離起點的距離;(2)線段OA從左到右是上升的,表示物體離起點越來越遠,且是勻速運動;(3)線段AB是水平的,表示物體離起點的距離不變,即物體靜止;(4)線段BC從左到右是下降的,表示物體離起點越來越近(反向運動),直到回到起點,且是勻速運動.
知識點2 用圖象表示距離(路程)和時間的關系
在距離(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中,線段的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越陡表示速度越大,越乎緩表示速度越小.
跟蹤訓練 小強同學去登山,先勻速登上山頂,原地休息一段時間后,又勻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在登山過程中,他行走的路程s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的大致圖象是( )
分析:勻速登上山頂, s隨t的增加而增加,圖象過原點,且是上升的;原地休息一段時間,s隨t的增加而保持不變,圖象與t軸平行;勻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s隨t的增加而增加,并且s增加得更快,圖象呈上升趨勢,并且更陡.
回顧·反思 回顧本章及以前的學習,你在用不同表示方式分析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
1.一輛公共汽車從車站開出,加速行駛一段時間后開始勻速行駛.過了一段時間,汽車到達下一個車站.乘客上、下車后汽車開始加速,一段時間后又開始勻速行駛.下面的哪一幅圖可以近似地刻畫出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速度變化情況?
解:公共汽車加速時,圖象應是上升的;勻速或靜止時,圖象應是水平的;減速時,圖象應是下降的.根據(jù)其速度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只有(2)符合.
2.甲騎自行車、乙騎摩托車沿相同路線由A地到B地,行駛過程中路程與時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解答下列問題:(1)誰先出發(fā)?先出發(fā)多少時間?誰先到達終點?先到多少時間?
解:由圖象可知:(1)甲先出發(fā),先出發(fā)10分鐘;乙先到達終點,先到5分鐘.
(2)分別求出甲、乙兩人的行駛速度.甲的速度為6÷30=0.2(公里/分),乙的速度為6÷15=0.4(公里/分).(3)在什么時間段內,兩人均行駛在途中?(不包括起點和終點)在甲出發(fā)后10分鐘到25分鐘這段時間內,兩人都行駛在途中.
3.如圖,正方形 ABCD 的邊長為 2 cm,動點 P從點 A 出發(fā)在正方形的邊上沿 A→B→C的方向運動到點C停止,設點P的運動路程為x cm,在下列圖象中,能表示△ADP的面積 y(cm2)與x(cm)的關系的圖象是( )

相關課件

初中北師大版(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課文內容ppt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北師大版(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課文內容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日落時間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2024)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授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2024)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授課ppt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角邊角角角邊,兩角一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1 認識三角形圖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1 認識三角形圖文課件ppt,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已知兩邊,第三邊的范圍,附加條件,確定第三邊,cm或21cm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作業(yè)ppt課件

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作業(yè)ppt課件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課堂教學課件ppt

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課堂教學課件ppt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示范課課件ppt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示范課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4 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

版本: 北師大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下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