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亂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亂仍未平息,唐王朝仍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唐肅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這樣真正憂國憂民的文人。
目睹國勢艱危,生靈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詩人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這段時間,他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贊揚諸葛亮的詩篇,《蜀相》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蜀 相
杜甫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丞相祠堂何處 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對郁郁蔥蔥的翠柏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尋——有目的的專程來訪,不是漫不經(jīng)心地信步由之——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顯訪廟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問自答,記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謐、肅穆的氣氛。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映階——映照著臺階好音——悅耳的聲音,這里指鳥鳴特寫鏡頭,從祠堂的外 部到內(nèi)部, 內(nèi)景
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弧[’字而境界全出?!眳⒖即苏f,說說“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聯(lián)里哪兩個字跟境界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
映階碧草盡春色,隔葉黃鸝皆好音
春意盎然、賞心悅目的景色欣喜愉悅的情感
碧草映階,黃鸝隔葉,本是種賞心悅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飾,則所含之情便大有轉(zhuǎn)折:青草自綠,無人光顧;黃鸝好音,無人傾聽,這是何等凄涼傷感。
碧草春色,黃鸝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極?! 抖旁娊狻?
嘆碧草嬌鶯無人賞玩, 顯英雄長逝、遺跡荒落。雖是寫景,字里行間卻 寄寓著感物思人的情懷。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范晞文《對床夜語》 情景名為二,而實 不可分。神于詩者,妙 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 景,景中情?! ?王夫之 《姜齋詩話》
揣摩語言 想象意境
融情于景 以樂襯哀
青草自綠,無人光顧黃鸝好音,無人聆聽
煉字型詩歌鑒賞方法
找找詩眼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④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⑤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br/>① 山青花欲燃”,不僅突出了山花火紅的顏色,而且賦予了一種動態(tài)美。------煉動詞②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給人一種堅毅挺拔之美,渾圓之美。-------煉形容詞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說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個“早”字。 ------煉數(shù)量詞④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寫出了戍邊將士無一例外的思鄉(xiāng)之情。------煉虛詞⑤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綠”在句中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道出了作者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逝。----- 詞類活用
拓展一(煉字)——分析詩眼題型(一)提問方式 1、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字是哪一個?為什么? 2、某個字詞是全詩的關(guān)鍵,為什么? 3、此詩某聯(lián)某句中的哪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哪一個更好?為什么? (二)答題步驟 1,解釋這個字 2,解釋這句話。將關(guān)鍵字放入原句中展開聯(lián)想或想象,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圖景,以品味煉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結(jié)合主旨談這句詩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詩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獨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臺階旁的綠草獨自蔥翠,昭示著春光的明媚,躲在葉下的黃鸝盡管叫聲悅耳,卻無人傾聽,這是一幅冷寂、凄涼的春日圖。作者寓情于景,表現(xiàn)了心中的感傷,為下文感嘆諸葛亮的壯志未酬作鋪墊。
例題:”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話的詩眼是哪兩個字?試作簡要分析。
1,解釋字 2,解釋話。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三顧——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頻繁——多次。天下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tǒng)一天下應(yīng)走鼎足三分,聯(lián)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
兩朝——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開濟——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輔佐劉禪匡濟艱危 。老臣心——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用這兩句來概括諸葛亮一生的功業(yè),你認為準確嗎?你最佩服和崇敬諸葛亮的哪一方面?
天下計——推崇其濟世雄才老臣心——贊揚其報國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業(yè)績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詩人之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出師——諸葛亮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統(tǒng)率大軍,占據(jù)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積勞成疾,病死軍中,葬于定軍山。淚滿襟——獻身精神的景仰、事業(yè)未竟的痛惜。
是失敗的英雄,還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敗的英雄,所以說這句詩寫出了歷史上一切事業(yè)未竟的英雄人物對其壯志未酬的深深遺憾和共鳴。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 英雄 淚滿澿
這英雄也包括著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卻始終沒有機會。老杜在政治上始終一事無成,即便如此,他卻依然掛念國事,掛懷天下,所以他的內(nèi)心是非??嗤吹摹!俺鰩熚唇萆硐人?,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是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和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之情熔鑄成的千古名句。
杜甫此詩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時。這時,持續(xù)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國家命運仍在風雨飄搖之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憑吊,寫作此詩,自然不單是發(fā)思古之幽情,而是抒發(fā)了自己的功業(yè)未就的深沉感慨。。
詠懷古跡(其五) 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思考:將《蜀相》與本詩相比較,兩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的側(cè)重點有何不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蜀相課文配套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同學們,感傷嘆惋,整體鑒賞,自主鑒賞,整體感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湘夫人課前預(yù)習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墓,屈原祠,屈原銅象,水邊的淺灘,張設(shè)羅帳,編草蓋房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選修12、長恨歌課堂教學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長恨歌,行文線索,鑒賞要點,二人物形象鮮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