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這篇小說情節(jié)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B.近年來,種種食品安全問題絡(luò)繹不絕地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許多同學(xué)讀完《學(xué)生危機自救手冊》后恍然大悟:學(xué)會自救可以躲過許多災(zāi)難!
D.小明在老師的點撥下終于寫好了一篇作文,可謂是才思敏捷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那瀑布的水沫揚起來,彌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著,暈出七彩迷離的虛幻。
B.晴朗的日子里也常會有陰風(fēng)晦雨的襲擊,就像一只黑烏鴉扇著翅膀在你周圍鼓噪著,足以將一個好心情蹂躪得亂七八糟。
C.藍天下,一群孩子,明亮的雙眸,癡癡地凝望著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歡快地唱著:我是一朵會飛的蒲公英……
D.黃土高原啊,你生養(yǎng)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心驚膽戰(zhàn)的搏擊。
3.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國人的期待中,國產(chǎn)大型客機C919圓滿完成了第一趟藍天首飛之旅。
B.學(xué)校開展與策劃的“經(jīng)典誦讀”活動,有助于更多同學(xué)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C.“一帶一路”的倡議獲得了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并得到了沿線國家的熱烈響應(yīng)。
D.共享單車管理難題能否得到解決,關(guān)鍵在于有關(guān)部門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基礎(chǔ)知識
4.給劃線字注音。
5.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1)我以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況且頸 子上還有許多灸瘡 疤。
(2)這個方面,情況就jiǒng 乎不同,而且一反jì 往了。
6.切切察察:
: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形容極端驚恐。
:深得難以測量。比喻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
莫名其妙:
7.根據(jù)拼音寫出下列形近字。
三、綜合讀寫
8.好名字,內(nèi)涵豐富,或寄托期望,或蘊含志趣。請仿照示例,按照要求,為下面兩個小孩取名,并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解說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為三字:解說語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示例:蔣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實努力。
姓名:蔣力行 解說:與其聒噪不休,不如身體力行。
①張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寬廣。
姓名:
解說:
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樂幸福。
姓名:
解說: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9.閱讀下面的課文《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段,回答問題。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jīng)》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xué)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nèi)。
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中的“這”指代什么?
(2)仔細品味加點的詞語,說說它們表現(xiàn)了“我”怎樣的心情。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
(3)阿長為什么關(guān)心《山海經(jīng)》?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點?
(4)作者為什么說“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0.閱讀劉同的《她一直在老地方》,完成問題。
①大概在二十八年前,我剛讀小學(xué)的時候,方老太就已經(jīng)是方老太了。
②那時她只是五十歲的方老太,每天推著炸臭豆腐的攤車,在學(xué)校南面的拐角處叫賣,八分錢一塊。臭豆腐攤前,每到放學(xué)都會排上長長的隊。
③豆腐炸得黑黑的、脆脆的,方老太用筷子戳破表皮,一股熱氣便冒了上來,嘩,澆上一大勺湯料,把熱氣硬生生地給壓回去,豆腐的每一個下口處都是滿滿的蔥姜蒜和濃濃的黃豆味。
④上小學(xué)時,我的零花錢很少,別的同學(xué)都是四毛錢一次買五塊,我只能花一毛錢買一塊,再找回兩分。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特別丟臉、排老半天隊只能可憐巴巴地掏出一毛錢。所以每次輪到我的時候,我都早早地把一毛錢準備好,趁旁人不注意趕緊塞給方老太,也不好意思大聲說,自己只要一塊。
⑤那時,方老太就會幫我把一塊臭豆腐用鏟子切成九小塊,然后放進碗里,唰地澆上一大勺湯料,再裝了袋子給我。
⑥我拎著那個袋子,沉甸甸的,珍而重之,用小竹簽一塊一塊地慢慢吃,就好像吃到九塊臭豆腐一樣。放了學(xué)去方老太那兒買臭豆腐,成為我小學(xué)時最美好最開心的回憶。
⑦無論刮風(fēng)下雨晴天陰天,方老太總是雷打不動地待在實驗小學(xué)正南面的拐角處,時間久了,她記得住每一個小孩的名字,有時小孩的爸爸媽媽來接小孩沒看到,也會問方老太。方老太不像是臭豆腐的攤主,更像是一個信息交流站。
⑧讀初中后,每次大家聚會,地點都是“方老太的臭豆腐攤”。去得早的同學(xué)會坐在小桌子旁吃上幾塊,去得晚的同學(xué)還會在電話里交代:“你跟方老太說是我要吃,她知道要給我的臭豆腐炸得干干的?!蹦莻€時候,方老太的臭豆腐變成一毛五一塊了,依舊便宜。
⑨時光飛逝。
⑩我們很好奇的是,那么多年,方老太永遠只是一個人,從來沒有見過她老公,也沒有見過她帶著小孩。她似乎總是一個人推著小車從拐角處突然出現(xiàn),從白天到深夜,一個人在路燈下默默收攤,又在拐角處突然消失不見。
?等讀了高中,才漸漸聽人說起方老太的故事。
?方老太三十多歲才嫁人,嫁過去第一年就生了兒子。老公每天在外面賭博,輸了回來就要錢,要不到錢就打方老太和兒子。后來兒子慢慢長大,方老太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誰知道兒子在長期的家庭暴力之下,早早就放棄了學(xué)業(yè),每天在外面游蕩。父子倆都沒有正經(jīng)工作,要睡覺了就回來,沒錢了就鬧……
?那時我們年紀小,想不通的問題有很多。只是覺得方老太好可憐。
?隨著我們這撥人考上了大學(xué)開始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有時候聊起大家何時回家聚一聚總有人會提到方老太。
?那年我們都大一,放假晚,而小學(xué)早已經(jīng)放假。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了老地方。驚喜的是方老太居然在,她遠遠地抬頭看見我們,咧嘴笑了起來。那種久違的笑,不是大笑,也不是微笑,而是人與人之間重逢的美好,開心的是時間過去那么久,而人與人的關(guān)系卻還停留在老地方。
?我們嘰嘰喳喳地跑過去,一個人五塊臭豆腐,趁著方老太炸豆腐的時候,大家紛紛跟方老太匯報著自己的近況,方老太一直笑著說:“真好真好,你們有出息了就好?!?br>?我們相信一切都沒有變,相信一切都如往年一樣好。我們看不到方老太炸豆腐的速度越來越慢,看不到方老太的生意越來越糟糕,現(xiàn)在的小學(xué)生已經(jīng)不怎么吃臭豆腐了,也看不到方老太已經(jīng)彎曲的背和悄悄爬滿了波紋的臉。
?隨著年紀漸長,身邊親人也都在漸漸老去。后來再去方老太那兒,一開始是開心的,吃了幾塊臭豆腐后心情就變得有些沉重。隱隱問自己,萬一哪天,再也吃不到這樣的臭豆腐了呢?
(1)梳理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表格。
(2)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括號里的提示賞析句子。
①豆腐炸得黑黑的、脆脆的,方老太用筷子戳破表皮,一股熱氣便冒了上來,嘩,澆上一大勺湯料,把熱氣硬生生地給壓回去,豆腐的每一個下口處都是滿滿的蔥姜蒜和濃濃的黃豆味。(從描寫的角度賞析。)
②那時,方老太就會幫我把一塊臭豆腐用鏟子切成九小塊,然后放進碗里,唰地澆上一大勺湯料,再裝了袋子給我。(“就”強調(diào)的是什么?“然后”和“再”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3)小語和小文發(fā)現(xiàn)本文和《阿長與<山海經(jīng)>》有相似之處,他們就此展開了討論。
小語:兩篇文章寫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劉同的文章可以把標題改成《方老太和臭豆腐》,這樣就明確指出了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小文:我更喜歡《她一直在老地方》,文中有很多句子和標題呼應(yīng),比如:① ,這個標題的含義是:②
小語:我還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和《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樣,也有交錯轉(zhuǎn)換的敘述視角。你看畫橫線的這兩段話?!翱床坏健钡摹拔摇保汀澳昙o漸長”的“我”,是“兩個我”’,你能讀出這“兩個我”對方老太的情感嗎?
小文:③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蠶豆
畢飛宇
①蠶豆主要種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為這個緣故,它被種在田埂或河岸一類“邊角料”的地方。蠶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極了,嘎嘣脆。唯一的缺點是太硬。可是,孩子們的牙更硬——有了金剛鉆就不怕瓷器活。不過,我小時候吃炒蠶豆的機會并不多,只是過年的時候操練操練。
②我要寫下我和蠶豆的故事,這是我終生不能忘懷的。
③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楊家莊小學(xué)做代課教師。他們決定請個人幫著燒午飯,附帶著帶孩子。“奶媽”就這樣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時間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多。我五歲,父母工作調(diào)動。奶奶沒有和我們一起走。
④我十一歲,父母要調(diào)到很遠的地方工作。臨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興,她的孫子來了,都“這么高了”。那時,奶奶守寡不久,爺爺?shù)倪z像掛在墻上,奶奶高高興興地對著遺像說了一大通的話??蔁o論奶奶怎樣高興,我始終能感覺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談起了爺爺,她很內(nèi)疚。她對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個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諒自己,她沒讓爺爺在最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說:“家里頭沒有得唉?!蹦棠套屛业藉伬镧P了一些鍋巴,放在了爺爺?shù)倪z像前——這是讓我盡孝,我得給爺爺“上飯”。奶奶望著鍋巴,笑了,說:“死鬼嚼不動咯。”
⑤傍晚,奶奶決定讓我早點回家。她在猶豫,想。她在想讓我?guī)c什么東西走?,F(xiàn)在回想起來,她當(dāng)時真是太難了,窮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過來一根丫杈,從屋梁上取下一個竹籃,里頭是蠶豆。奶奶最后的決定是炒蠶豆讓我?guī)ё?。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蠶豆是奶奶預(yù)備著第二年做種用的。蠶豆炒好了。她把滾燙的蠶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長時間,給蠶豆降溫。然后,奶奶高興地讓我把褂子脫下來,把兩只袖口給縫上了——袖管就成了兩個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繞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兩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頭發(fā)窩里摸了老半天,說:“你走吧乖乖。”
⑥我第一次擁有這么多的炒蠶豆。你可以想象我這一路走得有多歡——我絲毫沒有意識到奶奶當(dāng)時有多艱難!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側(cè)是河流,我還可以一路解渴。楊家莊在我的身后遠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遠去了。后來的歲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這個將預(yù)示著我和奶奶長久分離的畫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紀,我想起一次就難受一次。
⑦1986年,我在揚州讀大學(xué)。有一天,接到父親的來信,說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媽唯一的女兒,死了。回到了楊家莊,我已經(jīng)是個二十二歲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經(jīng)十一年沒有來看望奶奶了。我在許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認出來了。她的個子那么小,卻堅持要摸我的頭,我弓下腰來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傷,這讓我輕松了許多。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頭她不肯活咯?!?br>⑧事實上,奶奶沒多久就去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了。但奶奶就是這樣,從來不輕易流露她的傷心與悲痛,尤其在親人面前——我是從另一個可親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們時刻愿意承當(dāng)親人的痛,但她們永遠也不會讓自己的親人分擔(dān)她們的痛。
⑨1989年,奶奶的孫女小妹來南京讀書了,我去看她。小妹說:“哥,你的頭發(fā)很軟。”我說:“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說:“奶奶告訴我的。奶奶時常嘮叨你,到死都這樣。”小妹的這句話讓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時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⑩但是,我每一次想起奶奶總是從那些蠶豆開始的——蠶豆成了我最親的食物。
(選自《讀者》2016年第20期,有刪改)
(1)文章主要敘寫了“我”和奶奶的往事,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空。
五歲前,奶奶被請來燒飯、照顧“我”;十一歲,“我”臨別前去看奶奶、 , ;二十二歲,“我”回楊家莊奔喪,又見奶奶,奶奶不久后便去世了。
(2)聯(lián)系上下文,請根據(jù)括號里的提示,賞析文章中畫線的句子。
奶奶的手在我的頭發(fā)窩里摸了老半天,說:“你走吧乖乖?!保ㄟ@句話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表現(xiàn)了奶奶怎樣的心理?)
(3)第⑦段中,作者說:“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闭f說作者為什么羞愧。
(4)文章題目是《蠶豆》,為什么作者卻用了大量篇幅寫“我”和奶奶的故事?說說你的理解。
(5)文章蘊含著作者哪些情感?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10課 阿長與《山海經(jīng)》》2023年同步練習(xí)卷(2)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分析】本題要結(jié)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平時學(xué)習(xí)中,對成語要注重積累??梢詮脑~意。感情色彩和習(xí)慣用法等方面進行解答。成語運用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dāng)、搭配不當(dāng)、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
【解答】A:抑揚頓挫: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zhuǎn)折。小說情節(jié)不能說“抑揚頓挫”,用詞不當(dāng)。
B:絡(luò)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多不能用“絡(luò)繹不絕”。用詞不當(dāng)。
C: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根據(jù)句意用詞語使用準確。
D: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應(yīng)快,思維靈活,腦子很聰明。根據(jù)句意此句用“才思敏捷”不恰當(dāng)。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根據(jù)句意正確運用成語的能力。易錯點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詞語理解不正確。
2.【分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詞語的正確使用能力。解答此題,平時要有大量的詞語積累,還要結(jié)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情色彩、習(xí)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確定正確選項。詞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dāng)、搭配不當(dāng)、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
【解答】ABC.使用正確;
D.使用不當(dāng),“心驚膽戰(zhàn)”形容內(nèi)心極度驚懼恐慌。用來修飾“搏擊”不恰當(dāng),可用“驚心動魄”。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辨清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要結(jié)合語境分析其運用是否恰當(dāng)。
3.【分析】解答病句題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①語感檢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預(yù)估,一般說來,按習(xí)慣的說法覺得別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語病的地方,病句類型中的搭配不當(dāng)。語序不當(dāng)、語意重復(fù)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葉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葉的步驟來確定病句,搭配不當(dāng)、成分殘缺都可用此法;③類比檢查法,就是仿造一個結(jié)構(gòu)類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較,如果仿寫句子有問題則說明原句不正確;④邏輯分析法,就是從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斷、推理是否得當(dāng),語句的前后順序、句間關(guān)系是否合適,前后語句是否呼應(yīng)等;⑤尋找標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顯得語音標志。
【解答】A.語意重復(fù),“第一趟”與“首飛”重復(fù),刪去“第一趟”或“首飛”;
B.語序不當(dāng),“開展與策劃”語序不當(dāng),應(yīng)為“策劃與開展”;
C.表述正確;
D.搭配不當(dāng),兩面對一面,在“制定”前加上“能否”。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對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結(jié)合句子進行辨析。
二、基礎(chǔ)知識
4.【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字音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學(xué)習(xí)中扎實的積累,對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聲字要能準確辨析。
【解答】答案:
hài;sǒng;huáng;chuāng;dàn;suǒ;pī lì;jié
【點評】字音題的解答,需要學(xué)生在平時讀課文時讀準字音,對多音字要能根據(jù)其意思正確判斷讀音,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僻字,易誤讀的字,平時要善于歸納,加強記憶。
5.【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字音、字形的識記能力。需要學(xué)生在平時讀課文時,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xí)慣,注意讀音、字形,并注意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讀音及書寫。
【解答】答案:
(1)jǐng chuāng
(2)迥 既
【點評】漢字的音與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漢字字形不同,讀音不同,意義不同,但漢字中又存在著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聲字,不易區(qū)分。因此,平時學(xué)習(xí)中對字音與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誤讀,不誤解,不誤寫。
6.【分析】本題考查詞語意思的積累。解答此題平時要有一定的詞語的積累,做題時還要會根據(jù)句子的意思,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離開語境可能意思就改變了。
【解答】答案:
細碎的說話聲。
面如土色
深不可測
按照情理,對出現(xiàn)的某種情況有可以原諒的地方。
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
【點評】詞語解釋屬于語文基本常識,考查學(xué)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主要依靠日積月累的努力。
7.【分析】本題考查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的能力。解答此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積累,并能根據(jù)語段的內(nèi)容來確定填寫的字詞。
【解答】答案:
(1)辮 辯 辨
(2)詰 拮 潔
(3)虜 擄 虎
(4)灸 炎 炙
(5)駭 賅 咳
【點評】漢字的音與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漢字字形不同,讀音不同,意義不同,但漢字中又存在著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聲字,不易區(qū)分。因此,平時學(xué)習(xí)中對字音與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誤讀,不誤解,不誤寫。
三、綜合讀寫
8.【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根據(jù)所給示例,結(jié)合“或寄托期望,或蘊含志趣”來舉例解說即可。
【解答】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根據(jù)所給示例,結(jié)合“或寄托期望,或蘊含志趣”來舉例解說即可。
答案:
示例:
①張欣廣 與其自尋煩惱,不如放寬心胸。
②李樂然 與其愁眉苦臉,不如快快樂樂。
【點評】綜合讀寫題就是給出一段材料,考查學(xué)生的審題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發(fā)揮能力,而且材料不僅僅是課本中設(shè)置的專題,更多的是會靈活地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考查學(xué)生在一個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看學(xué)生是否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是否可以簡潔、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9.【分析】本題語段出自課文《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主要描寫阿長給我買回《山海經(jīng)》時,我的反應(yīng)與內(nèi)心感受,表達我對阿長的敬佩與感激。
【解答】(1)本題考查代詞指代內(nèi)容的理解。代詞“這”是近指代詞,其指找的內(nèi)容一般為前一句話或是句中的部分內(nèi)容。根據(jù)語段內(nèi)容的理解,“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指的是長媽媽為“我”買來了《山海經(jīng)》。
(2)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與人物情感的分析。“霹靂”本義指云和地面之間發(fā)生的強烈雷電現(xiàn)象;“震悚”指發(fā)抖。結(jié)合前文可知,“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是因為“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我被長媽媽的這份關(guān)愛與熱情深深地感動了。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人物性格分析。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前文內(nèi)容以及人物的關(guān)系進行分析判斷。選段首句“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jīng)》是怎么一回事”,可以看出阿長看出了“我”非常喜愛這套書,而她又是“我”的保姆,“我”又是她最疼愛、最關(guān)心的孩子,所以才會關(guān)心《山海經(jīng)》。通過這個事,表現(xiàn)了她關(guān)愛孩子,心地善良的性格。
(4)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關(guān)鍵要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斷。從文段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山海經(jīng)》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書;從后面幾個自然段可以看出,這本書是不識字的阿長在別人不肯做,不能做的情況下買來的,它承載著阿長對“我”的關(guān)愛和“我”對阿長的敬意。所以作者在文末強調(diào)“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答案:
(1)長媽媽為“我”買來《山海經(jīng)》
(2)“霹靂”與“震悚”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我”聽長媽媽說她買了《山海經(jīng)》無比的震驚,難以相信。表現(xiàn)“我”被長媽媽的這份熱忱深深地感動了。
(3)因為她發(fā)現(xiàn)作者非常喜愛這套書,而作者又是她最疼愛、最關(guān)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4)《山海經(jīng)》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書,它承載著阿長對“我”的關(guān)愛和“我”對阿長的敬意。
【點評】代詞的指代對象: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nèi)容,這種情況,指代的內(nèi)容一般出現(xiàn)在代詞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換代詞,通讀句子視句意變化與否來檢驗其正誤?!斑@”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內(nèi)容。
10.【分析】本文主要寫“我”對方老太充滿感激,對她的不幸身世深表同情,更為能在多年后彼此重逢而溫暖欣喜?!澳昙o漸長”的我對由方老太引發(fā)的“身邊親人也都在漸漸老去”而傷感,對方老太未來生活的擔(dān)憂,以及對一去不返的童年與青春的深切懷念。
【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結(jié)合“上小學(xué)時,我的零花錢很少,別的同學(xué)都是四毛錢一次買五塊,我只能花一毛錢買一塊,再找回兩分”,可概括①:讀小學(xué);結(jié)合“讀初中后,每次大家聚會,地點都是‘方老太的臭豆腐攤’”,可概括②:在方老太的攤位聚會;結(jié)合“等讀了高中,才漸漸聽人說起方老太的故事”,可概括③:聽別人說起方老太的事情,覺得她可憐;結(jié)合“那年我們都大一,放假晚,而小學(xué)早已經(jīng)放假。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了老地方。驚喜的是方老太居然在,她遠遠地抬頭看見我們,咧嘴笑了起來”,可概括④:讀大學(xué)。
(2)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
①結(jié)合“豆腐炸得黑黑的、脆脆的,方老太用筷子戳破表皮,一股熱氣便冒了上來,嘩,澆上一大勺湯料,把熱氣硬生生地給壓回去”,句子采用視聽結(jié)合,寫豆腐黑黑的顏色,澆湯料“嘩”的聲音,蔥蒜味和黃豆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豆腐的美味。動作描寫,“戳”“澆”“壓”一系列動詞寫出了方老太做豆腐技術(shù)的嫻熟。表達了“我”對豆腐的喜愛之情。
②結(jié)合“我的零花錢很少,別的同學(xué)都是四毛錢一次買五塊,我只能花一毛錢買一塊,再找回兩分”,可知“就”強調(diào)了方老太能夠感受到“我”因為零花錢少而害羞、窘迫的心情,體現(xiàn)了她的善解人意?!叭缓蟆薄霸佟辈荒軇h去,連詞使用體現(xiàn)了方老太裝臭豆腐的細心,也體現(xiàn)了她對“我”的體貼入微和關(guān)愛。
(3)①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她一直在老地方”說明她沒有離開那里,從“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了老地方。驚喜的是方老太居然在,她遠遠地抬頭看見我們,咧嘴笑了起來”可以照應(yīng)題目。
②本題考查標題的作用。從文章內(nèi)容來看,從小學(xué)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xué),方老太一直那里,因此表層含義是:那么多年過去了,方老太一直在學(xué)校南面的拐角處叫賣臭豆腐。結(jié)合“隨著年紀漸長,身邊親人也都在漸漸老去。后來再去方老太那兒,一開始是開心的,吃了幾塊臭豆腐后心情就變得有些沉重”,可知深層含義是指:無論我們怎樣經(jīng)歷成長,不離開的不僅僅是攤主本人,而是她身上散發(fā)的堅強、樂觀、善良的精神品質(zhì)。
③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結(jié)合“等讀了高中,才漸漸聽人說起方老太的故事。方老太三十多歲才嫁人,嫁過去第一年就生了兒子。老公每天在外面賭博,輸了回來就要錢,要不到錢就打方老太和兒子。后來兒子慢慢長大,方老太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誰知道兒子在長期的家庭暴力之下,早早就放棄了學(xué)業(yè),每天在外面游蕩”,可知“看不到”的“我”對方老太充滿感激,對她的不幸身世深表同情,更為能在多年后彼此重逢而溫暖欣喜。“身邊親人也都在漸漸老去。后來再去方老太那兒,一開始是開心的,吃了幾塊臭豆腐后心情就變得有些沉重”,“年紀漸長”的我對由方老太引發(fā)的“身邊親人也都在漸漸老去”而傷感,對方老太未來生活的擔(dān)憂,更有對一去不返的童年與青春的深切懷念。
答案:
(1)①讀小學(xué);②在方老太的攤位聚會;③聽別人說起方老太的事情,覺得她可憐;④讀大學(xué)
(2)①視聽結(jié)合,寫豆腐黑黑的顏色,澆湯料“嘩”的聲音,蔥蒜味和黃豆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豆腐的美味。動作描寫,“戳”“澆”“壓”一系列動詞寫出了方老太做豆腐技術(shù)的嫻熟。表達了“我”對豆腐的喜愛之情。
②“就”強調(diào)了方老太能夠感受到“我”因為零花錢少而害羞、窘迫的心情,體現(xiàn)了她的善解人意?!叭缓蟆薄霸佟辈荒軇h去,連詞使用體現(xiàn)了方老太裝臭豆腐的細心,也體現(xiàn)了她對“我”的體貼入微和關(guān)愛。
(3)①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了老地方。驚喜的是方老太居然在,她遠遠地抬頭看見我們,咧嘴笑了起來。
②表層含義:那么多年過去了,方老太一直在學(xué)校南面的拐角處叫賣臭豆腐。
深層含義:無論我們怎樣經(jīng)歷成長,不離開的不僅僅是攤主本人,而是她身上散發(fā)的堅強、樂觀、善良的精神品質(zhì)。
③“看不到”的“我”對方老太充滿感激,對她的不幸身世深表同情,更為能在多年后彼此重逢而溫暖欣喜?!澳昙o漸長”的我對由方老太引發(fā)的“身邊親人也都在漸漸老去”而傷感,對方老太未來生活的擔(dān)憂,更有對一去不返的童年與青春的深切懷念。
【點評】賞析句子要依據(jù)句子本身的特點去分析,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辭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辭手法就要依據(jù)各個修辭手法的作用進行具體的分析;第二如果沒有使用修辭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比如對比,象征等,有就依據(jù)各個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進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沒有,我們就要從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詞語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動詞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語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這三點是最常見的,要能夠掌握住。
11.【分析】本文以蠶豆為線索,記述了十一歲臨別時奶奶讓“我”給爺爺“上飯”,二十二歲,一路吃奶奶炒的蠶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表現(xiàn)了奶奶對“我”的真愛和“我”未能體會奶奶的艱難與傷痛、未能報恩(盡孝)的難受和羞愧。表達了“我”對像奶奶一樣身份低微、生活處境艱難卻隱忍、堅強的女性的贊美。
【解答】(1)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能力。第4至6段寫“我”十一歲時,臨別前去看望奶奶,奶奶炒蠶豆,讓“我”帶走。
(2)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奶奶的手在我的頭發(fā)窩里摸了老半天”,句中的“摸”而且是老半天的“摸”,運用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奶奶對“我”的愛;同樣“乖乖”等口語非常親切自然,非常具有濃郁的親情。全句表現(xiàn)了奶奶對我的愛與不舍。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根據(jù)“我已經(jīng)十一年沒有來看望奶奶了。我在許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一句,可提取出“我”羞愧的原因。即為:“我”已經(jīng)十一年沒有來看望奶奶而感到“羞愧”;“我在許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而感到羞愧。據(jù)此作答,意對即可。
(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這與文章的主旨有關(guān)系。首先文章的中心是為了表達對奶奶的愛,寫自己的感激和愧疚。其次蠶豆是線索,全文內(nèi)容與蠶豆有關(guān),奶奶炒用來做種的蠶豆觸發(fā)了“我”的多年后的難受和愧疚;還有蠶豆是引子,寫蠶豆是為了引出奶奶對“我”的真愛;最后可拓展開去,蠶豆具有象征義,象征了奶奶極普通的社會地位和境遇。
(5)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歸納。找到相應(yīng)段落,結(jié)合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達感情的詞語即可。根據(jù)文中的事件來看,其中寫了奶奶生活的艱難及“我”對蠶豆的喜愛,可以看出表現(xiàn)了作者對童年苦難生活的回憶和追思:從對奶奶的情感來看,有對奶奶的愛,也有對奶奶的愧疚,同時以姑姑的死,也表現(xiàn)了奶奶性格的堅強與隱忍。將這些情感分點概括出來即可。
答案:
(1)奶奶炒蠶豆,讓“我”帶走
(2)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奶奶對“我”的愛憐(疼愛),以及對“我”即將離開的不舍(內(nèi)心的傷痛與隱忍)。
(3)“我”已經(jīng)十一年沒有來看望奶奶而感到“羞愧”;“我在許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而感到羞愧(“我想念奶奶的時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而感到羞愧)。
(4)①文章的中心是為了表達對奶奶的愛、感激和愧疚,所以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寫“我和奶奶的故事”;②蠶豆是線索,全文內(nèi)容與蠶豆有關(guān),奶奶炒用來做種的蠶豆觸發(fā)了“我”的多年后的難受和愧疚;③蠶豆是引子,寫蠶豆是為了引出奶奶對“我”的真愛;④蠶豆具有象征義,象征了奶奶極普通的社會地位和境遇。
(5)①對善良樸實、全心全意愛著“我”的奶奶的感激與懷念;②對“我”未能體會奶奶的艱難與傷痛、未能盡孝的難受和羞愧;③對像奶奶那樣身份低微、生活處境艱難,卻隱忍、堅強的女性的贊美(或:對奶奶樂觀、堅強精神的贊美)。
【點評】賞析句子要依據(jù)句子本身的特點去分析,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辭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辭手法就要依據(jù)各個修辭手法的作用進行具體的分析;第二如果沒有使用修辭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比如對比,象征等,有就依據(jù)各個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進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沒有,我們就要從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詞語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動詞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語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這三點是最常見的,要能夠掌握住。
驚駭
震悚
惶 急
瘡 疤
懼憚
煩瑣
霹靂
詰 問
(1)biàn子
biàn論
biàn析
(2)jié問
jié據(jù)
整jié
(3)lǔ奪
lǔ獲
老hǔ
(4)針jiǔ
yán熱
膾zhì人口
(5)驚hài
言簡意gāi
ké嗽
時間
事件
①
在方老太的攤位買臭豆腐吃
讀初中
②
讀高中
③
④
與方老太重聚,匯報自己近況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2024)10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課后作業(yè)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基礎(chǔ)知識,綜合讀寫,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10 阿長與《山海經(jīng)》練習(xí),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基礎(chǔ)知識,語言運用,綜合讀寫,現(xiàn)代文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阿長與《山海經(jīng)》當(dāng)堂檢測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基礎(chǔ)知識綜合,現(xiàn)代文閱讀,綜合性學(xué)習(xí),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