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 題
12 .我們的食物
課 時
1
備課教師
單 位
教學目標
1、觀察并記錄生活中的食物來源,初步認識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利用感官觀察、記錄生活中的食物。
3、愿意在觀察生活中的食物來源過程中合作交流,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
4、懂得要珍惜動植物資源,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利用感官觀察、記錄生活中的食物。
教學難點
愿意在觀察生活中的食物來源過程中合作交流,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
教學準備
記錄一天中自己吃的食物;課件。
教 學 過 程
復 備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問題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看一些圖片。同學們先仔細看,再告訴老師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多種食物的圖片,讓學生分辨分別是什么食物。)
(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展現(xiàn)圖片激發(fā)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探究興趣,有利于后續(xù)探究活動開展?!?br>師:看來,同學們對食物都很感興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我們的食物”。(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解決問題
1.我們的食物有哪些?
師:同學們對食物都很感興趣。那么,你們平時最喜歡吃什么呀?(學生回答。)教師依據學生的發(fā)言小結。
(1)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吃的食物有哪些?
食 物 記 錄 單
早餐
午餐
晚餐
(2)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填寫記錄單并匯總。
(3)展示交流。
教師先讓學生列舉一些常吃的食物,再讓學生介紹雖然不常吃但自己知道的一些食物,還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自己愛吃的食物,并說說愛吃的理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對一些不常見的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簡單了解,豐富學生的認知。】
2.給食物分類。
(1)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饅頭、面條、牛奶、燒雞、香菇、木耳等食物分別來自哪里。
(2)小組討論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學生匯報,教師小結:我們飯桌上的食物一部分來自植物,一部分來自動物。它們都來自自然界,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教師總結升華學生的結論,板書——動物、植物。)
3.食物是怎樣來的?
(1)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然而很多食物的形成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誰能說一說我們身邊的食物是怎樣來的?
(2)學生小組討論探究。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教師小結:我們的食物源自自然界,但從自然界到我們的餐桌上還要經歷一系列的過程。小麥變成饅頭的過程:種子——發(fā)芽——長大——收獲——加工(磨成面粉)——烹飪(做成饅頭)。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再進行匯報,逐步引導學生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要珍惜食物、不浪費?!?br>4.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
教師出示一些食物大量被浪費的圖片,讓學生意識到浪費食物是違反法律的行為,每個人都應該節(jié)約食物、嚴禁浪費食物。
三、拓展延伸 介紹家鄉(xiāng)特產
1.提出話題:我國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名吃。假如有客人自遠方來,同學們最想讓他品嘗我們這個地方的什么特色美食呢?
2.學生自由列舉具有家鄉(xiāng)特色的美食。
3.討論:同學們打算從哪些方面向客人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美食?
【設計意圖: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烹飪流程、色香味、營養(yǎng)價值等各方面進行介紹,培養(yǎng)總結概括能力。】
4.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己的飲食愛好選擇自己比較了解的一種美食組成美食宣傳小組,擬訂宣傳稿。
5.展示交流:各小組按照擬訂的宣傳稿召開美食推介會。
四、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并提出課下繼續(xù)探究與食物有關內容的要求。
【設計意圖:恰當地引導學生進行課下拓展活動,使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得到持續(xù)發(fā)展?!?br>板
書
設
計
1.有哪些?
2.從哪來? 動物 植物
12 .我們的食物 3.怎樣來?
4.要節(jié)約
5.美食推介會
教
學
反
思
12.我們的食物
1、記錄一天中自己吃的食物。
食 物 記 錄 單
早餐
午餐
晚餐
2、給食物分類。
我們飯桌上的食物一部分來自 ,一部分來自 。
3、小麥變成饅頭的過程:
4、列舉具有家鄉(xiāng)特色的美食。
這是一份青島版 (五四制2017)二年級上冊16 修理玩具公開課表格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活動探究,科學與生活,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青島版 (五四制2017)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生活中的動植物資源13 我們的衣服獲獎表格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謎語導入,重溫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青島版 (五四制2017)二年級上冊8 看月亮精品表格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探究活動,拓展活動,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