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 單元測試 姓名: 班級: 分數(shù): (滿分:100分 時間:6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36分) 1.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 B.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 C.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70℃ D.正在發(fā)燒的小軍的體溫約為39℃ 【答案】D 【詳解】A.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而考場內(nèi)溫度感覺舒適,應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 B.水的凝固點在0℃,冰箱中保鮮室的溫度高于0℃,故B不符合題意; C.人的體溫在37℃左右,洗澡水的溫度應該略高于體溫,70℃溫度太高,故C不符合題意; D.正常情況下,人的腋下體溫在37℃左右,正在發(fā)燒的小軍的體溫約為39℃,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下列關于物態(tài)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 A.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變濕了,是升華現(xiàn)象 B.陽臺上的衣服變干了,是液化現(xiàn)象 C.公路上的瀝青高溫下變軟了,是熔化現(xiàn)象 D.衣櫥中的樟腦丸變小了,是汽化現(xiàn)象 【答案】C 【詳解】A.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變濕了,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啤酒瓶液化成了小水珠,故A錯誤; B.陽臺上的濕衣服變干了,是因為衣服上的水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的水蒸氣,這是物體的汽化現(xiàn)象,故B錯誤; C.公路上的瀝青高溫下變軟了,是因為瀝青由固態(tài)變成了液態(tài),屬于物體的熔化過程,故C正確; D.衣櫥中的樟腦丸變小了,是因為樟腦丸的一部分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了氣態(tài),屬于物體的升華現(xiàn)象,故D錯誤。 故選C。 3.戴眼鏡的同學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nèi)時,眼鏡片上會形成“小水珠”.下列現(xiàn)象中的物態(tài)變化方式與“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從冰箱取出的凍肉會變軟 B.初冬的清晨,鴨綠江水面上飄著“白氣” C.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冷 D.教室內(nèi),用久的日光燈管兩端會發(fā)黑 【答案】B 【詳解】戴眼鏡的同學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nèi)時,眼鏡片上會形成“小水珠”,是室內(nèi)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眼鏡液化形成的水珠。 A.從冰箱取出的凍肉會變軟,是熔化現(xiàn)象,與小水珠形成原因不同,故A不符合題意; B.初冬的清晨,鴨綠江水面上飄著“白氣”,是水蒸氣液化的結果,與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故B符合題意; C.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冷,是蒸發(fā)吸熱所致,與小水珠形成原因不同,故C不符題意; D.教室內(nèi),用久的日光燈管兩端會發(fā)黑,是鎢絲在高溫下升華后又遇到燈管凝華的結果,與小水珠形成原因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所以選B。 4.如題圖所示是冰箱的結構示意圖,從壓縮機到冷凍室,氟利昂的物態(tài)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 ) A.液化??放熱 B.液化??吸熱 C.汽化??放熱 D.汽化???吸熱 【答案】D 【詳解】氟利昂是一種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工作時電動壓縮機使氟利昂被壓縮到冷凝器,在冷凝器液化放熱,壓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將熱量放出;冷凝器里的液態(tài)氟利昂,經(jīng)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nèi)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迅速汽化,從冰箱的內(nèi)部吸收熱量,是冰箱內(nèi)部的溫度降低,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5.如圖所示,用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動活塞,針筒中的乙醚液體逐漸消失,再推壓活塞,發(fā)現(xiàn)注射器內(nèi)又逐漸出現(xiàn)了液態(tài)乙醚,關于上述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乙醚先后發(fā)生了液化和汽化兩個物態(tài)變化 B.實驗中,乙醚先后發(fā)生了汽化和液化兩個物態(tài)變化 C.實驗說明了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 D.實驗說明了乙醚液化時要吸收熱量 【答案】B 【詳解】ABD.先向外拉動活塞時,注射器里的液態(tài)乙醚變成了氣態(tài),這是汽化現(xiàn)象;再推壓活塞,發(fā)現(xiàn)注射器內(nèi)又逐漸出現(xiàn)了液態(tài)乙醚,這是液化現(xiàn)象,液化放熱,故AD錯誤,B正確; C.推活塞,使氣態(tài)乙醚的體積被壓縮,體積變小,氣態(tài)乙醚變成了液態(tài),這表明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故C錯誤。 故選B。 6.如表是部分金屬的熔點和沸點,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表中幾種金屬的沸點都可以用水銀溫度計測量 B.人們常說“真金不怕火來煉”,所以黃金掉入鐵水中也不會熔化 C.燈泡里燈絲用鎢制成,是因為鎢的沸點高 D.在鐵鍋中可以將鉛熔化 【答案】D 【詳解】A.表中幾種金屬的沸點都不可以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因為沸點均高于水銀的沸點,故A錯誤; B.黃金掉入鐵水,鐵水溫度為1525~2750℃,高于金的熔點,金會變?yōu)橐后w,故B錯誤; C.燈泡里燈絲用鎢制成,是因為鎢的熔點高,故C錯誤; D.因為鐵的熔點高于鉛的熔點,所以在鐵鍋中可以將鉛熔化而鐵不熔化,故D正確。 故選D。 7.如圖所示是兩套探究碘的升華和凝華的實驗裝置。(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碘的熔點是113.7℃、沸點是184.4℃)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方案比乙方案好 B.乙方案比甲方案好 C.甲、乙方案都好 D.兩種方案均不好 【答案】A 【詳解】甲的方案中,沸水的溫度保持 100℃不變,達不到碘的熔點,故碘不會發(fā)生熔化現(xiàn)象,直接發(fā)生升華。乙方案中,火焰的溫度高于碘的熔點和沸點,碘會發(fā)生熔化和汽化現(xiàn)象,不利干探究碘的升華現(xiàn)象,故甲的方案好,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8.在一標準大氣壓下,酒精和水的沸點分別是78℃和100℃,把它們分別裝在兩支試管里,懸放在正在加熱的沸水中,則( ?。?A.試管中的水和酒精都會沸騰 B.試管中的水會沸騰,酒精不會沸騰 C.試管中的酒精會沸騰,水不會沸騰 D.水和酒精都不會沸騰 【答案】C 【詳解】將酒精和水分別裝入試管,懸放在正在加熱的沸水中,由于水的沸點是100℃,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試管中的水從沸水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沸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沸水繼續(xù)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當試管中裝有酒精時,水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但由于酒精的沸點78℃,低于水的沸點,當水沸騰時,酒精仍能從燒杯中吸熱,達到酒精的沸點,所以會沸騰,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實驗中,把碎冰裝在大試管中,將大試管放在水中加熱,這種加熱方式稱之為“水浴法”加熱;在該實驗中我們一般采用的水是常溫水而不用開水的原因是( ?。?A.增長冰的熔化時間 B.均勻受熱 C.增大受熱面積 D.縮短實驗時間 【答案】A 【詳解】冰的熔點是0℃,實驗中用常溫水,就可以使冰熔化;而不用開水的好處是緩慢加熱,方便記錄冰的溫度變化,這樣實驗效果會好一些;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10.小多和小華分別利用圖甲所示的相同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出了如圖乙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系的圖像。下列對實驗情景的分析和判斷錯誤的是( ?。? A.小華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較長,是因為小華加熱的水質量較多 B.小多判斷水開始沸騰的依據(jù):水中形成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并冒出 C.由實驗可知,水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D.由圖乙可知,當?shù)氐臍鈮焊哂?個標準大氣壓 【答案】D 【詳解】A.同一地區(qū)水的沸點相同,初溫相同,但小華加熱時間更長,說明是水的質量不同導致的,故A正確; B.當水達到沸點時,水中也會形成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并冒出,故B正確; C.由圖乙可知水沸騰時,溫度不再變化,但是需要繼續(xù)吸熱,故C正確; D.此時水的沸點為98℃,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所以當?shù)氐拇髿鈮旱陀?個標準大氣壓,故D錯誤。 故選D。 1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完成“探究冰塊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過程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的冰塊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分析正確的是( ) A.冰是非晶體 B.0~4min,冰塊沒有熔化,不吸熱 C.4~6min,溫度沒有升高,要吸熱 D.6~9min,冰塊完全熔化,不再吸熱 【答案】C 【詳解】A.由圖,冰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故A錯誤; B.0~4min,冰溫度升高,在吸熱,故B錯誤; C.4~6min,正在熔化,溫度不變,吸熱,故C正確; D.6~9min,溫度升高,繼續(xù)吸熱,故D錯誤。 故選C。 12.國慶節(jié)假期,小明在家里,將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下圖中能大致反映溫度計的讀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詳解】當將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時,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fā)吸熱,溫度計的示數(shù)會降低,但當酒精蒸發(fā)完后,溫度計的示數(shù)會上升,最終與室溫相同,重新回到原來的溫度,故只有選項C的圖象符合題意。 故選C。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計23分) 13.零下35攝氏度還可以讀作________,可以寫作________。比0攝氏度高15攝氏度的溫度讀作________,寫作________。 【答案】負35攝氏度,-35℃,15攝氏度,15℃。 【詳解】 零下35攝氏度還可讀作負35攝氏度,可以寫作-35℃,比0攝氏度高15攝氏度的溫度,讀作15攝氏度,寫作15℃. 14.在使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時,小玲的操作如圖所示,請指出圖中操作不當之處:A:________; B:___________。?? 【答案】見解析;見解析。 【詳解】圖A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是錯誤的;圖B中讀數(shù)時玻璃泡離開液體,是錯誤的,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 第14題圖 第15題圖 15.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水,試管內(nèi)盛有乙液體。在1標準大氣壓下,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持續(xù)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的乙液體沸騰,那么乙液體可能是 ___________(選填:“酒精”或“煤油”),若乙液體是水,需要減小 ___________(選填:“試管”或“燒杯”)上方的氣壓,乙液體才能沸騰。(已知1標準大氣壓下,酒精沸點是78℃,煤油沸點是150℃,水的沸點100℃) 【答案】酒精;試管。 【詳解】從題中信息可知,水的沸點高于酒精的沸點,低于煤油的沸點;燒杯中盛有水,乙試管中如果裝的是煤油,那么在1標準大氣壓下,燒杯中的水達到100℃時,溫度不再上升,無法達到煤油的沸點,所以煤油不會沸騰,故乙液體中裝的不能是煤油,而是酒精。 若乙液體是水,所以為了使水沸騰,應該降低乙液體的沸點,因為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所以需要減小試管上方的氣壓,乙液體才能沸騰。 16.小欣打開冰箱門,發(fā)現(xiàn)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_____(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形成的,這個過程中水蒸氣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___(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現(xiàn)象,這個過程中水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答案】凝華,放出,凝固,放出。 【詳解】電冰箱內(nèi)側一層白色的冰晶,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凝華是放熱過程,所以這個過程中水蒸氣放出熱量. 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霜的溫度低于0℃,濕抹布上的水降溫發(fā)生了凝固現(xiàn)象,這個過程中水放出熱量. 17.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袋中空氣后把口扎緊,然后放入80℃以上的熱水中,過一會兒,塑料袋鼓起,是因為酒精發(fā)生了_____ (填物態(tài)變化);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兒塑料袋_____(選填“鼓起”或“癟了”),這是因為酒精發(fā)生了_____ (填物態(tài)變化). 【答案】汽化,癟了,液化。 【詳解】當把滴入幾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熱水中時,酒精液體吸收熱量會汽化變成酒精氣體,體積變大,故發(fā)現(xiàn)塑料袋鼓起;當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后,由于環(huán)境溫度比塑料袋溫度低,酒精蒸汽向外放出熱量,酒精蒸氣又液化成酒精液體,體積減小,所以過一會兒塑料袋又癟了. 18.小明在廚房中發(fā)現(xiàn): (1)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白氣”實質上是一些_______。小明仔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白氣”從噴出到消逝要經(jīng)歷三個物理過程。 ①靠近壺嘴的地方,我們什么也看不見.這是為____________________,仍然保持氣體狀態(tài)。 ②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以后,遇冷液化,形成“白氣”。 ③“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發(fā)生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我們又什么也看不見了。 (2)小明發(fā)現(xiàn)暖水瓶的瓶蓋打開不冒“白氣”,小明想這是為什么呢?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倒了一碗嘗嘗發(fā)現(xiàn)“燙”?!靶∶鞯沽艘煌雵L嘗”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huán)節(jié)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在爐子上燒菜的時候,火焰熄滅前、后一瞬間會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兩種情景,你可以確定______是火焰熄滅后的圖片。 【答案】(1)小水珠,壺嘴處溫度高,水蒸氣難以液化,汽化;(2)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3)甲. 【詳解】(1)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白氣”實質上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遇冷發(fā)生了液化現(xiàn)象,形成了小液滴;①高溫的水蒸氣在遇冷時才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而在靠近壺嘴的地方,溫度高,水蒸氣不會液化,仍是無色的水蒸氣,故我們什么也看不見. ③“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由液體又變成氣態(tài),發(fā)生了汽化現(xiàn)象,我們又什么也看不見了. (2)小明在家中發(fā)現(xiàn)暖水瓶的瓶蓋打開不冒“白氣”,小明問自己為什么?這是提出問題;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這是猜想;倒了一碗嘗嘗發(fā)現(xiàn)“燙”,這是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3)在爐子上燒菜的時候,火焰熄滅前,環(huán)境溫度較高,水蒸氣液化程度小,形成的“白氣”就較少;而在熄火后,環(huán)境溫度降低,水蒸氣大量液化,“白氣”就增多;故甲是火焰熄滅后的圖片. 19.水循環(huán)伴隨著水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陸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斷地蒸發(fā)成水蒸氣,高山積雪和冰也會__________成水蒸氣。水蒸氣隨氣流運動,升入高空后,遇冷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在一定條件下,又會以大氣降水的形式匯入江河湖海。 【答案】升華;液化;凝華。 【詳解】海水變?yōu)榱怂魵?,液體變?yōu)榱藲怏w,是汽化現(xiàn)象;積雪和冰變?yōu)榱怂魵猓腆w變?yōu)榱藲怏w,是升華現(xiàn)象。 水蒸氣隨氣流運動,升入高空后,遇冷水蒸氣變?yōu)榱诵∷危瑲鈶B(tài)變?yōu)榱艘簯B(tài),是液化現(xiàn)象;水蒸氣變?yōu)榱诵”В瑲鈶B(tài)變?yōu)榱斯虘B(tài),是凝華現(xiàn)象;小冰晶變?yōu)榱诵∷危虘B(tài)變?yōu)榱艘簯B(tài),是熔化現(xiàn)象。 三、作圖題(共3小題,共計10分) 20.如圖所示為溫度計,若當天的溫度為28℃,請在圖中畫出溫度計液面的位置,并將液柱涂黑。 【答案】見右圖。 【詳解】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28℃的刻度線應在20℃以上第4個小格處,如圖所示。 21.如圖所示,畫出水中的氣泡在沸騰時的特點(至少畫兩個氣泡)。 【答案】見右圖。 【詳解】水中在沸騰時,水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處破裂,如圖所示。 22.如表是某種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記錄,請根據(jù)數(shù)據(jù)記錄,在圖中畫出大致液體沸騰的圖象。 【答案】見右圖。 【詳解】在時間和溫度圖象上描出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各點,如圖所示。 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16分) 23. 圖甲是“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 (1)組裝器材應該按照_________順序(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實驗時將裝有冰的試管放到水中加熱,而不用酒精燈直接給試管加熱,這樣做既可以使冰受熱__________,又可以使冰的溫度上升較慢,便于記錄數(shù)據(jù); (2)熔化過程中試管中的碎冰逐漸變少,此過程碎冰吸收熱量,溫度 __________;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可知熔化過程持續(xù)了_______min; (3)根據(jù)圖乙可知冰是 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第4min時冰處于 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 【答案】(1)自下而上,均勻;(2)不變,4;(3)晶體,固液共存態(tài)。 【詳解】(1)實驗過程中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外焰的位置,因此應該選擇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酒精燈的外焰溫度高,使用水浴法加熱可以使被加熱物質受熱均勻。 (2)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冰熔化從2min開始,6min結束,冰熔化持續(xù)了4min。 (3)冰在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冰是晶體;第4min時,物質處于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態(tài)。 24.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組裝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時,應按照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某小組用相同的裝置先后做了兩次實驗,繪出如圖乙所示的a、b兩條圖線,若兩次實驗所用水的質量分別為ma、mb,則ma______mb(選填“>”“=”或“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