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型(一) 由親代求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的種類及概率 【知能深化】[典例] 已知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個體雜交,求:(1)雜交后代的基因型與表型的種類數(shù)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2)雜交后代中AAbbCc與aaBbCC出現(xiàn)的概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3)雜交后代中基因型為A_bbC_與aaB_C_的概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3×2=18(種)基因型,有2×2×1=4(種)表型。(2)AaBbCc與AaBbCC的個體雜交,后代中AAbbCc的概率為1/4×1/4×1/2=1/32,aaBbCC的概率為1/4×1/2×1/2=1/16。(3)雜交后代中A_bbC_的概率為3/4×1/4×1=3/16,aaB_C_的概率為1/4×3/4×1=3/16。[答案] (1)18種 4種 (2)1/32 1/16(3)3/16 3/16
[方法指導] 利用“拆分法”解答自由組合問題的一般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等位基因就可分解為幾組分離定律問題。如AaBb×Aabb,可分解為兩組:Aa×Aa,Bb×bb。然后,按分離定律進行逐一分析。最后,將獲得的結果進行綜合,得到正確答案。舉例如下(完全顯性情況下):
【針對訓練】1.已知A與a、B與b、C與c 3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基因型分別為AaBbCc、AabbCc的兩個體進行雜交。下列關于雜交后代的推測,正確的是( )A.表型有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B.基因型有1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C.表型有4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32D.基因型有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
解析: AaBbCc×AabbCc,每一種性狀的表型是2種,因此雜交后代的表型是2×2×2=8(種),后代中AaBbCc個體的比例是1/2×1/2×1/2=1/8,A、C錯誤;雜交后代基因型的種類是3×2×3=18(種),后代中aaBbCc個體的比例是1/4×1/2×1/2=1/16,aaBbcc個體的比例是1/4×1/2×1/4=1/32,B正確,D錯誤。答案:B
2.假定某植物5對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組合的,雜交組合AaBBCcDDEe×AaBbCCddEe產生的后代中,兩對等位基因雜合、三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A.1/2 B.1/4C.1/16 D.1/64解析:根據(jù)基因分離定律,把等位基因分對計算,其中DD×dd一定得到Dd,在剩下的4對基因組合中,出現(xiàn)雜合子和純合子的概率都是1/2;要滿足題意,則需要除D、d之外的4對基因組合中,有一對為雜合子,另外三對均為純合子,其概率為4×1/2×1/2×1/2×1/2=1/4;其中4是指“在4對基因組合(Aa×Aa,Bb×BB,Cc×CC,Ee×Ee)中,有且只有一對出現(xiàn)雜合子的情況有4種”,每次出現(xiàn)一對雜合子、三對純合子的概率是1/2×1/2×1/2×1/2。故選B。
題型(二) 由子代推親代基因型及表型【知能深化】[典例] 豌豆種子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圓粒豌豆雜交,F(xiàn)1出現(xiàn)黃圓、綠圓、黃皺、綠皺四種表型,其比例為3∶3∶1∶1,推知其親代雜交組合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解析] 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進行雜交的后代中,圓粒∶皺粒=3∶1,說明親本的基因組成為Rr和Rr;黃色∶綠色=1∶1,說明親本的基因組成為Yy和yy。因此可以判斷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故選A。[答案] A
[方法指導]利用“逆向組合法”推斷親本基因型的一般思路(1)方法:將自由組合定律的性狀分離比拆分成分離定律的分離比分別分析,再運用乘法原理進行逆向組合。(2)題型示例①9∶3∶3∶1?(3∶1)(3∶1)?(Aa×Aa)(Bb×Bb);②1∶1∶1∶1?(1∶1)(1∶1)?(Aa×aa)(Bb×bb);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④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
【針對訓練】1.已知豌豆的黃粒對綠粒為顯性,受一對遺傳因子Y、y控制;圓粒對皺粒為顯性,受另一對遺傳因子R、r控制;兩對遺傳因子獨立遺傳?,F(xiàn)有黃色皺粒與綠色圓粒兩品種雜交,其后代出現(xiàn)黃色圓粒70株、綠色圓粒68株、黃色皺粒73株和綠色皺粒71株。則兩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是( )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
解析:后代黃?!镁G粒=(70+73)∶(68+71)≈1∶1,可推知親本的相應遺傳因子組成為黃粒Yy×綠粒yy;同理,后代圓粒∶皺粒=(70+68)∶(73+71)≈1∶1,可推知親本的相應遺傳因子組成為圓粒Rr×皺粒rr;結合親本性狀表現(xiàn)為黃色皺粒與綠色圓粒,所以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yyRr。答案:D
2.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體色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這兩對基因分離和組合互不干擾)。基因型為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則“個體X”的基因型為( )A.BbCC B.BbCcC.bbCc D.Bbcc解析:由題干分析可知,子代中直毛∶卷毛=1∶1,故親本相關基因型為Bb×bb;黑色∶白色=3∶1,親本相關基因型為Cc×Cc。已知一方親本基因型為BbCc,則“個體X”的基因型為bbCc。答案:C
題型(三) 子代患病概率的計算【知能深化】[典例] 一個正常的女人與一個并指(Bb)的男人結婚,他們生了一個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若他們再生一個孩子:(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________。(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4)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_______。(5)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可知,第1個孩子的基因型應為aabb(與白化病相關的基因用a表示),則該夫婦基因型應分別為婦:Aabb;夫:AaBb。依據(jù)該夫婦基因型可知,孩子中并指的概率應為1/2(非并指概率為1/2),白化病的概率應為1/4(非白化病概率應為3/4),則:(1)再生一個只患并指孩子的概率為并指概率-并指又白化概率=1/2-1/2×1/4=3/8。(2)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為白化病概率-白化又并指的概率=1/4-1/2×1/4=1/8。(3)生一個既患白化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為男孩出生率×白化病概率×并指概率=1/2×1/4×1/2=1/16。(4)后代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并指概率×非白化病概率+白化病概率×非并指概率=1/2×3/4+1/4×1/2=1/2。(5)后代中患病的概率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化)=1-1/2×3/4=5/8。[答案] (1)3/8 (2)1/8 (3)1/16 (4)1/2 (5)5/8
[方法指導]用“十字交叉法”解答兩病概率計算問題(1)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各種患病情況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據(jù)序號所示進行相乘得出相應概率再進一步拓展,如下表:
【針對訓練】1.多指癥由顯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聾啞由隱性基因控制,這兩種遺傳病的基因獨立遺傳。一對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了一個手指正常的聾啞孩子。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為手指正常、先天性聾啞、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這三種情況的可能性依次是( )A.1/2、1/4、1/8 B.1/4、1/8、1/2C.1/8、1/2、1/4 D.1/4、1/2、1/8解析:假設手指形狀決定基因用A、a表示,聽力基因用B、b表示,根據(jù)親子代表型,可推出親代基因型,父:AaBb,母:aaBb,他們再生一個孩子的情況是:手指正常(aa)為1/2,多指(Aa)為1/2;聽覺正常(B_)為3/4,先天性聾啞(bb)為1/4;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的概率為1/2×1/4=1/8。故選A。答案:A
2.人的眼睛散光(A)對不散光(a)為顯性;直發(fā)(B)和卷發(fā)(b)雜合時表現(xiàn)為波浪發(fā),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一個其母親正常但本人有散光癥的波浪發(fā)女性,與一個無散光癥的波浪發(fā)男性婚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B、b的遺傳不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B.卵細胞(雌配子)中同時含A、B的概率為1/2C.所生孩子中最多有6種不同的表型D.生出一個無散光癥直發(fā)孩子的概率為3/8
解析:基因B、b的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A錯誤;一個其母親正常但本人有散光癥的波浪發(fā)女性的基因型是AaBb,卵細胞中同時含A、B的概率為1/4,B錯誤;一個其母親正常但本人有散光癥的波浪發(fā)女性的基因型是AaBb,一個無散光癥的波浪發(fā)男性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婚配,所生孩子中最多有2[散光(Aa)、不散光(aa)]×3[直發(fā)(BB)、波浪發(fā)(Bb)、卷發(fā)(bb)]=6種不同的表型,其中生出一個無散光癥直發(fā)孩子(aaBB)的概率為1/2×1/4=1/8,C正確,D錯誤。答案:C
題型(四) 基因自由組合現(xiàn)象的特殊分離比問題【知能深化】1.基因互作
2.顯性基因累加效應(1)表現(xiàn):(2)原因: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
[例1] (2023·全國新課標卷)某研究小組從野生型高稈(顯性)玉米中獲得了2個矮稈突變體。為了研究這2個突變體的基因型,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若用A、B表示顯性基因,則下列相關推測錯誤的是( )A.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B.F2矮稈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C.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高稈,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極矮稈D.F2矮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2,F(xiàn)2高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16
[解析] 由題干信息可知,F(xiàn)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為9∶3∶3∶1的變式,可推知玉米的株高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且F1的基因型為AaBb,則F2中高稈植株的基因型為A_B_,矮稈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極矮稈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由兩親本均為矮稈突變體,可推出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A、B、C正確;F2矮稈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2∶1∶2,其中純合子(aaBB、AAbb)所占比例為1/3,F(xiàn)2高稈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2∶2∶4,其中純合子(AABB)所占比例為1/9,D錯誤。[答案] C
[例2] 家蠶結黃繭和白繭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對等位基因I、i影響。當基因I存在時,基因Y的作用不能顯現(xiàn)出來?,F(xiàn)有下面兩組雜交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基因Y與基因I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實驗二兩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C.若實驗一的F2中結黃繭個體自由交配,后代中純合子占5/9D.若實驗一的F1與F2中結黃繭雜合子雜交,理論上后代結白繭家蠶中純合子占2/5
[解析] 實驗一顯示,F(xiàn)2中白繭∶黃繭=13∶3(是9∶3∶3∶1的變式),因此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所以F1白繭的基因型是YyIi,A正確。Y_I_、yyI_、yyii都表現(xiàn)為白繭,Y_ii表現(xiàn)為黃繭,因此實驗一中親本黃繭的基因型是YYii,白繭基因型是yyII;實驗二中,白繭與白繭雜交,F(xiàn)1中白繭∶黃繭=3∶1,因此兩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也可能是YyIi×yyii或YYIi×YYIi或YYIi×yyIi,B正確。實驗一的F2中,結黃繭個體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YYii、2/3Yyii,產生的配子為2/3Yi、1/3yi,這些結黃繭個體自由交配,后代中純合子占2/3Yi×2/3Yi+1/3yi×1/3yi=5/9,C正確;實驗一的F1基因型為YyIi,F(xiàn)2中結黃繭雜合子基因型為Yyii,二者雜交后代結黃繭家蠶(Y_ii)的概率為3/4×1/2=3/8,則結白繭家蠶的概率為5/8,后代結白繭家蠶純合子(yyii)的概率為1/4×1/2=1/8,因此理論上后代結白繭家蠶中純合子占1/5,D錯誤。
[方法指導]性狀分離比9∶3∶3∶1的變式題解題步驟
【針對訓練】1.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2種表型,顯性基因C和P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兩個純合白花品種雜交,F(xiàn)1開紫花,F(xiàn)1自交,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兩個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ccPP與CCpp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種C.F2紫花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9D.F1測交結果紫花與白花的比例為1∶1
解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兩個純合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CCpp與ccPP,A正確;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種,即CCpp、Ccpp、ccPP、ccPp、ccpp,紫花的基因型有4種,即CCPP、CCPp、CcPP、CcPp,B正確;F1(CcPp)自交所得F2中紫花植株(C_P_)占9/16,紫花純合子(CCPP)占總數(shù)的1/16,所以F2紫花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9,C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F(xiàn)1的基因型是CcPp,其測交后代CcPp(紫花)∶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白花)=1∶1∶1∶1,則紫花∶白花=1∶3,D錯誤。答案:D
2.薺菜果實形狀——三角形和卵圓形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A、a和B、b決定?;蛐蜑锳aBb的個體自交,F(xiàn)1中三角形∶卵圓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實薺菜中,部分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為三角形果實,這樣的個體在F1的三角形果實薺菜中所占的比例為( )A.1/15 B.7/15C.3/16 D.7/16解析:由F1中三角形∶卵圓形=301∶20≈15∶1可知,只要有基因A或基因B存在,薺菜果實就表現(xiàn)為三角形,無基因A和基因B則表現(xiàn)為卵圓形?;蛐蜑锳aBb、aaBb、Aabb的個體自交均會出現(xiàn)aabb,因此無論自交多少代,后代均為三角形果實的個體在F1的三角形果實薺菜中占7/15。答案:B
題型(五) 致死現(xiàn)象導致的性狀分離比改變【知能深化】1.顯性純合致死(1)AA和BB致死(2)AA(或BB)致死
[例1] (2023·全國乙卷)某種植物的寬葉/窄葉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寬葉性狀;高莖/矮莖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莖性狀。這2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為研究該種植物的基因致死情況,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兩個實驗,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自交,子代中寬葉矮莖∶窄葉矮莖=2∶1;實驗②:窄葉高莖植株自交,子代中窄葉高莖∶窄葉矮莖=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錯誤的是( )A.從實驗①可判斷A基因純合致死,從實驗②可判斷B基因純合致死B.實驗①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寬葉矮莖的基因型也為AabbC.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莖,則其基因型為AaBbD.將寬葉高莖植株進行自交,所獲得子代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4
[解析] 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A_bb)自交,子代中寬葉矮莖∶窄葉矮莖=2∶1,可推知親本寬葉矮莖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寬葉矮莖植株的基因型也為Aabb,A基因純合致死;實驗②窄葉高莖植株(aaB_)自交,子代中窄葉高莖∶窄葉矮莖=2∶1,可推知親本窄葉高莖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窄葉高莖植株的基因型也為aaBb,B基因純合致死,A、B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A基因純合致死,B基因純合致死,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莖,則其基因型為AaBb,C正確。將寬葉高莖植株(AaBb)進行自交,子代植株的基因型為4/9AaBb、2/9Aabb、2/9aaBb、1/9aabb,其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9,D錯誤。[答案] C
[例2] 果蠅的體色和翅形由基因控制。已知黑身殘翅果蠅與灰身長翅果蠅交配,F(xiàn)1為黑身長翅和灰身長翅,比例為1∶1。當F1的黑身長翅果蠅自由交配時,其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黑身長翅∶黑身殘翅∶灰身長翅∶灰身殘翅=6∶2∶3∶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果蠅的兩對相對性狀,顯性性狀分別是黑身和長翅B.F1的黑身長翅果蠅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中致死個體占1/3C.F1的黑身長翅果蠅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種D.F2中黑身殘翅果蠅個體測交后代表型比例為1∶1
[解析] 由題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果蠅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為黑身和長翅,A正確;關于果蠅體色和翅形的基因分別用A/a、B/b表示。F1的黑身長翅果蠅自由交配時,其后代表型比例為6∶2∶3∶1,屬于9∶3∶3∶1的變式,說明F1的基因型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個體(AA)占1/4,B錯誤;F1的黑身長翅果蠅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種,即AABB、AABb、AAbb,C正確;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殘翅果蠅的基因型為Aabb,其測交后代表型比例為1∶1,D正確。[答案] B
[方法指導]解答致死類問題的方法技巧(1)從每對相對性狀分離比角度分析,如:6∶3∶2∶1?(2∶1)(3∶1)?一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4∶2∶2∶1?(2∶1)(2∶1)?兩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2)從F2每種性狀的基因型種類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針對訓練】1.某觀賞植物的白花對紫花為顯性,花瓣一直為單瓣,但經人工誘變后培育出一株重瓣白花植株,研究發(fā)現(xiàn)重瓣對單瓣為顯性,且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以新培育出的重瓣白花植株做母本與單瓣紫花植株雜交,F(xiàn)1中出現(xiàn)1/2重瓣白花,1/2單瓣白花,讓F1中的重瓣白花自交,所得F2中各表型之間的比例為( )A.9∶3∶3∶1 B.3∶3∶1∶1C.6∶3∶2∶1 D.4∶2∶1∶1
解析:設決定白花和紫花的基因分別為A、a,控制重瓣和單瓣的基因分別為B和b,親代中重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單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F(xiàn)1中重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單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由于重瓣白花植株(AaBb)產生的花粉只有Ab和ab兩種,產生的雌配子有四種:AB、Ab、aB、ab,隨機結合后,F(xiàn)2的表型及比例為重瓣白花∶單瓣白花∶重瓣紫花∶單瓣紫色=3∶3∶1∶1。答案:B
2.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響后代性狀分離比?,F(xiàn)有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但具有某種基因型的配子或個體致死,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對表型的影響,若該個體自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后代分離比為5∶3∶3∶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B.后代分離比為7∶3∶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C.后代分離比為9∶3∶3,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后代分離比為4∶2∶2∶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A基因和B基因顯性純合致死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說課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黃色圓粒,黃色對綠色,黃色皺粒,綠色圓粒,兩對遺傳因子,每對遺傳因子,不同對的遺傳因子,∶1∶1∶1,YYRR,YyRR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節(jié) 盂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教課課件ppt,共44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評課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黃色圓粒,黃色對綠色,黃色皺粒,綠色圓粒,兩對遺傳因子,每對遺傳因子,不同對的遺傳因子,∶1∶1∶1,YYRR,YyRR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