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2石油煉制 乙烯 課后分層練 1.在石油的分餾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冷凝裝置中,水流從下口進上口出, A正確;接收器不能密封,否則液體不能順利滴下, B錯誤;分餾實驗中,用不到干燥裝置, C錯誤;分餾裝置中,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 D錯誤。 2.下列關于乙烯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 B.乙烯燃燒時,火焰明亮,同時伴有黑煙 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劑 D.乙烯雙鍵中的一個鍵可以斷裂,容易發(fā)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答案] D [解析]乙烯分子中的雙鍵有一個易斷裂,使得乙烯容易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烯并不容易發(fā)生取代反應。 3.下圖是石油分餾塔的示意圖。a、b、c三種餾分中( ) A.a的沸點最高 B.b的熔點最低 C.c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最大 D.每一種餾分都是純凈物 [答案] C [解析]石油經加熱后從下部進入分餾塔中,隨著氣體的上升溫度逐漸降低,沸點高的餾分首先冷凝從下部流出,越往上餾分沸點越低,故a處餾分沸點最低,A錯誤;b處餾分熔點介于a、c之間,B錯誤;c處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最大的,C正確;石油分餾的餾分中都含有不同碳原子數的烴,所以石油的餾分都是混合物,D錯誤。 4.1體積某氣態(tài)烴只能與1體積氯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代烷。此氯代烷0.5 mol可與3 mol氯氣發(fā)生完全取代反應,則該烴的結構簡式為( ) A.CH3CH3 B.CH2===CH2 C.CH3CH===CH2 D.CH2===CHCH===CH2 [答案] C [解析]1體積某氣態(tài)烴只能與1體積Cl2發(fā)生加成反應,說明該烴分子中含有一個,排除A、D項;加成后的氯代烷0.5 mol可與3 mol Cl2發(fā)生取代反應,說明1個氯代烷分子中含6個氫原子,CH2===CH2分子中含4個氫原子,CH3CH===CH2分子中含6個氫原子,故選C項。 5.下列關于乙烯和乙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烷的結構簡式為CH3CH3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則為立體結構,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烷分子中含有碳碳單鍵,雙鍵不如單鍵穩(wěn)定,導致乙烯的性質比乙烷活潑 D.乙烯分子中因含有不飽和鍵,導致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A [解析]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雙鍵易斷裂,導致乙烯比乙烷活潑,乙烷中的碳碳單鍵穩(wěn)定,致使乙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6.下列物質不可能是乙烯加成產物的是(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答案] B [解析]做這種類型的題時,一定要抓住加成反應的特點:斷一加二,從哪里斷,從哪里加。CH2===CH2加成應該是在每個碳原子上加一個原子或原子團,所以加成后的每個碳原子上至少有兩個氫原子,B選項不符合。 7.下列各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①CH2===CH2+H—OHeq \o(――――――→,\s\up12(催化劑),\s\do4(高溫、高壓))CH3CH2OH ②H2+Cl2eq \o(=====,\s\up8(光照))2HCl ④CH3—CH3+2Cl2eq \o(――→,\s\up8(光照))CH2Cl—CH2Cl+2HC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本題的難點是對③的判斷。分子里有一個不飽和碳原子,另一個不飽和原子不是碳原子而是氧原子,這些不飽和原子組成的原子團為,反應是H2分子里的氫原子跟里的不飽和原子直接結合的反應。由此可知,反應符合加成反應的概念,是加成反應。 8.區(qū)別CH4、CH2===CH2、CH≡CH的最簡易方法是( ) A.分別通入溴水 B.分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分別在空氣中點燃 D.分別通入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答案] C [解析]CH2===CH2和CH≡CH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A、B錯誤;三種氣體通過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均無現象,D錯誤;最簡易的方法是點燃,因為燃燒時火焰的明亮程度和有無黑煙、濃煙這兩個方面的現象是非常明顯的,C正確。 8.體育比賽中當運動員肌肉挫傷或扭傷時,隊醫(yī)隨即對準運動員的受傷部位噴射藥劑氯乙烷(CH3—CH2Cl)(沸點為12.27 ℃),進行局部冷凍麻醉應急處理。制取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 ) A.乙烷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 B.乙烯與氯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C.乙烷與氯化氫混合 D.乙烯與氯化氫發(fā)生加成反應 [答案] D [解析]乙烷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多種氯代烴的混合物;乙烯與Cl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氯乙烷;乙烷與氯化氫不反應;乙烯與氯化氫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乙烷,D項正確。 9.在下列分子中,能夠在同一個平面內的原子數最多的是( ) A.甲烷(CH4) B.一溴甲烷(CH3Br) C.乙烯(CH2===CH2) D.CH2===CH—CH3 [答案] D [解析]甲烷分子是正四面體結構,在一個平面上最多含有3個原子;一溴甲烷分子是甲烷分子中的一個H原子被Br原子取代產生的,在一個平面上最多有3個原子;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分子中6個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甲基取代乙烯分子中的一個H原子,甲基中的C原子以及該C原子上的一個H原子與乙烯面共平面,最多有7個原子在同一個平面內,D正確。 10.(1)丙烯(CH3CH===CH2)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中,與酸性KMnO4溶液發(fā)生的是________(填反應類型,下同)反應;與溴發(fā)生的是________反應。 (2)一種能使溴水褪色的氣態(tài)烴,標準狀況下,5.6 L該氣態(tài)烴的質量為10.5 g,完全燃燒時生成16.8 L二氧化碳和13.5 g水,則該烴的分子式為________。 [答案] (1)氧化 加成 (2)C3H6 [解析] (1)丙烯分子中碳碳雙鍵中的一個鍵易斷裂,因此它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2)能使溴水褪色,說明含有不飽和鍵。標準狀況下,5.6 L 該氣態(tài)的烴的物質的量n(烴)=eq \f(5.6 L,22.4 L·mol-1)=0.25 mol,則該烴的摩爾質量為eq \f(10.5 g,0.25 mol)=42 g·mol-1,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2。標準狀況下,16.8 L CO2中含有n(C)=eq \f(16.8 L,22.4 L·mol-1)=0.75 mol,13.5 g水中含有n(H)=eq \f(13.5 g,18 g·mol-1)×2=1.5 mol,所以該烴分子中n(C)∶n(H)=0.75 mol∶1.5 mol=1∶2,由分子式符合(CH2)n的形式,解得n=eq \f(42,14)=3,所以該烴的分子式是C3H6。 11.下列有關乙烯和乙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乙烯分子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而乙烷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 B.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的化學性質活潑,乙烯中組成雙鍵的兩個C—C單鍵活性完全相同 C.不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鑒別乙烯和乙烷 [答案] B [解析]乙烯含有碳碳雙鍵,為不飽和烴,乙烷為立體構型,碳原子達到飽和,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故A正確;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發(fā)生加成、氧化反應,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的化學性質活潑,但乙烯中組成雙鍵的兩個化學鍵,一個是π鍵,另一個是σ鍵,故B錯誤;因為乙烯被高錳酸鉀氧化為二氧化碳,引入新雜質,所以酸性KMnO4溶液不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故C正確;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乙烷為飽和烴,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酸性KMnO4溶液可以鑒別乙烯和乙烷,故D正確。 12.下列各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以制得較純凈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與氯氣光照反應 B.乙烯與氯化氫氣體混合 C.乙烯與氯氣混合 D.乙烯通入濃鹽酸 [答案] C [解析]乙烷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除了生成1,2-二氯乙烷外,還有氯化氫和其他氯代烴生成,故A錯誤;乙烯和氯化氫加成生成1-氯乙烷,不是1,2-二氯乙烷,故B錯誤;乙烯和氯氣加成只生成1,2-二氯乙烷,故C正確;乙烯通入濃鹽酸中不反應,故D錯誤。 13.下列關于乙炔性質的敘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A.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乙烯 [答案] D [解析]乙烷、乙烯、乙炔均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烯、乙炔中均含有碳碳不飽和鍵,既能與Br2、H2等物質發(fā)生加成反應,又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炔能與氯化氫加成生成氯乙烯,乙烷與氯化氫不反應,乙烯與氯化氫加成生成氯乙烷,故選項D符合題意。 14.下面是石蠟油在熾熱碎瓷片的作用下產生乙烯并檢驗其性質的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A中素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的電子式為________,乙烯的空間結構為________。 (3)試管B中現象為_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試管C中現象為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 (4)下列物質中,可以通過乙烯的加成反應得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5)體育比賽中當運動員肌肉挫傷或扭傷時,隊醫(yī)常用藥劑氯乙烷(CH3CH2Cl)(沸點為12.27 ℃)對受傷部位進行局部冷卻麻醉處理,工業(yè)上制取氯乙烷有兩種方案: a.CH3CH3+Cl2eq \o(――→,\s\up7(光照))CH3CH2Cl+HCl b.CH2==CH2+HCleq \o(――→,\s\up7(催化劑))CH3—CH2Cl 你認為制備氯乙烷的最好方案為________(填“a”或“b”),并說出選擇該方案及不選擇另一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運輸水果時,為了吸收水果產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腐爛,常將浸泡有________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 [答案] (1)作催化劑 (2) 平面結構 (3)紫色褪去 氧化反應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H2==CH2+Br2―→ 加成反應 (4)ACD (5)b a方案中CH3CH3和Cl2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反應產物中除CH3CH2Cl和HCl外,還有很多副產物,產物不純,產率低;b方案中CH2==CH2和HCl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產物中只有CH3CH2Cl,產品純度高、產率高 (6)高錳酸鉀 [解析](1)由題意,石蠟油在熾熱素瓷片作用下產生乙烯,可知其作用主要是作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2)乙烯分子中含碳碳雙鍵,電子式為,為平面結構。(3)乙烯和酸性KMnO4溶液反應,溶液褪色,發(fā)生了氧化反應,乙烯和溴反應發(fā)生了加成反應。(4)A項,乙烯和氫氣加成反應生成CH3CH3,正確;B項,CH3CHCl2不能通過乙烯的加成反應制得,錯誤;C項,CH2==CH2和H2O加成可生成CH3CH2OH,正確;D項,CH2==CH2可以和HBr加成生成CH3CH2Br,正確。(5)CH3CH3和Cl2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的產物中除CH3CH2Cl外,還有很多副產物,CH2==CH2和HCl加成只產生CH3CH2Cl,故選擇b方案。(6)KMnO4溶液可以吸收乙烯,同時產生CO2氣體,故可以防止水果早熟腐爛。 1.下列關于乙烯的用途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以乙烯為原料可以合成聚乙烯等制備生活用品的材料 B.乙烯可以用來制備1,2-二溴乙烷() C.乙烯可以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制備乙醇(CH3CH2OH) D.乙烯可以與HBr發(fā)生加成反應制備二溴乙烷() [答案] D [解析]乙烯和HBr加成產物為CH3—CH2—Br,而不是,故D不正確。 2.能證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個碳碳雙鍵的事實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2 B.乙烯完全燃燒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單質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碳與氫的原子個數比為1∶2的還有其他物質(如),故A項錯;B項也是只能證明乙烯分子中n(C)∶n(H)=1∶2,不符合題意;加成反應只有含不飽和鍵時才能發(fā)生,且n(C2H4)∶n(Br2)=1∶1,所以乙烯必含碳碳雙鍵,且只含一個碳碳雙鍵,C項正確;D項中,含碳碳雙鍵的物質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被酸性KMnO4氧化而褪色的物質并不一定都含碳碳雙鍵,故D項不能確定乙烯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雙鍵。 3.由乙烯的結構和性質推測丙烯(CH2===CH—CH3)的結構和性質正確的是( ) A.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與HCl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并只得到一種產物 [答案] C [解析]丙烯與乙烯都含有碳碳雙鍵結構,性質有相似之處。丙烯同樣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A錯;丙烯與乙烯的元素組成是相同的,可以燃燒,B錯;丙烯也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C正確;乙烯與HCl加成只生成一種產物一氯乙烷,但是CH2===CH—CH3與HCl加成,由于氯原子連接的位置有兩種情況,加成產物也應該有兩種,即CH2Cl—CH2—CH3和CH3—CHCl—CH3,它們互為同分異構體,而不是同一物質,D錯。 4.有A、B兩種烴,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下列關于A和B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和B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燃燒等質量的A和B,消耗氧氣的量一定相等 D.A和B各1 mol完全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一定相等 [答案] C [解析]因烴中只有碳、氫兩種元素,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所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也相同,最簡式相同,因此燃燒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消耗氧氣的量一定相等,C正確;最簡式相同的烴,可能是同分異構體,如丙烯與環(huán)丙烷,也可能不是,比如乙炔和苯,A錯誤;最簡式相同的烴,可能是同系物,如乙烯與丙烯,B錯誤;若為同分異構體,則A和B各1 mol完全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一定相等;若為同系物,則A和B各1 mol完全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一定不相等,D錯誤。 5.使1 mol乙烯與氯氣發(fā)生完全加成反應,然后使該加成反應的產物與氯氣在光照的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則兩個過程中消耗氯氣的總物質的量最多是(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答案] C [解析]1 mol乙烯能與1 mol Cl2發(fā)生加成反應,而1 mol加成產物中含4 mol氫原子,被氯原子完全取代,消耗4 mol Cl2,所以最多消耗5 mol Cl2,故選C。 6.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 mol CH2===CH2先與HCl發(fā)生加成反應,再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最多消耗2.5 mol Cl2 B.實驗室中可用如圖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氣體中的CH2===CH2氣體 C.實驗室中可用酸性KMnO4溶液鑒別CH3CH3氣體和CH2===CH2氣體 D.工業(yè)上可利用CH2===CH2與HCl的加成反應制得純凈的CH3CH2Cl [答案] A [解析]A項,CH2===CH2+HCleq \o(――→,\s\up12(催化劑),\s\do4(△))CH3CH2Cl,CH3CH2Cl+5Cl2―→CCl3CCl3+5HCl,最多消耗5 mol Cl2;B項,CH3CH3氣體不溶于溴水且不反應,CH2===CH2氣體在溴水中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液態(tài)CH2Br—CH2Br;C項,CH3CH3氣體不溶于酸性KMnO4溶液且不反應,CH2===CH2氣體在酸性KMnO4溶液中被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項,CH2===CH2與HCl的加成反應生成唯一產物CH3CH2Cl。 7.下列關于乙烯和乙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烷的結構簡式為CH3CH3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則為立體結構,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烷分子中含有碳碳單鍵,雙鍵不如單鍵穩(wěn)定,導致乙烯的性質比乙烷活潑 D.乙烯分子中因含有不飽和鍵,導致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A [解析]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烯分子所含碳碳雙鍵中的一個鍵易斷裂,導致乙烯比乙烷活潑;乙烷中的碳碳單鍵穩(wěn)定,致使乙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8.下列烯烴和HBr發(fā)生加成反應所得的產物有兩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與HBr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產物有CH3CH2CH2CH2Br和CH3CH2CHBrCH3兩種,D項正確。 9.工業(yè)上制備PVC(聚氯乙烯)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XC2H2 YC2H3ClPVC A.X的球棍模型為 B.Y有2種不同結構 C.反應②為加成聚合反應 D.PVC的結構簡式為 [答案] B [解析]X為乙炔,其球棍模型為,A正確;Y為氯乙烯,只有1種結構,B錯誤;反應②為氯乙烯在引發(fā)劑作用下發(fā)生加成聚合反應生成聚氯乙烯,C正確;PVC即聚氯乙烯,其結構簡式為,D正確。 10.某單烯烴與氫氣的加成產物為(CH3)2CHCH2CH3,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原單烯烴可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原單烯烴只可能有3種不同結構 C.1 mol加成產物完全燃燒消耗6.5 mol O2 D.原烯烴與分子式為C3H6的烴一定是同系物 [答案] B [解析]單烯烴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兩種溶液均褪色,A錯誤;加成產物可能是由烯烴CH2C(CH3)CH2CH3、(CH3)2CCHCH3或(CH3)2CHCHCH2與H2加成得到,B正確;加成產物為C5H12,1 mol該物質完全燃燒消耗8 mol O2,C錯誤;分子式為C3H6的烴可能是環(huán)丙烷,環(huán)丙烷與原烯烴不是同系物,D錯誤。 11.一種氣態(tài)烷烴和一種氣態(tài)烯烴組成的混合物共10 g,混合氣體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H2密度的12.5倍。將該混合氣體通過裝有溴水的試劑瓶時,試劑瓶的質量增加了8.4 g,該混合氣體可能是( )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答案] C [解析]烷烴和烯烴的混合氣體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H2密度的12.5倍,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5×2=25,由于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16、30、28、42,根據數學“平均值原理”可知,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H4。10 g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0 g25 g·mol-1=0.4 mol,混合氣體通過溴水,質量增加8.4 g,則有m(烯烴)=8.4 g,則m(CH4)=10 g-8.4 g=1.6 g,n(CH4)=0.1 mol,從而可得n(烯烴)=0.4 mol-0.1 mol=0.3 mol,M(烯烴)=8.4 g0.3mol=28 g·mol-1,該烯烴為C2H4,故該混合氣體為甲烷和乙烯。 12.角鯊烯是一種高度不飽和烴類化合物,最初是從鯊魚的肝臟中發(fā)現的,分子中含有多個雙鍵,分子式為C30H50,具有生物氧化還原作用,從而增強機體的耐力與改善心臟功能,可用于癌癥的防治,是一種無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質。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角鯊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角鯊烯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③角鯊烯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④角鯊烯易被氧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①角鯊烯含雙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正確;②角鯊烯含雙鍵,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故正確;③由分子式可知,角鯊烯只含碳、氫兩種元素,故正確;④角鯊烯中含雙鍵,易被氧化,故正確。 13.將CH4和C2H4的混合氣體15 g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質量增加了7 g,則混合氣體中CH4和C2H4的體積之比為( ) A.1∶2 B.2∶1 C.3∶2 D.2∶3 [答案] B [解析]甲烷不能與溴水反應,乙烯可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因此,溴水質量增加是因為吸收了乙烯,故乙烯物質的量為eq \f(7 g,28 g·mol-1)=0.25 mol,則甲烷物質的量為eq \f(15 g-7 g,16 g·mol-1)=0.5 mol,相同條件下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即CH4與C2H4體積之比為2∶1。 14.既可以用來鑒別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來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 ) A.混合氣體通過盛水的洗氣瓶 B.混合氣體通過裝有過量溴水的洗氣瓶 C.混合氣體和過量H2混合 D.混合氣體通過酸性KMnO4溶液 [答案] B [解析]二者均不與水反應,不能鑒別,也不能除雜,A項錯誤;乙烯與溴水反應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和溴水反應,無明顯現象,可鑒別,也可除雜,B項正確;和過量H2混合,引入新雜質氫氣,不能除雜,且加成反應現象不明顯,不能用此法鑒別,C項錯誤;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其褪色,可鑒別,但乙烯與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雜質,不能除雜,故D項錯誤。 15.據報道,發(fā)現了一種新的星際分子氰基辛炔,其結構簡式為HC≡C—C≡C—C≡C—C≡C—C≡N。下列對該物質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屬于不飽和烴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所有原子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答案] C [解析]此物質組成中含有氮元素,不屬于烴;分子中存在碳碳三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該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過加聚反應制得。 16.利用圖中所示裝置及試劑,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答案] C [解析]溴水中的Br2能與C2H4發(fā)生加成反應,但與CH4不反應,所以溴水不能除去C2H4中的CH4,A不正確; C2H4能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SO2能被溴水氧化為硫酸,二者都能被溴水吸收, B不正確;飽和NaHCO3溶液能與CO2中的HCl反應,生成CO2氣體等, C正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將乙烯氧化為二氧化碳,混在乙烷氣體中,使乙烷氣體中混入新的雜質,所以不能得到純凈的乙烷,D不正確。 17.為探究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甲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先取一定量的工業(yè)用乙烯氣體(在儲氣瓶中),使氣體通入溴水中,發(fā)現溶液褪色,即證明乙烯與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乙同學發(fā)現在甲同學的實驗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許淡黃色渾濁物質,推測在工業(yè)上制得的乙烯中還可能含有少量還原性的氣體雜質,由此他提出必須先除去雜質,然后再使乙烯與溴水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的實驗中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設計的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乙烯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其理由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就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就是乙烯 (3)乙同學推測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種雜質氣體是________,它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驗證過程中必須全部除去,除去該雜質的試劑可選用________。 (4)為了驗證乙烯與溴水的反應是加成反應而不是取代反應,可采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2===CH2+Br2―→CH2BrCH2Br (2)不能 AC (3)H2S H2S+Br2===2HBr+S↓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 (4)分別用pH計測量反應前后溴水的pH,若反應后pH明顯減小,則是取代反應 [解析] 由“乙烯中可能含有少量還原性氣體雜質”、“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許淡黃色渾濁物質”可以推斷還原性氣體為H2S。 18.實驗室用電石和水反應制取乙炔:CaC2+2H2O―→Ca(OH)2+C2H2↑(乙炔氣體中常含有少量H2S、PH3等雜質)。下列是制取乙炔、洗氣和性質實驗所需的裝置及試劑,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請選出制取乙炔氣體所需要的裝置______(填字母) (2)如果將產生的氣體按照發(fā)生、洗氣、性質實驗裝置的順序從左到右連接起來,請寫出接口連接的數字順序:發(fā)生裝置出口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或______。 (3)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寫出除去臭雞蛋氣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B裝置中的現象是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進行乙炔的可燃性實驗,首先應該________。 (6)電石和水反應非常劇烈,為得到比較平穩(wěn)的乙炔氣流,常用________代替水。 [答案] (1)ADF (2)1 3 4 2 5 (3)除去H2S、PH3等雜質 H2S+CuSO4===CuS↓+H2SO4 (4)溴水褪色,試管底部生成無色油狀液體 CH≡CH+Br2―→、 +Br2―→CHBr2CHBr2(或CH≡CH+2Br2―→CHBr2—CHBr2) (5)驗純 (6)飽和食鹽水 [解析](1)實驗室用電石和飽和食鹽水反應制取乙炔,此反應不需要加熱,故所需的儀器為ADF。(2)制取的乙炔中含少量的H2S、PH3,故用CuSO4溶液洗氣,再用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來檢驗性質,故實驗所需的裝置的連接順序為1接3,4接2或5。(3)乙炔中含有H2S、PH3等氣體,會對乙炔的性質檢驗造成干擾,故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PH3等雜質,H2S和Cu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CuSO4===CuS↓+H2SO4。(5)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均必須驗純,故如果要進行乙炔的可燃性實驗,首先應該驗純。(6)碳化鈣與水反應很劇烈,用飽和食鹽水可以減緩反應,所以為了得到平穩(wěn)的氣流,可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 19.已知某種氣態(tài)化石燃料中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為了測定這種燃料中碳和氫兩種元素的質量分數,可將氣態(tài)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氣中燃燒,并使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如圖所示的裝置,得到如表所列的實驗數據(U形管中干燥劑只吸收水蒸氣且假設產生的氣體完全被吸收)。 根據實驗數據求: (1)實驗完畢后,生成物中水的質量為________g。假設廣口瓶里生成一種正鹽,其質量為________g。 (2)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g。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g。 (4)氣態(tài)化石燃料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該烴的分子式為________。 [答案] (1)1.8 5 (2)0.2 (3)0.6 (4)3∶1 CH4 [解析](1)生成水的質量為102.9 g-101.1 g=1.8 g,生成正鹽即CaCO3的質量為eq \f(314.2 g-312.0 g,44 g·mol-1)×100 g·mol-1=5 g。 (2)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eq \f(1.8 g,18 g·mol-1)×2 g·mol-1=0.2 g。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質量為eq \f(314.2 g-312.0 g,44 g·mol-1)×12 g·mol-1=0.6 g。 (4)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0.6 g∶0.2 g=3∶1,由此可求出碳和氫的原子個數之比為eq \f(3,12)∶eq \f(1,1)=1∶4,根據碳原子的成鍵特點,該烴為CH4。 20.乙烯在化工生產領域應用廣泛。 (1)乙烯能合成很多有實用價值的有機物。 CH3CH2ClCH2CH2 ①試劑a是 。? ②反應Ⅰ的反應類型是 。? (2)以原油為起始原料合成聚乙烯的路線如下圖所示。 原油C4H10CH2CH2聚乙烯 ①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寫出分子式符合C4H10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 [答案] (1)①HCl?、诩映煞磻?(2)①nCH2CH2 ?CH2—CH2? ②CH3CH2CH2CH3、 [解析](1)①乙烯與HCl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產生CH3CH2Cl;②兩分子乙烯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產生一分子環(huán)丁烷,該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2)①原油經高溫裂化可得到丁烷C4H10,丁烷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裂解可產生乙烯CH2CH2,乙烯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聚反應產生聚乙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CH2CH2?CH2—CH2?;②C4H10是丁烷,分子式符合C4H10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有:CH3CH2CH2CH3、。選項甲實驗目的A溴水除去C2H4中的CH4B溴水除去C2H4中的SO2C飽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得到純凈的乙烷實驗前實驗后干燥劑和U形管的總質量101.1 g102.9 g石灰水和廣口瓶的總質量312.0 g314.2 g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教學演示課件ppt,文件包含824糖類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824糖類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示范課課件ppt,文件包含822乙酸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822乙酸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第二單元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圖片課件ppt,文件包含821乙醇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821乙醇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