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3《短詩五首》第一課時 課件 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共60頁。
3.短詩五首第一課時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1.結合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與情感。2.體會詩歌描寫的意象和蘊含的哲思。3.分析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畫面感。學習目標月夜沈尹默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第一課時作者簡介liyongqiang李永強 20世紀初期,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fā)的時代。也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xiàn)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 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tǒng)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出現(xiàn),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志。背景鏈接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概 念指“五四運動”前后產生的、有別于古典詩歌的、以白話作為基本語言手段的詩歌體裁。又稱為白話詩、自由詩、現(xiàn)代詩。形 式自由體、新格律體、十四行詩、散文詩。特 點形式新語言新觀念新與舊體詩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沒有字數(shù)規(guī)定。在韻律上,押韻比較自由,但是一般還是遵循一定的韻律以白話寫詩,不僅以白話詞語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話的語法結構代替文言語法,并吸收外語語法追求個性和獨立,強調作者主體性情、情感和見解。文體簡介欣賞詩歌朗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感受意蘊。 月夜 沈尹默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詩歌朗讀 一、二句均為七字,白話對偶句,但其節(jié)拍是“二三二”形式,明顯不同于舊體詩七言句的“二二三”模式。第三句較長,大致可分為五個(或六個)節(jié)拍,此句可于“樹”與“并排”之間分行。第四句五字,是“一二二”的音節(jié)停頓,明顯不同于五言舊體詩的“二三(細分為二二一或二一二)”常規(guī)。朗讀指導liyongqiang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將它描繪出來。 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著,充滿了美的意蘊。整體感知liyongqiang李永強 月 夜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 這兩句別出新意?!绊敻叩臉洹狈匆r了“我”的渺小,“并排立著”寫“我”與樹并立的狀態(tài),“卻沒有靠著”強調“我”獨立地站著。虛詞“著”收束著四個狀態(tài),營造出很強的畫面感。 詩歌以霜風、月光、高樹、“我”四個意象,表現(xiàn)了“月夜”的韻味,通過“我”并沒有倚靠身旁“頂高的樹”,突出了覺醒了的青年知識分子獨立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2.《月夜》中使用了哪些意象?分別有什么象征意義?霜風、月光頂高的樹“我”蕭森的、等待變革的社會環(huán)境。古老、傳統(tǒng)、固執(zhí)而迂腐的觀念。既指詩人自己,也泛指具有獨立精神和自我意識的新青年。研讀詩歌liyongqiang李永強3.從后兩句詩中,你讀出了怎樣的詩人形象? 后兩句詩寫“我”與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毫無孤獨之感,表達出一種自強自立的意味。一個個性覺醒,追求人格獨立,追求思想自由的“我”的形象躍然紙上。同時,這也是“五四運動”前夕一代青年的典型特征。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4.“五四運動”時期的新詩具有“新中有舊”的特點,結合《月夜》這首詩做簡要說明。 從題目到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如“霜”“風”“月”“樹”,都是古詩中的傳統(tǒng)意象。 從形式上看,《月夜》這首詩一共四行,前兩行為七字句,后兩行略有變化,但相對來說整體形式依然較為整齊。 從風格上來說,這首詩歌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詠物寄懷的手法。合作探究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 本詩中,詩人以霜風、明月、挺立的高樹三種景物,烘托與高樹并立的“我”。霜風寒月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自我,表現(xiàn)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強大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追求思想自由與個性解放的奮斗精神。詩歌主旨liyongqiang李永強月夜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我”頂高的樹交代環(huán)境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人格獨立思想自由板書設計蕭紅墓畔口占戴望舒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歐,浙江杭縣(今杭州)人,現(xiàn)代詩人、翻譯家。他前期的詩歌多帶有象征主義式的迷蒙和幻滅,充滿了徘徊和憂郁的情緒,后期則較為明朗。1927年發(fā)表成名作《雨巷》,傳誦一時,由此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主要作品有詩集《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等。作者簡介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nǎi)瑩,身世坎坷而創(chuàng)作成就很大的現(xiàn)代女性作家。1932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用自己的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發(fā)表成名作《生死場》,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蘭河傳》。人物介紹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蕭紅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淺水灣,年僅31歲。詩人戴望舒在1938年去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他因宣傳抗日而被捕入獄,并受傷致病。1944年作者雖已獲釋出獄,但祖國山河破碎依舊,作者心情仍然是十分沉重的。作者前往淺水灣探訪蕭紅的墓地,這首詩是作者在蕭紅墓前憑吊時的口占之作。背景鏈接欣賞詩歌朗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體會情感。蕭紅墓畔口占 戴望舒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1944年11月20日詩歌朗讀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寂寞”既是詩人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是詩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調。時間之長路途之遠 這是寫實,更隱指詩人與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祭奠的誠摯。為什么不說“墓畔”? 蘊藏著詩人痛惜友人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著,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的復雜感情。整體感知① 暗含“蕭紅”之名;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1.“紅山茶”有什么寓意?②茶花歷來被賦予高潔、清純、樸素、秀逸等內涵, “紅山茶”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贊美和欣賞;③紅色的山茶,隱喻和贊揚逝者生命之燦爛;④紅山茶映照了悼者心情的莊嚴和沉重。研讀詩歌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隱喻2.詩中寫“我等待著”,“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現(xiàn),民族解放斗爭取得勝利。 寫“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窒息的。liyongqiang李永強3.這首詩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傷悼蕭紅的不幸早逝。惋惜蕭紅因早逝而不能創(chuàng)造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是自言自語,又是在寂寞地傾訴。詩句簡短卻意味深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4.請簡要分析《蕭紅墓畔口占》中的對比手法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六小時寂寞的長途”表明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長度”,又包含著一種“重”,這與“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這一動作的短促與輕逸形成了對比。 “我”與“你”也構成了對比:“我”生“你”死,“我”動“你”靜,“我”等待“你”臥聽。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這首獨特的傷逝之作描述了詩人長途跋涉來到蕭紅墓前憑吊的情形,寄托了詩人對已故友人的懷念之情,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對現(xiàn)實的無奈、對抗戰(zhàn)勝利的期盼以及險境中的堅守等復雜情感。詩歌主旨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蕭紅墓畔口占“我”六小時長途“你”臥聽著海濤閑話放紅山茶等待著寂寞意味深長長夜漫漫深切悼念期盼堅守板書設計斷章卞之琳liyongqiang李永強 卞之琳(1910—2000),江蘇海門人,詩人、翻譯家。他是推動中國新詩由提倡格律的新月派向現(xiàn)代主義詩歌過渡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詩作既講究章節(jié)的整飭、文字的洗練,更注重感覺的新鮮、想象的獨特,富于象征意味。主要作品有詩集《魚目集》《慰勞信集》《雕蟲紀歷》,合集《漢園集》等。第二課時作者簡介liyongqiang李永強 本詩選自《魚目集》(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1935年10月。據作者自己說,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于是就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即由此而來。詩歌雖僅短短四行,卻用簡明的意象闡釋了深刻的哲理。背景鏈接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1935年10月欣賞詩歌朗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體會情感。詩歌朗讀liyongqiang李永強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第一句中,“你”是看的主體,周圍的風景都是客體。 “看”與“被看”主客流轉,富有意趣。第二句中,主客體轉換,“你”成了“看風景人”眼中的風景。第一節(jié):第一個畫面,由“看”和“風景”構成聯(lián)系,表達相對、平衡的概念。研讀詩歌李永強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腕w 但此刻“你”的整個形象或許又進入了“別人”的夢中,成為別人夢中的“裝飾”,那個夢見“你”的“別人”成了主體,而變?yōu)閴糁腥说摹澳恪庇肿兂闪丝腕w。主體第二節(jié):第二個畫面,由“裝飾”建立關聯(lián),借助“明月”“窗子”“夢”,再一次表達相對、平衡的概念。liyongqiang李永強1.這首詩由哪些意象構成了朦朧的意境?意象liyongqiang李永強2.詩人描繪了兩個小畫面,蘊含著什么哲理?第一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人可以看風景,也可以成為別人的風景。第二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明月可以裝飾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裝飾別人的夢。 蘊含的哲理:宇宙間的事物存在著普遍聯(lián)系,互相依存;這個事物與那個事物的關系,是有條件的、受制約的。liyongqiang李永強這首詩通過描繪“看”與“被看”、“裝飾”與“被裝飾”的圖景,表達了詩人對主客體相對關系的哲理性思考:宇宙間的事物存在著普遍聯(lián)系,互相依存;這個事物與那個事物的關系,是有條件的、受制約的。詩歌主旨liyongqiang李永強斷章看裝飾橋上:你樓上:看風景人明月你風景你你的窗子別人的夢互相依存普遍聯(lián)系板書設計風雨吟蘆荻liyongqiang李永強 蘆荻(1912—1994),原名陳培迪,廣東南海人,詩人。1935年前后開始發(fā)表作品。他的詩以含蓄凝練的語言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洋溢著強烈的時代精神。主要作品有詩集《桑野》《馳驅集》等。作者簡介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 本詩選自《蘆荻詩選》(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1941年12月,正是中華民族遭受苦難最深重的時候,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著我中華大地,那時的中國風雨如晦,陰霾遍布,生靈涂炭。詩人蘆獲深切感受到了時代的風雨,也感受到了全國人民心中積聚著的憤怒的力量,他也因此產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寫下了《風雨吟》這首詩。背景鏈接風雨吟風/從大地/卷來,雨/從大地/奔來。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輕舵手的心,在/大地/風雨的海上。欣賞詩歌朗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體會情感。詩歌朗讀風之大,呼嘯奔騰、摧枯拉朽。雨之迅猛,滂沱而下,有一種強大的沖擊力。暴風驟雨席卷大地風從大地卷來,雨從大地奔來。 描繪出了狂風席卷一切、暴雨鋪天蓋地的動態(tài)畫面,給人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研讀詩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雨中大地景象比喻不僅寫出了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寫出了房舍在風雨中的飄搖不定,象征著中國局勢的動蕩不安。將風雨中的茫?!敖荚北茸? ;起伏動蕩的大海將“房舍”比作 。大海上漂浮的一葉孤舟liyongqiang李永強1.如何理解“年輕舵手的心”? 我有年輕舵手的心,在大地風雨的海上。 “舵手”象征在革命年代引導方向的領路人,這個角色責任重大。而“年輕”一方面有勇氣,有闖勁,有膽識,對中國社會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有信心;另一方面會經驗不足,面對苦難的國家前途,感到迷茫和擔憂?!澳贻p舵手的心”體現(xiàn)出經驗不足的“我”力圖關懷社會命運、做出努力的思想情感。liyongqiang李永強2.《風雨吟》中有哪些意象?分別有什么象征意義?風、雨海、舟舵手象征著當時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結合背景理解)。象征著處于風雨飄搖中的社會。象征在革命年代引導方向的領路人。liyongqiang李永強3.詩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liyongqiang李永強 《風雨吟》通過描繪暴風驟雨摧折下大地被淹沒的景象,隱喻生活發(fā)生重大變故,凸顯了在這重大變故面前“我”展現(xiàn)了愿做年輕舵手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我”面對風雨的勇氣和責任感。詩歌主旨liyongqiang風雨吟風雨風卷、雨奔“我”年輕舵手的心關懷社會命運力圖做出努力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研讀詩歌統(tǒng)一聶魯達liyongqiang李永強 聶魯達(1904—1973),智利詩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黃昏》。早期作品有浪漫主義傾向,后期作品大多是政治題材,歌頌祖國和人民。獲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漫歌》等。作者簡介liyongqiang李永強 本詩選自《聶魯達抒情詩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陳實譯。聶魯達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有多副面孔。他寫了很多政治抒情詩,這些詩的語言慷慨激昂,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讀來讓人心中狂潮涌動。同時,他也是愛情溫柔的歌者,細膩的情詩如同天籟之音,優(yōu)美動人,情感雋永悠長。而這首《統(tǒng)一》,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充滿哲思的詩人形象。背景鏈接統(tǒng)一所有的葉/是這一片,所有的花/是這一朵,繁多/是個/謊言。因為/一切果實/并無差異,所有樹木/無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欣賞詩歌朗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體會情感。詩歌朗讀所有的葉與一片葉所有的花與一片花所有的樹與一棵樹 1.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統(tǒng)一”這個思想的?都是多對一的關系“多”和“一”本是對立的關系,但作者在此用“是”將其等同起來,用對立物表現(xiàn)統(tǒng)一的思想。研讀詩歌liyongqiang李永強2.本詩選取了哪些意象?葉花果實樹木大地liyongqiang李永強3.怎樣理解“繁多是個謊言”? 這是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意思是世界是多樣的,世界因多樣性而美麗;同時,所有的葉子和花從本質上又是一樣的。所以,繁多只是一個空洞的數(shù)量,究其本質,都是同一事物。詩句強調了世界具有“統(tǒng)一性”。liyongqiang李永強4.對比閱讀這幾首短詩,尋找共性,說說新詩的“新”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沒有字數(shù)規(guī)定;在韻律上,押韻比較自由,但是一般會遵循一定的韻律,如《風雨吟》中的“來”“?!?。 語言新:以白話寫詩,不僅以白話詞語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話的語法結構代替文言語法,并吸收外語語法,如“霜風呼呼的吹著”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等,語言散文化。 觀念新:追求個性與獨立,強調作者主體性情、情感與見解。幾首短詩反映了社會生活、人生感悟、個性心靈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意象新:從生活中選取新的意象入詩,如“紅山茶”“舵手”等;對古典意象推陳出新,賦予新的含義,如《月夜》中“霜風”“月”“樹”,因“呼呼”“明明”“頂高”等修飾語,意蘊有了新的變化。合作探究liyongqiang李永強 這首詩借“葉”“花”“果實”“樹木”等常見意象,指出所有的葉、所有的花、所有的果都是同一片葉、同一朵花、同一個果,看似各有各的個性,卻不失共性,是“統(tǒng)一”的,表明了世界具有統(tǒng)一性與和諧美。詩歌主旨liyongqiang李永強統(tǒng)一葉一片統(tǒng)一性和諧美花一朵果實無差異樹木是一棵大地是一朵花繁多是個謊言 (果)統(tǒng)一性本質(因)由表及里板書設計liyongqiang李永強意象的分類及其蘊含的思想感情送別類意象楊柳、長亭、酒、古道、舟船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別后的思念。(投)筆、長城、馬、羌笛、烽煙表達建功立業(yè)的決心,對和平的向往。思鄉(xiāng)類意象愁苦類意象戰(zhàn)爭類意象抒懷類意象月亮、鴻雁、落葉、雨、夢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對親人的牽掛。梧桐、芭蕉、杜鵑、猿啼、夕陽表達悲傷心情或渲染悲涼氣氛。松柏、竹子、梅花、蘭花、冰雪托物言志,表高潔品行。拓展延伸謝謝觀看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