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理解背默題
1、《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時代國別史匯編,選自《戰(zhàn)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主人公鄒忌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帥哥(美男子)。
2、 鄒忌面對妻子、妾、客人的贊美,鄒忌沒有輕易相信,看到徐公,認(rèn)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從中悟出了治國之道。
3、鄒忌從日常家事入手,現(xiàn)身說法、用自己親身體驗諷勸齊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這樣就把治國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勸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頒布政令,依據(jù)批評者勇氣的大小,設(shè)三等獎賞___________受上賞;__________受中賞;_______,______受下賞。
5、齊威王發(fā)布懸賞求諫的政令后,廣開言路,一開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6、鄒忌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看出齊威王受了蒙蔽.
7、齊威王獎賞進(jìn)諫的政令下達(dá)“期年之后”的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齊國政治日益清明。從而達(dá)到“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的目的。
8、《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分析齊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寫鄒忌對妻子認(rèn)為他美的看法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采納了鄒忌的勸諫,下令在全國范圍內(nèi)廣征諫言,臣民們?nèi)绻茏龅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賞。
二、詞語解釋題
1.鄒忌諷齊王納諫。 。
2.鄒忌修八尺有余。 。
3.朝服衣冠,窺鏡。 。
4.王之蔽甚矣: 。
5.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
6.期年: 。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過者: 。
8.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 。
9.時時而間進(jìn)。 。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11.謗譏于市朝。 。
三、翻譯句子題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3.徐公何能及君也?
。
4.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
7.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
8.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
。
四、內(nèi)容理解題
1、.鄒忌以設(shè)諭類比的方法進(jìn)諫的好處是什么?
2.鄒忌為什么時候么會勸諫成功?
3.你認(rèn)為鄒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你認(rèn)為齊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5.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齊國是怎樣實現(xiàn)“戰(zhàn)勝于朝廷”的。
6.揣摩妻、妾、客回答鄒忌時不同的感情色彩。
7.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或?qū)懛?,寫出一段譯注的文字。
8.齊威王設(shè)上、中、下三等獎的區(qū)別在哪里?
9.鄒忌巧妙地進(jìn)諫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10.從文中可見“妻”“妾”“客”判斷美的原則是什么?鄒忌判斷美的原則是什么?由此你在生活中應(yīng)該如何看待別人對你的贊美?
11.文中三寫進(jìn)諫的效果,告別是人數(shù)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12.、鄒忌的諷諫藝術(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什么積極意義?
13.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14.文章開頭用了哪些語句描寫鄒忌的外貌和行動,表現(xiàn)他什么特點?
15.原來鄒忌認(rèn)為自己是齊國最美的人,事實上他并不如徐公美,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16.本文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17.“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中的“之“指代什么事?
18.創(chuàng)作與本文有關(guān)的對聯(lián)。
五、比較閱讀題
1、《鄒忌諷齊王納諫》與下面材料分別運用了設(shè)喻和舉例的說理方式,請結(jié)合原文進(jìn)行簡要分析。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嘗謂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yōu)厚,一年所得,其數(shù)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shù)萬。一朝彰露,祿秩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詩》云:‘大風(fēng)有隧,貪人敗類。’固非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nóng)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朕今以蜀王為元龜,卿等亦須以延年為覆轍也。 (選自《貞觀政要·論貪鄙》)
2、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與下面材料,分析面對諫言時齊威王與周厲王的態(tài)度以及結(jié)果。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dǎo),為民者宣之使言?!?br>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選自《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
3、根據(jù)《鄒忌諷齊王納諫》與下面材料,分條概括齊國能夠“戰(zhàn)勝于朝廷”“強于天下”的原因。
【鏈接材料】齊威王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wèi)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wù)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
(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4、《鄒忌諷齊王納諫》《晏子春秋》比較閱讀。
【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r>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br>【乙】景公畋①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國往見公。公望見晏子,下而急帶②曰:“夫子何為遽③?國家無有故乎?”晏子對曰:“不亦急也!雖然,嬰愿有復(fù)也?!?br>公曰:“何哉?寡人之有五子④,猶心之有四支,心有四支,故心得佚⑤焉。今寡人有五子,故寡人得佚焉,豈不可哉!”
晏子對曰:“嬰聞之,與君言異。若乃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可;得令四支無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公于是罷畋而歸。 (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畋(tián):打獵。②帶:這里指整理衣服上的佩帶。③遽(jù):匆忙,驚慌。④五子:指子牛、子游、子羽、申田、晏子五位得力的大臣。⑤佚:安逸,舒服。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窺鏡 窺: (2)孰視之 孰:
(3)晏子自國往見公 自: (4)猶心之有四支 支:
2. 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嬰聞之,與君言異。
3.【甲】【乙】兩文中鄒忌和晏子都運用了類比說理的方法勸諫國君,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
5、《鄒忌諷齊王納諫》與《史記·滑稽列傳》比較閱讀。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俅蠓蚨Y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致死。”
優(yōu)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yōu)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br>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②為槨,楩、楓、豫章為題湊③,發(fā)甲卒為穿壙④,老弱負(fù)土,齊、趙陪位于前,韓、魏翼衛(wèi)其后,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br>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⑤,令“葬之于人腹腸”。
(節(jié)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刪改)
[注]①棺槨(guǒ):套棺。②文梓:有紋理的梓樹。③題湊:指護(hù)棺的木塊。④穿壙(kuàng):摭墓穴,挖墳坑。⑤太官:主管宮中膳食的官員。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王之蔽甚矣 蔽:
(2)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
(3)發(fā)甲卒為穿壙 甲卒:
(4)王乃使以馬屬太官 屬: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2)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
3.【甲】文勸諫的目的是使齊威王意識到“ ”的現(xiàn)狀,從而廣開言路,以富國強民;【乙】文優(yōu)孟諷諫的目的是讓楚莊王放棄“ ”的想法。(用原文語句回答)
4.請用自己的話說說鄒忌和優(yōu)孟分別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說服齊威王和楚莊王的。
6、《鄒忌諷齊王納諫》與《資治通鑒·唐紀(jì)》比較閱讀。
【甲】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萬年縣法曹武城孫伏伽①上表?!八逡詯郝勂溥^亡天下。臣謂宜易其覆轍,務(wù)盡下情②。凡人君言動,不可不慎。竊見陛下今日即位,而明日有獻(xiàn)鷂雛③者,此乃少年之事,豈圣主所須哉!善惡之習(xí),朝夕漸染,易以移人。愿陛下慎之。”上④省表大悅,下詔褒稱,擢為治書侍御史,賜帛三百匹,仍頒示遠(yuǎn)近。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jì)·唐紀(jì)一》)
[注]①孫伏伽:唐初大臣,大業(yè)末年,遷萬年縣法曹參軍。②下情:下面的民情。③鷂(yà)雛:一種像鷹而略小的猛禽。④上:指唐高祖。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王之蔽甚矣 蔽:
(2)時時而間進(jìn) 間:
(3)臣謂宜易其覆轍 易:
(4)上省表大悅 悅: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隋以惡聞其過亡天下。
3.結(jié)合【甲】【乙】兩文,概括齊威王和唐高祖這兩個人物的共同特點,并談?wù)勀銖膬扇松砩汐@得了怎樣的啟示。
這是一份08《出師表》知識點檢測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課標(biāo)文言文知識點全面檢測題(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8《出師表》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docx、08《出師表》知識點檢測題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5《富貴不能淫》知識點檢測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課標(biāo)文言文知識點全面檢測題(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5《富貴不能淫》知識點檢測題學(xué)生版docx、05《富貴不能淫》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4《河中石獸》知識點檢測題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課標(biāo)文言文知識點全面檢測題(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4《河中石獸》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docx、04《河中石獸》知識點檢測題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