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理解背默題
1、在《北冥有魚》中描繪鯤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幻莫測的句子是 。
2、莊周用一個比喻句來描述鯤鵬奮飛時的情形的句子是 。
3、文中描繪鯤鵬奮飛時激起的水花達(dá)三千里,奮飛直上九萬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來也并非逍遙,因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4、作者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將徙”作類比的句子是: 。
5、面對高遠(yuǎn)蔚藍(lán)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鵬鳥飛到九萬里的高空向下看會是什么樣的呢?文中對天空的顏色成因進(jìn)行了探尋,并發(fā)出了疑問的兩句是:
。
6、在《北冥有魚》中描繪大鵬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7、作為高遠(yuǎn)志向、豪放氣概象征的大鵬,早在戰(zhàn)國時就被莊子在《北冥有魚》中進(jìn)行了一番奇妙的描繪,“ 。”
8、莊子在《逍遙游》一文中,借助“大鵬直上”表達(dá)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來演變成了一個成語“扶搖直上”。
二、詞語解釋題
1、怒而飛。 怒: 。
2、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海運: 。
3、野馬也。 野馬: 。
4、《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 。 怪: 。
5、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蒼蒼: 。
6、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
7、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摶: 。 扶搖: 。
三、翻譯句子題
1.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
2.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
3.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4.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5.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
6.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
四、內(nèi)容理解題
1.本文開頭描述鯤鵬的形象及奮飛時的壯美氣勢與論述“逍遙游”有什么聯(lián)系?
2.“野馬”“塵埃”的運動依靠什么?寫它們有什么作用?
3、作者筆下的“鵬”是個什么樣的形象?
4、你喜歡鯤鵬嗎?談?wù)勀愕睦碛伞?br>5、本文想象奇特,請你聯(lián)系課文談?wù)勏胂笫址ǖ倪\用。
6、《北冥有魚》中假借《齊諧》之言,有什么目的?
7、鯤鵬的形象是怎樣的,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
8、文章標(biāo)題為“北冥有魚”,后來為什么又寫鳥?
9、賞析句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0、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qiáng)。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11、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rèn)識有沒有局限呢?
五、比較閱讀題
(一)《北冥有魚》與《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南山經(jīng)》比較閱讀。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東五百里,曰禱過之山,泿水①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②痔。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③,名曰鳳皇④,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⑤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選自《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南山經(jīng)》)
[注]①泿水:是傳說中的古河名。②已:治愈。③文:花紋。④鳳皇:鳳凰。⑤膺:胸部。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怒而飛 怒: 。
(2)亦若是則已矣 是: 。
(3)其音如鴛鴦 其: 。
(4)見則天下安寧 見: 。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2)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
3.結(jié)合【甲】【乙】兩個文段,簡要分析作者寫“鯤鵬”和“鳳皇”分別有何用意。
(二)《北冥有魚》與《大鵬賦》比較閱讀。
【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俄而希有鳥①見謂之曰:“偉哉鵬乎,此之樂也。吾右翼掩乎西極,左翼蔽乎東荒,跨躡地絡(luò),周旋天綱②。以恍惚為巢,以虛無為場。我呼爾游,爾同我翔?!庇谑呛醮簌i許之,欣然相隨。此二禽已登于寥廓③,而斥之輩空見笑于藩籬④。(節(jié)選自李白《大鵬賦》,有刪改)
[注]①希有鳥: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異鳥。②跨躡地絡(luò),周旋天綱:跨越疆域的界限,盤桓上天的綱維。③廖廓:遼闊的天空。④藩籬:指認(rèn)識事物的局限。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
(2)天池也 天池: 。
(3)俄而希有鳥見謂之曰 俄而: 。
(4)于是乎大鵬許之 許: 。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2)而斥之輩,空見笑于藩籬。
。
3.【甲】文主要用 手法來說明鯤、鵬、野馬等都有所待,【乙】文主要用
手法來表現(xiàn)大鵬形象。
4.【甲】 【乙】兩文分別展示了大鵬怎樣的形象?
(三)《北冥有魚》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較閱讀。
[甲]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逍遙游·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丙]《逍遙游》(結(jié)尾部分)
若夫乘天地之正①而御六氣②之辯③以游無窮者彼且惡④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注釋:①正:自然本性。②六氣:指陰、陽、風(fēng)、雨、晦、明。③辯:同“變”,變化。④惡:何,什么
1.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3處。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3.讀甲文,結(jié)合內(nèi)容并參考“知識卡片”,品析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也”、“矣”兩個語氣詞的妙處。
(1)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br>(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4.乙文選自《逍遙游》開頭部分,而丙文選自《逍遙游》結(jié)尾部分,試前后比對,推測莊子借助大鵬鳥的形象,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知識卡片
也:①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②表示疑問語氣;
③用在句中,表示停頓;④有舒緩語氣的作用。
矣:①表示肯定的語氣;②表示疑問的語氣;③表示命令的語氣;
④表示感嘆的語氣;⑤表示完成的語氣。
這是一份07《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檢測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課標(biāo)文言文知識點全面檢測題(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7《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docx、07《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檢測題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4《魚我所欲也》知識點檢測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課標(biāo)文言文知識點全面檢測題(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4《魚我所欲也》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docx、04《魚我所欲也》知識點檢測題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1《三峽》知識點檢測題-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課標(biāo)文言文知識點全面檢測題(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1《三峽》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docx、01《三峽》知識點檢測題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