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3《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zhì)》測試 一、單選題 1.生產(chǎn)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活性炭具有除異味和殺菌作用 B.將海水經(jīng)過一系列處理得到MgCl2溶液,電解可得到金屬鎂 C.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均能與酸反應調(diào)節(jié)面團酸度,都可用作膨松劑 D.無水CoCl2呈藍色吸水會生成CoCl2·6H2O呈粉紅色,所以可用于判斷變色硅膠是否吸水 2.下列敘述所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溶于水: B.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FeO溶于稀硝酸: D.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稀硫酸滴在銅片上:Cu+2H+═Cu2++H2↑ B.將鐵粉加入到氯化鐵溶液中:Fe+Fe3+═2Fe2+ C.碳酸鈣溶于足量的鹽酸中:CaCO3+2H+═Ca2++H2O+CO2↑ D.NaHSO4 溶液與 NaOH 溶液混合:HSO+OH?═SO +H2O 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用NaHCO3溶液檢驗水楊酸中的羧基: +2HCO→+2CO2↑+2H2O B.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4H+=SO+3S↓+2H2O C.過量SO2通入Na2S溶液中出現(xiàn)黃色渾濁:5SO2+2S2-+2H2O=3S↓+4HSO D.偏鋁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CO2:2AlO+CO2+3H2O=2Al(OH)3↓+CO 5.下列檢驗Cl-的方法正確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鹽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Cl- 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滴加鹽酸,沉淀不消失,說明溶液中有Cl- 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Cl- 6.離子檢驗的常用方法有三種: 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CO——氣體法 B.SO——沉淀法 C.Na+——顯色法 D.Cl-——氣體法 7.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溶液中加少量溶液: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溶液中加入少量已酸化的雙氧水: D.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氨水可以鑒別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B.金屬鈉與CuSO4溶液反應能析出單質(zhì)Cu C.保存FeCl3溶液時,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單質(zhì)鐵 D.向混有少量泥沙的渾濁水中加少量硫酸鐵,一會兒水可變得清澈透明 9.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鈉與水反應:Na+2H2O=Na++2OH-+H2↑ B.硫酸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Ba2++OH-+H++=BaSO4↓+H2O C.氯氣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D.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Fe+Cu2+=Fe2++Cu 10.下列解釋事實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工業(yè)上可用電解法制備Mg:MgCl2(熔融)Mg+Cl2↑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H2O+CO2=2HClO+CaCO3↓ C.工業(yè)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 D.用CaSO4治理鹽堿地:CaSO4(s)+Na2CO3(aq) CaCO3(s)+Na2SO4(aq) 11.現(xiàn)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F(xiàn)取3份100mL該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第一份加入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 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熱后,收集到標準狀況下1.12L氣體; 第三份加入足量溶液后,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白色沉淀4.3g,再將沉淀經(jīng)足量稀鹽酸洗滌,發(fā)現(xiàn)沉淀剩余2.33g。 根據(jù)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第一份實驗判斷該混合液中一定含 B.由第二份實驗得知該混合液中一定含,且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05 C.由第三份實驗得知該混合液中一定含、,且物質(zhì)的量濃度都為1 D.綜合上述實驗,該混合液中一定含、、、,可能含有 12.某1L待測溶液中除含有的外,還可能含有下列離子中的一種或多種: 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操作(每次實驗所加試劑均過量)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向溶液B中加與的操作是多余的,待測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且 B.生成白色沉淀B的離子方程式為 C.已知白色沉淀C能溶于濃氨水,離子方程式為 D.若無色氣體D是混合氣體,則沉淀A的成分可能是、、 1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小蘇打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Ca2+ +2OH- +2 = CaCO3 ↓ +2H2O+ B.偏鋁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CO2 +3H2O+2 = 2Al(OH)3↓+ C.Na2SO3 溶液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5 + 6H++2MnO= 5 + 2Mn2++ 3H2O D.Fe(NO3)2 溶液中加入過量HI溶液:3Fe2++4H++=3Fe3++NO↑+2H2O 14.如圖所示,兩圓圈相交的陰影部分表示圓圈內(nèi)物質(zhì)相互發(fā)生的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丙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B.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 2H2O = 4OH- + O2↑ C.甲充分反應,每生成1mol H2,轉(zhuǎn)移電子1mol D.丙中氧化劑、還原劑都是Na2O2 二、填空題 15.新型冠狀病毒蔓延期間,為做好自我保護,我們要減少外出,避免與表現(xiàn)出有呼吸道疾病癥狀的人密切接觸,外出最重要的防護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在生活中常見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醫(yī)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也可以在實驗室進行制備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 (1)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屬于分散系中的 (“溶液”、“膠體”、“懸濁液”)。 (2)佩戴口罩預防疾病的原理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 操作。(“蒸發(fā)”、“過濾”“萃取”) (3)生成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屬于 (填“金屬材料”或“合成材料”) (4)如圖是模擬84消毒液的裝置,實驗室先制備氯氣,再通入氫氧化鈉溶液,寫出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氧化劑是 ,氧化產(chǎn)物是 。 (5)84消毒液和潔廁靈混合使用時會發(fā)生化學反應2HCl+NaClO=NaCl+H2O+X↑,使消毒液失效,殺菌消毒能力減弱,易發(fā)生生命危險,X為 。 16.化學不僅能創(chuàng)造物質(zhì)還能分離提純物質(zhì)。 I.用種試劑除去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并寫出離子方程式: (1)NaOH溶液[Ca(OH)2],試劑: 離子方程式: (2)Ba(NO3)2溶液(BaCl2),試劑: 離子方程式: II.現(xiàn)要將含有少量Zn2+、Fe3+、Cu2+等重金屬陽離子的生活污水(其陰離子主要為Cl-)進行處理,選擇適當?shù)脑噭┏ブ亟饘匐x子,得到可排放的水,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3)操作I的名稱為: ,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4)寫出生成Zn(OH)2沉淀的離子方程式: 17.學習小組為了證實Ba(OH)2溶液和溶液的反應是離子反應,設計了如下實驗。請補充完成該實驗報告。 (1)【實驗原理】溶液的導電性由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及離子電荷數(shù)決定。觀察 ,據(jù)此判斷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的變化,從而證明反應是離子反應。 (2)【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實驗過程與記錄】 (3)整個過程中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用電流強度Ⅰ表示)可近似地用圖2中的 (填序號)曲線表示。 (4)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18.和濃鹽酸在一定溫度下反應會生成綠黃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變化可表述為: (1)請用雙線橋法表示上述反應電子轉(zhuǎn)移情況 。 (2)濃鹽酸在反應中顯示出來的性質(zhì)是_______(填字母代號)。 A.只有還原性 B.還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3)參與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系數(shù)比 ,氧化產(chǎn)物為 ,還原產(chǎn)物為 。 (4)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推斷的氧化性 的氧化性(填“>”或“ 【解析】(1) KClO3中氯元素由+5價變成+4價,HCl中氯元素由-1價變成0價,故為; (2) 濃鹽酸在反應后一部分生成KCl,化合價不變表現(xiàn)為酸性,一部分生成Cl2,化合價升高表現(xiàn)為還原性, 故選B; (3) 氧化劑是KClO3,還原劑是HCl,方程式中一半鹽酸起酸性,一半鹽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系數(shù)比為1:1;氧化產(chǎn)物是還原劑所對應的產(chǎn)物為Cl2;還原產(chǎn)物是氧化劑所對應的產(chǎn)物ClO2; (4) 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所以推斷KClO3的氧化性>Cl2的氧化性。 19. ②③④⑥⑨ ①⑦⑨⑩ ⑤ CO2+OH-=HCO CH3COOH+OH-=CH3COO-+H2O Cu(NO3)2+2NaOH=Cu(OH)2↓+2NaNO3 Fe(OH)3+3HNO3=Fe(NO3)3+3H2O A 【詳解】Ⅰ. ①CaO在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屬于強電解質(zhì),但氧化鈣固體不導電; ②銅絲屬于單質(zhì),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但銅絲可以導電; ③鹽酸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但可以導電; ④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但可以導電; ⑤二氧化碳在熔融狀態(tài)不能導電,是非電解質(zhì),二氧化碳氣體也不能導電; ⑥氨水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但可以導電; ⑦NaOH粉末在熔融狀態(tài)或水溶液中能導電,是強電解質(zhì),但氫氧化鈉固體不能導電; ⑧蔗糖溶液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蔗糖沒有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也不能導電; ⑨熔融氯化鈉能導電,屬于強電解質(zhì); ⑩膽礬晶體在熔融狀態(tài)或水溶液中能導電,是強電解質(zhì),但膽礬晶體不能導電; 由分析可知: (1)上述狀態(tài)下可導電的是②③④⑥⑨,故答案為:②③④⑥⑨; (2)屬于強電解質(zhì)的是①⑦⑨⑩,故答案為:①⑦⑨⑩; (3)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是⑤,故答案為:⑤; Ⅱ. ①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鈣,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為:CO2+OH-=HCO,故答案為:CO2+OH-=HCO; ②用KOH溶液中和醋酸,生成醋酸鉀和水,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為:CH3COOH+OH-=CH3COO-+H2O,故答案為:CH3COOH+OH-=CH3COO-+H2O; ③硝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硝酸鈉,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故答案為:Cu(NO3)2+2NaOH=Cu(OH)2↓+2NaNO3; ④氫氧化鐵和硝酸發(fā)生酸堿中和生成硝酸鐵和水,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故答案為:Fe(OH)3+3HNO3=Fe(NO3)3+3H2O; Ⅲ. 要先除硫酸根離子然后再除鈣離子,碳酸鈉可以除去過量的鋇離子,如果加反了,過量的鋇離子就沒法除去,至于加氫氧化鈉除去鎂離子順序不受限制,因為過量的氫氧化鈉加鹽酸就可以調(diào)節(jié)了,注意將三種離子除完再進行過濾,最后加鹽酸除去過量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順序為②⑤④①③,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故答案為:A。 【點睛】在解最后一問時,要注意除雜的順序,過濾要放在所有沉淀之后,過濾完才能加酸調(diào)節(jié),此為易錯點。 20. AC NaHSO4=== Na++HSO4- 能 2H+ +Mg=== Mg2+ + H2↑ 2H+ + SO42- +Ba2+ +2OH- === BaSO4 ↓+ 2H2O SO42- +Ba2+ === BaSO4↓ A NH4+ +H+ + SO42- +Ba2+ +2OH- === BaSO4 ↓+ NH3?H2O +H2O 【詳解】(1)NaHSO4晶體由Na+和HSO4-結(jié)合而成,屬于鈉鹽,也是硫酸的酸式鹽,在熔融狀態(tài)下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 Na++HSO4-,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 === Na+ + H+ + SO42-,所以NaHSO4水溶液能與Mg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H+ +Mg=== Mg2+ + H2↑。答案為:AC;NaHSO4=== Na++HSO4-;能;2H+ +Mg=== Mg2+ + H2↑ (2)①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呈中性時,H+和OH-恰好完全反應,則NaHSO4和Ba(OH)2按2:1反應,H+ 消耗完,SO42-有剩余,離子方程式為:2H++ SO42-+Ba2++2OH- === BaSO4 ↓+ 2H2O,繼續(xù)滴加,SO42-和Ba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SO42- +Ba2+=== BaSO4 ↓。答案為:2H+ + SO42- +Ba2+ +2OH- === BaSO4↓+ 2H2O;SO42- +Ba2+=== BaSO4↓ ②A. 向醋酸中滴加相同濃度的氨水,變化為:先是弱電解質(zhì)醋酸→強電解質(zhì)醋酸銨,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燈泡先變亮;醋酸反應完后,繼續(xù)加入的氨水為弱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性差,所以溶液導電性減弱,燈泡變暗;A選項符合題意; B. 石灰乳中滴加稀鹽酸,由于微溶的Ca(OH)2變?yōu)橐兹艿膹婋娊赓|(zhì)CaCl2,使得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燈泡變亮;過量的鹽酸導電性不弱于生成的CaCl2溶液,所以鹽酸過量后導電性不下降,B選項不符合題意; C. 向鹽酸中滴加相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變化為:先是強電解質(zhì)HCl→強電解質(zhì)NaCl,但溶液體積變大,離子濃度減小,導電性略減弱,燈泡先變暗;反應完后,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略增強,燈泡變亮,燈泡不變暗;C選項不符合題意; D. 向醋酸鈉溶液中滴加相同濃度的鹽酸至過量,變化為:先是CH3COONa + HCl === CH3COOH + NaCl,強電解質(zhì)CH3COONa→弱電解質(zhì)CH3COOH和強電解質(zhì)NaCl,同時溶液體積變大,離子濃度減小,導電性略減弱,燈泡先變暗;醋酸鈉反應完后,繼續(xù)加入相同濃度的鹽酸,導電性略增強,燈泡變亮,D選項不符合題意;答案為:A ③NH4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NH4HSO4完全反應,即,參加反應的NH4+、H+、SO42-個數(shù)比為1:1:1,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H4++H++ SO42-+Ba2++2OH-=== BaSO4 ↓+ NH3?H2O +H2O。答案為:NH4++H++ SO42-+Ba2++2OH-=== BaSO4 ↓+ NH3?H2O +H2O 【點睛】1、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取決于:離子的濃度和離子所帶的電荷。離子的濃度越大,離子所帶的電荷越高,溶液的導電性越好。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要判斷反應的實質(zhì),弄清有那些離子參加反應,不能漏;與量有關的反應,應根據(jù)題意準確判斷反應物之間量的關系,一般的原則是:誰少由誰決定,無絕對過量時,應根據(jù)題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1.(1) (2) 0.2 (3) 氧化物 (4) 熱穩(wěn)定性 碳酸鈉 (5) NaOH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詳解】(1)Na在久置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NaOH,NaOH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 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NaOH,NaOH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會與空氣中的水或者CO2反應生成NaOH或者,NaOH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NaOH久置空氣中潮解,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最終都變?yōu)椋?(2)小塊金屬鈉投入水中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6g金屬鈉為0.2mol,完全與水反應,根據(jù)方程式可知可產(chǎn)生0.1mol,的質(zhì)量是0.2g。 (3)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都屬于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O2和NaOH可以看見有氣泡冒出,方程式為:; (4)如圖裝置可用于鑒別和,因為不穩(wěn)定,加熱產(chǎn)生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穩(wěn)定不分解,實驗中可觀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物質(zhì)A為; (5)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適量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不與Ca2+反應,向上述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發(fā)生和; 22.(1)樹狀分類法 (2) HCl 硝酸鹽 蒸餾水 堿 2H++CO=CO2↑+H2O 6H++Fe2O3=2Fe3++3H2O 【分析】(1) 樹狀分類法是一種很形象的分類法,按照層次,一層一層來分,就像一顆大樹,有葉、枝、桿、根,圖示方法就是樹狀分類法,故答案為樹狀分類法; (2) ①A組.HCl、H2SO4、H2CO3、HNO3中的HCl是無氧酸,其他都是含氧酸; B組.Na2CO3、NaNO3、AgNO3、Ba(NO3)2中的Na2CO3是碳酸鹽,其他為硝酸鹽; C組.FeCl3溶液、蒸餾水、CaCO3懸濁液、Fe(OH)3膠體中的蒸餾水為純凈物,其他為分散系; D組.NaOH、KOH、Ba(OH)2、Fe2O3中的Fe2O3是氧化物,其他都是堿; ②a+Na2CO3→氣體的反應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Na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CO=CO2↑+H2O; a+Fe2O3的反應為鹽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6H++Fe2O3=2Fe3++3H2O。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