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拼音,寫詞語。
shè huì bǎ cún dà yuē jīng yàn

jì lù wěi dà ōu zhōu zhì zà

二、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保存(cén cún) 薄片(bá bó) 勞累(lèi lěi) 積累(lěi lèi)
新鮮(xiān xiǎn) 朝鮮(xiān xiǎn) 傳承(chén chéng) 促進(cù chù)
三、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反義詞。
1.近義詞: 輕便——( ) 方便——( ) 昂貴——( )
普及——( ) 少數(shù)——( ) 傳承——( )
2.反義詞: 偉大——( ) 便宜——( ) 文明——( )
笨重——( ) 粗糙——( ) 保存——( )
四、看圖猜字,再填空。

1.看到上圖,我想到的生字是______。課文中有一句話是對它的介紹,這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圖我想到課本中的一個四字詞語:________。這個詞語的意思是( )。(①形容一個人的學問要用五輛車來拉。②形容一個人的學問很高。)
古時候用_________形容一個人學問高,你現(xiàn)在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詞語來形容一個人有學問。
五、根據(jù)課文《紙的發(fā)明》內(nèi)容,補全下列記錄文字的方法所具有的缺點,并回答問題。
總結(jié):東漢之前記錄文字的方法有著各種缺點,但蔡倫改進的造紙術(shù)沒有這些缺點,造出來的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優(yōu)點,因此這種造紙方法得以傳承。
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紙的發(fā)明過程,將下列句子重新排列。
( )后來,人們把文字寫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繩子穿起來。
( )西漢時代,人們用麻來造紙,但麻紙粗糙,不便書寫。
( )幾千年前,要記錄一件事,就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鑄刻在青銅器上。
( )再后來,人們把文字寫在帛上,但帛價錢貴,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用。
( )后來,造紙術(shù)傳到了全世界,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
( )東漢時代,蔡倫吸收經(jīng)驗,改進了造紙術(shù)。
七、按照要求改句子。
1.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蔡倫改進了造紙術(shù),造出了既輕便又好用的紙。(用劃線的詞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帛比竹片、木片輕便。帛價錢太貴,只有少數(shù)人能用,不能普及。(用關(guān)聯(lián)詞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_________上,或者鑄刻在_________上;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寫在_____________上;再后來,就可以在________上寫字;西漢時代,人們已經(jīng)懂得了用____________來造紙;到了東漢時代,_________改進了造紙術(shù),影響了全世界。
2.課文以紙的發(fā)明為題,介紹了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對世界的_______,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
3.古人看書需要用車拉,可以用__________這個成語來形容。原因是當時的書用竹簡制作,重量太_____,后來蔡倫發(fā)明了紙,這種紙可以用__________這個成語形容。
九、課內(nèi)閱讀。
紙的發(fā)明(節(jié)選)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改進了造紙術(shù)。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________輕便________好用的紙。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shù)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
1.在語段中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
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________輕便________好用的紙。
2.蔡倫是怎樣造出紙來的?把描寫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曬
3.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shù)傳承下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中“大約”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這個詞語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課外閱讀。
“困”字和“囚”字
漢代的時候,有個孩子叫徐稚(zhì),他十分聰明,善于明辨是非。
有一天,徐稚從一家門口走過,看見院子里有一個人正舉著斧子砍樹。徐稚很好奇,走過去問道:“大叔,您為什么要砍這棵樹呢?”那個人嘆了一口氣說:“唉,孩子,你太小,不懂啊!”
“大叔,您跟我說說,叫我也明白明白好嗎?”
“你看,我這個院子四四方方的,這棵樹長在中間。樹就是木啊,四四方方中間一個‘木’字,寫出來不就是一個‘困’字嗎?我住在院子里,多不吉利呀!”
徐稚聽了,覺得很可笑,就耐心地勸他說:“大叔,這棵大樹像一把傘,烈日下能給您遮陰涼,刮起風來能擋土,還能給您提供新鮮的空氣呢!砍了它,太可惜了?!?br>“不行,只有砍了它才能脫離困境。我非砍了它不可!”說著,他舉起斧子又要砍樹。徐稚想了想,一拍腦門,有辦法了!他裝作很難過的樣子說:“大叔,別砍這棵樹了,還是先把您的房子拆掉吧!您看,您住的房子也是四四方方的。您想想,四四方方中間一個‘人’,不就是‘囚’字嗎?您把大樹砍了,卻在房子里當囚犯,不是照樣不吉利嗎?”
“可……可也是。那房子拆了,我住在哪兒呢?”徐稚笑了:“我說呀,大樹別砍,房子也別拆。其實倒霉不倒霉,不在房子和樹,全在您自己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故事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______”畫出來。
2.四四方方中間一個“木”是________,四四方方中間一個“人”是________。平常我們說一個人身陷囹圄,我猜“囹圄”這個詞語指的是________。
A.河流 B.田野 C.監(jiān)獄
3.大樹生長在院子里有哪些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聽了徐稚的話,那個人會怎么做?請在故事結(jié)尾的橫線上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知識拓展。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是以“四大”來總結(jié)的,請你填一填。
1.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大民間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社會 保存 大約 經(jīng)驗 記錄 偉大 歐洲 制造
二、cún bá lèi lěi xiān xiǎn chéng cù
三、輕巧 簡便 高昂 普遍 少量 延續(xù)
渺小 昂貴 野蠻 輕便 精美 丟失
四、1.冊 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
2.學富五車 ② 學富五車 滿腹經(jīng)綸 才高八斗 博古通今
五、笨重 閱讀、攜帶、保存不方便比較粗糙,不便書寫原料容易得到 可以大量制造 價格便宜 能滿足多數(shù)人的需要
六、2 4 1 3 6 5
七、1.后來,文字被人們刻竹片和木片上。 2.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chuàng)造了文字。3.發(fā)明是貢獻之一。4.小紅寫的字既工整又漂亮。5.雖然帛比竹片、木片輕便,但是帛價錢太貴,只有少數(shù)人能用,不能普及。
八、 1.龜甲和獸骨 青銅器 竹片和木片 帛 麻 蔡倫
2.造紙術(shù) 發(fā)展 改進 傳播 貢獻 聰明 智慧
3.學富五車 重 物美價廉
九、1.既 又 2.搗 撈 3.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shù)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 4.大概 不能去掉,因為“大約”表推測,去掉后就變成了確定的說法,不夠嚴謹。
十、1.漢代的時候,有個孩子叫徐稚(zhì),他十分聰明,善于明辨是非。2.困 囚 C 3.能遮陰涼,能擋土,還能提供新鮮的空氣。4.那個人覺得徐稚說得很有道理,放下斧子不再砍樹了。
十一、1.紅樓夢 西游記 水滸傳 三國演義
2.春節(jié) 清明節(jié) 端午節(jié) 中秋節(jié)
3.白蛇傳 孟姜女 牛郎織女 梁山伯與祝英臺

相關(guān)試卷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漏優(yōu)秀課后作業(yè)題: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漏優(yōu)秀課后作業(yè)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寫詞語,字跡要工整,根據(jù)拼音寫字詞,照樣子,寫詞語,加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照樣子,換一換,組成本課新字,根據(jù)課文,據(jù)畫線部分寫出文中的四字詞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花鐘精品練習: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花鐘精品練習,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寫詞語,字跡要工整,看圖,按要求寫詞語,火眼金睛,辨字組詞,寫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根據(jù)課文《花鐘》內(nèi)容補全下圖,課內(nèi)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趙州橋精品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趙州橋精品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讀拼音,寫詞語,選擇加點的字正確讀音,生字擴詞,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按照要求改句子,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課內(nèi)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小學人教部編版燕子精品一課一練

小學人教部編版燕子精品一課一練

小學10 紙的發(fā)明第二課時一課一練

小學10 紙的發(fā)明第二課時一課一練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10 紙的發(fā)明一課一練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10 紙的發(fā)明一課一練

小學人教部編版第三單元10 紙的發(fā)明測試題

小學人教部編版第三單元10 紙的發(fā)明測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10 紙的發(fā)明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